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第1张

  在上述背景下,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爱快于近日发布了全新企业级无线路由IK-Q1800。作为一款千兆双频无线路由、首款Wi-Fi 6网关设备,爱快IK-Q1800不仅拥有强大的多设备传输能力,还支持MU-MIMO+OFDMA、SD-WAN组网等相关功能,提升了多用户并发传输速率、异地组网能力。由此可见,爱快IK-Q1800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在网络设备层面,随着智能、Wi-Fi 6等新技术的涌现,新一代企业级路由应更加智能,并具备更加灵活的业务感知和处理能力。那么,爱快IK-Q1800企业级无线路由是不是企业的明智之选?这款新品的实际表现如何?天极网编辑部用为期一个月时间的实际体验来告诉你答案。

  外观篇:办公区的“颜值担当”

  印象中企业级网络设备总是一副“笨拙不堪”的模样,缺乏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 时尚 设计感,以至于极少有入得了眼的产品能够打破我对企业网络设备的刻板印象,直到笔者亲自目睹爱快这款企业级无线路由——IK-Q1800。至今笔者犹记得同事初见爱快IK-Q1800时发出的讶异:“这难道不是家用路由吗?”

  是的,爱快IK-Q1800的外观,的确很“家用”!

  从整体来看,爱快IK-Q1800颇具设计感,尤其是其机身顶部的三条棱线与两条凹槽搭配得相得益彰,加之黑色的外观和四根天线的设计,进一步凸出了这款路由器的 时尚 、美观的特点,特别适合追求新潮的办公环境中使用。

  从细节来看,该路由器顶部印有异常醒目的“iKuai”LOGO,靠前的位置还配置了开关、联网、LAN、24G、5G、USB等状态指示灯,正常状态下会绿灯常亮。不仅如此,爱快IK-Q1800还设计了丰富的散热孔,遍布于机身底部、机身侧面,以及机身顶部的两条凹槽中,散热性能强悍。

  此外,爱快IK-Q1800采用四天线设计,四根天线均可实现前后90 、左右180 翻转,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角度调整。同时,机身背部设计了电源开关、电源插孔、5个LAN/WAN接口、USB连接插孔。

  值得一提的是,在5个LAN/WAN接口中,有3个既是LAN接口又是WAN接口,而爱快IK-Q1800的多WAN口配置突出了“负载均衡”的优势,实现了带宽叠加,提高了传输访问速度。此外,爱快IK-Q1800还可以通过IP、应用协议、域名等维度进行流量分流和控制。

  那么,该路由器是如何实现流量控制和分流的呢?

  后台篇:更直观更安全更高效

  随着企业业务的云化,原来本地部署的IT基础设施逐渐迁移到云端,企业IT运维人员在得到充分释放的同时,其工作内容得到进一步简化。以爱快为代表的企业级网络解决方案厂商充分遵循降本增效、简化运维这一规律,从网络硬件以及解决方案上,为企业提供更为简化的运维流程。而爱快IK-Q1800更为简化的安装与更为直观、安全、高效的后台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数据可视化的的后台界面!

  简单连接爱快IK-Q1800之后,在浏览器地址栏键入“19216811”,并访问该地址,可进入这台企业级无线路由器的后台 *** 作界面,紧接着输入账号、密码(初始账号、密码均为admin),进入主 *** 作界面。整个 *** 作过程有专门的 *** 作指导,小白用户也非常容易上手。

  当进入后台之后,用户可以清晰地看到“网络状态”、“物理连接”、“接口状态”、“AC状态”、“协议流量分布”、“上下行速率”等,这些数据进行了一定的可视化处理,非常直观。

  在状态监控一栏中,我们可以查看“线路监控”、“终端监控”、“协议监控”、“策略监控”、“负载监控”、“分流监控”等监控内容。其中在“终端监控”中,我们可以直观看到联网终端设备的状态,包括连接数、上行/下行速率、在线时长,还有终端类型。不仅如此,我们可以点击进入IP/MAC实时查看每个连接设备在使用的协议和应用,还可以直接对终端设备进行限速、禁止联网设置,防止非白名单用户上网。另外,在系统设置和网络设置中,我们可以对路由器本身以及网络相关进行设置,诸如登录管理、Wi-Fi账号密码设置等, *** 作起来也是非常便捷。

  针对企业宽带经常被滥用的问题,爱快IK-Q1800的流控设置中,配置了针对域名、端口、协议等的分流方案,和智能流控的解决方案,可以根据场景(网页优先、下载优先、视频优先)进行流量控制,系统将会对网络应用进行智能识别,优先满足企业需求。

  爱快IK-Q1800企业级无线路由还可以作为AC管理器使用,对接入该路由器的AP进行快速部署和管理。部署时,我们直接进入AC管理界面,实现查看并对AP进行分组、升级等 *** 作。不仅如此,该路由器还可以帮助企业营销,其配置认证服务,可以通过“爱快云”进行简单的配置,让无线秒变企业营销的利器。

