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团队建设?

怎样进行团队建设?,第1张

首先预算充足,因为团建想要玩的好,道具场地大巴餐饮住宿X人数,每一项都不是小数目。想要大家真的享受一场团建,一定要舍得花钱。预算不够的强行团建不如不做。

第二大家很年轻,看是什么部门的。it公司可能内心渴望社交,可以安排联谊式团建,或渴望展现技术,可以安排沙盘模拟等类似活动。或平时不运动,可以安排趣味运动会来弥补平时遗憾。

第三根据时节现在夏季,户外很热,漂流水上大闯关,泳池趴,水球大战还可以接受。或者直接在室内场地比较凉爽去做项目。

第四一定要最少提前半个月做准备,一天还是两天,一天的话不考虑晚饭和住宿,车程最好不要超过15小时。否则一天几乎都在车上了。2天及以上考虑的更多,车程最好不要超过三小时。

最后,杭州这边现在基本人均预算一天在350左右。希望可以帮到你!

1、鼓励合作的星巴克咖啡

星巴克咖啡自1987年西雅图的一家街头小咖啡馆开始,发展到今天遍布全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的8300家咖啡店,除了它在打造其品牌上的独到策略之外,团队建设便是它维持其品牌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手段,也是该公司不可替代的竞争力所在。

以商店为单位组成团队,星巴克倡导的是平等快乐工作的团队文化(内部)。星巴克对自己的定位是“第三去处”,即家与工作场所之间的栖息之地,因此让顾客感到放松舒适、满意快乐是公司的愿景之一。

与大多数企业不同,星巴克从不强调投资回报,却强调快乐回报。

他们的逻辑是:只有顾客开心了,才会成为回头客;只有员工开心了,才能让顾客成为回头客。而当二者都开心了,公司也就成长了,持股者也会开心。

首先,领导者将自己视为普通一员。虽然他们从事计划、安排、管理的工作,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应该享受特殊的权利,不做普通员工做的工作。比方说该公司的国际部主任,就是去国外星巴克巡视的时候,会与店员一起上班,做咖啡,清洗杯碗,打扫店铺,完全没有架子。

其次,每个员工在工作上都有较明确的分工,比如有的专门负责接受顾客的点菜、收款,有的主管咖啡的制作,有的专门管理内部库存,等等,但每个人对店里所有工种所要求的技能都受过培训,因此在分工负责的同时,又有很强的不分家的概念。

也就是说,当一个咖啡制作员忙不过来的时候,其他人如果自己分管的工作不算太忙,会去主动帮忙缓解紧张,完全没有“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这种既分工又不分家的团队文化当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的结果;

第三,鼓励合作,奖励合作,培训合作行为。所有在星巴克工作的员工,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在商店开张之前,都要集体到西雅图(星巴克总部)接受三个月的培训。学习研磨制作咖啡的技巧当然用不着三个月,培训大部分的时间主要用于磨合员工,让员工接受并实践平等快乐的团队工作文化。

由于各个国家之间的民族文化差异,有的时候在实施之中会遇到很大的阻碍。比如日本、韩国的文化讲求等级,很难打破等级让大家平等相待。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彼此之间直呼其名,因为习惯了加上头衔的称呼,不加头衔称呼对方对上下两级都是挑战。为

了实践平等的公司文化,同时又尊重当地的民族文化习惯,结果就想出用给每个员工起一个英文名字的方式来解决这个矛盾。另外,公司还设计了各种各样有趣的小礼品用来及时奖励员工的主动合作行为,让每个人都时时体会到合作是公司文化的核心,是受到公司管理层高度认可和重视的。

2、分工明确的微软

微软是以创造团队文化闻名的公司。以项目小组的形式来开发电脑软件是由微软首创的。

微软的产品是电脑软件,专业性很强,需要知识积累和不断创新,并要求不能出错。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需要的文化并非一团和气的温暖,而是平等又充满争论的团队文化,在思想的交锋中产生创新的火花,在不同视角的争辩中创造最独特完美的产品,这是合作精神在微软产品项目小组中的体现。

