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全球存储芯片第一梯队指日可待

中国进入全球存储芯片第一梯队指日可待,第1张

据悉,国家存储器基地于去年成功研发中国首颗32层三维NAND闪存芯片,这颗耗资10亿美元、由1000人团队历时2年自主研发的芯片,是我国在制造工艺上最接近国际高端水平的主流芯片,将有望使中国进入全球存储芯片第一梯队,有力提升“中国芯”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位于湖北武汉“中国光谷”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芯片生产机台4月11日正式进场安装,这标志着国家存储器基地从厂房建设阶段进入量产准备阶段,我国首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2层三维NAND闪存芯片将于年内量产,从而填补我国主流存储器领域空白。

目前,我国通用存储器基本全部依赖进口,国家存储器基地于2017年成功研发我国首颗32层三维NAND闪存芯片。这颗耗资10亿美元、由1000人的团队历时2年自主研发的芯片,是我国在制造工艺上最接近国际高端水平的主流芯片,有望使我国进入全球存储芯片第一梯队,有力提升“中国芯”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表示,今年10月设备将点亮投产,预计2019年底64层闪存产品将实现爬坡量产。未来10年,紫光集团计划至少还将投资1000亿美元,相当于平均每年投入100亿美元,进一步拉近我国在高端芯片领域与先进国家的距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25048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