  此外,为了维护 健康 、有序的上网行为,爱快IK-Q1800专门配置了行为管控功能,从终端设备到网址浏览,再到URL控制,再到应用协议等,都可以通过后台进行设置,对上网行为进行管控。有些企业为了维护秩序,禁止员工在上班时间打 游戏 、看 娱乐 视频,以及逛购物网站等行为,而爱快IK-Q1800配置的行为管控从技术层面帮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专业的IT垂直网站,天极网的日常工作涉及到视频制作、文章撰写等,这就需要上网查询音视频、文字资料。所以天极网在使用该路由器的过程中,会将其进行简单的配置,诸如将其设置为视频优先的智能流控,与此同时会过滤一些与平时工作不相干的URL,这样不仅提升办公效率,公司抱怨网速慢的员工,也很少见了。

  性能篇:认证上网限流管控更便捷

  为了应对“外来人员”的上网需求,相信为数不少的企业会单独设置一个名为“Guest”的Wi-Fi,这样既可以保证访客的上网,也可以保证企业内部网络不受打搅,尤其是出于安全考虑的情况下。天极网亦是如此。不过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发掘一个简单的Wi-Fi背后的商机,尤其是酒店、餐饮等行业,爱快IK-Q1800支持微信连Wi-Fi、手机认证、用户认证、QQ认证等10种认证方式,借以满足商家的需求。

  认证方式

  作为企业的营销手段,用户可以通过爱快云平台,对认证的界面进行简单的配置,例如可以加一些关于企业形象的,可以加上企业的LOGO,以及企业的名称,这样访客在访问该网络时可以通过认证界面对公司的形象进行大致的了解。这也是企业自我营销的手段之一。

  日常办公过程中,企业经常会遇到分支机构无法访问总部OA/CRM、Nas私有云外网不能随意获取企业内网文件等远程访问问题,为企业IT运维增加了许多烦恼。为此,爱快独辟蹊径地实现了内网穿透功能,满足企业移动办公的需求。

  以下是内网穿透的适用场景:

  1、适用于移动办公、分支机构便捷访问总部OA、CRM访问,以及文件传输等场景

  2、适用于远程IT运维,支持自定义目的端口,满足多种访问需求,降低IT管理成本

  3、适用于动态IP或私有IP接入场景,使用固定域名即可访问内网资源

  不仅如此,爱快在发布IK-Q1800之前将其SD-WAN升级至30版本,引入基于零信任的SDP(软件定义边界),实现更高安全度、更轻量化的安全连接管控,保驾护航网络安全边界。此外,新版本支持绑定钉钉和企业微信,支持主备部署、透明网桥部署,以及U盘和邮件零配置,帮助企业解决用户在组网方面的部署难题,让组网变得更加简单、高效、便捷。

  认证计费功能的设计,让企业增加了一个营销的渠道,爱快将认证后台打造的简单、直观,让网络小白可以直接上手,降低了运维难度。不仅如此,SD-WAN 30的全新升级更是爱快的诚意之作,其与企业微信、钉钉的打通,让网络部署变得更加简单,整体简化了运维的流程。

  随着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的普及,通过移动端APP对网络设备进行管理、运维已经成为“时髦”的方式之一。针对移动端,爱快专门开发“爱快e云”APP,手机直接进入管理后台,可实现测速、信号检测、快速配网、漫游测试等远程可视化运维,帮助企业管理者提升运维质量,缩短投入时间。

  信号篇:无惧阻隔,覆盖加分

  作为一款企业级无线路由,爱快IK-Q1800有着较高的带机量。为了维持机器性能的稳定,官方推荐待机量为80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天极网让员工随意、自愿接入该网络,显示设备终端数在57台的时候,性能依旧稳定。

  此外,爱快IK-Q1800外置四根5dBi高增益天线,有着良好的无线覆盖能力。那么,爱快IK-Q1800能够覆盖天极网的办公空间吗?我们对这款路由的信号覆盖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测试环境和测试方法。

  测试环境:该测试环境为天极网办公区域,A点为爱快IK-Q1800的摆放位置,其余点均为测试点,其中D点、E点、F点与路由器有墙体阻隔。

  测试方法:我们在天极网办公区,通过专业的无线信号测试软件WirelessMon,实际测试爱快IK-Q1800路由器的无线覆盖和信号强度及无线穿墙能力。(注:24GHz在前;5GHz在后)

  临近A点测试成绩:

  无线信号强度为91%

  无线信号强度为86%

  B点测试成绩:

  无线信号强度为63%

  无线信号强度为48%

  C点测试成绩:

  无线信号强度为62%

  无线信号强度为40%

  D点测试成绩

  无线信号强度为48%

  无线信号强度为41%

  E点测试成绩

  无线信号强度为63%

  无线信号强度为46%

  F点测试成绩:

  无线信号强度是60%

  无线信号强度是37%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信号覆盖测试算是极限测试,测试点在或是办公区域的周边,或是与路由器有着一墙之隔的位置。

  经过WirelessMon测试,爱快IK-Q1800的成绩已经出炉。数据显示,测试点在A点附近时,24GHz的信号强度是91%,而其他诸如B、C、D、E、F等测试点,或是靠近公司的边缘位置,或是与办公区有着一墙之隔。即便如此,爱快IK-Q1800的24GHz的信号强度依旧达到48%以上(D点与路由器距离远而且有一墙之隔),爱快IK-Q1800的5GHz的信号强度依旧达到37%以上(F点与路由器距离较远且有一墙之隔)。

