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大厂接连停产,半导体“最后一里路”面临“瘫痪”?

多家大厂接连停产,半导体“最后一里路”面临“瘫痪”?,第1张

“6月4日,中国台湾半导体封测龙头企业京元电子发布公告称,因为疫情影响,公司开始全面停产48小时。”

而事实上台湾疫情急剧恶化,停产48小时的确是“天真”了!

01

半导体“最后一里路”

台媒称,京元电子从事的业务是半导体行业的 “最后一里路” ,其客户几乎都是全球重量级的芯片大厂。

半导体制程就是由 设计、制造及测试、封装 等几个步骤组成。

芯片封测 位于产业链下游,顾名思义, 半导体封测主要包括封装和测试 ,其中封装是指将通过测试的晶圆加工得到独立芯片的过程,测试是检测不良芯片,包括封装前的晶圆测试和成品测试。

所以半导体行业的“最后一里路”也就是指芯片的封装测试环节。

02

据调查,京元电子目前身为全球市占率3.7%的第8大封测厂,主要客户是联发科、英特尔。发生疫情后,该公司预估影响其6月营收及产能达30-35%。

联发科表示,京元电在疫情爆发后的停工计划对6月营收将会有部分影响。

但大型芯片设计公司通常有较多的测试合作厂商,完全可以将同产品改到其他合作厂测试。

所以台媒称 京元电子染疫对现阶段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影响轻微, 对于京元电子相关供应链,包含大客户联发科、英特尔的影响不大。因为后者会寻找其他封测供货商以分散风险。

那么疫情引发的再一次“芯片荒”,当真没有对半导体供应链产生任何影响吗?显然不是。

多家大厂停产,全球缺芯愈演愈烈

显然受疫情影响的并不仅仅是京元电子,在京元电子之后,又爆出 超丰电子 也有外劳染疫。

台湾半导体产业陷入僵局,而另一边作为 “半导体封测重镇” 的马来西亚,其半导体企业进入停工、停产状态。

然而马来西亚由于疫情加重,只能实施全国范围的“封锁”,其半导体工厂也被要求保留在生产线的员工不能超过20%,以保证最基本产能。

但有市场人士表示,现在马来西亚目前的封测产能几乎为0。

目前半导体行业已经极为脆弱,行业新一轮涨价、“缺芯”潮的情绪也日渐浓重。

04

“中国芯”崛起

在世界饱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唯有中国凭借强悍的治理能力和应对能力,保证了国内生产制造的稳定,让其供应链不会因为疫情遭受太多影响。

今年以来,国产芯片厂商的订单都非常充裕,许多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的订单也爆满,产品交货期普遍延长。

有业内人士表示称,部分海外半导体制造及设备厂商无法正常生产, 促使晶圆厂、封装厂加大在国内的采购。

虽说全球芯片产业链转移的难度极大,但目前已经出现明显的转移趋势。

近日,中国 科技 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也传来好消息: 中国光量子芯片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随着国内半导体制造的规模与建厂加速,我国的半导体产业有望迎来发展浪潮!

三星关停美国半导体工厂,造成这样的原因是极端天气影响导致工厂受损,同时工厂也停电,这没有办法正常生产,这是三星关停美国半导体工厂最直接的原因。

三星作为世界芯片巨头,拥有非常强的实力,芯片也成为了三星的主营业务收入之一,这几年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很多时候毫无征兆的暴雪让很多企业都受到了伤害,三星就是其中之一。三星在美国建立的芯片工厂因为受到极端暴雪天气的影响而造成了重大损失,导致工厂没有办法正常生产,这也让世界芯片供应受到了影响,芯片涨价也成为了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一、三星关停美国半导体工厂造成的原因是极端天气让工厂受损没有办法正常生产。

随着气候不断变暖,地球上极端天气经常出现,毫无征兆的暴雪天气给很多企业都带来了影响。三星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建立了自己的芯片工厂,但是一场极端的暴雪天气让三星的芯片工厂受到了损坏,这导致三星没有办法正常生产芯片,三星也只有暂时关掉美国半导体工厂等天气变化之后才能够恢复正常。

二、三星关停美国半导体企业对芯片有什么影响。

疫情导致很多企业都没有办法正常生产,三星这次关掉美国半导体企业肯定会给芯片造成影响,芯片供应本来就非常紧张。这个时候三星关掉美国半导体企业这会导致芯片供应更加紧张,从而出现芯片大面积涨价,增加企业负担,让企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

芯片作为互联网的核心和大脑,没有芯片人工智能化基本上没有办法正常举行。希望极端天气早点过去,三星能够恢复生产,这样芯片供应紧张的局面就会缓解,这对整个行业发展都非常有利。

众所周知,在全球 科技 发展史中我国一直都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毕竟相比于其他欧美国家,我国在 科技 领域的布局较晚,因此也使得我国庞大的电子产业结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依赖于进口其他国家的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企业不仅没有议价权,同时还要面临着卡脖子的情况。

以芯片为例子,大家都知道,芯片的应用产品较为广泛,包括航天航空,通信电子设备都无法离开芯片的支持,只有芯片才能决定设备的性能表现。纵观当前全球芯片市场格局,核心技术和话语权基本都掌握在美国手中,毕竟绝大部分知名芯片公司都来自于美国。

可是需要知道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普遍存在,即便美国在芯片领域领跑世界,但是也有着知名的芯片巨头从神坛跌落,其中格芯便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据悉,格芯的全称为“格罗方德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是2009年3月成立于美国硅谷桑尼维尔市的一家半导体研发及生产公司,依托雄厚的资本支持,格芯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就一跃成为了仅次于三星及台积电的世界第三大芯片代工厂,其实力不容小觑。

而在2018年,格芯又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准备攻关7nm制程工艺,这一下子让研发资金的门槛上来了,突破关键性技术需要的是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但是格芯连续亏损已经无法负担这沉重的研发资金,最终只能宣布放弃7nm,开始转向半导体客制化的制程工艺。

据5月17日消息,成都格芯下达了关于停工、停业的通知,通知中,格芯称:鉴于公司运营现状,公司将于本通知发布之日起正式关停!

在员工问题方面,成都格芯现在只剩下74名员工,而且还在鼓励他们辞职。也就是说格芯已经准备完全放弃成都的这座工厂了,并且从此撤离国内市场。格芯耗资700亿元的超级工厂仅仅运行了不过两年就面临着关停的结局,不禁让人感到唏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89795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