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由来作文

中秋由来作文,第1张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中秋由来作文(通用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秋由来作文 篇1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汉族三大节日之一。

中秋由来作文 篇2

中秋节是一个美好团圆的日子。

相传在遥远的古代,那时天上有十个太阳,强烈的太阳光把土地包括植物都给照枯了。有位叫后羿的男子把九个太阳给射了下来。留下了一个造福人类。事后他娶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妻子叫嫦娥。因为这件事,王母娘娘赐给他一颗神药。后来他的徒弟知道他有一颗神药,趁后羿不在去抢 。嫦娥为了保护仙丹就吞了下去。嫦娥的身体突然变得轻盈盈的,慢慢飞上了天,飞上了月球上。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嫦娥和后羿,就把这一天定为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八月节等。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圆月”、“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异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皎洁的月亮来寄托游子对家乡深深的思乡情意。正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一样思乡。

说到中秋节,这让我想到了蒙古族的中秋节习俗,追月节。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这样画面:洁白的月亮下,蒙古族的男女老少个个都穿着鲜艳的服装,跨上高大的骏马。在银光闪闪的月光下奔驰在广阔的草原上。皎洁如玉的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于西方。他们则朝西骑马奔驰,紧紧追随于月亮淡淡的足迹。

中秋由来作文 篇3

全家吃着月饼,赏着明月。你知道今天是什么节吗?没错!就是中秋节,那你可知中秋节的来历吗?就由我来告诉你吧!

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也就是九月十三,在中秋节,人们通常全家团聚在一起吃月饼、放孔明灯。那晚的月亮格外的圆,应为这代表着团团圆圆。而且中秋节还有个故事--嫦娥奔月。

之前因为后羿射日一事,王母娘娘赏给了后羿一粒仙丹。但王母娘娘没有告诉他这粒仙丹有什么用,只告诉他不到危机时刻不能用,后羿听了,每天都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这粒仙丹。也告诉他的妻子:嫦娥,不到危机时刻不能用,嫦娥听后点点头。但是他们不动,但不代表其他人不动这粒仙丹。这不,得知后羿得到仙丹的人全都聚在一起,计划着怎样偷仙丹。于是几个大汉和一群人就闯进了嫦娥和后羿居住的地方,巧了,后羿正好出去了,嫦娥正在浇花。于是众人就偷偷溜进他们的屋子里,但是他们在搜索仙丹不小心碰了一下铃铛,嫦娥听见后就知道有人来偷仙丹,于是她就轻轻地挖起了藏在土里的仙丹盒,打开盒子吃掉了仙丹。那群人还浑然不知。于是吃了仙丹的嫦娥便飞上了月亮,当后羿回来时,发现了掉在地上的仙丹盒,于是后羿抱头痛哭。后来人们为了想念好心的嫦娥就定那天为中秋节。

中秋由来作文 篇4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这句诗是诗人李峤在中秋之夜作的,来赞美中秋圆月。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家家户户,大街小巷都沉浸在热闹的节日气氛里。可是我们为什么要过中秋节呢?中秋节的由来又是什么?于是,我和妈妈一起翻阅书籍,搜索资料,原来中国自古就有在八月过中秋的习俗,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节。中秋节兴起较晚,到了唐朝才有人登台或坐船赏月,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这时恰好是三秋的一半。此后逐渐形成祭月、拜月、赏月以及吃月饼的习俗。人们在中秋节互相赠送月饼,这一天也一定要吃月饼,用圆如满月的月饼来象征团圆。

中秋节的传说也是非常丰富的,像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今年的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姐姐还有爷爷一起过中秋。妈妈准备了一桌子丰盛的美味佳肴,有红宝石似的石榴有紫的发黑的大葡萄有红中带黄的水晶苹果有让人垂涎欲滴的蛋黄连蓉月饼还有可口的饭菜。说着关于中秋节美丽的神话故事。

中秋由来作文 篇5

八月十五晚上,后羿上网(蜘蛛网,现在不好考证古代蜘蛛网的功能)和河伯的老婆勾勾搭搭,嫦娥挺生气,她想不活了,把一颗药丸子吞下去,她感觉身体轻飘飘的飞起来,本来是两个人的药剂,能飞到瑶池,嫦娥服药过量,失去控制,在瑶池栏杆上碰了一下,像气球一样向月亮飘去。