  综合来看,爱快IK-Q1800企业级无线路由的信号覆盖足以满足天极网日常所需。

  评价篇:企业的智慧之选

  通过以上严苛的测试,爱快IK-Q1800企业级路由器不管是在信号覆盖,还是在后台管理,亦或是SD-WAN部署上,都有着可圈可点的表现。无论是在中小企业办公场景,还是连锁店铺,亦或是餐饮,这样一款千兆双频、Wi-Fi 6无线路由无疑是明智之选。

  购买链接://itemjdcom/100013184151html

Ⅰ 计算机有哪些资格证书

国家教育部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是在校大学生必考的证书之一。有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国家信息产业部的《CEAC国家信息化认证考试证书》,是国家衡量计算机应用型、职业化人才的一个权威标准。

国家信息产业部、人事部的《计算机水平考试证书》,水平考试侧重于软件理论,如程序员、高级程序员等。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计算机职业资格证书》,是面向岗位的一种职业资格考试。

有一些培训公司声称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合办这类资格认证和培训。

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目前共设置四个等级:

一级:考核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使用办公软件及因特网(Inter)的基本技能。考试科目:一级MS-OFFICE、一级WPS

、一级B

二级:考核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使用一种高级计算机语言或数据库管理软件编写程序以及上机调试的基本技能。2005年下半年考试科目:编程类:C、Visual

Basic、C++、Java、Visual,数据库类:FoxPro、C++。基础知识包括如下内容: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方法、软件工程、数据库基础。

三级:分为"PC技术"、

"信息管理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四个类别。"PC技术"考核PC机硬件组成和Windows *** 作系统的基础知识以及PC机使用、管理、维护和应用开发的基本技能;"信息管理技术"考核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基础知识及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和办公自动化系统项目开发、维护的基本技能;"数据库技术"考核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及数据库应用系统项目开发和维护的基本技能;"网络技术"考核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及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四级:考核计算机专业基本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项目的分析设计、组织实施的基本技能。

二、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

由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联合主办,与目前国际计算机行业专业水平接轨,注重专业水平和能力的考核。

当前共有6个级别:初级程序员(相当技术员级)、程序员(相当助理工程师级)、高级程序员(相当工程师级)、系统分析员(相当高级工程师级)。网络程序员(相当助理工程师级)、网络设计师(相当工程师级)。

//kuangfeng/ReadNewsaspNewsID=2854

这里有更加详细的解答,关于考试时间、内容、合格线以及和其他证书的区别。

三、计算机职业资格证书

国家职业资格工作网(//ostacn/readnewsaspNews_ID=11716)是这样对这系列的证书说明的:

职业名称:计算机程序设计

职业定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计算机软件编制和设计工作的人员。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分三个等级

程序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高级程序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程序设计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这些是我们国家现在有的计算机考试的类型

Ⅱ 学软件技术专业的需要考什么证书

软件工程师证书相对高一点,其次还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如果能实习做实际项目,不需要证书也可以。

Ⅲ 专科学软件技术要考哪些证书

是计算机专业,就去考像思科认证,华为认证,NIIT认证等,其中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是全国统考的,证书等级分层合理,国内国外广泛认可

你也可不用考任何国家的认证证书,什么一二三四级都是给非计算机专业的人考的,本科学历就相当于四级证书!

至于其他的类似微软,思科等等公司的认证,其实只是针对本公司产品的一种培训,但是由于期公司产品具有广泛的垄断性,在就业等等方面,如果具有相关公司的认证,会很有说服力

全国等级1-4级证,还有编程,图像处理,数据库,网络等资格从业证

以下可都是权威国际认证,考之前过了英语4级的要轻松些。

要做系统维护考微软Microsft(MCSE2003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 (MCSA2003微软认证系统管理员 )

做网络组建的学思科Cisco(级别从低到高为CCNA、CCNP、CCIE)

程序员的考SUN-Java(当然也可以考国家等级证不过用处不是很大)

学数据库的考 Oracle

以下为国家权威认证:

国家软考办120元一门,包括:系统分析师 、软件设计师 、网络工程师 、电子商务设计师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架构师 、软件程序员 、网络管理员 、电子商务设计员 、信息系统监理师 、软件评测师

网络 *** 作系统推荐LPI,网络工程师推荐D-LINK和思科,编程推荐微软软件工程师。

国家认证与微软认证比那后者含金量高啦

所谓国家认证是在本国考试并承认在国内通用,如果你想到国外发展或是到国内著名公司的话 可考更有权威的国际认证

国家认证考的内容比国际认证简单,只是基础考核。

难的是国际认证考的偏向於能力(如编程:比国家考试内容灵活,只要你有开发几个中型软件能力那就没问题),创新思维。

除了编程(只要涉及和偏向计算机语言)有思维能力偏向外,其他的多看些参考资料就和中国人考语文一样 轻松过关

Ⅳ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证书和国家工信部颁发的高级软件工程师的证书有什么区别

1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认证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为适应国家信息化的建设需要,规范专业人才评价工作,促进信息化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而推出的国家级认证考试。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具有职业资格、职称资格、专业水平多重功效。