比尔盖茨从小就是个电脑迷,而且很小就有用电脑知识赚钱的意识。上中学时,他就整天呆在电脑前,而且还为学校的一个项目编程赚钱。他对电脑的狂热和痴迷使他只追求知识和真理,而对权威毫无敬畏之心。

他在从哈佛辍学去新墨西哥州的一家电脑公司工作时,没有一个人敢与公司的技术老板顶嘴,但只有最年轻的比尔敢。他与保罗艾伦创办微软之后,思想的争论,敢于向他人的思想挑战的风气就被鼓励并发扬光大,他甚至要求向他汇报工作的人以及所有项目小组都遵循“敢提不同意见”的原则。

项目小组有名的“三足鼎立”结构也就这样建立起来:软件设计员、编程员、测试员,三种人员互相给彼此挑刺,刺挑得越多,最后的产品就可能越完善。而项目小组的成员大家都平等,组长也没有特别的权利,主要担任沟通协调的角色,解决任务冲突、人员冲突、时间冲突,使大家愉快配合,按时将产品完成。

这样独特的团队合作能够实现,与公司的几个重大环节的把握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首先是公司文化的创立(如前所述),其次是人员招聘的把关。微软招人的时候用的测试题全是智力和创意测试,已经成为IT行业招聘的经典。

3、高度融合的宜家家居

宜家家居是世界上品牌知名度最高的公司之一,而它所创建的团队文化更是独具特色,为他人称道,也是它成功的关键所在。

该公司的团队以家具的品类来分,一个团队共同负责同一家具部的工作(比如办公家具、厨房用品、地毯部、沙发部)。宜家家居是瑞典的公司,公司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瑞典的民族文化:平等、低调、朴实、现代。

宜家的低调平民文化不仅反映在其家具的价格上(但质量和风格则可靠、现代),而且表现在其公司上层领导的个人风格上。宜家的创始人据说是世界首富,但他从不张扬,而且穿着朴素,生活简单。据说喝完饮料,一次性使用的塑料杯也舍不得扔掉。

宜家的招牌广告语是:“你不必富有,只需机灵(You don‘t have to be rich,just smart)。”它创造的团队文化也具有类似特征。

为了鼓励团队成员间的高度融合和协作,公司并不给每个员工明确的岗位说明,相反,他们要求团队成员自己商榷讨论决定谁负责什么,该如何运作最为有效等,然后如此执行。团队的***也没有特殊的头衔,与他人平等,主要起协调沟通的作用,理顺团队并让每个人都能充满乐趣地工作。

所以,一开始员工的离职率很高。但公司认为,这是宜家的核心文化的重要部分,就坚持了下来。在此过程中,当地的应聘者慢慢也熟悉了宜家的文化,认同的人才被聘任,整个运作就变得越来越顺利。

因为宜家只是一个家居用品店,每个人的工作内容都不复杂,每个人都能胜任他人的工作,没有人是不可取代的(与微软的团队不同),所以团队的管理关键在于队员之间的互相磨合和默契,在于创造积极向上的、彼此信任和喜欢的团队气氛。

这样在任何人忙不过来的时候,暂时有空闲的人就会主动帮助,见缝插针,让顾客得到良好满意的服务。对团队的整体奖励在团队成员互相认同彼此喜爱的情况下就成了最有效的鼓励合作的手段。将此模式扩大到整个商店,就会产生整个商店即是一个大团队的效果。

宜家专门规定将一年中的某一天用来奖励所有员工,如何做呢把在那一天售出的家具的全部收入分给每个员工。商店的员工因此对宜家都有强烈的归属感,将自己视为大家庭中的一员(许多店员介绍自己的亲戚朋友来宜家工作),于是就更加努力。这样的正向循环使公司的气氛越来越好。

4、长安汽车善于合作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独立发起人,以其与微型汽车及发动机生产相关的经营性净资产及其在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的股权,于1996 年10月31日以募集方式向境外投资者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25亿股而设立,总股本为人民币75619亿元。

