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片用什么样的散热风扇?

制冷片用什么样的散热风扇?,第1张

一、散热的方式可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大类

1、被动式散热方式

一般采用巨大的散热附件,例如散热器,将发热体所散发的热量通过辐射、对流的形式发散出去;

其优点是不需要外部动力即可满足散热的需求;

缺点是体积巨大(每W/60立方厘米),而且与发热体与散热器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的导热系数,以及散热器的材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

这种散热方式的特点是发热体的最低(可降低)温度不会低于当时的气温,并且一般会高于10摄氏度左右;

2、主动式散热方式

即利用流体(例如气流、水流等)将发热体的热量散发出去;

其优点是,可充分、及时地通过流体将热量散发出去;

缺点是,由于一般需要外部能量(例如散热风扇、循环水泵等),因此一旦外部能量缺失,或提供流体流动的器件(风扇、水泵等)工作不正常,将会直接伤害到发热体而致其烧毁或损坏;

该散热方式的特点是可以接近于气温,甚至低于气温(当流体的温度低于气温时);

二、散热器的材质

其导热特性与导电率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银质最佳,铜质次之,铝质较差,铁质不好;

三、国外典型的散热方式

1、原苏联半导体制冷的(热端)散热方式是一次性水冷;

他们采用一次性水冷,可以制造12KW的制冷量(空调),水的耗费量是0.7顿/24小时;

2、法国采用风冷的方式;

在列车上使用(空调设备),完全可以满足散热的需求;

3、美国费城使用风冷、(循环)水冷(空调设备),也能够满足散热需求;

四、楼主的要求

楼主要求不使用风扇,但应该会考虑到散热器的体积问题;

即体积尽量小(受机箱限制),但能够充分将热量散发出去;

这种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其关键点是选择合适的散热方式;

笔者认为,楼主可以借鉴原苏联和美国的方式,即基于水冷的方式;

这种方法最直接、成本最低,也最容易维护和保养,并且制冷和散热效果良好;

笔者的半导体空调是这样处理散热问题的:

1、将空心铜管紧密地缠绕在散热器上,其(两个)开口向下,置于机箱外,主要目的是防止液体流入机箱内,浸湿主机内部件;

2、用橡胶软管连接铜管两端,一端连接“贮水器”(低端),另一端连接“注水器”(高端);

当“注水器”中有水时,就会向“贮水器”流动,并带走散热器中的热量;

3、在“注水器”(高端)与“贮水器”(低端)中有另一个“扬程”水泵,将低端的水源源不断地提升到高端,这样即可保证水源不断从高端流向低端;

4、“贮水器”的水被提升上来之后,首先流向一个面积稍大的平台(即预散热板),使用一个小型风扇逆向对着该平台吹风(起散热作用),;

5、在“贮水器”顶部安装有水深传感器,避免溢出;

当“贮水器”的液面深度小于传感器位置时,提升水泵不工作,而一旦达到预定的水深,水泵即开始将“贮水器”中的水提升到“注水器”中;

本人通过实验,如果“注水器”的容积是10升,“注水器”的容积是5升,那么水泵的工作时间一般为10分钟;

另外,本人自制了“间歇器”,一旦触发,可工作10分钟;

水泵(扬程一般应大于2米)使用养金鱼的那种小型水泵;

水泵和间歇器可在养金鱼的市场上买到;

6、为了降低噪音,本人将“注水器”和水泵置于室外,其噪音比空调室外机的小很多,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7、为了提高散热效率,本人在水中加了一点盐(1%左右),并且在添加水的同时按比例添加盐;

经过近5年的使用,笔者的空调效果很好,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

可能性不大。

现在的半导体制冷片太小,单片制冷量不足,耗电特别厉害,在外界温度高的情况下,制冷效果不太好。如果你要把热水变成凉水甚至冰水,还是要考虑压缩机制冷的方法,速度快,制冷量大。半导体制冷片理论上比较好,实际效果不理想。我两年前的夏天用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87237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