软考优势

政策性:以考代评,与职称挂钩

国家人事部、信息产业部文件(国人部发[2003]39号)规定:从2004年起,该项考试认证涉及的专业级别和类别不再进行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职称以考代评。初、中、高级分别对应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开放性:不受学历、资历的限制

报考人员不受学历、资历条件的限制。凡具备一定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人员均可根据自己熟悉的专业和水平选择适当的级别报考。

权威性:部委颁证、与日韩互认

证书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颁发,终身有效。合格者信息纳入全国及天津市IT人才库,可作为求职就业的重要依据。不仅国内省市通行,并已实现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相应级别考试的互认。

软考收获

能力提升:在计算机专业理论及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全国统一标准的评测。

就业优势:增强就业、转岗和人才流动的竞争优势。

职务晋升: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重要途径。

制度保障:未出校门就可获得专业职称资格,享受人事制度保障。

2国家工信部颁发的高级软件工程师的证书

软件工程师是一个认证考试,具体地说是从事软件职业的人员的一种职业能力的认证,通过它说明具备了工程师的资格。与其它职称一样也分:助理,初级,高级工程师。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软件是年轻人的事业,为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不设学历与资历条件,也不论年龄和专业,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级别合适的资格,但一次考试只能报考一种资格。

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组织两次,在每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举行。上半年考试与下半年考试的种类不尽相同,所以,大多数类别的考试每年举行一次。具体的考试安排中国计算机技术职业资格网网站上公布的本次考试安排。

经职业技能鉴定、认证考试合格者,颁发加盖全国职业资格认证中心(JYPC)职业技能鉴定专用章钢印的《软件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

目前国内软件测试工程师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以前专业做软件开发的人员后来转行做软件测试,二是从大学招聘的本科或者研究生,三就是通过培训机构招聘的专业学员。据了解,在国外测试人才的供应方式多以第三种为主,而国内目前除少数培训机构外尚未形成足够的人才供应规模。以北京中关村为例,现有软件企业5000多家,仅对曰本软件外包领域的人才缺口就高达5000人,而对美软件外包人才缺口更大,可供量不足10%。中关村一位负责人介绍,未来5年北京将有至少200亿美元的外包订单,由此可推算出中关村将出现100万的软件人才缺口。 巨大的产业前景和匮乏的人才现状,使越来越多的IT企业关注软件测试人才的储备工作。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技术部

Ⅳ 计算机专业应该考什么证

可以考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称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的程序员证,网络管理员证。

初级程序员是指通过初级程序员考试认证的计算机从业者。初级程序员考试属于中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的一个初级考试。

网络管理员考试属于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称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中的一个初级考试。

考试不设学历与资历条件,也不论年龄和专业,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级别合适的资格,但一次考试只能报考一种资格,考试采用笔试形式。

(5)软件技术专业证书扩展阅读: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通过考试并获得相应级别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获得初级资格可聘任技术员或助理工程师职务;取得中级资格可聘任工程师职务;取得高级资格,可聘任高级工程师职务。

同时,这种考试还具有水平考试性质,报考任何级别不需要学历、资历条件,只要达到相应的技术水平就可以报考相应的级别。报名人员可在网上报名。报名人员登录各地报名官网,点击考生报名入口,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后,登录考生的邮箱,等待报名审核结果;确认交费时间具体安排以各地报名官网公布的为准。

Ⅵ 软件技术这个专业都有哪些证书 (我给高分!!!)

看你学的什么了,软件测试,java,C语言?

具体有软件工程师

高级软件工程师

java软件工程师

软件测试工程师

如果拿到证找工作基本没什么问题

Ⅶ 软件开发专业需要考取什么资格证书

1、 “软考”证书。 属于国家认证,包括软件工程师、系统分析师、系统架构师等等。如果回楼主是本科答,也希望以后一直从事软件开发的专业技术的话,可以去考一下后两者。这两个证虽然没有太大的用,但通过这两个内容的学习会对软件开发整体把握上升一个层次。

2、行业认证的证书。类似微软认证工程师、Oracle认证工程师。 但这一类证书现在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有含金量了,并且社会上太多类似的低级证书在鱼目混珠,所以在考虑这一类证书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3、有一些比较偏,但可以去考的证书。比如 注册电气工程师、甚至建造师。 前者含金量很高,只允许电气工程相关专业报考,计算机相关专业也算相关专业以内,所以可以考虑。 但难度很大。 后者其实还有类似的,注册会议师、律师,等等,属于几乎所有专业都可以考的东西,跟软件工程没有任何关系。

PS:其实软件工程这一类的专业,甚至整个工科专业,最重要的就是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 各种证书都只是一个敲门砖,有时候甚至连砖都不是。 所以楼主还是多注重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同时多争取一些实战项目! 注意是实战项目,而不是无聊的实习!

