“种群”的例子有哪些?

“种群”的例子有哪些?,第1张

种群

1、一个池塘里的所有的鲫鱼。

2、一片草地上所有的山羊是种群

3、一片草地上所有的山羊。

4、一块田里的老鼠。

5、一片池塘里所有的鱼。

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扩展资料:

种内关系:

1、领域性

若动物保卫一区域,不允许其他动物(通常是同种动物)进入,那么该区域或空间就称为领域,而动物占有领域的行为则称为领域性。领域行为是种内斗争的表现之一。

一些领域是暂时的,例如大部分鸟类都只是在繁殖期间才建立和保卫领域。一些领域则是永久的,如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建立的领域。

同种动物的资源需求相同,领域性由种内斗争引起,领土的所有者排斥其他相同物种个体的进入,这样能减少竞争,并获得更多的资源。此外,行为相似的物种间也有领域性行为,但这已经属于群落范畴 。

2、社会等级

社会等级是指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社会等级形成的基础是支配行为,或称支配—从属关系。

社会等级优越性还包括优势个体在食物、栖所、配偶选择中均有优先权,这样保证了种内强者首先获得交配和产后代的机会,所以从物种种群整体而言,有利于种族的保存和延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种群

群体性事件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维权行为、社会泄愤事件、社会骚乱、社会纠纷和有组织犯罪。群体性事件是指有一定人数参加的、通过没有法定依据的行为对社会秩序产生一定影响的事件。这一定义,大体上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其一,事件参与人数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根据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和法规,5人以上应是一个最底标准。比如,信访条例第18条就规定“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而在实现中,超过了5人就被视为是非正常上访,是信访事件。特定群体或不特定的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其二,这些事件所进行的行为在程序上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有的甚至是法律和法规明文禁止的。其三,这些聚集起来的人群,并不一定有共同的目的,但有基本的行为取向。其四,这些事件对社会生产秩序、社会生活秩序、社会管治秩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猕猴是一个种群,一片草地中的全部蒲公英是一个种群。

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着重要意义。

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同一种群的所有生物共用一个基因库。对种群的研究主要是其数量变化与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的内容已属于生物群落的研究范畴。

扩展资料

种群的特征主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量。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这两组过程综合作用直接决定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其类型可大致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三种,年龄组成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种群的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如果性别比例失调,个体间交配繁殖的机会较少,种群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也将逐渐减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种群的性别比例是指具有生殖能力的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如蜜蜂种群中工蜂和蜂王为雌性,在数量上远远超过雄蜂,但由于工蜂无生殖能力,所以蜜蜂种群中仍然是雄性多于雌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种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tougao/60307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