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想型

我的理想型,第1张

01

十七八岁,升入大学,终于可以正大光明恋爱了,荷尔蒙分泌的思春期,女生宿舍的卧谈会离不开“理想男孩子的类型”这个话题。

女生都喜欢个子高的男孩子,高高大大身材匀称,五官端正,再加上会打篮球,这样的阳光少年就能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所以那些球场上的小哥哥也总是格外自信呢。这里对高的定义,普遍认为是175+(含)。

我165,觉得一个178的男孩子跟自己应该比较般配,178听着舒服,比175高,已然属于“高”的范畴,又不像180那样似乎高耸入云高不可攀。而我的密友芸158,也说她喜欢175+,她后来暗恋的帅哥可是188的大长腿。

个子高的人确实穿衣服好看,身高就是气质,男生的身高就是女生的脸。个子高的男孩子拥有天然的自信。

可是,作为重庆人,本地男生的平均身高不到170,全国排名倒数第二,而我又选择在本市读书,放眼望去,学校里一大片刚过170的小哥哥,现实给我们的朝思暮想妥妥打脸。身边的朋友大都不愿意找重庆小哥哥,真是大写的尴尬。

我的同班同学,海拔不高就算了,也不喜欢读书,一开口就气质毕露,让我不禁感到连精神世界也缺乏高度。

作为一个土挫圆工科女屌丝,初来乍到,还没经过大学这所造美工厂的加工,淹没在路人堆里,暗淡无光。而小哥哥们不管自己如何,却都喜欢围着班花和系花呢。

这个看脸的时代果然给了我和芸这样长相一般的女孩子深深的恶意。心心念念想着175,178的理想型,可市场供求关系不匹配,理想总归是空想。

02

有时候我问芸,是不是毕业了,男生就成熟了,不那么喜欢美女,会注重精神交流了?但我很快又把自己推翻,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还不都从大学里出来的,都带着学生时代的影子,你看相亲节目,那些貌不出众的女生还不是乏人问津。

后来,我参加了社团活动,接触了更多人,听闻了我去沿海读书的朋友的经历,我才发现事情的真相,原来出产地不同的男孩子对女生的长相有明显的审美差异。

外地男生大都觉得端正清秀,就是颜值尚可。而本地男,从小就在皮肤好身材佳的美女圈子里长大,已经具备了超强的,对一线美女和二线美女的分辨能力,“合乎眼缘”这个词,他们只会用到班花和系花身上。

我那些去外地读书的女生朋友,真是相当相当的受欢迎。我想了想,我的大学,竟然没一个重庆男生约我,倒是外地男生,客气知礼,偶尔眉目传情。

呵了个呵。

“好吧,别人的审美我们干预不了,那就做最好的自己吧,芸,我们一起变瘦变美。”我语气洒脱,眼里有光。

芸来自四川,有一双圆圆的大眼睛,脸也圆圆的,说起话来有条不紊,但是一般男生却觉得她不够温柔。我很欣赏这个姑娘,她是我们学院辩论队队长,我们学院又是学校最大的学院,人才济济。芸是一个能言善辩天资聪颖才华横溢的人,她真是上帝给我的礼物,常给我这个表达笨拙缺乏逻辑的人救场。

03

大二过去了,我果然变好看了一些,偶尔会去社团活动,希望认识个小哥哥。

我和芸还是常常一起东拉西扯,继续我们当年刚进校门的话题:“你的理想类型是啥样?”

和我一样母胎单身的芸张口就笑了一阵,才说:“看样子,能找个170+的就不错了,你呢?”

