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事务的四个隔离级别,mysql在哪一个级别

数据库事务的四个隔离级别,mysql在哪一个级别,第1张

为了给程序配置资源隔离,通常我们会到 cgroup 层级树下的控制器⾥,创建或者修改控制组⽂件。

修改方法

有两种方法可以对配置了 systemd 的程序进行资源隔离:1. 命令行修改:通过执行 systemctl set-property 命令实现,形式为 systemctl set-property name parameter=value;修改默认即时生效。2. 手工修改文件:直接编辑程序的 systemd unit file 文件,完成之后需手工执行 systemctl daemon-reload 更新配置,并重启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name.service。

systemd unit file 里支持的资源隔离配置项,如常见的:

CPUQuota=value

该参数表示服务可以获取的最大 CPU 时间,value 为百分数形式,高于 100% 表示可使用 1 核以上的 CPU。与 cgroup cpu 控制器 cpu.cfs_quota_us 配置项对应。

MemoryLimit=value

该参数表示服务可以使用的最大内存量,value 可以使用 K, M, G, T 等后缀表示值的大小。与 cgroup memory 控制器 memory.limit_in_bytes 配置项对应。

事务的4种隔离级别

READ UNCOMMITTED       未提交读,可以读取未提交的数据

READ COMMITTED         已提交读,对于锁定读(select with for update 或者 for share)、update 和 delete 语句,InnoDB 仅锁定索引记录,而不锁定它们之间的间隙,因此允许在锁定的记录旁边自由插入新记录。                    

Gap locking 仅用于外键约束检查和重复键检查。

REPEATABLE READ        可重复读,事务中的一致性读取读取的是事务第一次读取所建立的快照。

SERIALIZABLE           序列化在了解了 4 种隔离级别的需求后,在采用锁控制隔离级别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了解加锁的对象(数据本身&间隙),以及了解整个数据范围的全集组成。

数据范围全集组成

SQL 语句根据条件判断不需要扫描的数据范围(不加锁);

SQL 语句根据条件扫描到的可能需要加锁的数据范围;

以单个数据范围为例,数据范围全集包含:(数据范围不一定是连续的值,也可能是间隔的值组成)

数据库事务的隔离级别有4种,由低到高分别为Read uncommitted 、Read committed 、Repeatable read 、Serializable 。而且,在事务的并发 *** 作中可能会出现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

1、Read uncommitted

读未提交,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事务可以读取另一个未提交事务的数据。

2、Read committed

读提交,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事务要等另一个事务提交后才能读取数据。

3、Repeatable read

重复读,就是在开始读取数据(事务开启)时,不再允许修改 *** 作。

4、Serializable 序列化

Serializable 是最高的事务隔离级别,在该级别下,事务串行化顺序执行,可以避免脏读、不可重复读与幻读。但是这种事务隔离级别效率低下,比较耗数据库性能,一般不使用。

事务的隔离级别有4种,由低到高分别为Read uncommitted 、Read committed 、Repeatable read 、Serializable 。事物的并发 *** 作中可能休闲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

1、第一种隔离级别:Read uncommitted(读未提交)

如果一个事务已经开始写数据,则另外一个事务不允许同时进行写 *** 作,但允许其他事务读此行数据,该隔离级别可以通过“排他写锁”,但是不排斥读线程实现。这样就避免了更新丢失,却可能出现脏读,也就是说事务B读取到了事务A未提交的数据。

解决了更新丢失,但还是可能会出现脏读。

2、第二种隔离级别:Read committed(读提交)

如果是一个读事务(线程),则允许其他事务读写,如果是写事务将会禁止其他事务访问该行数据,该隔离级别避免了脏读,但是可能出现不可重复读。事务A事先读取了数据,事务B紧接着更新了数据,并提交了事务,而事务A再次读取该数据时,数据已经发生了改变。

解决了更新丢失和脏读问题。

3、第三种隔离级别:Repeatable read(可重复读取)

可重复读取是指在一个事务内,多次读同一个数据,在这个事务还没结束时,其他事务不能访问该数据,这样就可以在同一个事务内两次读到的数据是一样的,因此称为是可重复读隔离级别,读取数据的事务将会禁止写事务,写事务则禁止任何其他事务,这样避免了不可重复读和脏读,但是有时可能会出现幻读。

读取数据的事务可以通过“共享读镜”和“排他写锁”实现。

解决了更新丢失、脏读、不可重复读、但是还会出现幻读。

4、第四种隔离级别:Serializable(可序化)

提供严格的事务隔离,它要求事务序列化执行,事务只能一个接着一个地执行,但不能并发执行,如果仅仅通过“行级锁”是无法实现序列化的,必须通过其他机制保证新插入的数据不会被执行查询 *** 作的事务访问到。

序列化是最高的事务隔离级别,同时代价也是最高的,性能很低,一般很少使用,在该级别下,事务顺序执行,不仅可以避免脏读、不可重复读,还避免了幻读。

事务的基本要素(ACID)

1、原子性(Atomicity):事务开始后所有 *** 作,要么全部做完,要么全部不做,不可能停滞在中间环节。事务执行过程中出错,会回滚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所有的 *** 作就像没有发生一样。也就是说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像化学中学过的原子,是物质构成的基本单位。

2、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开始前和结束后,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没有被破坏 。比如A向B转账,不可能A扣了钱,B却没收到。

3、隔离性(Isolation):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个事务请求同一数据,不同的事务之间彼此没有任何干扰。比如A正在从一张yhk中取钱,在A取钱的过程结束前,B不能向这张卡转账。

4、持久性(Durability):事务完成后,事务对数据库的所有更新将被保存到数据库,不能回滚。

以上内容参考:事务隔离级别 - 百度百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sjk/64254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2
下一篇 2023-03-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