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前端软硬体技术跃进SDR系统更臻成熟

射频前端软硬体技术跃进SDR系统更臻成熟,第1张

  在传统的超外差(Superheterodyne)架构中,类比电路负责处理宽频前端,甚至有些包括窄频中频(IF)级(图1)。在类比与数位格式之间的转换动作离前端电路相当远,可能位于中频级或甚至位于基频级。此一主要的类比做法数10年来已经有效导入大量的消费性产品市场,并一路渗透至先进的雷达等射频应用上。

  然而,系统设计人员面临现今复杂多变的频宽、格式、频率以及效能等射频设计需求时,这样的拓扑已不再适用。目前的无线电系统须支援位于跨广阔频谱的多重频段,并支援不同类型的调变(包括先导性QAM、多阶式、OFDM等的基本调幅(AM)和调频(FM))。如此一来,无线电系统将不再只是与无线电有关,而须以在复杂的电子设计、雷达干扰系统中,透过更为宽广的频宽进行多重讯号侦测、解码及实现对策。

  射频前端软硬体技术跃进SDR系统更臻成熟,传统超外差架构示意图,第2张

  图1 传统超外差架构示意图

  因应多频多模设计 无线电系统改搭SDR架构

  在单一系统中整合所有射频功能需要多重、平行的频道,而每个频道采用一个特定频率、格式与调变方式,包括新的物料、元件,以及功率消耗的影响都导致传统射频设计不切实际。因此,设计人员便开始将固有类比射频世界,与处理器相容的数位世界之间的讯号转换,并移到更加靠近天线的位置,在用以接收讯号的低杂讯放大器(LNA)后马上处理,并放在用以传输讯号的功率放大器(PA)之前,如此一来,单一硬体讯号链可一用再用,进而取代传统做法。

  目前较新的无线电系统设计,係采用一颗主控处理器,通常是现场可编程闸阵列(FPGA),以韧体进行讯号处理、解码与分析,如此便可最小化甚至省去本地振盪器、混频器和其他频率与特定频宽元件的需求。

  藉由执行不同软体程式码区块与演算法,让捷变收发器(Agile Transceiver,或译为敏捷性收发器)得以处理众多的讯号、频率与格式。在有些应用中,这样d性且多变的架构被称为软体定义无线电(SDR),直接数位或数位无线电,不论是针对无线电或是雷达,这种灵敏度不只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方法,在因应复杂且不断演进的系统与产品需求上,它是强制必要的。

  ADC/DAC跃居SDR射频设计要角

  捷变收发器的好处是明确且广为人知的,但是要将它们落实却相当困难。当然,工程师需要一个有足够记忆体支援,并具备快速且效能强大的处理单元(即FPGA),不过这点在大部分设计中并非敏捷性无线电的关键项目。

  真正的挑战是在ADC与DAC转换器须满足各式各样的参数,以及极为严格的效能规格。由于SDR和捷变收发器可带来极高的资料率,因此在无线电系统中,也须具备一种对极高资料率有效且有效率的数位界面,并与FPGA设计相容。无庸置疑,新一代无线电系统内建的ADC和DAC转换器效能,将决定最终所能达成的讯号撷取与范围,以及许多其他系统功能规格(图2)。

  射频前端软硬体技术跃进SDR系统更臻成熟,转换器决定有多少资讯可通过类比域与数位域之间,第3张

  图2 转换器决定有多少资讯可通过类比域与数位域之间。

  为开发一款合适的射频前端转换器,有一些已经广为人知的转换器参数,当然必须提升到新的水準。基本的传统参数诸如转换速度、解析度、积分与差动非线性(INL/DNL),以及撷取/稳定时间仍受重视。

  但是现在,除前述参数以外,有一些较少为人知的参数在定义最大化潜在系统效能上,正扮演着相当大且复杂的角色,包括讯号杂讯比(SNR)、失真和总谐波失真 (THD)、取样抖动、时脉抖动、讯号对杂讯和失真(SINAD)、有效位元数(ENOB)、无寄生动态范围(SFDR)和杂讯频谱密度(NSD)等。设计工程师也须针对诸如处理增益这类讯号概念增进设计知识,并进一步了解在各种不同的参数之间的取捨与相关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25371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