“不比我矮就成,一样高也行。”

“一样高?和你一样165?你是对你自己多没自信?”她又是一阵狂笑。

“芸,你知道的,我们两个很像,都想找个聊得来的。我喜欢会倾听,能听得懂我说话的男生,而不是一上来就滔滔不绝展示自己的独门秘术。你看像赵帆那样的,180,个子高,学习好,社团能力强,做事干练,为人义气,肯定是个体贴女朋友的人,他跟我表达过好感,我们三个也一起吃过饭。可是,你也发现了,他抓不住我们说话的重点啊。”

“嗯,是有点儿。”

“长得不好看我都忍了,你也知道我不是以貌取人的人。”

“你都忍了......”她笑的更没完没了了。

“从今天起,我要调整我的目标,降低身高的要求,个子不比我矮。身高不是问题,心灵的距离才是。”

但是,如果真有个165的男孩子跟我很投机,我一定会让他穿内增高的。7公分的内增高不已经做得挺自然了吗。

04

升入大三,我遇到了大学里唯一一个让我倾慕的男孩子亮,比我低一届,小我半岁,就是在那个传说中,学长撩学妹的英语角,当然,也包括学姐撩学弟。

我记得第一次见到亮,他的气质就很吸引我,干净的书生气,低调,谈吐很有修养,善于倾听,有点儿小幽默。175,长相很普通,但腿特别长。我很热情地找他聊天,所以他明显察觉我的好感,及至毕业后有一天他问我,是不是对他一见钟情?我说是。

可倾慕归倾慕,我们认识时,亮已是名草有主,他毕业后又去了另外的城市,用他的话说,我们有缘无分。这话让我满有安慰,说明我好在不是好高骛远缺乏自知之明。

“芸,我们喜欢的人都有女朋友了。我们看得过去的,别人也下手很快啊。”

“啊,我喜欢的那个帅学长,和文科学院的系花在一起了。曼曼,我觉得是我们专业的问题,大学院里的小专业,你看我们院xx那样的大专业高考收分高,优质男生多,一点都不像我们班那样,可惜我们又认识不了。”芸一脸的无奈。

“像张梦洁学姐,人也漂亮,跟我们一样的小专业,明明有机会换No.1的专业,却还是留了下来,年年国奖。她说她大学不谈恋爱,现在谈都不靠谱。”我跟芸说。

“你说我们怎么不能像她那样一门心思专心学习呢?”但芸马上变换了口气:“可我还是好想谈恋爱啊。”

为什么我们这么急吼吼想脱单?是想证明自己有人追?验证自己眼光没有过高?刷一刷工科女生的存在感?还是因为不自信?我们的大学时光,除了捧着一堆电线电阻三极管半导体抢占实验座位,还有心底那一份道不明的焦虑。

05

直到毕业以后,我才经历初恋。对方性格温柔,聪明,身高外形一般,但符合我20岁时的理想型。

想想,我真羡慕大学里的情侣,特别是那些一路走到柴米油盐的校园恋。回顾当年的心路历程,每一个细小微妙的心情,都值得纪念和珍藏,都是我真实、无可复制的青春。

我现在参与脱单公号运营,看到学妹填写的心动条件,身高一栏也和我们当年差不多,无论自己多高,总希望对方175+,好像不足175的男生都很被嫌弃。

女生十分青葱的时候,都喜欢高高的,笑起来温暖的男孩子,希望对方面面俱到,做自己天黑时的灯,雨中的伞。

人生的面纱还未完全揭开,对爱情饱含期待和憧憬的时候,是很美的。谁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在一点一滴的等待里,将自己的心预备得温润而丰盈,直到遇见的时刻,惊喜连连地说“很高兴认识你!”

愿你遇上自己的理想型,不管浮花浪蕊都尽,却与一人,性命相知。

身为一名清华研究生,对于此问题,有几个个人观点

清华任何科系都不愁找工作的

清本学生,凭借优秀才华及聪明才智,各种领域及方向,皆不是问题,只要他们想,世间几乎真无难事

清华研究生,凭借一身本领,找工作也不是问题

但是,其实,工作都好找,但符合个人要求的(例如:只要留在一线城市,薪水要多少,待遇要多好...等等),要能符合所有条件的工作,就难找了。

这无关乎是否为清华学子,而是关乎有能力与否!!