月亮上只有一座冷冷清清的广寒宫,她也无心考证广寒宫建筑于何年何月,门外还有一个半死不活[注: 形容筋疲力尽,精神不振的样子。]的老头子,老头子一天到晚埋头砍桂花树,也不知道他从哪里领的采伐证。

后羿想嫦娥了,他上网说:“孩子他娘,快回来吧,孩子一年都没洗澡了。”嫦娥说:“那个小三不给孩子洗澡吗?”“小三自己一天洗八遍都不管孩子,我把她关进卫生间了,明天就把她扔到河里去。”嫦娥说:“你改正错误就好,接着我点……老公,坏了,西王母的药是半导体做的,有来无去……这里太寂寞,我真想你。”后羿无奈地说:“我也没办法了,你先在月亮上待着吧,不要和那个老头子勾三搭四,我给你送只兔子。”后羿对兔子说:“玉兔啊,抱紧我的箭杆,把你送到广寒宫去。”兔子不愿意去,后羿说:“你将要成为第一个坐火箭的动物,媒体都会炒作你。”“谁不害怕炒作啊,我还是离开人间吧。”

后羿坐在月下喝闷酒,他的粉丝聚拢过来一块喝酒,大家载歌载舞,于是开始了第一个中秋节。

中秋由来作文 篇6

我国的历史那绝对是历经苍桑,所以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四大节日,有人会说,我们国家不是有那么多的节日吧?随随便便就有10多个,怎么奕成了4个了呢?但是事实上就只有四个是我们最古老的,也是最大的,那就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还有一个就是了。

那么是怎么来的呢?话说在很久以前人们就知道看天像,猜测明天将要发生什么事,有一个人就日日夜夜看天像,结果发现在进入秋之后,月亮就越变越圆,越变越大,可是在十五时,便是最大的。古代人·、向来都,用圆来代表团圆。于是就说十五那一天是最平安的一天,不会发生任何事情。这也怪不得他们,因为那时候有没有手机、QQ、电子邮件。可以天天联系,使得远在他乡的人挂念家人是否平安,家人也是日日想念远出的人。都希望能够团团圆圆,便把这份心意向上天的月亮诉说,于是便有了。

可是月饼是哪里来的呢?于是人们就在想,我们是不是应该拿点好点的东西给月亮上的仙子吃呢/于是就有人做了很像月亮的月饼。

快到了,希望世界能够和平,人人平安,快乐。

中秋由来作文 篇7

又到了中秋佳节,在这一天人们喜欢吃月饼点香、赏月。你知道中秋赏月的由来吗?

有的人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庄稼寸草不生。后来一个名叫后羿的人,力大无穷,运足神力把9个太阳射了下来。后来,后羿娶了一个名为嫦娥的女人。后羿除了教徒弟和狩猎外,终日与妻子同在。人人都羡慕这对恩爱的夫妻有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便向皇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药,就能升仙。

后羿让嫦娥保管那包药,但不巧被小人逄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让后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外去打猎,逄蒙假装生病没去。待后羿走后不久,篷蒙手持宝剑闯入后院,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篷蒙的对手,就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神仙。

傍晚,待后羿知道所发生的事时,想杀了逄蒙时,可小人逄蒙早已逃之夭夭了。忽然,他看见月亮上面有一个影子,他就跟了上去,可是他怎么也跟不到那个影子,因为他前进三步,影子也跟着他前进三步。

后来后羿就放弃了,回到家,由于牵挂妻子,就在嫦娥平时最爱的花园那里点香、供水果等。

后来百姓知道这件事以后,就也学点香、供水果等后来就发展到了吃月饼。希望嫦娥能保佑他们。

中秋由来作文 篇8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候是一年中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所以中秋又称为仲秋。

中秋节的夜晚,人们仰望天空如玉盘似的朗朗明月,就会期盼着家人一起团聚,所以中秋又称为“团圆节”。相传古代齐国有一位丑女,名叫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有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天子在月光下见到无盐,觉得她美丽出众,就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灯塔、舞龙灯等特殊风俗。中秋节习俗很多,形式也不一样,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听了我的介绍,你们都知道中秋的来历了吧?

