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林的来源

姓林的来源,第1张

林姓

林姓始祖国神比干 忠臣出自殷商

三千一百多年前殷商的暴君纣王,在其宠妃妲己的蛊惑之下,曾经把忠心耿耿,进谏三日不去的从父比干,加以惨不忍睹的剖心之刑,这一来,纣王不但失去了一位最忠诚的大臣,而且他杀死自己长辈的罔顾人伦暴行,引起天人共弃,终于加速了殷商的覆亡。根据后世学者的考证,这位被纣王剖心而死的千秋忠义之臣比干,正是后来千千万万林姓人的始祖。

关于这段渊源,许多古籍上都有肯定而详尽的记载,譬如,《路史》上说:“殷比干子避难长林之山,因氏焉”;《姓纂》则指出:“殷太丁之后,王子比干之子,比干为纣所戮,其子坚逃难长林之山,遂姓林氏。鲁有林放,仲尼弟子。《左传》林雍、林不狃、林楚,代仕季氏,《左传》曰,林楚之先,皆季氏之良也”。

另外一项《晋安世谱校正序》也指出:“林氏出自子姓,殷少师比干谏纣而死,其子坚逃于长林,周武王克商,赐姓林氏,食采博陵,散居于周、鲁、齐、卫。战国时,有相赵者,始居九门(今河北省)。秦并赵,徙齐郡、邹郡(均在今山东省),汉定三秦,分邹郡,置济南,遂为济南人;下邳(在今江苏省)林氏其后也。”

综合以上的三项文献,关于林氏的来龙去脉就十分清楚了。他们是上古圣君商汤子姓后裔,其直系始祖为公元前1123年被纣王所杀的少师比干,比干是商帝太丁的儿子,与纣王之父太乙为兄弟,论起辈份应该是纣王的叔父。到了他因忠谏而被残杀,他的儿子就逃难到长林之山,不久以后周武王灭纣,封比干垄,垄为国神。赐他的后代姓林,并食采于博陵(今河北省安平县)。

春秋战国时代,他们的子孙散居于北方的山东及河南各地,然后于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逐渐在山东的济南一带聚居,汇为望族,并且渐渐向南繁衍,至晋室南渡之时,江南已经有了林姓的踪迹,到唐宋之际,族人就已经遍及福建各地。

先泰时期,立功立言的林姓知名人物不绝于史书,譬如,至圣先师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卫国碰到一位“行歌拾穗”的老人,并且在子贡的叩问之下,引出一番“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今者安知不生于彼……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又安知之吾今之死不愈昔生乎”的深邃人生大道理,而被孔夫子赞为:“吾知其可与言,果然。”这位平凡而透彻人生的睿智乡野老人,姓林名类,是早期的林姓杰出人士之一。

到了清代,林则徐的事迹,大家更是十分熟悉,他的毅然销毁英商鸦片200余万斤,并且把广东防卫得固若金汤,使得英国军队空有坚甲利炮而不得越雷池一步;腐败的清廷在依鸦片战争条约割地赔款之后,又把他放逐到伊犁,他也在那里干得有声有色的故事,受到每一个人的衷心敬仰,这份敬意,并将千秋万世维持下去,与日月同光。

“林”字的的本意为成片的树木,林姓的起源就与树林相关。林姓自子姓比干开基后,相继形成了西河、济南、下邳、晋安、南安等郡望;林姓名列当代大姓之第16位。其发祥地为今河南省卫辉市

河南省卫辉市地处中原(中州)腹地,汉高祖2年置县,亦称卫州城,先后为州治、路治、府治、道治。1948年汲县解放,设卫辉市。它横卧于太行山东麓,黄河北滨。自古卫州为豫北重镇,有“南通十省、北拱神州”之称。

卫辉市乃殷商之牧野。“城外为廓,廓外为郊,郊外为牧,牧外为野。”卫辉距商纣都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仅25公里。公元前1029年,殷商都城朝歌发生了一幕残杀忠谏之臣的悲剧,残暴的商纣王将其叔父比干挖心处死。谁也没有想到,中华民族的一大姓氏——林姓就在这一悲剧中诞生。

比干死后,商纣并不罢休,还要将比干一家满门抄斩。比干夫人陈氏身怀六甲,星夜逃出朝歌,奔于牧野之长满树林的峡谷中,在山泉旁一石室内诞下一子,起名泉。不久,纣王追兵搜寻而至,问怀中之婴姓什么?陈氏看着遍野树林,便指林为姓,说:“姓林”。追兵方扬长而去。事后,陈氏让孩子名为林泉。