Ⅷ 软件开发专业需要什么资格证书

1、 “软考”证书。 属于国家认证,包括软件工程师、系统分析师、系统架构师等等。内如果楼主是本科,也希望以容后一直从事软件开发的专业技术的话,可以去考一下后两者。这两个证虽然没有太大的用,但通过这两个内容的学习会对软件开发整体把握上升一个层次。

2、行业认证的证书。类似微软认证工程师、Oracle认证工程师。 但这一类证书现在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有含金量了,并且社会上太多类似的低级证书在鱼目混珠,所以在考虑这一类证书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3、有一些比较偏,但可以去考的证书。比如 注册电气工程师、甚至建造师。 前者含金量很高,只允许电气工程相关专业报考,计算机相关专业也算相关专业以内,所以可以考虑。 但难度很大。 后者其实还有类似的,注册会议师、律师,等等,属于几乎所有专业都可以考的东西,跟软件工程没有任何关系。

Ⅸ 专业资格证书有哪些

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简称ACCA))成立于1904年,是目前世界上领先的专业会计师团体,也是国际上海外学员多、学员规模发展快的专业会计师组织。

二、注册会计师(CPA)证书

主考机构:注册会计师协会。适合人群:准备在国内从事会计职业的高级人才。考试内容: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

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主考机构:财政部、人事部。适合人群:想进入国企和事业单位在财会岗位任职的人员。报考该考试需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初级考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个科目;中级考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三个科目。

四、注册税务师(CTA)证书

主考机构:人事部、税务总局。适合人群:大专以上学历,具有相应工作经验者,或取得经济、会计、统计、审计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者,并从事税务代理业务满1年。考试内容:税法(一)、税法(二)、税务代理实务、税收相关法律、财务与会计5个科目。

五、注册资产评估师(CPV)证书

主考机构:人事部、财政部。适合人群:正在从事或打算从事资产评估的人员,报考需具一定学历及相应工作经验。考试内容:资产评估、经济法、财务会计、机电设备评估基础、建筑工程、评估基础。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Ⅹ 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的需要考什么证书

为了表示专业性,先考一个程序员(初级)。

这个是国家认证的,然后有信心了就可以专往上考。(可惜属我大三考中级设计师的时候选择题差了一分。据说越级打怪是有门槛的,待求证。)

重要性:一般能耐着性子把高级架构师考出来的,可以考虑向"烈士"方向发展,或者也去为人民服务。

ps 近来某些地区申请人才公寓的条件是研究生或中级职称以上。

接着为了期末加分拼奖学金考个二级C。

重要性:你可以开个课外辅导班赚点零花钱。

四六级:

说实话敲代码的时候的确需要丰富的词汇量,不然命名变量的时候只能取value1,index2甚至bianliang等乏味的字眼是件很乏味的事情。

重要性:练好你的口语,外企面试的时候别结巴的说不出话来就好。另外,在亚洲这片,对日外包也是很有需求的,感兴趣的话赶紧去背五十音图。

关于计算机软件考试的介绍

一、软件水平考试简介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计算机软件考试)是原中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简称软件考试)的完善与发展。这是由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领导下的国家级考试,其目的是,科学、公正地对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水平测试。

原软件考试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实施了十多年,截止2007年,累计参加考试的人数约有一百六十多万人。该考试由于其权威性和严肃性,得到了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同,并为推动我国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和提高各类IT人才的素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根据人事部、信息产业部文件(国人部发[2003]39号),计算机与软件考试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统一规划。通过考试获得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从获得证书的人员中择优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水平)实施全国统一考试后,不再进行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相应专业和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因此,这种考试既是职业资格考试,又是职称资格考试。

同时,这种考试还具有水平考试性质,报考任何级别不需要学历、资历条件,只要达到相应的技术水平就可以报考相应的级别。部分级别的考试已与日本、韩国相应级别的考试互认,以后还将进一步扩大考试互认的级别以及互认的国家。

考试合格者将颁发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用印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

二、“软考”的分类

“软考”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和高级资格,其中每个级别又细分如下:初级资格:程序员、网络管理员;中级资格:软件设计师、软件评测师、网络工程师、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信息系统监理师;高级资格:系统分析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三、“软考”的证书

在考试方面,“软考”采用笔试的形式,考试合格者将获得由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联合颁发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该证书有效期为三年。在期满前三个月内,持证者需要到指定登记机构进行再登记。再登记时需要持有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证明。

四、“软考”的功用

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考试通过者可以获得相应的职称,而职称作为国家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评定的权威体系,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有着重大的帮助和影响。此外,由于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对于企业资质评定有着重要价值,因此通过“软考”拿到职称的IT专业技术人员和在校学生必将很容易成为各用人单位的抢手人才

五、“软考”的时间及考试方法

从2004年开始,每年将举行2次考试。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考试的级别不尽相同。试卷分上、下午,没有上机考试,上、下午卷满分均为75分,合格为45分。

学IT的来说,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的基础,软考高级证书也不是很难考。

软考的通过率虽说是最低的只有20%,但也因为是水平考试且报考条件没有限制软考证书的含金量也很高所以报考的人数就很多。认为软考高级难考,软考高级是软考科目中最难的,其中涉及的计算和理论都非常有深度,论文写作更涉及到平时的实际经验,不努力复习备考就很难通过。