中秋由来作文 篇9

相传嫦娥之夫后弈为神射手。上古时十日同现,庄稼枯死,民不聊生,神射手后羿请缨一气射下九日,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英雄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而他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当时,后弈的追星族不少,自然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只是鱼龙混杂,一位叫作逄蒙的心术不正之徒也混了进来。

话说后弈成了知名人士后,还从昆仑王母处获赠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逄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逄蒙趁机闯入内宅,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无奈,将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仙药果然疗效惊人,嫦娥的身子即刻产生离心力,飘离地面,夺窗而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弈得知后已无可挽回,他悲痛万分之后。在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妻子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月宫。百姓们闻知后也纷纷效仿,一同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由来作文 篇10

传统的中秋到了,爷爷上街买了好多吃的,一直忙个不停。我和哥哥一边玩一边闻到爷爷做的饭菜香飘来了,口水直流。

不一会儿,爷爷就叫我们吃饭了,我和哥哥兴高采烈地跑着回家,一桌丰盛的晚餐。爷爷带着我们在院子里,边吃月饼边赏月亮,这时爷爷给我们讲“嫦娥本月的故事”:在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拉开神功,一气之下射下九个太阳,百姓才有了幸福的生活。后羿有个妻子叫嫦娥。一天嫦娥偷吃了王母得不死药,即可成仙。后羿十分伤心,为了思念妻子,在后花园里,摆上很多嫦娥爱吃的食鲜果。百姓们得知嫦娥本月后纷纷摆下香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听完爷爷的故事让我了解中秋的来历。

中秋由来作文 篇11

中秋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有许多,我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就让我给大家讲一讲吃月饼的传说吧!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我今年中秋节吃月饼的时候想:“月饼里头到底有没有信息呢?”我真希望月饼里头有信息,我还希望月饼里头有一份大礼包!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描写记忆深处的散文,欢迎阅读。

篇一:记忆深处的紫藤萝

季节是个琢磨不透的时光小偷,它迈着轻轻的脚步带走了我们的青涩,我们的纯真,我们的懵懂和无知,如今我们已经背着自己的行囊踏上了各自的旅程,记忆中那抹浅紫色仍然能够唤醒内心深处的渴盼。

喜欢回廊上空那被紫藤萝铺满的景色,此时此刻喜欢从回廊的下方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去,嗅着淡淡的花香,仿若置身另一个时空,只剩下我和漫无边际的浅紫色,静静的回想走过来的岁月,只有面对这些浅紫色的可爱植物时,内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宁。

无数次的来回穿梭只为内心尘土的净化,每当和朋友经过这里时,不自觉的我会拉上她去走这道回廊,只为求内心的平静和不同于尘世的嘈杂。

紫藤萝常常会在四月开花,每当这个季节来临时,回廊的上空就会被全面的铺满,可是花开花落,物是人非,即便是开了,不消几天,地上就是满满的花瓣,每当这个时候,内心就会有浓浓的惆怅,一股化不开的辛酸怎么都无法消散,有时会想它应该属于秋天,因为它会不自觉的让人深陷悲秋的浓稠情绪中,秋是寂寥的,是空灵的,它会让人思考很多,“自古逢秋悲寂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看着紫色的花瓣如雪花般随着风在空中旋转的情景,让人联想到秋天梧桐叶随风而逝的场景,那是何等的寂寥和伤怀啊!所以有时候会忍不住的有了悲秋的伤感。

那是一段让人喜忧参半的岁月,喜的是终于可以有了更大的空间去追随自己的理想,忧的是即将分别的日子,在紫藤萝的见证下我们在那片小小的花海留下了最美好的记忆,那里有着我们最纯真的笑脸。时间将我们镌刻在这一刻,埋在这抹内心的浅紫中。

消逝了,一切都消逝了,可是在那一刻的回忆时间为我们保留着,正如惜缘惜福惜时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任凭风吹雨打也都磨灭不掉这最真诚的年岁。