之后不久,决定商王朝命运的牧野之战就在这里展开。商纣王的部队临阵倒戈,纣王登鹿台自焚,商朝灭亡。

周武王灭商后,厚葬了比干,封赠比干遗孤林泉,并赐姓为林,赐名为坚。自此开始书写瓜瓞绵绵的林姓历史。

我们寻访林姓发祥地来到卫辉市,纵然战争的铁蹄踏碎了昔日的禁苑,纵然黄河的风沙掩没了古老的城廓,牧野还是牧野。一脚踏上卫辉土地,我们的身心马上被浓浓的历史文化氛围所裹夹,关于比干的传说、地名、遗址更是满目盈耳。

据卫辉市比干纪念会的林先生介绍,相传比干在朝歌被纣王挖心之后,面似土色,掩袍不语,单骑纵马,出朝歌南行,他知道至心地(今河南新乡)就会长出新的心来,不料行至牧野遇上妲己变成的老妇挡路叫卖无心菜,比干问:“菜没心能活,人没心如何?”老妇答曰:“菜没心能活,人没心该死",比干听后口吐鲜血,坠马身亡。骤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卷起飞沙走石,淹埋了比干尸体,形成墓冢,故称"天葬墓"。坟墓四周,没心菜圈圈环绕。墓周围的柏树,随着呜呜的悲鸣之声,弯了树干,断了树冠,有的还从树干的中心裂开,变成了“弯柏”、“平冠柏”和“开心柏”。

传说,比干的马见不到主人,悲从中来,围着天葬墓不停地叫了三天三夜,嗓子都嘶哑了,仍然没有找到主人,便飞奔南行,直到将肠子跑断了才倒地身亡。村民们为这匹马封了墓,还特地修了一座马王庙以作纪念。

传说纵然不足为据,但比干确葬于卫辉。我们顾不上留恋卫辉的美景,即北上拜谒比干庙。

比干庙位于市东北7公里的顿坊店乡的比干庙村。北魏太和18年(公元494年)因墓立庙,占地达44000平方米。比干庙四周朱墙环围、古柏交柯、碑碣林立,是天下比干后裔林氏儿女祭谒之圣地。

远远望去,丹心牌坊巍然耸立,上书:“赤胆忠心”。经牌坊式庙门,沿比干神道前行,只见庙内主体建筑鳞次栉比,比干正殿掩映在浓荫中,金碧辉煌,气度恢弘,两侧的配殿和厢房,皆硬山式建筑,各具特色。陵庙置放的狮子、朝天吼等石刻神兽,神态各异,或镇墓辟邪,或取意吉祥。位于庙院后端的比干墓冢,为公元前1028年周武王所封,占地20多亩,高约20米,冢上植翠柏数百株。它是中国有记载的第一个坟丘式墓葬,也是中国因墓建庙史中最古老的墓冢。

比干墓左侧有绵延起伏的黄土岗,右侧远方是巍峨太行,因此比干庙被称为“二龙戏珠”之宝地。比干庙因墓而建,史志载:“魏孝文帝南行至此,因墓立庙”,其时在北魏太和18年(494年)。1500多年来,庙宇虽遭灾害和战火洗礼,数经修葺,屹立巍然。今存庙宇,为明代弘治七年(1494年)孝宗皇帝重建。

庙内现存80余块碑碣充满了古文化色彩。这里经过历代帝王、名臣及文人骚客相继立碑纪念,已成了碑碣林立的文化宝库。穿行其间,令人发思古之幽情。据史料和林姓家谱所记,比干墓、庙受到历代帝王重视和保护,主要有武王封墓、魏孝文帝建庙、唐太宗下诏封谥、宋仁宗为《比干家谱》题诗、元仁宗为比干立碑塑像、清高宗祭文题诗、清宣宗修复比干庙正殿等等,他们把比干称为“三代孤忠”、“亘古忠臣”、“浩然正气忠良臣”,每当春秋两季,用“太牢”、“少牢”之礼祭祀,希望臣民像比干一样精忠报国。

在比干庙正殿后面墓亭前的石坊上题有“孤忠心不死,故社柏犹存”十个大字,亭内竖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殷比干莫”四个字,落款为“至圣先师孔子书”。世传当年孔子亲率弟子临墓凭吊,挥剑刻字立石于墓前。据专家考证,这是目前国内唯一发现的孔子真迹。

