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GMIC:移动互联新周期汽车、眼镜、家居

2013GMIC:移动互联新周期汽车、眼镜、家居,第1张

      现在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移动互联网,连汽车也参与了进来。

  今年GMIC大会展区的重点之一,就是在现场展示的Tesla Model S,参观询问的尝鲜者络绎不绝。驾驶的参与者可以从17寸的触控屏幕上网、收听网上电台、查看实时交通状况,也可以透过内建的无线蓝芽自动接听或筛选来电号码。

  另外,奔驰也展出应用互联网技术的车款。而全电力的Infinity全电力车也有不少与会者询问,相较于Tesla基本款高达八万美金的售价,Infinity基本款三万多美金的价格显得相当平易近人,但一次充电只能跑75英哩,这在动辄开远程的美国而言似乎除了拿来做日常上班的通勤车之外,只能作为家庭的第二辆车。车款本身倒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车联网出现所代表的背后意义。

  而现场的另一大看点则是,戴谷歌(微博)眼镜的人多了。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开发者,他们利用谷歌眼镜在现场拍照和拍摄视频,显示在智能配戴设备已经打入科技用户的生活中,虽然谷歌眼镜的设备并不非常完善,如电池在持续使用下,持久性也维持不到一天,但其方便性与连结性,已经让用户离不开这款新的智能硬件。而智能眼镜也正是当下创业者纷纷进入的新领域。

  与去年相比,今年参展的厂商也不再仅局限于中国公司,看到的更多是美国,甚至远达芬兰等其他欧洲国家的参展厂商,预示着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移动互联网商家的兵家必争之地。

  整体看来,移动互联网正进入一个新周期。

  如果说一个行业的周期,移动互联网无疑是最快的。两年前,当创业者蜂拥而至这个行业时,我们听到的只是智能移动设备开始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移动应用成为创业的主流方向。两年后,移动设备已在全球大范围的普及,而除了移动应用外,更多的创业方向开始涉及人们身边的物品:家居、汽车、办公设备等等,都与移动挂上了钩。

  这种新气象一方面令人欢欣鼓舞,与移动连接的生活方式太具有想象力,我们甚至还没准备好迎接它,它已经向我们走来。而另一方面,从产业角度来说,这些新兴领域既考验着创业者能力,也考验着资本的风险,以及各路玩家的开放心态。

  这两年对亚洲公司,特别是中国公司来说,确实走出了与美国截然不同的创新之路。如果我们再继续讨论抄袭产品、复制模式这种负能量话题,不如看看中国公司在硅谷树立了怎样的影响力:腾讯在全球化的战略步伐开始稳健;小米这家靠互联网营销普及中国千元智能机的公司,正陆续吸引硅谷人才;还有百度、UC、360都在硅谷建立起了品牌方式:创始人炫中国魅力。这些中国公司已经在硅谷树立了口碑。

  移动互联网仍是一个刚长出新芽的小树,从智能移动设备展开想象力,正为人类建立一种无缝式的信息化生活方式。在这个快速变化的行业中,中国与硅谷的对话还会继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优秀中国创业者、中国公司,仍值得期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24600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