感受着它们随风独舞的落英缤纷之姿,感受着它们躺在地上的安然之态,会不由自主的想要踏上去,去感受它的温热和灵魂深处的高洁,那是独立于人世间的高雅和泰然,这个时候内心会有一种释然和超脱,觉得好轻松,好舒服,甚至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畅快,即便已经离去,即便大家相隔万里,可是记忆深处的那抹浅紫色是我们拥有的共同回忆。

那是无法忘怀的美好年岁,记忆中的我们常常走过那片小花海,畅谈梦想,畅谈追求,遇上烦恼时只要在这里驻足,静静走过这片回廊,一切烦恼将会是过眼云烟,因为这里没有烦恼和琐碎驻足的空间,所以在这里我会感受到云淡风轻,花开花落,这些都是大自然的物语和无杂质的涵养,是它用广阔的胸怀包容了一切的一切。

如果还有机会,我愿再次踏上这里去感受那些云淡风轻。

如果还有机会,我愿……

篇二:记忆深处的暖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今夜,默诵着秦观的这首《鹊桥仙》,任初秋的晚风轻轻地拂过面颊。今夕是何夕?鹊桥上,牛郎与织女,泪隔了几万光年,一生相爱,却一生身不由己。自始至终,最浪漫的爱情一年才得以一遇,在年复一年的轮回中,纵然有万千相思也只能借一夕的鹊桥飞渡。

天若有情天亦老。浪漫七夕,是一份美丽的情愫,根植在人们的心里,是心灵深处最柔软的暖,润泽着所有人的灵魂。

思绪,总会在这样的夜里飞到过去。推开岁月斑驳的窗,依稀可见年少时生活的小院,以及院墙角落边那一簇簇含着晶亮露珠盛开的夜来香,还有那个坐在葡萄架下仰望星空的小女孩。记忆中的童年随之而来,有关七夕,有关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有关儿时的片断也随着回忆在脑海里翻飞……

记忆深处,七夕之夜,银色的月光恰如其分地洒在小院里,点点星光相互辉映,弥漫着夜来香的空气中,似乎还夹杂着那一架挂满了一串串未成熟果子的紫葡萄所散发出来的青涩香味。仰望星空,一眼就能看见那条璀璨的银河,它仿似一条银白的河流横贯南北,那些星星不知疲倦地眨着眼睛,象无数颗细碎的宝石镶嵌在无垠的苍穹中,点点星辉,幻化成银河中奔流不息的河水。

小时候的自己,最喜欢仰望星空,听长辈们讲故事。从长辈们讲述的故事里,知道了悬挂在天际的那把象弯弯的镰刀的星座是北斗七星,知道了在银河的东西两岸,那两颗隔河相望、遥遥相对,彼此辉映的星星叫牵牛星和织女星,也知道了爱,是守侯。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美丽的传说讲述着美丽的故事,美丽的故事释义着美丽的爱情。或许,能彰显美丽的东西,必经历苦痛挣扎,必经历千难万阻。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一条银河无情地隔断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牛郎在这头,织女在那头。为了能早日团聚,牛郎和织女不分昼夜在银河边舀水,试图能将河水舀干,飞渡银河。诛不知浩瀚的银河乃皇权的象征,那波涛汹涌的河水,又岂会因此而萌生恻隐之心,而清浅下去。

无情的银河隔断天涯,却隔不断两颗相亲相爱的心,时光飞逝,日复一日,牛郎和织女隔河相望,泣涕零如雨,也未曾动摇过走向彼此的决心。凄凉的哭声让天上的喜鹊都为之动容,它们自发聚集在一起,在浩瀚的银河搭起鹊桥,让他们得以重聚。然而,天命不可违,暂短的相聚之后,他们还是要分隔在银河的两岸,期盼那遥遥无期的相见。。。

爱,有心酸,有无奈,但更重要的是执着。忠贞的爱情最终感动了王母,她允许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夜,由喜鹊在浩瀚的银河,为牛郎织女搭起鹊桥,一家团聚,一诉相思,也算为凄美的爱情划上了完满的句号。

