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谈判临近,医药股全线大跌

医药谈判临近,医药股全线大跌,第1张

今日早盘的市场整体为调整格局,上证指数跌0.48%,创业板指跌1.6%,两市个股涨跌家数比为1366:2749,这种比率是比较正常的,说明市场无异样。

短期指数保持这种高位震荡的格局,再看1-2周,估计就会选择方向。不过这样的位置,我们不要有太高的期待,市场下跌之后是机会,如果往上攻的话是风险。

昨晚美国对于新能源 汽车 的政策利好,对A股中的新能源 汽车 推动并没有太大。锂电池板块涨了1.47%,上涨的品种基本上是三四线品种为主,偏中上游。比如赣锋锂业,先导智能,中伟股份,国轩高科,中国宝安、杭可 科技 等等。

对于新能源 汽车 板块,我是认为比较贵的,有些品种都没法直视。更可笑的是,不少机构投资者都开始用2035年进行估值折现,说当下估值比较合理,被市场调侃的有一个机构研报,既然能说到2060年市占率问题。可见新能源板块狂热到什么程度了。

要注意,这里继续看多唱多的人里面不少是持有新能源 汽车 品种,屁股决定脑袋。那是否还有各自的小心思呢?这个我们自己要多多思考,投资还是要遵循自己的交易体系,不要盲从!不过很清楚一点,现在新能源 汽车 往上的做多动能在逐渐的减弱,这点是事实。

中芯国际业绩超预期,不过今天的股价表现确实高开低走,高开9%点多,中午收盘涨2.72%。中芯国际业绩超预期,并没有带动整个半导体板块只有少部分品种走强,比如说相对滞涨的长电 科技 涨了5.07%。半导体板块也是我们中长期看好,但短期规避的板块。

最近新能源 汽车 、半导体板块以及光伏板块被市场不少投资者称之为三大(博)傻板块。我觉得有一定道理,的确,现在短期来看是在博弈的过程。光伏板块部分品种或许还好一些。

医药板块今天全线大跌,这或许跟一年一度的医保谈判大事件临近有关系,2021年医保谈判的初选名单已经公布,现在每年医保目录的调整方案已经比较成熟,主要就是四类:2016年以来上市的新药、2016年以来上市的新适应症、新冠肺炎相关药物、基药目录内的品种。

还有一类是每次的谈判有效期是2年,2年后需要续约谈判,今年就要对2019年谈判的品种进行续约。

这种影响其实不必过度解读,等接下来结果就可以了。整体医药板块的估值是偏贵的,这点了大家都知道,就少部分品种处于估值合理区。对于医药板块,我们反复强调中期的调整时间不够,调整空间也不够,所以整体来看,不要着急去抄底。中长期看医药板块的长牛行情没有结束,估计三季度调整之后,四季度就会又有新的布局机会。

提前祝大家周末愉快!

【文章结构:前面80%内容是“渔”,即分析内容;后面20%内容是“鱼”,即结论,时间紧的可以直接翻到尾段看结论】

近期市场有三个板块最让投资者头痛,第一个是以生物疫苗为主的医药医疗板块,这个板块尽管近一月跌幅仅2.86%,但却从高位回落近16%,在技术上看,已经接近技术性熊市的范围(从最近的高点下跌超过20%)。

第二个板块是半导体,也就是芯片板块,近一月跌幅3.06%,但同样从高位下跌比较狠,接近14%的跌幅。

第三个是军工板块,尽管近一月指数还是红的,但同样也是从高位下跌接近13%的跌幅。

与此同时,沪深300指数本月虽然处于震荡中,但依然录得上涨,高点不断抬高。

有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8月市场成交量持续地量,肯定会有一次重新放量的可能。考虑到美股持续新高,资金流动性泛滥,继续出现缩量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市场重新走好,以上三个跌得最惨的板块,谁的机会会更大?我认为是医药,但并非疫苗板块系列,为什么?