一、软考高级科目有: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是软考高级资格考试中比较热门的项目,偏向于管理类,学起来稍微容易一点。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从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项目经理等。

系统分析师 :系统分析师兼具技术专家和项目管理者职责,负责软件开发项目的整体规划、需求分析、信息系统架构设计及开发小组的领导,并对整个项目进行全面的管理工作。

系统架构设计师 :系统架构设计师是一个最终确认和评估系统需求,给出开发规范,搭建系统实现的核心构架,并澄清技术细节、扫清主要难点的技术人员。

网络规划设计师 :从事计算机网络领域的需求分析、规划设计、部署实施、评测、远行维护等工作,能指导制定用户的书籍和网络战略规则,能指导网络工程师进行系统建设实施的高级技术人员。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主要在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中从事规划与管理工作。

二、软考高级科目考试安排:

按照历年的合格线60%为通过的话需要三科都达到45分及以上才能算通过,高级是有三个科目的上午是选择题考综合知识下午是问答题案例分析和写作论文,考试需要三个科目都达到合格线才可以,成绩也不能延续只能一次都通过。

三、软考高级备考指南:

01 综合知识

看网课视频+跟做题,可以网上买了课程学习,看视频是比较有效的,听老师的讲课会有很大的投入,听完直播课后不懂的话还可以看录播,在看视频的时候最好做笔记,便于巩固。刷真题,综合知识都是选择题,多刷题近几年的整体都要做一下,错题会反复的看,真题一定要拿捏的死死的。

02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分为两类题型,一个是案例的文字分析,一个是计算题。这种问答题的形式主要是多背知识点,主要背一下重点的知识点和在听讲课记的笔记,听课做题背诵结合。然后还是也要多做真题,多刷真题题型能找到一些做题的感觉,多看题意分析。

03 论文

写作论文2500左右的字数,考平时的积累多,考试时间也有限所以可以先清楚好框架,项目的概述,内容,问题,解决方案,结尾将项目当中工作当中实际遇到的问题的和经验写下来就可以了。可以多看论文形成自己的一个写作方式大致的思路要清晰。

软考高级也固然不是随便考就内容的,软考本来就不简单而高级又是软考中最难的一个科目。对于学IT的来说有专业的基础知识再加上工作中的经验好好的备考事半功倍。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靠的是勤奋,勤能补拙。

做IT工作的同学,建议去考个软考中级证书。

软考中级:软件评测师,软件设计师,软件过程能力评估师,网络工程师,多媒体应用设计师,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计算机辅助设计师,电子商务设计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信息系统监理师,信息安全工程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计算机硬件工程师,信息技术支持工程师。

软考是计算机软件考试的简称,它是一项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的国家级考试,主要对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察测试及认证。软考既是一项面向大众的职业资格考试,又是含金量很高的职称资格考试。实施20多年来,软考凭借全国统一性、权威性、专业性和严肃性,获得了大众的认可与追捧。 

在诸多软考考试科目中,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凭借容易掌握理解,实用性高等优势较受欢迎。

覆盖办公室办公、居家办公、移动办公的混合型办公模式已经成为新常态。因此,作为商务人士最佳生产力的笔记本也面临着更加复杂且严苛的挑战。既要要具备便携性,还要在频繁切换的使用场景中提供快速唤醒、高效易用、持久续航等特性。也只有这样,笔记本才能跟得上现代化办公的快节奏,避免用户由于电脑卡顿、程序崩溃而“心态爆炸”。所以在企业IT采购时,笔记本是关键一环。

  ThinkBook K系列便是这样一款可以满足用户现代化办公需求的可靠职场搭档。作为联想面向商用大客户推出的专属系列,ThinkBook K系列包含K3/K4两个子型号,分别对应13和14寸机型,配置方面均支持定制化。

  本次评测的联想ThinkBook K4搭载第11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可以提供高效生产力。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ThinkBook K4在“真”移动办公场景下(不插电)也能够有稳定可靠的性能输出,轻松应对更复杂使用场景。 

  那么闲话少叙,下面就带来ThinkBook K4的全面评测。

  纤薄精巧设计,轻松随身携带

  ThinkBook K系列外观简约,这次评测的ThinkBook K4经典黑色机身内敛干练。在A面仅有Lenovo、ThinkBook两个logo点缀,磨砂材质提供细腻手感,且不易留下指纹汗渍,保证整洁性。 

  ThinkBook K4采用了超薄铝合金机身,厚度约149mm,重量约127kg(13寸的ThinkBook K3厚度相同,重量更轻达到126kg),无论是放在腿上、托在手臂上或者放入背包里都不会有明显的负重感。并且得益于四面窄边框设计,整机尺寸更加精巧,即使是女生的挎包也可以轻松放入。 

  值得一提的是,ThinkBook K系列提供两段式、墙插式两种USB C电源适配器,后者体积减少45%,重量仅为200g,还能进一步减轻外出携带的负担。

  超薄铝合金材质不仅为ThinkBook K系列“减重”,还带来了更高机身强度,随身携带即使受到挤压或者磕碰也不易损坏。不仅如此,ThinkBook K3/K4左右两侧的I/O接口都采用了合金卡扣锁固,更加坚固耐用。 

