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的铁证结局是什么

静默的铁证结局是什么,第1张

严良等人将张晓倩从苗高乡接回,原本一切都是顺顺利利的,却不想车队经过一处隧道之时,却被一辆正在维修的大货车挡住了去路。刑警下车查看,不想对方却是胡一浪、李建国等人派来的杀手。面对对方的前后夹击,警方损失惨重,严良拼尽全力,才勉强保护张晓倩,支撑到警方的支援到来。

张晓倩来到公开审讯现场,在省厅领导的安慰之下,才将自己的遭遇和侯贵平遇害当晚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娓娓道来。侯贵平去世之前,不但经过排查得到了一份遭受性侵女孩的名单,还尾随黄毛拍下了一张孙传福、胡一浪等人和受害女孩的照片。

侯贵平去世当天,黄毛首先拎着好酒好菜上门,苦口婆心的劝其放手,不要再举报了,奈何侯贵平是个倔脾气,不但不愿放弃,还将自己赶了出来。随后,黄毛便在侯贵平的酒菜中下了催情药后,便按照胡一浪的指示,买通丁春妹前去勾引侯贵平,并计划在事后诬告侯贵平强奸,岂料侯贵平虽然中了催情药,但是抑制力却仍然十分坚强,不但同样拒绝了丁春妹,并也将其赶出了宿舍。

胡一浪担心黄毛搞不定此事,便派去了两名手下前去帮忙,却不料二人错手将侯贵平杀害,而这一切都被当晚看电影归来的张晓倩看到。随后,张晓倩也进了工厂打工,并被黄毛强行拉到了县城的酒店里遭到了曾祥东的性侵。

从此,张晓倩便活在此事的阴影之中,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的只有一个破旧的半导体收音机。有一天,张晓倩听到了一个叫正午时光的法律节目,并鼓足勇气给当天的嘉宾韩克明打去了咨询电话,并按照韩克明的建议,将案发的经过写成了一封书信,邮寄给了自己。随后,张晓倩将当时的那封信承给了省厅的领导。

江阳得知自己已经病入膏肓,命不久矣,不顾自己的病体,得知朱伟查到了受害女工葛丽孩子的下落后,坚持继续查案。无奈孩子的父亲曾祥东是市长的女婿,二人根本拿不到他的血液样本,在加上葛丽已经被关进精神病院多年,证词根本不能被采信,那么要想侦破侯贵平一案,那么最关键的证人便只剩李雪一人。

就在二人正为寻找李雪的下落而犯愁之时,陈明章打来了电话,并建议二人前去苗高乡镇档案室去碰碰运气,却不想果真让二人在此找到了李雪更名的档案。随后,二人便约见了已经更名为张晓倩的李雪,此时的张晓倩已经是一名颇具盛名的记者。

得知了二人的来意后,张晓倩之言侯贵平是被冤枉的,但却并不愿意以李雪的身份站出来。相对于朱伟的义愤填膺,江阳却十分理解张晓倩的为难,并说服朱伟尊重张晓倩自己的抉择。

2009年8月,江阳经过复查后,得知自己的生命只剩5个月后,又听闻侯贵平的母亲已经过世,父亲又中风,便决定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然后让众人将照片、名单和这些年发生的所有一切放在网上,希望因此引起媒体的注意,却遭到了众人的反对。

但最后在江阳的一再坚持之下,张超答应帮他换种死法,以此换取程序正义,并制定了随后的计划。相较于朱伟的坚决反对,陈明章看着江阳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也开始妥协,答应帮忙负责江阳自杀的装置。就在此时,张晓倩从朱伟口中得知了江阳的计划后,也自愿加入其中,想要通过帮忙侦破侯贵平案,还自己一份安心。

2010年3月9日,陈明章将帮助江阳自杀的伸缩衣架带来,并亲自教会江阳具体的 *** 作步骤和张超善后的事宜。江阳与大家道别后,第二天张超又按照计划,假装与江阳发生争执,报警叫来了警察,留下了案底后,又配合着江阳在自己身上留下了抓痕。

2010年3月11日,张超踏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后,江阳在张超借给自己的房子内选择了自杀,为了不连累众人,江阳在赴死前还是留下了一段影像资料。公开审讯大厅内,众人看着江阳大义凛然的死去,不禁纷纷感动落泪。