这次调整中,军工的上涨逻辑是国际关系紧张,是一个有时间范围的限定,时机过了后这个逻辑就不存在了,因此出现调整;芯片板块赛道很好,是国策级别的,近期调整是由于前期涨得太急有所回调,没时间上的限制,如果调整到位后依然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品种;医药方面前期是由于疫苗概念带动,随着疫苗生产临近,炒高了的估值重新回归是一个正常现象,但医药不等于疫苗,疫苗只是医药的一个分支,这好比食品饮料中,白酒是一个分支,但白酒不等于食品饮料行业一样。

医药行业的周期性特征较弱,也并无明显季节性特征,受宏观经济影响小,近期只是受到了疫苗概念的刺激出现过上涨,也受到疫苗概念的回归,重新回到就有的价值区间;中期来看,医药行业兼具长期投资价值和成长的好行业,只要回避了疫苗概念,剔除概念炒作影响,医药行业与食品饮料行业实际上都是一个优秀的投资品种。

认清医药行业的长牛属性容易,投资医药行业的技巧倒是不易,由于医药细分行业众多,投资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区分出个股的好坏,因此也是一个技术活。大家都没有这么多专业的技能知识,投资指数基金反而没有这方面的烦恼,在医药板块调整尾声,选择一些低疫苗(疫苗概念权重较少,怕受到炒作影响)的指数型医药基金,我认为是可以的。

A股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着一种现象,由其是熊市阶段抱困取暖成了一些机构及基金获取利润的一种方式,以食品、医药为首的消费概念股成了多年的一种魔力,不论在牛熊市中,机构及基金都能够脱颖而出,取得不菲的投资收益,即使在年初股市在探底的过程中,他们也赚的盆满钵满。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他们简直疯狂了,他们的猛烈攻击再次惊艳股票市场。

出来混始终要还的,高估值股票也终会回归价值的。记住大树永远不会冲上天,即使是机构抱团的资产,也逃脱不了客观规律和现实。抱团取暖终究要回归现实的,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美国也出现过消费概念炒作的行情。美股估值也曾达到高峰,可口可乐PE46倍、麦当劳71倍,强生制药57倍,仅仅是炒作,巅峰过后,这些股票开始了长达10年的估值回归过程,2015年创业板也曾被炒上了天,当年市梦率的估值让许多股民受了伤,现在有的已退市、有的在地上趴着。很多股票回落已经超过60%。

现在很多高估值抱团取暖的股票,PE已经超过了2015年,最近几年所谓核心资产股价涨幅惊人,茅台、海天、片仔癀从2017年算起,已经上涨460%、636%、447%。虽然这些公司业绩还不错,茅台49倍市盈率,海天85倍市盈率、片仔癀86倍市盈率。但这些公司的高市盈率是很难支持股价高速上涨的,上周这些股票经过暴涨创股价新高后,又出现了调整,在周五大盘调整过程中,白酒、酱油及医疗等板块遭资金抛弃。这些板块集体走弱。

其实这些股票的上涨,并非是这些股票有非常高的投资价值,都是内、外资机构持续加仓抱团的结果,据数剧显示许多公募基金持有食品饮料板块都已经超配几倍以上。现在市场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主板拉升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的时候,实际上很多机构已经纷纷减仓,以至于类似片仔癀、海天味业等这些高位股价出现了集体跳水。所以从估值水平、股价定位及盈利水平方面进行分析的话,这些股票后续都不会太好的表现。现在食品及医药两大板块已经到天花板。

消费板块盛产牛股,已是不争的事实。数据宝统计显示,2000年以来,食品饮料涨2343%、医药生物课1142%,两大行业指数领跑A股市场,是全市场仅有的两个 历史 涨幅超过10倍的行业。20年来贵州茅台上涨368倍,恒瑞医药累计上涨179倍,排名全A股第一、第二位。没有只涨不跌的板块,我认为食品和医药板块,短期内急速降温的已到了天花板,短期内已经被高估,抱团取暖的筹码已经开始松动,对于这些股票,我们只能看他们尽情的表演,尽量不要去参与,还是那句话,喝酒、吃药、打酱油你是可以做的,但这些股票却不是你现在应该买的。

最后友情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去学习》

很高兴回答

1、首先题主要清楚任何一个板块涨多了都是风险,包含白酒,食品,医药,证券和 科技 等等板块,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风险是长出来了,况且整个8月白酒和食品股一直在上涨,随着这两个板块的估值提高,所以需要一个像样的调整。

2、就现阶段题主如果想继续介入白酒或者食品或者医药股是考虑短期投机还是长期投资,要是考虑短期投机的话可以等支撑位进行介入短期进行博弈获取收益,长期投资的话作者这里建议还是多等一下整体的板块调整到位在进行介入,毕竟白酒和食品板块刚刚开始调整,等调整充分后再去介入一点不迟。

3、医药股近期分化的比较严重,龙头医药股抗跌性质很强,但是这里也存在整体调整的风险,还是那句话喝酒吃药的行情也是有周期的,况且现阶段我们不能再继续喝酒吃药了,我们要发展 科技 创新,要国产替代,要自主可控,况且国家政策也一直在支持 科技 发展。