  90%屏占比+100% sRGB高色域屏幕

  ThinkBook K4配备了一块14英寸16:9的ISP全高清屏幕,采用窄边框设计,屏占比高达90%,能够提供更强的视觉代入感,让视线聚焦屏幕内容,提升工作专注度。ThinkBook K3在保持90%高屏占比的前提下,屏幕比例更是来到了16:10,提供的屏幕定制规格也更丰富,可选高达2560x1600分辨率的133英寸IPS触控屏。 

  ThinkBook K系列屏幕均支持100%sRGB高色域,在查看影像、浏览物料及效果图时保证“所见即所得”。 

  值得一提的是,ThinkBook K3/K4的屏幕都支持180 开合,所以在会议、头脑风暴时可以更轻松地分享屏幕内容。或者也可以通过此项设计将电脑“挂在”办公桌上,凭借屏幕上升一个“C面的高度”来缓解颈部压力,减少长时间工作的疲劳感。 

  ThinkBook K4还有一个亮点——摄像头。随着混合型办公成为新常态,视频会议需求激增,所以摄像头“登台亮相”的机会越来越多。ThinkBook K系列不仅配备了一颗带有指示灯的摄像头以及双麦克风,同时还支持物理防窥,杜绝偷拍偷录,保护隐私安全。 

  大尺寸触控板与齐全接口

  尽管机身精巧紧凑,但ThinkBook K4在录入时键盘并不会让人感到局促,适中的键程也提供了不错的敲击感、确认感,同时均可选防泼溅背光键盘增加了一重防护。 

  相比键盘,ThinkBook K4的触控盘更容易让人眼前一亮。触控板经金属切割的银色边缘给深邃的C面带来了亮色点缀,同时也提升了质感。而且ThinkBook K4仍旧配备了较大尺寸触控板,在没有鼠标的移动使用场景下更加方便。 

  ThinkBook K4的电源键位于C面右上角,可选配集成指纹识别,“一键进入系统”更快、更安全。 

  ThinkBook K4的接口配置齐全。机身左侧提供了雷电4(电源接口)、1个HDMI、1个耳机麦克风二合一接口;在机身右侧为2个USB 32 Gen 1以及电脑锁孔(更小巧13寸的ThinkBook K3也支持同样的接口)。 

  凭借齐全的接口配置,无论是在办公桌还是移动场景下都可以在不使用扩展坞、分线器的情况下同时连接显示器、键鼠、投影仪等多个外设。 

  至于内存及存储的扩容性。与很多轻薄本一样,ThinkBook K3/K4采用了板载内存无法更换,但是M2 SSD在取下D面保护壳后就可以进行更换。

  11代酷睿,强劲性能输出

  ThinkBook K3/K4的处理器、内存、存储均提供多种规格,可定制化。处理器方面提供最高11代英特尔酷睿i7处理器以及AMD锐龙7 5800U处理器;内存最高支持16GB LPDDR4X 4266MHz,存储可选1TB PCIe NVMe。

  本次评测的机型搭载了英特尔第11代酷睿i5-1135G7处理器,拥有4核心8线程、8MB三级缓存,主频24GHz,支持最高42GHz睿频频率。集成拥有80个EU的锐炬Xe显卡,核显频率13GHz。得益于10nm SuperFin制程技术、全新Willow Cove微架构以及锐炬Xe显卡加持,11代酷睿处理器整体能效都有提升,所以在更宽泛的应用场景下提供更出色的生产力,拓展了ThinkBook K3/K4的使用场景。 

  不仅如此第11代酷睿i5-1135G7还将雷电4、Wi-Fi 6、LPDDR4/4X-4266等特性带给了ThinkBook K4。通过测试,LPDDR4X 4266MHz内存读写速度均在62000MB/s以上,表现相当出色。配合读取速度接近2500MB/s的固态硬盘,提供更快的系统及程序启动体验,在办公场景快速切换时,可以及时唤醒设备进入工作模式。 

  通过CINEBENCH、CPU-Z、PCMark 10等测试工具进行ThinkBook K4的性能测试,结果如下。 

  在真实工作负载中,ThinkBook K4的表现也同样出色——将360页大型PPT导出为PDF,ThinkBook K4用时约14秒;使用Lightroom将100张RAW格式照片导出为JPEG,用时约74秒;使用Premiere导出一段时长9分钟的1080P视频,用时约163秒;使用PugetBench for Photoshop进行测试(包括CR2 RAW图像的尺寸调整、智能处理、模糊锐化、自适应广角、液化等任务),得分为522。 

  除了本次评测机型外,得益于ThinkBook K系列还提供多种配置规格,可以高效应对轻办公到影像内容创作需求。

  当然,性能输出还只是ThinkBook K4的亮点之一。对于职场达人而言,这款产品在不插电的真实移动办公场景下,仍旧提供高效生产力,也很值得关注。

  真移动办公生产力,不插电也有高性能

  混合型办公成为新常态,各行各业的商务人士都有移动办公需求。所以,在告别电源的真实移动办公场景下,笔记本同样需要提供可靠生产力,不然…想象一下这个场景是否觉得很熟悉呢?可能是在差旅外出途中,或者下班回家的路上,甚至是在咖啡厅小坐休息时,老板、客户一个电话过来,说“把最新的报表发我一下”。这时候,无论心里有多排斥还是要取出电脑,搬砖! 