侯贵平案真相大白后,受害人葛丽获救,江潭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孙传福恶势力团伙共5人进行了公开宣判,除孙传福畏罪自杀外,曾祥东因强奸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胡一浪因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李建国、罗刚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执行死刑,立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秦大川也因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被赎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5年。而张超也因犯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被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五年;朱伟因犯爆炸罪和放火罪,被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七年;陈明章和张晓倩也受到了相应的责罚。

堰塘湾社区。江阳区大山坪街道堰塘湾社区妇女之家挂牌成立,妇女之家的成立,旨在发挥综合维权、创业就业、教育培训、家庭教育、帮扶救助等职能,为辖区妇女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和帮助,成为她们的“娘家”。

1 引言

2014年8月18日凌晨5时30分,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龙山镇顺和村九社银匠湾发生一起大型山体滑坡,造成29间房屋倒塌,道路中断,土地损毁。由于灾前预警及时,采取提前避让、主动避让措施得力,11户42人无一伤亡。

2 地质灾害特征

2.1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2.1.1 气象条件

古蔺县属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区内相对高差较大,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貌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造成地区气候垂直差异大,立体气候显著。区内降雨量多集中在5月~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5%。

2.1.2 地形地貌

调查区位于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地貌上总体属于低山区斜坡地貌。区内地形总体特征为北低南高,滑坡区域标高约832~872m,相对高差约40m。区内南侧滑坡上部相对较陡,下部稍缓,地形坡度约15°~30°;滑坡体下方为耕作台地,台地前缘为缓倾斜切割形成的河沟;滑坡坡体多为林地及耕作地,植被较茂盛,坡体上有农户住房,坡顶距离乡村公路较近。

2.1.3 地层岩性

调查区上覆土层主要为第四系碎石土,推测为老滑坡堆积体,厚度较大,滑坡区域周围局部分布有第四系粉质黏土,厚度不一。下伏基岩主要为二叠系栖霞组石灰岩、梁山组砂泥岩和页岩,滑坡范围内未见基岩出露。

2.1.4 地质构造

本区在区域构造上属扬子准地台滇黔川鄂台拗大娄山褶皱构造带,位于川滇和川黔径向构造带之间,区内断裂和褶皱极为发育。出露地层为二叠系栖霞组石灰岩、梁山组砂泥岩和页岩,岩层产状约335°~348°∠18°~30°。古蔺县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区内地震活动较弱,造成的危害程度轻微。

2.1.5 水文地质条件

调查区内滑坡前缘(主滑方向下方)有一冲沟,冲沟内流水为季节性流水,斜坡区内地表水主要是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和冲沟流水,地表径流主要由两侧及后缘陡坡汇入滑坡区内,冲沟内及斜坡上的大气降水沿地势汇入斜坡前缘低谷处发育的河沟中,该河沟为常年性流水,平均流量约为0.52m3/s,对斜坡前缘土体常年冲刷淘蚀,该河沟与滑坡体下缘高差约40m。另外,调查区内局部为水田。

区内地下水以上层滞水、孔隙水为主,由大气降水、地表水补给。上层滞水赋存于碎石土和粉质黏土中,孔隙水赋存于松散层碎石土和强风化砂泥岩、页岩中,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中。

2.2 地质灾害特征

2.2.1 灾害体特征

该滑坡位于古蔺县龙山镇顺合村9社,该滑坡在20世纪90年代曾发生过一次滑动。2014年6月18日早晨,在持续的强降雨作用下,银匠湾滑坡再次发生大规模滑动(照片1)。此次新发生的滑坡体后缘位于斜坡南西侧,高程857~872m,滑坡后缘形成了贯通的长约100m的弧形裂缝,土体下错2~10 m;滑坡体前缘剪出口位于斜坡中下部(北东侧)冲沟处,现已被上方下滑土体覆盖;滑坡体两侧可见平行张裂缝,裂缝宽1~7cm,局部已贯通;此次滑动区域横宽约100m,纵长约250m,滑坡体厚度2~10m;滑坡体积约1.5万m3,滑坡主滑方向约25°。该滑坡为小型土质老滑坡,其滑动形式为推移式,变形强烈部位主要集中于滑坡体中后部(照片2)。

照片1 古蔺县银匠湾滑坡全貌

照片2 滑坡体中后部强烈破坏区

2.2.2 灾害体成因初析及评价

(1)滑坡成因机制初析

调查区内斜坡地形较陡,斜坡上浅表第四系主要为老滑坡堆积的碎石土体且厚度较大是滑坡形成的内因,持续强降雨形成的地表水的冲刷和下渗是主要外因。地表水体下渗,增加了滑体重度,降低了结构面抗剪强度,滑体土沿堆积层内部的软弱结构面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滑动而形成滑坡。影响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

