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涨价风波继续,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半导体涨价风波继续,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1张

作为科技的先锋,顶尖指标,半导体已经成为全世界追逐的科技领域。

半导体是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半导体在集成电路、消费电子、通信系统、光伏发电、照明、大功率电源转换等领域都有应用,如二极管就是采用半导体制作的器件。

对半导体的认知,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其生产制作的难度系数,一般来说,由于其在各大科技领域使用的情况不同,制作品种和要求也会不同。

近日,根据中国台湾经济日报报道,晶圆代工厂联电将于农历新年后二度涨价,最高幅度或达15%。据供应链透露,联电因产能太满,必须延长交付期近一个月。而作为下游封测厂的日月光投控、京元电等,也因为晶圆产出带来封测需求大增带来产能吃紧,据悉也有意涨价。

也就是说半导体涨价风波继续,可能不是一时,有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背后的主要原因,可能比较复杂。

笔者,在这里简单的进行归纳:

1、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全球各大制造业企业都面临产业链中断的情形,由于各国都采取了隔离举措,停工停产严重,直接导致半导体产能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后面,产能越不足。

2、新冠疫情不仅给半导体供给端造成重大致命影响,同时还给需求端造成重大影响。由于各国为了防控疫情,让居民宅在家里,足不出户,直接导致民众使用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需求大幅攀升,这无疑增加了需求量。而到现在,各国疫情出现反d,宅经济直接带动相关需求攀升。

3、由于电子产品需求不断攀升,有些新产品功能不断升级,增加其对半导体的刚性需求,这对半导体构成了二次需求提升。比如,5G手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驾驶等。

4、2020年中美关系紧张,一个制造业大国,一个是科技研发大国,中美科技脱钩,美国对中国进行封杀,也助推了科技产品的稀缺性。在这个关键时期,各国贸易摩擦加大,无形中推升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

半导体涨价,形成了连锁式反应。对工业冲击十分大。直接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此次涨价受益者是芯片相关企业。造成股价上涨。收益普遍较高。此次受害者是芯片的下游企业。去年年底,有大量的汽车企业。我国的智能手机企业。Pc电子设备商。智能家电,家具。由于缺乏芯片,产能都会受到限制。企业会花更多的钱。高价购买芯片。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最终这些都会转嫁给消费者。受害最大的当属。汽车企业。因为缺乏芯片。导致汽车企业停工停产。企业的产能受到严重影响。中汽协副秘书长兼行业发展部部长李邵华日前在受访时表示,“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导致芯片供需矛盾在这一时间段集中显现。由于芯片供应短缺,部分企业的生产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受到较大影响。不过,就明年全年而言,芯片短缺的影响将不会太大,目前尚难以做出定量估计。全球范围内,包括福特、丰田、大众、通用、戴姆勒、菲亚特-克莱斯勒、本田、雷诺、斯巴鲁在内的多家车企或关停部分地区的生产线,或推迟生产部分车型。

据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两年进口芯片的金额超过3000亿美元了,也就是2万多亿,并且还在不断的增长。所有的芯片产品涨价,只要提高25%,我们的进口金额就会多出5000亿,要是提价30%,就是6000亿。充分暴露出来我国产业发展的短板弱项。芯片产业是中国工业发展的痛点。更是短板。我国的工业2025。想要和德国媲美。必须要解决芯片这个难题。只有治好了心脏病。我国才能真正建成工业强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91757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