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弦波计算 Acos(wt + u) +Bcos(wt + z) 请问如何化简.

余弦波计算 Acos(wt + u) +Bcos(wt + z) 请问如何化简.,第1张

Acos(wt + u) +Bcos(wt + z)=A(coswtcosu-sinwtsinu)+B(coswtcosz-sinwtsinz)=(Acosu+Bcosz)coswt-(Asinu+Bsinz)sinwt=(1/((Acosu+Bcosz)^2+(Asinu+Bsinz)^2)^(1/2)cos(wt+m)=Ccos(wt+m)即为所求 其中C=(1/((Acosu+

余弦信号 x(t)=A cos ωt 的均值和均方值分别为0和05A^2。

余弦信号 x(t)=A cosωt 均值是0,因为余弦函数函数图像是以x=0对称上下震荡的。

用高中三角函数知识中的二倍角公式变形之,x(t)^2=[A cos ωt ]^2=(05A^2)+(05A^2)cos(2wt)得到均方值是05A^2

红线是Acos (wt),绿线是(05A^2)+(05A^2)cos(2wt),蓝线05A^2

扩展资料

均方值(mean-square value)又称X(t)的二阶原点矩,是随机变量X(t)的平方的均值,记为E[X2(t)] ,在工程上表示信号的平均功率,其平方根称有效值。

随机信号的强度,可以用其均方值来描述。对于平稳的遍历性随机过程,随机信号的均方值用样本函数平方值的时间平均来表示,即

 称为均方值,均方值的正平方根称为均方根值,表示为 。

参考资料:

均方值

会用Excel吗?

第一步:作一个四列的电子表格

第一列:时间

第二列:以第一列时间数值为自变量,100Hz余弦函数;

第三列:以第一列时间数值为自变量,10Hz余弦函数;

第四列:等于第二列与第3列相乘。

第二步:用第四列数据制作图表(Excel中的插入图表功能)

平面简谐波是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描述波传播到的各质点的振动状态的函数关系称为波函数,也叫波动方程平面简谐波传播时,介质中各质点都作同一频率的简谐振动,但在任一时刻,各点的振动相位一般不同,它们的位移也不相同,但根据波阵面的定义知道,在任一时刻处在同一波阵面上的各点有相同的相位,它们离开各自的平衡位置有相同的位移。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概念

振幅A,是简谐振动中物体或物理量运动时距平衡点的最大位移,相位或相位角φ,表示简谐振动各时刻的运动状态,与周期T和初始相位有关初始相位决定与物体的初始状态,周期T,每经历一个周期T的时间,简谐振动充分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也就是说从任意时刻开始,经过一个周期,简谐振动有完全相同的状态。

平面简谐波是最基本的波动形式。平面传播时,若介质中体元均按余弦或正弦规律运动,就叫平面简谐波。如果所传播的是谐振动,且波所到之处,媒质中各质点均做同频率,同振幅的谐振动,这样的波称为简谐波,也叫余弦波或正弦波。如果简谐波的波面是平面,这样的简谐波称为平面简谐波。

你应该知道e(iwt)=cos(wt)+isin(wt),e(-iwt)=cos(wt)-isin(wt),那反解一下就是cos(wt)=(e(iwt)+e(-iwt))/2, sin(wt)=(e(iwt)-e(-iwt))/2i。本质上两套解是彼此的线性组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langs/121847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