美丽的传说总能带给人无限遐思,倾听之余,又总是那样地发人深思。喜欢美丽善良的.织女,用灵巧的双手织出七彩的锦锻,为人间带来春色无限;喜欢勤劳纯朴的牛郎,用孱弱的双肩担负起家的责任,让生活过的有滋有味;喜欢憨厚忠诚的老牛,竭尽毕身的心血,成全了牛郎和织女的爱情;喜欢这份纯美的爱情,跨越了千年,依然鲜明。

爱情、亲情、友情,一直是最温暖人心的东西,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大幅度提高,人们的思想观价值观也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爱情至上几乎已经成为历史,纯美的爱情被不断地被贬值、被否定、被速食。爱情泛滥,廉价的就象遍地盛开的玫瑰,随处可摘又唾手可弃,不少人甚至从骨子里萌生出了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超现实理念。

爱情原本应该是纯美的,当它被物质同化之时,也就失去了该有的色泽,失去了长相厮守的坚持,失去了与子偕老的甜美,变得世故而凉薄,变得浮躁而寡味,许多人已经无暇等待和守候,曾经的痴心牵手不知不觉演绎为一场又一场无间道。。。

爱情,这个圣洁而美好的东西,正在欲哭无泪的伤感里,被物欲所蚕食,徒留下一声叹息,在时间的长廊里回旋,只把一些美丽的剪影留在了遥远的过往,留在了人们的假想里,留在了曾经的神话故事里。

“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院”。唯美的爱情,因为纯朴而隽永,因为执着而美好,它是留在人们记忆深处的暖,温暖着尘世间所有行将冷却的心,它用一抹最朴实无华的爱感昭着世人;它用一双温柔的手触动着人的灵魂。爱,终将归来。

正因为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尚存着这么一份对美好爱情的神往,七夕的爱情才显得弥足珍贵,也才有了今天这个传统意义上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牛郎与织女用责任、忠贞、含蓄、隽永,书写着天上人间最唯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今夜星光灿烂,今夜柔情似水。七夕的爱情,掩映在深情的面纱下,踏着一份心碎的浪漫从遥远的天际款款走来。七夕的爱情,唱着一曲古老的歌谣,从期待已久的心里款款走来,将七月的相思,凝结成忠贞不渝的种子撒向人间,撒向年复一年的浪漫金秋,撒向知爱懂爱的人们心中,流传千古……

篇三:记忆深处的白色精灵

刚结婚时,我们住在医院分配的一栋平房里,那是个十分幽静且令人神往的小院儿。当时您如果来在我的家中,一定会感到空空如也十分寒酸。恰如小品中白云、黑土所说,贫寒的家里只有一样家用电器——半导体。可是我们的小院儿却是别有洞天,令周围的朋友不得不刮目相看。特别是夏季来临的时刻,那方寸之地内的月季、茉莉、米兰常开不败,葡萄藤儿爬满了棚架为家中遮挡着骄阳,葡萄架下栽种的四季草莓,几乎天天都在向来访的人们展示着笑脸儿……。

最令我欣喜的是那几只自家养的大白鹅,它们身着雪白的外衣,昂起高贵的头颅,每天悠哉游哉地在圈起的栅栏内散步好不清闲。如果你轻视了它的存在,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别看它们一幅憨态可掬的样子,貌是对一切事物不理不睬,其实它们却是看家望门儿的忠诚卫士。每当有生人靠近自己的防地,他们就大呼小叫地为主人报警,并把长长的颈项贴在地皮儿上悄悄向你靠拢。假如不小心被它拧在腿上可就惨了,轻则发青,重则掉皮儿……。在饲养它们的日子里,为我们贫穷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儿。

记得是那年春天的时候,和邻居家凑趣儿我们也买来了几只鹅畜。说句心里话,她们小时候的形象真令人无法恭维,简直就是童话故事里所说的丑小鸭。毛茸茸的身子颜色淡黄,头部的羽毛也不顺畅,让人不想多看一眼……。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们很快就出落成了漂亮的“大姑娘”。一个个像美丽的白雪公主,浑身上下没有一丝杂毛,悠闲地在我们为它们修建的小水池中用喙梳理着洁白的衣妆。