2018年9月4日,长安汽车已与日本铃木株式会社和铃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以1元现金收购日方企业持有的长安铃木50%股权,并于2018年底前完成股权交割,长安铃木将由中日合资企业变成长安汽车全资子公司,也标志着日本铃木全面退出中国市场。

高效精准的合作,使得长安汽车已形成微车、轿车、客车、卡车、SUV、MPV等低中高档、宽系列、多品种的产品谱系,拥有排量从08L到25L的发动机平台。2009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排名世界第13位、中国第一,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最具价值品牌之一。

5、长虹美菱强强联手

2005年11月15日,四川长虹、美菱集团在合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长虹、美菱两大知名品牌的强强联合,推动家电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分属黑白家电行业的两大巨头,为了一个共同的幸福家居梦走到一起。

自2005年与长虹战略合作以来,美菱不仅保持了稳定、高速、持续的增长,冰箱的销售收入更是从2005年的20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125亿元,冰箱销量由2005年102万台上升到2016年500万台。

美菱借此加快了发展步伐,专注专业,做大、做强冰箱主业,扩大美菱产能规模,快速提升美菱电器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行业地位更加稳固,不负众望地成长为中国制冷行业的领导品牌,连续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及“中国品牌产品”荣誉。

美菱不仅受到国内消费者的追捧,更成功地开拓国际市场,远销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效团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组建核心层

团队建设的重点是培养团队的核心成员。***是团队的建设者,应通过组建智囊团或执行团,形成团队的核心层,充分发挥核心成员的作用,使团队的目标变成行动计划,团队的业绩得以快速增长。团队核心层成员应具备领导者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不仅要知道团队发展的规划,还要参与团队目标的制定与实施,使团队成员既了解团队发展的方向,又能在行动上与团队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2培育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指团队的成员为了实现团队的利益和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它包括团队的凝聚力、合作意识及士气。团队精神强调的是团队成员的紧密合作。要培育这种精神,首先,***要以身作则,做一个团队精神极强的楷模;其次,在团队培训中加强团队精神的理念教育;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将这种理念落实到团队工作的实践中去。一个没有团队精神的人难以成为真正的***,一个没有团队精神的队伍是经不起考验的队伍,团队精神是优秀团队的灵魂、成功团队的特质。

3做好团队激励

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挫折,他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自己,因此,每个团队成员都需要被激励,***的激励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团队的士气,最终影响到团队的发展。

激励是指通过一定手段使团队成员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主动自发地把个人的潜力发挥出来,从而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

▌要想弄明白如何组织团建活动,首相要明白团建的目是什么?

一切聚餐、OUTING形式的团建活动,都是为了让团队成员彼此熟悉,消除隔阂,从而提升协作效率,增加团队凝聚力,同时作为一种公司福利存在,增加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

▌当明确了团建目的之后,组织者应该考虑影响团建方案选择的维度有哪位?

参与人数: 参与人数会决定出行交通工具、住宿规模、餐饮的要求等等,越大规模的团建可选方案的空间就会越少。

时间限制: 时间跨度同样决定了你可选的方案空间,举例:周末外加一天Outing假,总不能安排个欧洲十五国两日游吧。反过来,没假的话,就下班搓一顿或者找个茶馆喽。

团队情况: 初创团队和老团伙在团建的目的诉求上就会出现差异,在方案和行程安排上自然会有所不同,前者注重彼此熟悉认同,后者则更偏游玩放松即可。

预算情况: 这个不用说了,一个人800块钱,就不必想出国游了,有多少钱干多少事儿,但可不见得钱少团建效果就差哦。

参与者意愿: 大多失败的团建案例不是因为预算少,而是因为一厢情愿。这个关注意愿并不一定是说要作系统调研,而是不要干出安排小众需求的行程,这道理根公众场合放轻音乐,比放摇滚、民谣等的风险要低一样。

▌Outing一年一次,时间跨度基本上也是定好的,在此不赘述,但日常团建的时机,是有讲究的。

新团队成立时巩固团队: 新成立的团队成员背景不同,经验、视角也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团建增强互相的了解,让团队成员之间更容易彼此接纳。

