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PGA的工作方式与FPGA芯片类似 其中有可编程互连

eFPGA的工作方式与FPGA芯片类似 其中有可编程互连,第1张

eFGPA最近几年的到了IC设计者的关注,现在我所知道的供应商包括七家:Achronix、Flex Logix、Menta、NanoXplore、Adicsys、QuickLogic、Efinix。

这七家公司基本囊括了3种商业模式和技术实现途径,Achronix算是同时提供FPGAeFPGA的公司、三家家法国公司Menta和NanoXplore和Adicsys则是提供软IP eFPGA,Flex Logix的产品则全部是硬核eFPGA,QuickLogic也有用GloablFoundry工艺的硬IP,Efinix应该也是硬IP但是首款产品还没出来。

在Flex Logix的宣传页上节选翻译了三种商业模式的对比:

eFPGA的工作方式与FPGA芯片类似 其中有可编程互连,eFPGA的工作方式与FPGA芯片类似 其中有可编程互连 ,第2张

这几类公司各自有着先天的基因和后天的优势。

传统的FGPA厂商进入比较早,基本上每隔3年推新一代的FPGA,并进行全定制电路设计,通常具有最大或接近最大数量的金属层以便获得最高密度的FPGA。但他们有一个显著的限制,就是金属层问题。 FPGA公司通常用最大或接近最大的金属层来设计他们的芯片,如果用户想要一个不同的金属堆栈,他们必须重新布线,可能需要4-6个月的时间,而且工程费用很高。

至于提供软IP的公司,密度比较低,所需硅片面积就比较大,所以现在一般不提供大阵列。另外他们兼容的金属层数是没有公开的。

Flex Logix是比较晚进入的一家提供硬核IP的eFGPA公司。他们比较厉害的一个技术是把互连做的比较小,从而实现与全定制FPGA芯片的eFPGA基本相同的密度。

编辑注:嵌入式 FPGA (eFPGA) 的工作方式与 FPGA 芯片类似,其中有查找表,其中有可编程互连,其中的FPGA 结构和Xilinx / Altera 的是一样的结构。

eFGPA适合用于哪些领域?扮演什么角色?

能轻松为ASIC/SoC增加灵活性,使得自己的产品适用面更广,这是eFPGA吸引关注的重要原因。Flex Logic的销售总监简捷向EDN记者分享了现阶段eFPGA的应用领域,如下图所示(另外还有军工应用)。他认为eFGPA就是SoluTIon for uncertainty.

我对图中的存储应用表示很疑惑,简捷向EDN记者解释道,“这也是我所没有想到的一个应用。事实上,是一些做SSD的客户主动找上门来,因为在Flash有变化的时候,他们的SSD controller需要针对不同批次进行调整,比如加入FEC纠正算法来保证产品可靠性,加入eFGPA则很好的平衡了他们SSD controller的性能与成本。”当然这个需求主要是企业类SSD,而不是在消费类SSD。

未来最大的应用是物联网和微控制器,物联网的分散性使得一些SoC厂商服务系统厂商时会缺少一些灵活性,有可能一点点小需求/变化(如不同传感器,不同无线标准)满足不了就会失去一个客户,而加入一些低成本的小eFPGA就能最大程度的满足更多用户需求。

与物联网需求相反,高端的需求来自AI/机器学习,这个领域面临着算法的变化,同时却是一个高计算需求的应用,所以需要加入大的eFPGA满足其要求。

另外一个是5G,大家抢着想卖5G(这个大部分需求是基站而非手机),而且28/16、甚至7nm的流片成本都很高,在标准未定之前加入eFPGA来快速抢占市场是个不错的主意。

工程师用eFPGA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

说了这么多,毕竟是个新东西,那么,工程师用eFPGA会碰到哪些问题呢?

第一,时序怎么弄?简捷表示这是遇到的很多工程师关注的第一大问题。集成硬核很容易,但是继承后的TIming很难,因为不同于硅SoC的时序是不变的,FPGA的时序是变化的,所以怎么匹配是个问题。他指出,他们提供的都是经过验证的,TIming report都是根据硅的时序来的。 第二,可靠性和良率问题。工程师在这方面也略有担忧,但纯逻辑的制程在这方面还是有优势的。 第三,测试手段。测试是个问题,用户需要多一些的用户笔记来帮助自己设置、debug FPGA设计。不过eFPGA有个有意思的地方是,甚至可以用eFPGA来测整个芯片的信号,可以测完再配置为其他需要的文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25650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6
下一篇 2022-08-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