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和取暖——物联网技术的便利

照明和取暖——物联网技术的便利,第1张

  现在每家每户都离不开的就是照明和取暖,电灯应该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了,它让人们工作学习的时间不再局限于白天,晚上坐在电灯前也能进行很好的工作和学习。但现在普通的照明系统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节能省电的需求了,所以智慧照明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据全球领先的专业分析公司Gartner称,智慧照明能够降低家庭中高达90%的能源损耗,远程管理公共区域的照明则可以改善居住条件和安全。智能恒温器能够通过不断监测能源使用来降低功耗,使每个家庭每年节省70-150英镑的费用。同时,联网的恒温器还能够支持更有效的维护,英国天然气公司的智能锅炉能够实时监控故障,并且把数据发送到公司。一旦出现潜在问题,公司既能够线上远程 *** 作也可以派工程师到现场解决问题。

  

  在物联网发展的同时,另一个和物联网看似毫无关系的方面也在和物联网越来越有关,那就是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照明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照明控制课题,它在带来舒适性的同时也能大量的节约能源,传统的智能照明技术已经能够很大幅度的节能,但是它的各部分控制仍然是割裂开的。如果能将物联网和智能照明结合,将更大程度的提高智能照明的节能效果和照明的智能度与舒适度。

  

  由于当今世界能源的紧缺,节约能源成为了目前各用能领域的趋势。而现代建筑物的能耗相当大,跟据有关统计资料,建筑的能耗占整个国家能耗总量的30%,建筑物的能耗通常体现在建筑设备的能耗上。由于建筑布局的原因,许多建筑在白天也需要进行人工照明, 照明用电已成为建筑的主要能耗之一。根据能耗分析表明,建筑照明能耗占基本能耗的12%以上。建筑照明因而成为节能的重要环节。另外照明负荷占大楼冷负荷的16%,降低照明的功耗和从而降低照明系统的发热量也十分重要。因此,照明系统的节能改造显得特别的重要。

  随着目前灯具科技的发展,LED灯具逐渐成为节能的主力军。LED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随着LED发光效率的不断提高,以及价格逐步下降,LED光源在通用照明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LED光源最大的特点就是同等照度条件下的功率比传统灯具低很多,因此,采用LED灯具能够很大程度的节能。节能除了设备上的更新,控制系统的优化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除了将原先老式的照明灯具改造为新的高效灯具,还可以通过更加智能的照明控制,帮助建筑节能和实现更好的控制。传统的照明控制是在靠近回路处加上开关,由开关来控制照明。很难达到“由管理室对全体照明实行成批监视控制”,“在现场也可以灵活控制照明”的要求。

  

  使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相比传统的照明控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一: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够借助各种不同的用户根据自身喜好预先设置的控制方式和控制元件,对不同时间、不同环境的光照度和范围进行精确设置和合理管理,这样在保证使用的前提下实现节能。这种自动调节的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室外的自然采光,只有必需时才把灯点亮或点到要求的亮度,它和自然光配合共同照明,利用最少的能源保证所要求的照度水平,节电效果很明显,一般可达到30%以上。

  二:延长光源的使用寿命。延长光源寿命不仅可以节约大量资金,而且减少了更换灯管的工作量,降低了照明系统的运行费用,也使管理维护变得很简单。

  三: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用调光模块控制面板代替传统的开关控制灯具,可以将灯具的开关和照度预先设置为不同的模式,用户可以简单的通过界面来选择最适合的照明模式,不仅更加舒适,还能有效地控制各房间内整体的照度值,从而提高照度均匀性。

  四:在物联网环境下,使用者可以利用远程计算机和通信设备通过互联网对室内照明设施进行监控和控制,室内照明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发送电子邮件或短信进行报警,同时室内照明制造商可以通过网络在线指导用户排除故障或对产品进行售后跟踪服务。

  五:室内照明能够记录使用者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利用情景感知技术提供人与家电、环境的自然交互,不仅如此,它还可以预测使用者的需求和使用,在物联网这一广阔平台上,室内照明系统必将为用户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

  

  智能照明系统,

  用它独特的技术

  照亮着世界的

  每一个角落。

  物联网的城市集中供热目前也在渐渐普及当中,简单理解就是在用户家中安装温度传感仪器和热用量自动调节阀门,24小时自动记录和传输居民家中的室温,并能通过自动调节阀门,控制热流量,以达到自动调控室温至指定温度的目的。

  智能照明、智慧城市、物联网等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提供便利。但照明企业仅是满足了人们对于光的硬性需求,互联网及科技企业的加入让“木纳”的光具备了灵性,甚至于表达人类的情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26160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0
下一篇 2022-08-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