鹅儿很能吃,听老人讲它是属于大牲畜类的,不喜欢吃肉类的食品。我们就为它们割来嫩嫩的青草,或者把白菜帮儿剁碎,再拌上玉米面儿喂食。一到这时候,假做斯文的白鹅顿时露了原形,它们你争我抢互不相让,把洁白的外衣也弄得脏兮兮的,令人捧腹大笑。好在过后,它们很快就可以把羽毛清洗干净,又摇摆着肥胖的身躯,在小栏内悠然散步了。

爱人所在的医院是精神病院,住院的患者很多,每天都有大量的残羹剩饭白白扔掉。那天,他兴冲冲地拎回来一桶剩饭菜,到进了鹅们的食盆。谁知那些大鹅看了一眼白白的米饭和里面掺杂的肥肉片子,大声地发出了抗议之声,随后集体绝食不屑一顾。我老公也是倔脾气儿,吩咐我今天什么也不喂,圈在墙角水也不让它们喝。还狠狠地说“和我叫劲儿,没门儿,看看是你们厉害还是我厉害”。

三伏天的太阳毒辣透顶,那些可怜的家伙被饥渴折磨得不住哀嚎。我心软了,想偷偷喂些食物,却被细心的爱人发现了,他及时制止了我的举动。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当夕阳西下的时刻,我打开圈鹅的拦板,它们疯子般地冲向食盆,不到五分钟的时光,满满一盆肥肉米饭一扫而光,它们竟然忘记了自己的习性,屈服在饥饿面前。痴呆的我还没缓过神来,身后传来爱人得意的笑声。从那以后,我的鹅们如济癫和尚大开荤戒,不管多么肥腻的饭菜,一率来者不拒,吃得兴高采烈。由于营养丰厚,它们下出的鹅蛋个大,蛋黄儿油汪汪的十分好吃。每当提起这事儿,爱人都摇头晃脑,说自己开创了历史先河,创造了一个奇迹,气得我连连捶打他的后背,责怪他是在造孽。时过境迁,如今搬进了高楼大厦,那曾经的小院儿和我心仪的白鹅,早已成了难忘的往事。只是在街心公园散步时,偶尔听到那些孩童用稚嫩的童音背诵古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时,我的脑海里才会浮现出当年的景象,有时甚至会悄然擦去眼角的泪花,只为那记忆深处的白色精灵。

篇四:记忆深处的老城梦

想写一篇关于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那时候家住在老城一个算是热闹的地方,貌似叫万元沟,就是因为一条很长很长的沟而得名的,我家就在那沟上边。

自己喜欢一个人坐在那沟边看着水静静地流淌着。看着清澈的水流过一些石头,会发出哗啦哗啦的撞击声,然后自己就会脱掉鞋子搬开石头,结果水变浑浊了。看着看着,自己竟然流泪了。

小时候有些小臭美,穿着蓝色蕾丝边裙子,打着很大的一把印着“中国银行”四个大字的红伞,架在肩膀上,披着很多天没有洗的油油的头发,踩在水泥梯子上,对着一群一样大的小屁孩说着不是很标准的普通话:“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女王。”

或许是那把大伞让这些小屁孩服从了,每天从幼儿园回家,就会听见有人叫“女王、女王”。那时感觉很了不起,得瑟着呢。也老爱拿这个到处炫耀,小孩子总是很容易满足。

我们聚集的地方在一个天台,很大很大,上面种满了葡萄,丝瓜什么的,是一个老婆婆种的,她每次都会捂着嘴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玩归玩,别把架子给弄垮了,要不然以后你们没好吃的了。”所以我们每次都会很小心的路过架子,或者捡着掉落的果实,向那个老婆婆邀功。老婆婆就会拿出勺糖。那味道,很甜很甜。

后来,老婆婆去世了,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去世,只看见有很多人围着她哭。

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没有了葡萄架子,我们不能向那老婆婆邀功要勺糖了。

后来的后来,老城被长江水淹没了,咱们就到了新城。

真的,新城真的很新,过马路有了红绿灯,吃的什么不是找副食店,而是进超市,朱古力里面多了颗瓜子,家的门不是木门,而是有了猫眼的防盗门,人行道也比老城的马路宽了许多。