孔子把比干和微子、箕子并称为殷朝三位“仁人”。他说:“商纣王荒淫无道,致使朝中人人自危。结果,微子逃走,箕子佯装疯癫,比干直谏而死。这三个人都是商末的仁人。”还谈到,“天子统治人民,应该广开言路,从谏如流。过去商汤、周武王都因善于听取臣下的意见而建立了本族王朝,夏桀、商纣王则因拒绝纳谏而国破家亡,这些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

说起这个墓碑,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孔子把“墓”写成“莫”,是借地为土的。后来有一个不学无术而好为人师的的县令看到这块墓碑,讥笑孔夫子写了错别字,就当着身边的随从们说,“今天我把这个字给改正一下,我就是孔圣人的一字师了”。县令把“莫”字下面添了一个土字。刚刚刻好,忽然乌云密布,雷声震天,只听“轰隆”一声,土字又被轰掉了。直至今日,这块石碑断裂的痕迹依稀可见,碑上的“莫”字仍然没有“土”。

在比干庙内,悬有一林氏姓源碑,为明代嘉靖17年(1538年)河南卫辉府裴骞所撰,碑文近千字,清晰可辨,是国内仅有的一块追溯林姓源的石刻文物。裴骞为正德年间进士,官至山东副使,多学博才,著述甚多,著名的有《滁州集》、《蓟门集》等。

碑文云:“自古拒谏之君,莫甚于纣。自古死忠之臣,莫惨于比干者也。夫比干以王子宗亲,少师重位,叹沉酗之乱法,伤市祚之伦表。是故不得不言,不当不死者也。……”碑文所述史料翔实,文笔生动,说理透彻,感人肺腑,确为传世之作。

步出庙门,我们随意在村中走访。比干庙村东是军屯,南是十里铺,西是斜道村,北是后庄,京广铁路及107国道纵贯南北。看护比干庙多年的徐永志老人介绍说,村庄呈方型院落,现有人口180户,700余人。

比干庙村因墓而建,因墓而名。周武王封墓,北魏孝文帝创建成庙宇,唐太宗于公元645年亲临比干墓举行了隆重的祭礼,并向全国的郡县颁发《赠殷太师比干诏》谥“忠烈公”,为比干加封了墓寝,修葺了祠庙,规定州县定制大礼祭祀,并给附近五户农民拨了地产,派他们守庙祭祀,从此一代代繁衍,形成村落。

徐永志老人现年近六旬,7年前到比干庙文官处工作至今,家中子孙满堂,殷实幸福,我们邀请他照张全家福,老人欣然同意。

徐永志老人还说,卫辉市西部太行山余脉的狮豹头乡龙卧村发现了“长林石室”的山洞。该洞位于龙臣卧村绝壁上,依方山,临沧溪,上有千尺鹫峰,深山峡谷中,是逶迤不息的沧水。洞深约3米,广约40平米。洞外苍郁的绿树簇拥,俯视左右,山岭环抱,长林莽莽,确有“龙卧”之灵气。

据当地官员介绍,从1993年起,卫辉市连年举办“中国卫辉比干诞辰纪念庆典”,已接待来自泰国、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越南、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和港澳台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8个林氏团体。国内外200多位领导人、著名人士挥笔祝贺,进一步促进了卫辉市对外开放,经济高速发展。

卫辉文物古迹甚多,拜祭完比干庙,我们又参观了牧野大战古战场遗址、姜太公故里、姜太公祠庙。

古卫州厚重的人文透着史诗般的豪气,那苍茫的遗迹、不屈的忠魂,让我们圆了一个探源梦。

林姓渊源

姓氏源流

林姓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姓氏,出自黄帝高辛之后,相传由商朝末年的名臣比干而来。比干原是商朝王室成员,在商纣王时担任少师之职,以忠正敢言知名。纣王昏庸无道,他多次进言匡谏,后来因此获罪,被剖心而死。夫人陈氏为躲避官兵追杀,逃难于长林石室,在密林中生下一子,名坚,因生于林被周武王赐以林为姓,史称林坚,被林姓人尊为受姓始祖。比干为商末“三仁”之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当今,林姓宗谱与族谱中,绝大多数尊比干为林姓始祖。

除上述一支外,林姓还有其他来源。相传东周时,周平王有庶子名开,字林。子孙以他的字为姓,姓林。后来,他又生子英,英生茂、庆等。因周平王建都洛阳,这支林姓也起源于今洛阳所在的南郡,谱书也因此称他们为河南林姓。另外,北魏时,鲜卑族中有丘林等姓,在孝文帝改姓运动中也改姓林,并注籍为河南洛阳人。以上三支林姓是当今林姓的主要血统所出。

