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师范大学有半导体专业吗

湖南科技师范大学有半导体专业吗,第1张

有,经2021年10月25日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湖南大学半导体学院(集成电路学院),为学校独立设置的二级教学科研单位。”2021年11月2日,一份下发到湖南大学各学院的文件,宣告了湖南高校首个半导体学院的成立。此前,湖南大学已与长沙市共建长沙半导体技术与应用创新研究院。

图片

2020年以来,疫情反复之下,全球性的“芯片荒”持续蔓延,涉及100多个行业。而从中兴到华为的一系列事件后,半导体芯片引起从中国政府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把个人事业与国家需求结合。”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罗安的推动下,“一学院一研究院”的成立可谓正逢其时。

湖南大学校长段献忠对半导体学院和研究院寄予厚望——“提升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主动服务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不管技术竞争还是市场竞争,其背后都是人才的竞争。”省政协委员、湖南大学半导体学院首任院长廖蕾告诉政协融媒记者,半导体学院旨在为国家培养一批优秀的半导体专业人才,提升湖南的产业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三高四新”战略实施,助力长沙成为世界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

湖南大学有20个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均可以称得上是湖南大学王牌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新闻学、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建筑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

湖南大学发展:

2021年1月,首批加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盟;同月,与长沙市政府签署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框架合作协议;10月,加入长沙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发展联盟;11月2日,湖南高校首个半导体学院的成立。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2022年3月,湖南大学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应用物理系是湖南大学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早在湖南大学定名时,就有数理系,下设物理专业,1929年湖南大学成立理学院,仍设数理系。1932年数理系分为数学系和物理系。1953年全国院校调整,湖南大学与中山大学、广西大学、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四川大学和云南大学的土建、道路、铁建、桥梁隧道等专业合并,在湖南大学原址成立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物理系被调往其他院校。1958年,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增设机械、电机、化工三系,更名为湖南工学院,物理专业恢复招生。1959年,恢复湖南大学,同时恢复物理系,1963年湖南大学隶属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1965年物理系再次停办,学校成立基础课部,1972年基础课部招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1976年学校成立电子工程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划归电子工程系。1978年招收物理师资班,1980年学校成立基础科学系,半成品物理与器件专业划回,1985年,基础科学系撤消,正式恢复物理系,并定名为应用物理系,下设应用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两个专业,1994年全国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改为微电子技术专业,1997年再次调整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应用物理系是湖南大学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早在湖南大学定名时,就有数理系,下设物理专业,1929年湖南大学成立理学院,仍设数理系。1932年数理系分为数学系和物理系,历经几度调整于1985年正式定名为应用物理系。应用物理系学科分布在三个一级学科下,涵盖理、工、文科。现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教育技术学等四个硕士点及电子与通信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学位硕士点,其中理论物理学科于198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省内最早的物理学学科硕士点。应用物理系设有应用物理教研室、电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大学物理教研室及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等教学单位。设有介观材料与计算材料物理、光电子材料与信息材料、功能材料、理论物理、微电子、现代教育技术及实验仪器等七个研究所。现有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并承办湖南大学李达理工科实验班。

现有教职工88人,其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各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3人。教师中博士生导师11人,正教授17人,副教授25人。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业务过硬、结构合理、团队协作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在读博、硕研究生、本科生共900多人。今年本科生考研率达29%,就业率达98%。

目前承担了全校基础课《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任务。大学物理是第一批获省级重点课程的基础课,大学物理实验于1998年获校级重点课程。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于2005年获得湖南省示范实验室称号并挂牌,演示实验室添置更新实验设备后重新开放,受到学生欢迎。这些实验室已成为我系本科教学的亮点。

在“加强基础建设,保持理科优势,推进理工结合,进入一流行列”办学思想指导下,学科建设发展迅速,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本科教育彰显特色,科研工作成绩突出。经过多年的建设,我系逐步形成了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的多层次、多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学术群体。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纵横向科研项目40余项,经费愈300万元。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100多篇被SCI、EI检索,取得省部以上的科研、教学成果奖20余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91838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