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的工作原理

杠杆的工作原理,第1张

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因此要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几倍。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

扩展资料

当杠杆的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反之则是费力杠杆。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杠杆原理的应用:

1、省力杠杆:L1>L2, F1<f2 ,省力、费距离。如拔钉子用的羊角锤、铡刀,瓶盖扳子等。 

2、费力杠杆: L1<L2, F1>F2,费力、省距离。如钓鱼竿、镊子等。

3、等臂杠杆: L1=L2, F1=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又不多移动距离。如天平、定滑轮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杠杆原理

科达268磨盘工作原理是杠杆原理。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磨盘,也称为磨片,是旋转工作的摩擦元件,是半导体行业中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片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故科达268磨盘工作原理是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

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

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重点在支点,AJMD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92308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