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价高难出 厂商逐鹿4K电视

OLED价高难出 厂商逐鹿4K电视,第1张

  4K电视之所以迅速红遍全球市场,主要原因在得益于上游面板市场的技术突破。

  近两年来,由于面板市场变化和日资企业的滑落,重心已经从之前的LG•飞利浦和三星•索尼的“两极格局”,演变为多格局发展。除了外资企业有能力推出超高清面板外,我国台湾和国内的主力面板企业目前也能实现超高清面板的量产。

  和OLED面板量产难不同,似乎4K电视的面子问题已经解决,接下来正是推广的好时期。

  OLED价高 量产有难度

  超薄的OLED电视曾被认为是未来电视的发展方向,不过,能够量产OLED面板的企业并不多见。去年初,三星和LG在CES上首次展出了55英寸 OLED电视,掀起了全球厂商投资大尺寸OLED的热情。两家企业原本计划今年量产OLED电视产品,却因在提升良率时遭遇严重挑战而不得不推迟量产计划。仅有LG上市了一款55英寸的OLED电视,但由于价高和技术方面仍有缺陷等因素,其在南韩上市两月以来销量总共仅有200台。

  三星虽有爆料也会在今年上市旗下的OLED电视,但从LG的情况可以预测,选购OLED电视的用户可能不会多于LG。

  据了解,OLED材质相比液晶电视具有对比度超高和可视角度更广的优势,同时厚度减小到只有两三毫米,但目前良品率低,成本极高。目前三星、索尼、松下都展示过OLED电视,但只有LG的OLED电视因采用白光技术,成本稍有优势,能够得以量产上市。

  虽然日本方面有消息传出,日本住友化学在6月24日发新闻稿宣布,已研发出利用喷墨法(印刷方式)生产高分子OLED面板的技术。一旦索尼、松下能确立上述印刷式OLED面板的量产技术,则就可用现行液晶面板(LCD)约一半的成本生产大尺寸OLED面板,藉此可望生产出具备可挠性(可弯曲性)的 OLED面板。但这种技术尚未得到业界的认可,咱们也智能望而兴叹。

  此外,有小道消息称,松下可能为了不浪费OLED技术资源,可能会考虑在2015年前以收费的方式为其他电视机厂商提供OLED电视量产技术。此消息如果属实,那么即便是三星和LG那样的大型家电企业也很有可能会主动搭讪松下,稳固自己的OLED技术产业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24856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