  但是在上面这些场景中,很难保证笔记本可以连接电源。如果设备在不插电的情况性能不佳,就要在老板或客户催促带来的焦虑感、紧迫感中,看着电脑转圈圈…当然,如果笔记本在不插电时也能输出稳定性能,情况就不一样了。可靠的生产力能够让你在各种环境下沉着应对,即使需要编辑、修改也能保证效率。

  作为ThinkBook K4一项很重要的优势——在移动办公场景中,不连接电源,使用电池供电时也可以提供稳定的生产力。

  在PCMark 10一系列测试中,不插电的情况下,ThinkBook K4的成绩下滑整体在5%左右,其中下滑最多的也仅为11%。在WebXprt 3网页性能测试中,不插电时性能下降幅度更低,最高仅为7%左右。在x264、x265、V-Ray三项测试中,不插电时性能下滑最高约9%。 

  再看几项真实生产力负载测试,从轻度办公的PPT转PDF,到较高负载的影像处理,ThinkBook K4从插电到不插电性能下滑约10%。表现还是相当出色。 

  ThinkBook K4不仅能够在不插电时提供高效生产力,同时也能够提供持久的续航,避免关键时刻电量告急。在屏幕亮度50%、音量20%、连接Wi-Fi的设定下通过PCMark 10现代办公模式进行ThinkBook K4的续航测试。 

  拥有56Wh大电池的ThinkBook K4续航时间近13小时,性能评分达到了7259,表现相当出色。所以,即使上班忘记携带电源,也能轻松实现8小时不插电日常办公。

  过硬品质,安全可靠

  联想深耕商用市场多年,对于商务用户的需求有敏锐的洞察,所以在完善笔记本产品线的同时,不仅融入了更多创新特性,还考量到了商务用户对于设备可靠性、稳定性的严苛要求。毕竟追剧的时候卡一下也就是影响观看的沉浸感,但要是视频会议期间或者提案会上介绍方案时电脑卡顿,那么不仅会影响效率,甚至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所以作为专为商务客户定制的产品,联想在ThinkBook K系列的稳定可靠性方面,考虑到了硬件、软件及服务等多个维度,通过了辐射、浪涌、静电等多项专业测试认证。首先硬件方面包括上文提到的多种配置规格、铝金属机身、指纹识别、物理防窥、I/O接口锁固等设计。散热配置上,ThinkBook K4采用了双风扇,一根大直径长铜管配合均热板覆盖了大面积主板,可以及时导出热量。另外,ThinkBook K4的SSD上也添加了导热垫。 

  所以进行满载稳定性测试时,ThinkBook K4能够保证处理器稳定输出24W左右功耗,并且CPU平均温度在75 上下,C面掌托、键盘区域基本不会传来明显热感。 

  在软件方面,ThinkBook K4预装联想电脑管家,支持“Fn+Q”一键模式切换,让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在高性能和长续航间灵活切换。与此同时,在服务方面,联想多年来建立的完善售后体系——1400余个备件中心、2400余家网点、超过6000名国家权威认证方案服务工程师——可以专业高效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

  联想还提供大客户专线电话支持、IT资产环保处置、非常规定制化等相关服务可以更好地针对企业需求灵活选购,并保护用户资产及数据安全,免除后顾之忧,助力降本增效。

  写在最后

  2021年秋招季来临,95后、00后等更多Z世代将成为职场新生力量,作为伴随着互联网、PC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对于IT设备的“容忍度”更低,设备卡顿、运行缓慢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也会波及工作状态和心情。从这方面而言,也在催促着企业采取更积极的IT设备焕新策略,不然满腔工作热情由于笔记本性能不佳变成“心态爆炸”,就得不偿失了。 

   联想ThinkBook K系列凭借轻薄便携、真实移动办公场景下稳定性能释放,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应用场景下也可以提供强劲生产力,保障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联想深植商用市场多年在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服务方面积累的诸多特性也成为联想ThinkBook K系列的“先天优势”,有利于减轻企业IT部署及运维负担。同时,结合联想ThinkBook K系列提供英特尔、AMD双平台等丰富配置选项,可以具体针对需求进行定制,有效避免设备卡顿、故障影响工作,并以更高的投入产出比减轻企业IT采购负担。 

  所以无论是为了迎接新鲜血液或者提升企业工作效率,还是以IT焕新推动数字化,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权、 探索 更多业务模式,具备广泛适用性的联想ThinkBook K系列都是IT设备焕新时的值得关注的选择之一,以便携高效的“真”移动办公生产力,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以上就是关于企业办公更畅爽,宝藏品牌爱快WiQ1800评测全部的内容,包括:企业办公更畅爽,宝藏品牌爱快WiQ1800评测、软件技术专业证书、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langs/88827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