4、就现阶段题主如果想介入白酒,食品或者医药,作者这里更多的建议题主分批低吸建仓,逐渐的将仓位慢慢的增大,等这几个板块彻底调整充分后题主也建仓完成,随时等待与主力共同享受收益盛宴更好一些。

前期涨幅过高的白酒、酱油、医药股值不值得介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观点是不太认可的。

医药股包括医药医疗器械生物疫苗基因检测等细分行业,不少公司股价出现明显调整,调整空间在20-30%为数不少,可是就是调整30%左右,涨幅依然巨大,估值依然不低,机构持股盈利依然丰厚,如果散户不断抢反d,就是给机构一个逢高离场的机会。

酱油调味品等食品行业,股价调整才刚刚开始,也就是两个交易日,无论是调整时间、调整空间都还是不够的,后市依然有调整的空间,但基于机构抱团,调整的方式很难进行判断,连续调整股价连续下跌对基金净值伤害太大,不符合机构利益最大化原则,因此短线会有反d的概率,但反d之后依然有调整的空间,更不适合贸然抄底,防止机构利用T+1交易制度,把追高投资者套牢。

白酒板块目前依然维持强势,没有出现明显调整,白酒板块目前估值位于 历史 高位,后市有调整的空间,只不过是机构抱团持股下,很难准确判断调整的时机,像酱油调味品一样,海天味业是在股价创新高下突然之间展开调整,给投资者一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白酒、酱油、医药股都是机构抱团持股,机构拉升股价很容易,不需要多大成交量,可是抱团持股最大问题是卖出通道也会拥挤,新的机构不会进场高位接盘,只会吸引少数散户跟风炒作,只要机构卖出持股,机构抱团持股出现松动,就会造成股价大跌,随着股价调整,市场热度下降,机构兑现利润就会不断增加,股价调整时间就会延长。

前期涨幅较大的白酒、酱油、医药股,现在还值得我们介入吗?这是需要从不同的时间来看待的。很多散户朋友,在做投资的时候,忽略了“时间线”,比如明明是一只短线票,却做成了长线票;明明是一只长线票,却做成了短线票。时间上的不对应,自然亏多盈少。现在,看待这三个板块,也是需要区分时间来看以及区分情况来看的。

1、从中短线的角度来看,个人并不认为这三个板块是一个好的选择!白酒股,虽然处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确实受到了冲击,毕竟大家的聚餐少了,饮用酒自然也就少了。但是,众多白酒企业利用“控货挺价”的方式,化解了这次行业危机,并且多数公司半年度财报情况还算不错。不过,如果看待估值的话,绝大多数都不便宜,处于的是近些年估值的高位,这是需要保持谨慎的。

酱油股,A股市场涉及的成分股比较少,大大小小涉及的约有10家公司。数量少,并不代表着都质地优良,一些质地不错的酱油股,现在的估值都不便宜,中短线也是需要保持谨慎的。

至于医药股,这个方向的细分太多太多了,有仿制药、创新药、疫苗、血浆、抗癌等等,几百家公司情况并不统一。只能说,板块内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那些优质的公司,而优质的公司中估值偏高的,中短线是需要谨慎的,而一些被市场“错杀”的优质公司,中短线个人认为是值得关注起来的。

2、长线,白酒、酱油、医药板块方向的优质股,是值得我们长久保持关注的。虽然中短线的估值偏高,但对应到长线,只要业绩能一直保持,能一直有着成长,这三个方向的优质公司,是值得我们保持关注的。

股票投资就是这样,涨多了跌,跌多了涨。但是无论涨跌,往往都会偏离市场估值体系和估值风向。

什么意思呢?比如白酒、酱油、医药等消费题材股,2017年开始,一是因为这些股票的确业绩不错,而且他们的业绩基本上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加之当时机构投资者在政策上比较受到了实质性的支持,即管理层反对炒小炒新炒高送转,所以白马龙头股开始起来了,渐渐地形成了机构投资抱团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白马股的估价越来越高,甚至搞到部分白马股已经不能算是白马了,比如茅台的市盈率已经到了40多倍,海天味业的市盈率也到了90多倍,但位置这么高,没多少人愿意接盘,所以出货也是越来越难,机构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持有。