在中国这讯息发展快速的国家,要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真材实料,空有华而不实的东西,工作,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

什么是天才,天才便是一分的天赋,九十九分的努力,大家都是一样拼搏得来收获的。

对于现今理工科戏的学生来说,特别吃香,刚好赶上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再加上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快速崛起,在这快速变迁的时代,拥有科技业的工作,再多人看来,是羡慕不已的事情。

但身为其中一员的我,个人认为,其实我们不需要去羡慕他人成就,而是要看见他们为此付出什么

每项专业及科系都是辛苦的,而人各有志,术业有专攻,我们其实不必去迎合哪个科系好找工作,便去念哪个各系,而是应该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才能在有兴趣的领域中,发光发热,享受其中

找对象是东北方言,找对象的别称;处对象、搞对象、相对象等等,属于贬义词,就是说二个人很不正经。找对象的含义;臭味相投、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王八、不正经、投机取巧、素质低下、狼狈为奸、互相利用、投机取巧、团伙、气味相投、同流合污、猫鼠同眠、一丘之貉、沆瀣一气、朋比为奸、一路货色、狐朋狗友、酒肉朋友、尔虞我诈等等等等的意思,是贬义词。贬义词尽量不要使用,否则会爆发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东北方言土语有很多的褒义词中性词,也有大量的贬义词存在,要想知道对方说的话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这个要看说话者的语气、语调、语境、周边环境、地点、场所和关于自己的处境等等了解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不要轻易认为对方的语言是贬义词或褒义词,别弄得误会以免得罪人或者尴尬,这就是得不偿失了。还有,如果对方属于开玩笑的褒义词也可以看做属于中性词,只要不是侮辱人或者歧视人的玩笑就基本可以看做中性词。我不是东北人,但是我经常去东北的长春、哈尔滨、丹东、沈阳盘锦等地旅游,所以我基本了解东北方言土语。东北方言土语当中的部分贬义词以及解释;逛街(不务正业)、铁哥们儿(臭味相投)、虎头虎脑(憨傻)、拔尖(油嘴滑舌)、坐地户(钉子户)、噶哈、噶东(赌博)、带劲、连桥(一丘之貉)、一副架(同流合污)、歪瓜、嘚瑟、虎了吧唧(头脑简单)、二虎吧唧、二木头、二楞子、二愣子、抬杠(又称抬杠会)、脑袋瓜子(头脑简单反应迟钝)、山炮、光膀子、二流子、憨厚(傻)、二腿子(汉奸)、口若悬河(胡说八道、骗人)、夸夸其谈、找对象、眼尖(拍马屁)、眼睛真毒(目露凶光)、直肠子(口无遮拦、信口雌黄)、老鼻子了、秃老亮、犄角旮旯、熊瞎子、欠蹬儿、圈拢、发圈(分赃)、吃货(好吃懒做)、外号(歧视人)、压根(不明事理)、黑灯瞎火、过三过五、猫洞来狗洞去、猫三狗四、犟眼子、锃光瓦亮、嗯呐、五脊六兽、瘪茄子(卑躬屈膝)、门槛子(障碍)、猫冬(藏匿)、蹲仓(偷袭)、过命的朋友(团伙)、嘴皮子遛(说话不算数)、埋汰(肮脏)、磕碜(丑陋)、毛嗑、电泡、精神头足(精神病)、贼好(气味相投、坏人、一丘之貉)、胡子(土匪)、来猫去狗越过越有(不吉利)等等等等都是贬义词。东北方言土语当中的部分褒义词以及解释;五迷三道(举一反三)、苞米(玉米)、苞米棒子、心正(正直)、有劲儿(勇往直前)、吆秤(量重量)、劲头(干劲十足)、挂幌子、吆喝、吆五喝六(言出必行)、地摊(公平交易)、摆样子(展览)、坎肩(一种衣服)、滚刀肉(煮饭)、果子(油炸桧又称油条)、磴带车(骑自行车)、拆东墙补西墙(工作积极)、溜达(旅游、散步)、马路牙子(马路边石)、火车道(铁路轨道)、走两叉去了(丁字路口)、电匣子(收音机、半导体)、远去了(很远)、不远匣(距离很近)、道边(马路边界)、嘎嘎香(很香)、打更(发经音,钟点工或小时工、门卫)等等等等都是褒义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89793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