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物联网信息安全 三大名企施良方

把脉物联网信息安全 三大名企施良方,第1张

  万物互联的时代意味着大量数据将随之不断衍生,无论是对于数据保存、数据管理或者是数据分析等功能,安全都是设计师所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能否将安全保障完美地融入自己的开发设计,提供客户信得过的优质产品,是决定厂商可否取得物联网先机,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下面,就由笔者为你逐一盘点,那些为物联网信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的行业“先驱者”,看看他们是如何应对物联网所带来的安全挑战。
 

  英飞凌:百家争鸣,安全成移动支付核心竞争要素

  当下的移动支付市场,可以用“百花齐放,异军突起”来形容。就国内的情况看来,三大运营商都开始采用基于SWP SIM加NFC手机的移动支付方案,并在金融与公交领域积极展开布局,银行银联等金融机构也积极推进移动金融TSM平台建设,并基于此推出了NFC microSD卡移动支付方案。部分机构和手机厂商合作推出了基于内置安全芯片的NFC全终端方案。..。..异军突起,指的是备受关注的移动互联网支付(如支付宝、二维码支付等)由于其便利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在面世的短时间内便获得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然而,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格局,来自英飞凌智能卡与安全部门的中国区经理潘晓哲则表示,市场的最终走向将逐步演变成为如何保障用户数据安全性的竞争。

  

  来自英飞凌智能卡与安全部门的中国区经理潘晓哲指出,随着公众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成了移动支付的最基本要求。

  在被问及如何看待移动互联网支付等新兴支付手段时,潘晓哲说道:“诸如Square的盒子支付,以及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兴支付方式正在市场上不断涌现,这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传统机构介入移动支付的速度和广度。同时,为了应对监管机构的审核,新兴支付方式必然需要大力提高支付的安全级别,以此来提升市场的竞争力。”

  作为一家在安全领域知名的半导体厂商,英飞凌将重心放在了基于高性能硬件安全机制的支付方案上。潘晓哲指出,英飞凌正在大力参与移动运营商基于SWP SIM的移动支付计划,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市场效果。“我们很高兴看到,最新一代的SLE97系列产品由于其高安全性,强大的处理能力和良好的质量保证被得到认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最佳的系统互通性和最快的移动交易速度。此外,英飞凌积极布局了新一代的Boosted NFC全卡产品。在多年的研发基础上为中国市场提供了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包括SIM和microSD,实现了最佳的非接触通信和交易性能,将成为普通移动支付的有力竞争方案。”潘晓哲补充道。

  东软:云安全技术打响物联网保“皇”之战

  物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IT架构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更多传感器和“端节点”分散地部署在不同区域,而整个系统的“大脑”运行于云之上,“大脑”和传感器的连接又可能处于不完全可靠的网络环境中,这些云、端节点以及不可靠的网络共同构成了未来的IT系统。

  在这样一个系统中,整个云、节点端和中间的网络,都是信息安全要保证的对象,而且整个被保护的对象是相对动态和无边界的。对此,传统的信息保护体系显然无法满足新型IT系统对于安全性的要求,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信息安全防御思路,而云安全技术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东软网络安全事业部技术发展部部长杜强指出,物联网的智能性是通过后端的云计算或者服务器架构提供的,后端就好比系统的大脑,保证大脑的安全必然是第一要务。

  来自东软网络安全事业部的技术发展部部长杜强表示:“云安全技术首先替客户解决的是最基础的安全问题。客户在选择使用云计算技术作为后台基础设施时,主要的动机一般是节省投资、提高系统扩展的d性、集中便捷的管理、资源复用等。根据云计算的架构为客户设计安全产品,能够将原本孤立的、需要单独管理的系统,良好地融入到云的环境中,实现更加安全与便利的防御体系。”

  “其次,云计算技术能使信息安全产品变得更加‘智能’。过去的信息安全产品如防火墙等由于计算和存储的资源有限,在与入侵者的较量中往往显得十分被动,可如今,结合了云技术的安全产品凭借其提供的近乎无限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轻易便可获得这场攻防对抗战的胜利。”杜强补充道。

  基于这样的趋势,东软的虚拟安全网关(NISG-VA)也是从云环境的技术和需求特点出发的。杜强为我们介绍道:“用户在使用NISG-VA时,并不会觉得它是一个孤立的安全产品,体验和感受上更像是云平台的延展,它是随着云的d性扩展、活动迁移,动态地提供安全保护。这种理念也得到了很多客户的认可。”

  ——本文选自《物联网大会会刊》。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24599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