一是地形及地表水因素。滑坡处地形较陡;上覆第四系为老滑坡碎石土堆积体,地层结构较松散,力学性质较差;当持续强降雨时,斜坡上形成地表径流,地表水下渗,进入到滑体内一直到基覆界面,降低了滑面(带)的抗剪强度,增加滑体重度,造成土体内部结构状态发生改变,从而使滑坡的稳定性降低。

二是地层因素。滑坡体主要由第四系老滑坡碎石土堆积体组成,地层结构较松散,土质成分主要为粉质黏土,在地下水等外力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破坏,长期浸泡,局部土体易软化。

(2)滑坡分析评价

据现场调查,此次滑坡于今年雨季持续强降雨时发生,该滑坡为一老滑坡复活,滑坡所处斜坡此前即存在局部蠕动现象,稳定性一般;此次滑动后目前该滑坡暂无新产生的明显变形或继续滑动的迹象,但局部仍有蠕动变形,由于该滑坡为老滑坡堆积体,且堆积的碎石土厚度较大,在持续降雨或大暴雨的状况下有重新滑动的可能。

同时,在滑坡区域外侧右方的斜坡(滑坡体下方冲沟右侧),其下方靠近河沟处,坡度较陡,土层较厚,局部产生了滑塌,且可见数十米的拉裂缝,土体下错约0.3m。该斜坡中部有两土房,其院坝和墙体也可见裂缝,这表明滑坡体有向此方向发展的可能,若下方滑塌持续发展,对此该斜坡上两户居民将产生一定影响。

2.3 灾情险情

8月18日凌晨5时30分,龙山镇顺和村九社银匠湾发生山体滑坡,造成29间房屋倒塌,道路中断,土地损毁1亩,直接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3 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及趋势判断

3.1 成因分析

(1)切割地貌发育,滑坡前后缘高差大。该点所处区域属低山区斜坡地貌,滑坡下方为耕作台地,台地前缘为河流,为切割沟谷地形;有一小冲沟从滑坡体下方穿过,坡体多为林地及耕作地,植被较茂盛,坡顶距离乡村公路较近。滑坡前后缘高差近50m,地形坡度约15°~30°。

(2)地层岩性复杂。滑坡区域推测为滑坡堆积体,堆积体以碎石土为主,厚度较大,滑坡周围局部分布有粉质黏土,厚度不一,下伏基岩为二叠系栖霞组石灰岩、梁山组砂泥岩和页岩,滑坡范围内未见基岩出露。

(3)地表水丰富。滑坡前缘有一冲沟,冲沟内流水为季节性流水,雨季时坡面上少量雨水通过岩土层孔隙裂隙渗入地下,冲沟内的大气降水则汇入下方沟谷河流中,该河流为常年性流水,与滑坡体高差近40m。

(4)地下水充足。区内地下水以上层滞水、孔隙水和裂隙水为主,由大气降水、地表水补给。上层滞水赋存于碎石土和粉质黏土中,孔隙水赋存于碎石土和强风化砂泥岩、页岩中,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中,水文地质条件总体较简单,强降雨极易使土体水分饱和并失稳下滑。若再遭遇强降雨天气过程,极易造成该滑坡下滑造成危害。

3.2 趋势判断

滑坡体主滑方向下方(斜坡右侧)为一冲沟,现冲沟内堆满了上方滑坡体滑下的碎石土,并在冲沟内形成了泥石流,大量土夹石携带沟两侧植被和农作物一起流向了下方河沟,对河沟产生了一定堵塞作用。目前,该冲沟上方泥土基本趋于稳定,暂未向下方滑动,据综合判断,该泥石流全部淤塞河道并形成堰塞湖的可能性较小。