在今天的林姓人中,还有唐代福建建州一带姓林的少数民族后裔;有一些从复姓樊林改姓而来的人;有一些是由蓝姓改姓而来的;还有从刘九改姓而来的;有蒙古可汗库图克图汗的后裔;还有从朱姓改姓而来的。

但古今大多数林姓族人,无不尊奉黄帝为远祖,而以比干、林坚作为受姓始祖。

播迁及主要分布:莆田、西灌、济南、下邳 、晋安林氏五个发祥地

林坚子孙在博陵一带发展繁衍。至林载时,子孙也在这一广大范围中生活,甚至迁徙、移居。西周末年,林苌、林材等人迁徙而来到东周国都。

西汉初期,林皋的后裔林挚等迁居齐郡邹县,后因齐郡更名济南郡,林挚之子林纂遂为济南人,形成了对后业影响深远的济南林氏。

林懋任下邳郡太守,迁居下邳郡。任满后,便在郡中的梓桐乡定居下来。后来,这支从"济南林"分衍而出的林姓人便被称为"徐州林"或"下邳林",而林颖或林懋就是开基祖。

东汉中期以后,济南林开始有人南迁,尤其是汉末林农家族的大祸,成为济南林大批南迁的导火索,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下邳林、晋安林等,都有是由济南林的南迁而形成的。

"晋安林"来源于"济南林",晋安林氏的开基者是林禄,他出任晋安郡太守,遂全家入闽定居晋安。林禄是林姓入闽第一人。他的后代除留居于晋安外,又有人迁居候官、福唐、长乐、连江、温陵、莆田、南安、清溪、德化、惠安、龙溪、漳浦、等地,分别在这些地方开基。另外,"下邳林"传到林国敏时,成为台州和温州等地林姓人的开基祖。

"晋安林"开创林姓在东南沿海一带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中分支众多,特别是有些在后来还回迁于北方或台湾等海外各地,成为天下公认的林姓最大支派。在当今各地林姓人中,以莆田九牧林姓和后人人数最众。今天中国林姓南多北少的格局,其根源便在于此。

林禄的后代、莆田人林士弘(父母为莆田人),在隋末称帝,是林姓发展史上惟一一位林姓皇帝。莆田林氏是晋升安林氏的最大支派,其后家族繁盛,从而使莆田成为继西灌、济南、下邳 、晋安之后林氏的第五个发祥地。

九牧堂林氏是唐代莆田人林披开基,其后瓜瓞绵绵,迁衍广泛,名人辈出,莆田林氏后人大量迁移到泉州漳州潮州台湾等地,成为当地林姓开基祖先。

原生活在北方的林姓人又在唐朝末年随王审知南迁,定居福建各地,以后发展成林姓较有影响的派系。成为"濂江"、"控鹤"、"陶江"、"福全后安"等支派的开基祖。

生活在海外的林姓人,从根源上说,有些是从福建、广东等地迁去的。有些则由这些地方迁到台湾,然后再由台湾迁到别的地区或国家。

郡望堂号

郡望堂号是常用来放在姓氏前的称号,是表示姓氏来源或血统所出的专用术语。在林姓历史上,出现了很多郡望堂号,其中的"西河"、"济南"、"下邳"、"南安"、"晋安"、"九龙"、"十德"、"九牧"等都有较大影响。

西河是林姓的第一郡望。西河林氏自周武王时期开基至战国末期,历经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朝代,共传40代,800余年。

"九龙门"和"十德堂"的来源:比干的子孙林皋,在战国时任赵国宰相,权倾一时,德高望重。他有子9人,受家风影响,各有才能,被人称为"九龙",他们家族也被称为"九龙门"。加上林皋,父子10人同以德才见称,其家族也因此被称为"十德堂"。

"忠孝堂"的来源:皇帝御赐的堂号,因这支林姓人的史祖林悦以忠孝见称而得名。

"九牧堂"的来源:唐代时,闽林始祖林禄的孙子林披,被授太子詹一职。他先后娶三位妻子,三夫人后来生了九个儿子,9人后来都做了州刺史。由于州刺史又称州。兄弟九人合在一起,正好是"九牧"。

家乘谱牒

林姓由三千多年前的忠臣比干开基,在得姓伊始便使其姓族带上鲜明的忠臣之家或忠臣之后的特色。这一特色经林姓历代先贤的提倡和身体力行,得以长期保持和继承下来,并进一步发展为忠孝传家的传统家风。另外,林姓还重视家族教育、尊祖敬宗、敦亲睦族等美德。