在经历一次挑战期后: 团队成员成功经历以此挑战后,紧绷的弦处于松弛状态,情感开始外放,此时的团建活动利于建立团队认同感。

团队刚经历过矛盾: 职场上紧张的人际关系不一定都是因为性格相悖,如果因为工作带来的剑拔弩张,可以通过工作之外的团建活动进行消解。

逢年过节: 节假日是个万能借口,做啥事儿都可以以此为由,团建也不例外,如果平时业务太忙,到最后还有团建费用没用完,找个节假日拉着队伍放松一下,也不是不可以滴。

▌当了解了目的、时机,再通过考量的维度进行一轮筛选,最后满足条件的可选方案其实不会很多了,这时候再做抉择已然不难,但大的团建方案确定后,也还需要内容填充,尤其是时间跨度较长的团建活动,可以安排哪些内容给大家呢?

“团队建设是植入企业文化,培养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从而提高团队效能和绩效非常重要的手段。”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认知在,团建才被赋予了它很难承接的意义,从而在团建内容执行过程中变样,最终造成的结果是,不少员工视团建为洪水猛兽。

那么最好的内容是什么呢?

除了一些常规的放松游玩之外,就是安排一些难度不高但是需要一定协作才能办好的活动,这样大家可以在活动中快速熟悉彼此,培养感情,同时又不会达到竞争的程度。

形式单一、缺乏创新而且占用休息时间的活动,对新人还有点吸引力,但参加过几次之后,热情度就会下降,这是团建活动的大忌。

▌给团建组织者的建议:

人数少的时候,可以搞民主,征求意见;人数多的时候,一定要有人做决断,不然不受节制的民主会让团队根本找不到方向,最后闹得大家意见不合不欢而散。

举办一次团建活动,不用太过机械化的规定好它所有的流程,并强制要求每个人参加。

大多数员工不愿意参与团建,是因为他们认为团建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整个团建下来,没有任何收获,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用心的事前工作外,还需要事后的反馈收集,成员一起回顾整个活动过程,总结出优缺点,提出下一次团建的建议。

聚餐团建首要吃的high,长时间Outing首要睡得好,其他目的都是附加的,不要本末倒置。

尽量详细的输出行程安排信息给到参与者,让参与者减少未知不确定感,同时做好可能存在各类突发事情的预案。

最后,作为组织者,要有服务精神。

▌普通员工应该如何对待团建?

对于职场菜鸟,团建是一次破冰之旅,它只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可以尽快融入公司氛围。

对于跳槽去一家新公司的职场老鸟,团建是帮你快速融入公司、在新职位上找到归属感的武器,尤其是跨部门团建,因为消除了不同部门之间的界限,你可以借此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有助于今后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作,同时提升你在这家公司的归属感。

正视公司团建,珍惜机会,Enjoy it!

▌分享下我最近组织的一次Outing组织案例:

参与人数: 30人

时间情况: 三天两晚,面对最近几乎100%延误的航班状况,为了避免变成机场两日游,选择就近休闲娱乐。

团队情况: 新组建的团队,80%的人彼此并不熟悉。

预算情况: 预算额度如果支付出国游,员工需要额外付四位数的钱,就近休闲娱乐缺口较小。

参与者意愿: 核心分歧是目的地以及预算,希望远行的,也并不十分抵触就近outing,选择就近的则比较反感「额外掏钱」和「占用年休假额度」。

Dear all:

XX团队的各位同学,又到了大家期盼已久的Outing季,随着团队人数不断扩大,众口难调,再加上业务正处于比较关键的阶段,不适合全体额外休假外出, 管理小组决定不提供可选方案,全员就近安排XX山避暑三天两晚(X月X号-X号)。

l 「就近」方案优点 :

l 目的地距离杭州市区XX公里,自驾即可,路程时间可控;

l 整个行程安排较为轻松;

l 三天两晚,周末加一天OUTING假期,不必额外休年假。

l 目的地:

竹里馆

《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d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预计总花费XXX /人左右,公司补贴XXX/人 。

l 简介:

竹里馆位于紫岭村仙人坑,居XXX风景区中心位置,是以竹为主题,洋溢着乡村风格的田园山庄。

竹里馆为XX本土第一家围绕山景竹林为主题的私家会所,利用当地绿色资源、旧木原料,以低碳环保为主,装饰体现出自然与现代感的融合。

2014年开业,2015年装修。

仰望竹林,挺拔俊秀,阳光间隙洒落,身躺泥土之上,万物纯朴真实;

伫立窗前,山谷尽收眼底,风吹草木动,清水山涧流,熨帖自然……

A栋介绍示例:XXXXXXXX

B栋介绍示例:XXXXXXXX

l 酒店设施情况:

本酒店是薄荷联盟(健康酒店联盟)成员,甲醛经专业设备测量,符合国家标准,空气清新,安心呼吸。

车位: 酒店自有车位充足,轻松停车;

网速: 独立IP,无线上网,网速快。

服务项目: 行李寄存、叫醒服务、免费早餐。

客房设施: 洗漱用品(6样以上);免费瓶装水;24小时热水;吹风机。

娱乐设施: 麻将、唱K、自行车、 *** 、象棋

餐饮场地: 可烧烤、可做饭,附近可选择餐厅也较多。

l 行程计划草案:

第一天:

10:00 自驾前往目的地,团队成员搭车名单见附件表格;

12:00 目的地附近餐厅吃饭;

14:00 全员办理入住;

15:00 管理层下厨准备晚饭(团队Leader专业厨师出身),其他员工自由娱乐活动;

18:00 晚饭胡吃海塞;

20:00 新人介绍问答活动+游戏环节;

第二天:

09:00 早晨酒店提供早餐;

12:00 上午同学们自由活动,中午在附近土菜馆品尝当地特色土菜;

14:00 爬山小组&怀旧游戏小组&K歌组&老干部棋牌组,自由娱乐活动;

17:30 烧烤Party!

20:30 团建游戏环节;

第三天:

09:00 早上用完早餐后,即可选择退房回杭或者自行安排其他游玩聚餐行程。

l Outing特别活动-摄影大赛 :

所有参与者,可用手机拍照记录整个outing过程中的任何时间的任何细节,结束后选择自己满意的三幅照片,附带文字介绍,交给组织者,管理小组将会从中评选出最好的三幅作品,给予特别奖励。

所有提交上来的作品,都会作为团队风采素材交给HR,将来有机会在年会和新办公大楼上露脸哦。

一等奖 奖品XXX

二等奖 奖品XXX

三等奖 奖品XXX

l 诚招英才 :

为了保证大家的Outing体验,诚招两位志愿者。

首席娱乐官:负责组织主持新人问答、麻将扑克、唱K游戏等娱乐活动;

首席餐饮馆:负责提前准备三天两晚的做饭、烧烤食材,储备零食、饮料啤酒等;

End

戴某DEMO,喜读书,忙琐碎,工作日兢兢业业挨踢人,无毒无害;闲暇时衣冠楚楚装X犯,好为人师;非苦闷不抽烟,无块垒不喝酒;张狂时随处坑爹,低调时阿弥陀佛。西山挖过煤,东山见过鬼,城南捡过烟头,城北偷过煤球这些年支付宝干过BD,淘宝做过运营,影业打过杂,口碑带过队,颜值脸着地,才华一丢丢,粗通互联网运营、文娱欢迎交流。

十人左右团队,一般是经理一人,架构师一人,分析师一人,开发人员三到四人名,配置管理一人,测试一人,DBA一人。实际上十人左右的小团队,分工很难非常明确的,关键看负责人的个人协调能力了,这种团队表现出的能力也是要看负责人个人的能力来决定的。选好一个适当的负责人,其它的交给他来办就好了,这个人选对了就成功了,选错了负责人,很容易带坏的。在小团队中制度太细了会严重影响效率,制度太粗了又很难发挥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想要团建,但又怕员工得积极性不高。大家有什么建议。全部的内容,包括:公司想要团建,但又怕员工得积极性不高。大家有什么建议。、高效团队的相关案例、怎样进行团队建设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langs/88626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