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电子设备怎么除湿?

室外电子设备怎么除湿?,第1张

室外的电子设备除湿是采用采用半导体晶片电子除湿。

半导体晶片电子除湿是目前民用最先进的除湿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半导体冷凝装置将柜体内的水汽吸收凝集成液体排出,并在柜体外自然蒸发到空气中的原理。

产品机芯采用微电脑技术控制,对湿度反应灵敏、精准度更加高、属于智能化探测控制系统,会自动检测箱内湿度的变化,以箱内的湿度变化为依据,智能的调整除湿时间,使设备运行更加稳定节能。

例如:假设你把它设定在40%RH,设备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湿度便会控制在设定值附近,当柜内湿度达到设定值时,便自动进入恒湿度状态,只有当箱体内的湿度离设定值偏差在+3%RH时,系统才会再次工作,自动开启除湿命令,待下降到40%又自动关机,恒湿精准,为您的爱物量身定制存放的湿度条件,提供更加可靠、安全的除湿环境。

最常见除湿装置,一般是用加热片来提高温度,减小水汽的

不饱和度

,将湿气去除,半导体除湿是通过半导体冷凝技术,将潮湿空气冷凝成水滴,通过排水管排出你要除湿的地方,比如SEPRI-CS-NL防凝露装置就是用的半导体冷凝技术给

配电箱

柜除湿。

半导体冷暖箱是什么意思

半导体冷暖箱是什么意思,利用半导体效应制成的冷热两用箱,既可以制冷,是小型电冰箱又可以制热,是一种保温箱。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这个冰箱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吗,如果想了解就快看看吧

半导体冷暖箱是什么意思1

一、利用半导体效应制成的冷热两用箱,既可以制冷,是小型电冰箱;又可以制热,是一^种保温箱。中有个半导体制冷制热器件,是用上百对不同材料的半导体块组成的。每对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方式不同,分别叫做N型和P型半导体。它们成双成对地排列,并且用两块金属片把半导体连接起来。

二、这样制成的半导体器件,有一^种奇特的效应,当电流从一*种半导体流经另一种半导体时,在两端的接点处会产D小型电水箱生放热和吸热现象。也就是一^端放热制热,另一端吸热制冷。电流方向相反,放热或吸热端也相反,本来制冷的一端可变为制热放热和吸热的多少则按电流的大小来决定。

三、冷热箱就是利用这种半导体器件来工作的。箱体内层用薄金属制造,外层采用隔热材料。把半导体器件紧贴内壁安装,一端用传热本领强的铝、铜材料。如果产生吸热,就通过这块材料从箱内吸收大量的热,使箱内温度降低。另一端装上散热器、小风扇,将箱内吸收的'热量从散热端向外界散出,达到制冷的目的。

四、如果改变电源极性,外界的热量就被吸收,由另一端向箱内散出,形成箱内温度升高,得到保温。一个容积为10升的冷暖箱,在环境温度20℃时,箱内温度可达_以下调换电源极性后,开始制热,箱内温度可达70冗以上。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它不像电冰箱和空调器,需要用机械压缩机和冷凝剂才能制冷。

这种冷热箱耗电省,携带方便,广泛应用于家庭、宾馆、医疗保健、水产养殖,畜牧和科学实验等。

半导体冷暖箱是什么意思2

半导体冷暖箱的原理

在原理上,半导体的制冷片只能算是一个热传递的工具,虽然制冷片会主动为芯片散热,但依然要将热端的高于芯片的发热量散发掉。在制冷片工作期间,只要冷热端出现温差,热量便不断地通过晶格的传递,将热量移动到热端并通过散热设备散发出去。因此,制冷片对于芯片来说是主动制冷的装置,而对于整个系统来说,只能算是主动的导热装置,因此,采用半导体制冷装置的ZENO96智冷版,依然要采取主动散热的方式对制冷片的热端进行降温。

风扇以及散热片的作用主要是为制冷片的热端散热,通常热端的温度在没有散热装置的时候会达到100度左右,极易超过制冷片的承受极限,而且半导体制冷效率的关键就是要尽快降低热端温度以增大两端温差,提高制冷效果,因此在热端采用大型的散热片以及主动的散热风扇将有助于散热系统的优良工作。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冷热端的温差将保持在40~65度之间。当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电偶对时,在这个电路中接通直流电流后,就能产生能量的转移,电流由N型元件流向P型元件的接头吸收热量,成为冷端由P型元件流向N型元件的接头释放热量,成为热端。吸热和放热的大小是通过电流的大小以及半导体材料N、P的元件对数来决定,以下三点是热电制冷的温差电效应。

半导体冷暖箱是什么意思3

半导体冷暖箱的使用方法

1、冷热冲击箱需要在一个通风良好的环境,而且地面需要平整干净。

2、需要接一个压力6kg以内的压缩空气。

3、电源需使用380V,3相5线, 10个平方米铜芯线。

4、进行接电,并打开电源,然后进行触摸屏的程式设定。

5、程式设定好后,打开测试箱门,把半导体产品放入测试区内,然后直接在触摸屏上按确认, 这样冷热冲击箱会按照你提前设定好的程序进行测试及循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92315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