1.忠孝传家

孝子林攒的故事,在福建莆田一带家喻户晓。

2.重视教育

许多林姓家族中,不仅把忠、孝作为传统家风,而且还十分重视对宗族子弟的教育,使之从小即具备报效国家或承传家业的良好素质。在历朝历代的科举考试中都能榜上有名,甚而给人留下了"没有林姓人便无法发榜"的印象。

3.尊祖敬宗

海外林姓近年到大陆的寻根活动,其寻根的地点除了祖居地外,又以到始祖比干墓地、闽林始祖林禄墓地、莆田九牧祠、湄洲妈祖庙等地的人为最多。

历史名人

1.政治名人

比干:商纣王荒淫无道,上朝强谏,舍生取义,慷慨就死。

林则徐:一生清正廉洁,忧国忧民,以禁断鸦片的爱国之举而留名青史。

林森:1931-1943年12月年间担任民国国民政府主席。

林伯渠: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领导人之一。

林彪:军事家。

2.社会名人

林禄:把林姓从北方带到南方的第一人,也是在南方林姓中影响最大的"闽林"始祖。

林默娘: "天上圣母,人间妈祖",是在东南沿海及台湾等地流行的俗语,被人尊为圣母或妈祖,把她当作保护神。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出海远行者越来越多,被更多的远航之人所尊奉。

林徽因: 建筑师、 教授、诗人、作家。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林兰英: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世界级的科学家,中国科协原副主席。

3.海外名人

林完,著名政治家,林姓在海外知名最早的人物之一;

林道乾,泰国北大年地区的开拓者和领导人;

林凤,明朝时期沿海地区的著名人物;

林太卿,日本一位热心公益活动的人;

林相原,马来西亚巨富;

林光合和林合父子:是菲律宾近代史上的知名人物;

林迁,马来西亚乌矿大王,热心公益事业;

林语堂,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名人;

林灿焕,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评议组成员、吉林省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等职,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林德甫,文莱富商;

林梧桐,马来西亚赌业大王;

林庆金,马来西亚巧克力大王;

林思齐,加拿大著名学者、富商、社会活动家、慈善家;

林同春,日本企业家、社会领袖;

林徽因 ,福建闽候人,建筑师、 教授、诗人、作家。

林训明,巴西黄豆大王;

林良实,马华公会会长;

林绍良,印度尼西亚商界大亨;

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海峰,旅日围棋大师,吴清源弟子,曾获日本五大循环赛头衔35个

林璎, 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师。2002年出任耶鲁大学新任校董。著名作品有:越战纪念碑; 民权纪念碑;

4.娱乐明星

林夕

林志颖

林朝章(明道)

林 峰

林俊杰

林志玲

林依晨

林心如

林忆莲

林青霞

林志炫

林俊贤

林嘉欣

林熙蕾

林忆莲

林凤娇

林正英

林妙可

林家栋

林子祥

林依轮

林子聪

林海

芯片还是Intel英特尔比较好,其他的品牌也不错,十大芯片品牌排行榜如下:

Intel英特尔(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

SAMSUNG三星(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Qualcomm高通(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TI德州仪器(德州仪器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AMD(超威半导体产品(中国)有限公司)

NVIDIA英伟达(英伟达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Toshiba东芝(东芝(中国)有限公司)

Micron美光(美光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Hynix海力士(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

联发科技Mediatek(联发博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士兰微有以下优势,所以要好

士兰微是半导体芯片设计、制造及封测一体化重要公司,业务板块涵盖器件、集成电路、LED 芯片及外延片,是中国产品线最齐全的半导体IDM厂商,位列集成电路设计第9位。

士兰微已从纯芯片设计公司发展成为数不多的IDM模式综合型半导体产品公司,

2001年成立士兰集成,建设了国内第一条5/6英寸晶圆线;2004年成立士兰明芯进入LED 芯片行业;2010年进入功率模块封装领域;2017年第一条8英寸线投产,在IGBT、高压MOSFET、IPM、MEMS、MCU、PMIC产品线得到突破;2019年4/6英寸兼容先进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生产线投产;2020年 12 月第一条12英寸90nm特色工艺芯片生产线。

实际控制人是“士兰七君子”陈向东、范伟宏、郑少波、江忠永、罗华兵、宋卫权、陈国华7 位自然人,持股43.08%。国家大基金原直接及间接持股8寸晶圆产线运营主体的士兰集昕52.39%,以资产作价置换士兰微股份6.2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71308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2
下一篇 2023-04-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