那么从技术上来说,只有制造借口,让这些股先跌一些,这样就会市场里的散户投资者一种感觉或者说一种假象,那就是这些股票跌了不少了,可以抄底了,殊不知,新一轮的下跌开始了.......如此不断重复,主力完美将筹码转移到普通投资者手里。所以,很多主力出货会在拉升过程之中就把大部分筹码交出去,这样相对容易得多。但是下跌过程中出货的,想要保证利润,前面拉升过程就要尽量地高。

回到开头,涨多了跌,跌多了涨,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投资体系的,如果跌下来的位置没有跌到你的预期之内,该股票的价值还不是符合你的判断体系,那么就不要去碰,无论它们跌了多少。

因此,在我看来,这些股暂时都不适合去介入。

答案是肯定的,前期涨幅过高的白酒,酱油和医药板块当前不适合介入。

原因主要在于这些板块目前的估值呈现泡沫化趋势,同时,咱们整个经济的转型升级,依靠白酒,酱油以及医药板块是不太现实的。

估值的角度上看,中证白酒指数当前PE为48.27倍,PE百分位99.51%。

酱油方面的代表性个股是海天味业和千禾味业。你海天味业为例,目前E为94.51倍,PE百分位99.19%。

医药咱们以中证500医药指数为例,当前PE为46.94倍,PE百分位86.51%。

很明显,这些板块的估值已经泡沫化,这行业不可能有如此高的增速。

另一方面,咱们从常识的角度上来理解。

推动人类 社会 发展的唯一动力是 科技 创新,进而提高整个 社会 的生产力,换言之,经济的转型升级必须是 科技 方面有重大的突破。

就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大英帝国的崛起,以及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和互联网技术。

最现实的情况是,咱们的芯片半导体还被人卡脖子,这一尴尬的境地,显然不是吃药喝酒能够解决的。

这不周末中芯国际也被列入实体名单,这一方面咱不详细的展开,你们都懂的。

从市场近期的表现来看,酱茅连续三天下跌,白酒分化,医药仍在下降通道中。

所以,当前不适合介入白酒,酱油和医药板块!

白酒、酱油和医药股从去年初启动上涨,只在春节后小幅回调过,涨到现在龙头基本都已创 历史 新高,且估值都已非常高,现在回调了几日,但仍不低,白酒甚至也没回调多少,所以想买还可以再等等。

这些板块都是好板块,龙头公司都是值得买的,唯一要做分析和选择的就是价格,再好的公司,股价过高的时候都不是买入的好时机。

我们就简单的看下这三个板块龙头的动态市盈率:茅台在50左右,海天味业在大跌了几天后市盈率仍接近90,恒瑞医药86,所以这几天酱油为什么能跌那么急,因为真的太高了。

当然酱油的增长率是比白酒高的,医药未来新药研发成功的想象空间能有很大,这两个行业市盈率比白酒高也正常,但还不至于高出两倍。

但现在这个阶段,是整体都太贵了。

总之这几个都是很好的行业,都值得长期关注,只要价格跌到合理的区间,还是值得入手的。至于什么价格合理,就看每个人对股票的判断了。

欢迎关注@ 财经 大表姐,学投资,让财富增值,感谢您的点赞支持哦!

前期涨幅过高的白酒、酱油、医药股现在还值得我们介入吗?

大家好!我是量化程哥,专注于股市量化分析16年,深入研究趋势变化的背后逻辑!

其实这个问题不用直接回答,之前也有朋友问类似的问题,问某某酱油还能不能进?我跟他说,现在某某酱油市盈率去到了多少?他说在80多倍,我说好,我问他,如果让你选择在同样是80倍的市盈率的情况下,有一个半导体的公司今年增长速度还不错和一个酱油公司,你会选择投谁,他居然不假思索的回答,那肯定投半导体啊,这个是国家引导投资的方向啊,那答案不是已经出来了么!他笑而不语。

你有什么样的投资逻辑思维?

为什么一个做酱油的估值能够去到近百倍?

其实有时候投资逻辑比较简单,但很多股民他不懂,是缺乏独立的思考,他们缺乏前瞻性的思维,主要是源于他们停留在人家创立的神话里面不能自拔。

现在网上传言,我们的 科技 公司都不值钱,一个酱油顶某个行业几十家公司,这个确实是太离谱了。酱油说白了是属于食品行业,传统行业一般估值也就是在20到30的PE,但现在居然去到了80多倍,最高的时候接近百倍,比 科技 股估值还要高,不知道这是哪些高人愿意给这么高的估值,未来一旦神话破灭,被套的人估计要熬不短的时间,这个或许是没有独立思考惹得祸。

未来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如果白酒和酱油是过去投资比较成功的话只能说明过去投资者遇到太多坑,他们只想明明白白的投平时看得见的才够安全,但这个逻辑只能代表过去的成功,不代表未来一定还能成功。 科技 才能代为未来!