4 地质灾害应急防治

4.1 应急响应及抢险救灾

监测员王俊书和郭登华每天早中晚都在隐患点对确定的监测点位进行测量记录,雨天除在雨前、雨中、雨后监测外还分班24小时值守。2014年8月16日,接到古蔺县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预警平台信息后,监测员立即将雨情信息传达到监测点受威胁农户,8月17日,泸州市境内普降大到暴雨,古蔺县最大降雨量为相邻的永乐镇达到174.6mm,龙山镇147.7mm。8月18日凌晨1:30,监测员王俊书在隐患点上巡查发现滑坡前缘出现土体变形开裂和垮塌现象,监测点位变化明显,他预计灾害可能发生,随即用半导体喇叭呼喊各农户按照地质灾害防灾预案撤离路线迅速撤离,沿着上下两条田间道朝滑坡体东方村民郭登书房屋院坝处集合,把负责联系人逐户清点、核对人员,帮扶老人快速撤离。凌晨2:00时,隐患点上的15户65人已全部撤离完毕,同时,另一名监测员郭登华立即将重大险情向顺和村委、龙山镇政府、国土紧急报告,镇上启动应急预案,凌晨3:10点,顺和村民兵、龙山镇政府、派出所及国土所工作人员陆续赶赴现场支援撤离避险,划定危险区,禁止群众返回隐患点。

4.2 应急处置

接到重大险情报告后,顺和村委、龙山镇政府立即启动防灾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撤离、抢险、安置受灾群众、现场警戒等工作,副镇长万其龙现场指挥,落实监测员王俊书、郭登华、村长王杰、国土所陈祖平、派出所民警分工负责对进入滑坡体的4条田间小道和1条机耕道进行封堵,防止撤离村民返回家中,村支书付行来领民兵和参与人员协调周边农户房屋对未落实临时安置的群众进行安置。

灾情发生后,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驻泸督导地勘单位赶赴现场,开展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加强巡查、排查及监测,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的工作,并初步选定灾后重建住房地址。古蔺县政府领导率相关部门迅速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宿、有医疗,并发送了食用油、大米和衣物、医药等救灾物资,同时确定灾后重建方案和搬迁避让补助补助,受灾群众思想得到安慰,情绪稳定,对灾害重建充满信心。通过4个月的努力受灾的26户群众新建住房主体基本完工,春节前大部分能搬入新居。

5 经验与启示

(1)各级党委政府和防灾部门高度重视。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生命工程”来抓。为践行这一要求,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了地灾防治集中专项整治,开展了大宣传、大演练、大排查、大整治。将地灾防治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对已排查出的地灾隐患点,逐点建立并落实防治责任制,市级以上监测点落实一名县级领导负责,县级监测点落实一名科级领导负责。逐级逐点落实防灾责任,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处置,为本次成功避险打下坚实的基础。

(2)坚持监测预警机制。在转折性天气过程中,适时与气象部门会商,密切关注雨情变化趋势,动态发布监测预警信息,已形成自上而下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发布机制。在8月18日古蔺县龙山镇顺和村九社银匠湾滑坡发生前,省、市、县国土资源部门根据气象部门雨情通报,密集动态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预警信息迅速传达至古蔺县龙山镇顺和村九社银匠湾地质灾害隐患点专职监测员,专职监测员及时发现险情,及时发出预警,是本次成功避险的重要前提。

(3)建立基层专职监测员队伍。按照省厅要求,市、县政府建立完善了专职监测员队伍,并要求每个监测点配备2名以上专职监测员,每年对专职监测员进行培训,全面提高专职监测员监测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在本次降雨期间,古蔺县龙山镇顺和村九社专职监测人员工作扎实。坚持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动态排查、巡查,按要求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测、巡查,发现险情后,及时发出预警,立即上报采用半导体喇叭、呼喊等方式要求灾害点上的人员按照演练的路线立即撤离至安全区,人们经常把监测员称作地质灾害前线宣传员、指挥员、保安员。是隐患点群众的生命卫士。

(4)严格执行“三避让”措施。一旦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果断按照预案组织群众提前预防撤离,8月16日至18日强降雨期间,全市就实施提前主动避让31处隐患点809人,其中古蔺县实施主动避让24处608人。8月17日,龙山镇雨量已达到147.7mm,17日下午黄昏时,顺和村九社滑坡监测点就做好一旦灾害来临,村民投亲靠友、就近安置、人员撤离路线、预警信号等准备工作。在夜间发现险情后,才能果断组织群众有条不紊地进行撤离。

(5)通过培训演练提升群众防灾避险意识。近年来,全市通过政府主导、部门组织、群众参与的方式,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灾避险宣传培训与应急演练,群众防灾识灾和自防自治能力大幅提升。发生地质灾害的龙山镇顺和村九社银匠湾地灾隐患点每年都由镇政府组织开展一次地质灾害应急逃生演练,灾害来临时,群众才能按既定线路迅速撤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91445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