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是夕阳产业吗?

半导体是夕阳产业吗?,第1张

       由于半导体芯片的市场需求在可见的未来还会继续增加,所以说不算是夕阳产业,只是进入了成熟期而已,但是进入成熟期会带来不少问题,比如从业人员的减少,可能的垄断,等等。我觉得不是,即使是摩尔定律失效,也只是说明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增长期结束了,开始进入成熟期,市场需求甚至还在增加,并且迄今为止没有出现成熟的替代品,为什么会衰落? 不过随着进入成熟期,技术的积累越来越深厚,半导体产业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了,确实最后可能会只剩下几个大公司来瓜分市场。

       即使是从现在看来,刚起步的小芯片公司,涉足设计还可以,制造的话,确实很难。 这样极有可能会形成垄断。而且产业的成熟可能意味着对从业人员数量需求的减少。 而且现有的几家大的半导体制造公司都是国外公司。一旦通过垄断形成技术或者成本优势,可能中国就真的跟不上半导体制造产业的发展了。甚至中国整个半导体制造产业都活不下去。

半导体公司在美国香港属于夕阳产业,没有想象空间,没人愿意炒作半导体公司,就是Intel、高通的市值相对于他们的营收来讲都很低,但是在国内,还是国家急需的行业,有炒作空间。 都说同方国芯市值两千亿了,其实把现在的股价放到定增后的市值。但两千亿市值高吗?它的定增800亿,还有其他一些融资渠道估计到两百亿,在加上目前公司本身的固定资产几十亿,我也就是说定增成功后,公司光“现金+固定资产”就超过1000亿,那么股市市值达到2000亿算高吗?这个比例为2(是不是叫市净率?),我想A股也只有银行股票才这么低吧。

再估算市盈率,定增后36亿股本,每年利润100亿,每股收益2.8元,按目前股价算市盈率是25,A股的半导体市盈率25算是最低的了。 那么大家又当心Flash厂是否能够成功运营的问题,半导体公司要成功需要三个关键因素:资金,人才和市场。

首先定增后资金有了。

二是人才,大家可能都认为半导体太神秘,国内这方面人才少,厂办成了也找不到人来。但实际情况和此恰恰相反,中国是全球半导体人才最充裕的地方(不是最顶尖)没有哪一个国家有这么多的半导体高才生,美国、日本、欧洲国家都纷纷把半导体研发移到种,或者委托给中国,他们国家的人力成本高是一方面,但还有个主要因素是他们国家这方面的人才很少,尤其是日本。就连美国本土的半导体公司的也有相当比例的中国人(美籍华人或者工作签证之类的),新加坡半导体也很厉害,那里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在做。所以人才反而是一个大优势。

最后一个市场因素,这个大家都看得到,全球大部分电子产品都是在中国制造的,那么memory的需求也是最大的,在加上紫光收购的产业链,包括展讯、华三,入股的西部数据,sandisk,都需要庞大的memory需求。

同方国芯有了资金、人才、市场这三个优势,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对于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资讯,您可以进入http://ic.big-bit.com/看看再做出自己的应有的理解。

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连日来,全球范围内多家半导体巨头股价集体跳水,此情此景让人不禁要问,市场转冷趋势显现,半导体产业的“寒冬”是否已经来临,未来还将何去何从,国内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多家企业股价下跌,半导体市场转冷半导体巨头英伟达自10月2日创下每股292.76美元的历史高点以来,已经下跌了近一半。截至11月19日收盘,该股交易价格为144.7美元。在过去的2016至2017年,英伟达堪称科技股中的“妖股”,2016年股价累计上涨224%,2017年上涨81%,而今年三季度营收不及预期,盘后跌逾16%。美国股市其他芯片公司也呈现下跌态势,AMD跌3.6%,美光科技跌1.7%,英特尔跌1.0%,苹果跌0.5%。除美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芯片公司股票也呈现下跌态势,如台积电与联发科遭证券分析机构调低评价等级及目标价,反映了法人对半导体产业最担心的两大不利因素,包括整体经济变动影响半导体产业环境,以及由于太过依赖智能手机,导致如今手机市场增长趋缓对半导体产生的反作用力。资深行业观察家莫大康对中国电子报记者坦言,产业转冷趋势的确已十分明显,特别是今年第四季度。这一现象符合规律,无论是存储器制造行业还是整个半导体产业,都是靠“量大”来驱动的,因此一些细微的复杂因素被放大,国内企业应做好充分准备加以应对。Gartner半导体和电子研究副总裁盛陵海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产业趋冷现象真实存在,它是由半导体行业的特性决定的,与投资和供给的平衡有关。多重原因叠加,促使市场转冷2017年半导体市场因存储器的带动作用走向历史新高,2018年至今,从材料、设备、设计等多个领域内相关企业的现状来看,产业转冷现象渐显。“此次市场转冷,总结来说可分为三点原因。”莫大康说。莫大康认为,第一点原因,半导体产业深受存储器价格影响,2017年的辉煌靠的是存储器价格拉动,2018年的下滑同样是拜其所赐,可谓涨也存储器,落也存储器。目前我们看到的“下滑”和“转冷”,也符合半导体产业和存储器行业的周期性发展规律,因此,这一趋势似乎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除了存储器价格下滑,智能终端产品市场缩水也对半导体产业转冷造成一些影响。“过去几年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大幅增长,使得存储器需求旺盛一时,然而现在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市场逐渐缩水,半导体产业也受到一些影响。”莫大康说。物联网、汽车电子、AI、AR/VR等市场对产业的带动呼声很高,但是莫大康认为,目前新兴市场都只是在培育和成长的过程之中,市场空间还尚未开发。“AI、AR/VR、汽车电子、物联网等市场对半导体产业的带动作用毋庸置疑,但是目前来看,这些市场刚刚起步。尤其在传输方面,5G还尚未成熟,这些市场的带动作用还没得以发挥。”莫大康说。他认为,不仅如此,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同样深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国际和区域经贸关系不但影响到关税和相关产业链,更主要的是对心理方面的影响。提振信心应对转冷期产业转冷是否会带动起紧张氛围?盛陵海表示,半导体周期往复是产业正常现象,半导体本身发展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国际环境、技术升级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影响半导体产业的走势。“但是有一点能够肯定的是,在产业周期性变化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努力延长高峰期,缩短低谷期。低谷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没有创新,越是具有创新的企业,在低谷期,越有可能找到新的爆发点。”盛陵海说。在危机中寻找契机,在契机中化解危机,在行业转冷时期做足准备,走过寒冬便是春。莫大康告诉记者,面对半导体产业转冷,中国企业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提升自身信心。我国半导体产业目前距离国际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差距并不是无法追赶的,中国企业需要先树立自身信心,才能有所突破。在我国政策的积极扶持下,目前半导体企业在国内遍地开花。莫大康表示,在层出不穷的企业中培养骨干十分重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91982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