现在国家最迫切要做的是什么? 科技 创新, 科技 代表了未来,当你看到我们高 科技 公司一直被美国压着的时候,难道你不着急吗?科创板成立了,创业板注册制了,这些都是为了 科技 而做的实实在在的事情。

未来的投资一定要投这些核心的资产。

再说一下医药类的个股其实未来也是可以看好,但如果估值太高也是不太适合,我们说股价不可能永远涨,不可能涨上天去。如果太高等回调再关注。

不知道你是否认同?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指正。

关注量化程哥说投资,剖析时事 财经 ,专注股市量化策略挖掘,投资者教育。

前期涨幅过高的白酒、酱油 、医药股现在还值得我们介入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前期这些股票都是领头羊,不过最近都在调整中,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问一句:调整到位了吗?是入手的时机了吗?

这些股票的业绩比较稳健,经济周期对其影响比较小 ,现金流 健康 ,利润和营收稳定增长,所以总是容易被机构抱团,去年以来基金募资容易,而基金的标配就是会配置这些股票,这些股票备受机构欢迎,也成为了机构扎堆的地方,持股比例特别高,甚至高达百分之六十以上,茅台这只股票的机构持股比例就高达80%,机构数量更是高达1830家,堪称A股中机构数量最多的股票。

但是这些股票目前都处于调整状态,白酒板块目前在30日均线附近,今日踩到了30日均线,但是并没有跌破。60日均线是一条关键线,茅台目前横盘2个月了,如果跌破60日均线形成M头就不太好看了。

至于酱油王海天味业,也俗称“酱茅”,目前也在回调中,在今日之前连续大跌3天,累计跌幅高达20%,今日虽然大涨4%,但是图形也不那么好看了。

恒瑞医药、迈瑞医疗为代表的医药股在7月 中旬就开始调整了,目前还是横盘状态,两者都在60日均线边缘,其中的机构数量是从第二季度开始大幅增加的,这些板块几乎都是如此,这其中的原因也是一季度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机构减持了,第二季度后疫情被控制住了,经济也在反d,而且资金的流动性还比较多,所以机构又进来了,股市水涨船高。都扎堆到这些企业来了。

现在的位置比较微妙,因为这些作为前期 股市上涨领头羊的板块目前的估值都不低了,茅台都50倍的市盈率了,如果真的涨到70倍的市盈率,这样的茅台你还敢“喝”吗?但是如果减持这些股票,那么还有什么股票能够替代呢?

很多人都期望涨到4000点,但是要完成这样的目标,谁才能扛起这杆大旗?是原来的领头羊继续上涨?还是板块轮动到其他板块?原来的领头羊已经估值这么高了,再高的话真的能支撑吗?而如果是轮动到其他板块,那个板块还能坚挺?传统的地产、有色等被冷落的板块?

笔者也吃不准,现在是一个进退维谷的位置,左右不是,静观其变吧。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如果非要选一个方向,还是减一点。我也很好奇会往哪个方向走。

毓美美作答:受疫情影响,高确定性的行业更受投资者青睐,就目前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高确定性的行业要比高成长性行业更能吸引人气。确定性高的消费股成为了市场现在抱团的方向,消费股虽然整体成长性不是特别高,但确定性强。为确定性多付出些溢价的消费股是市场当前的热度方向。

从估值的角度去看,食品饮料板块已经达到了 历史 新高,虽然这并不意味着马上跌,但意味着潜在的上升空间不大了。这两年,主力对大消费与大 科技 都是青睐有加的,近期 科技 一直萎靡不振,但消费始终引领群雄,原因就是因为 科技 受美国打压影响较深,整个行业都是连在一起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消费毕竟是内需,相对而言更稳定。

如果有一个公司能够满足千家万户老百姓的需要,这样的公司就能创造价值,值很多钱。这样的公司股价不断创新高,我们是服气的, 白酒酱油想介入,显然现在不是好机会,如果本身就是长期持有的选手可以继续拿,破位出掉即可,如果想现在建仓,建议等深调后再做决定不迟。

未来半导体股可能会有行情,半导体股就是估值太贵,但整个半导体行业不只是炒概念,也是有实打实的业绩支撑的。我们可以继续关注半导体股。

分享点亮生活,欢迎加关注,感谢留言交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92151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