我不在上幼儿园了,而是读了学前班,小学,初中,直到现在的高中。

昨天和母亲上街,碰到了一个老城的邻居,母亲和她寒暄了几句,我始终没有想起这人是谁,母亲告诉我,她是老婆婆的女儿。我还是没有想起,或许记着的是那个老婆婆罢了。

今天去超市看见了包装的“勺糖”,我买了试试,没有以前的味道。忽然明白鲁迅为什么会在《社戏》里面说再也出不出以前胡豆的那种味道。没有小时的快乐,没有小时的回忆,没有小时老婆婆的笑容。

我也不知道自己写了些什么东西,没有中心,没有主题。只是缅怀着过去,却还要向未来前进而感到一丝丝悲哀而已。

篇五:记忆深处的袅袅炊烟

炊烟袅袅,萦绕着我的整个童年。

每次见到炊烟升起总是感到无限的温暖,心里也塌实了不少,知道还有饭吃……

每次炊烟慢慢消散后母亲那“吃饭了”的呼喊声是那样的动听,实在是还没有听过如此美妙的天籁,比平时那充满慈母关怀的唠叨更平添了几分舒心与感动,让人禁不住要冲向那炊烟生起的地方,冲向那生起炊烟人的怀中!

纵然干活是那么劳累,心中是那样委屈,那一刻,仿佛一切都与自己无关,内心深处只有那炊烟的身影在闪烁,母亲的呼喊声在回荡!那一刻,心中的喜悦恐怕只有自己才能体会,任何文字在这种喜悦面前都显得是那样苍白无力,黯然失色。是的,诚如那句话所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迎着刚探出头的朝阳,踏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在田间劳作。总是时不时,抬头望望家的方向,似有望眼欲穿之感,看看炊烟是否照常升起,看看炊烟是否已经飘散,再倾耳细听是否有那最动听的声音传来。只因此,老是被老爸逮到不好好干活,没少挨数落:上辈子没吃过饭啊……是啊!明明自己也没有感觉到饥饿啊,为什么还总是那样销魂地苦苦期盼那婀娜多姿,变幻无穷似云朵的炊烟呢?是感慨它那朝阳映衬下的壮丽,还是醉心于那思绪随炊烟而翩翩起舞,飘飘然的感觉,亦或是小农思想在作怪:只有看到有饭吃时才能感觉到踏实,才能心安,才能找到心灵的依靠,精神的港湾。然而费尽心思却终不得解。

面朝黄土,背对着毒辣辣的太阳,更是满怀期待,期待那袅袅炊烟,期待那声声呼唤。午饭是每天最值得期待的。不但能够填饱肚子,更能让我暂时躲进阴凉处,逃离那难耐的酷暑。那徐徐升起炊烟,似后羿射出的箭,直插云霄,冲向金灿灿的太阳。那一刻,不知是太阳害怕了,故意收敛起自己的光芒,还是那炊烟犹如一般,让自己暂时忘记了那难耐的酷暑,总之,我感觉不到太阳的毒辣。此情此景下我忘记了挥汗如雨后的劳累,抛开了浑身酸痛的感觉,眼睛死死盯着炊烟,犹如一匹饿狼盯着它那即将到手的猎物,只等爸爸回家的号令。号令初下,我已如一只离弦的箭,直直地射向那炊烟升起的地方。那一刻,我的身手决不逊于任何一个捕食者。

夕阳西下,劳作之人在村外苦苦等待……当白昼收起它最后的一缕光辉,黑夜慢慢揭开它那略显神秘的面纱,我也就要回家去了。可我无暇欣赏夕阳的瑰丽,无论火烧云再怎么变化,在我的眼中始终不及炊烟的美丽。它那柔美的曲线,让我想起了摆放在我床头的维纳斯。同样是那样令人向往,令人充满遐想…

在炊烟里我看到了妈妈的辛劳,闻到了饭菜的香味,更感受到了家乡的详和与宁静。在炊烟里我读到很多东西……

读懂炊烟的那一刻,我不得不感慨造物主的神通广大,只一缕炊烟就造的是这样完美!

当家乡的土灶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心中暗暗为家乡的发展感到高兴,可看着那渐渐消逝的炊烟,心中竟有几分难过与不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84511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