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及易用性限制 机器人换人前景分析

成本及易用性限制 机器人换人前景分析,第1张

  毫无疑问,机器人制造需求市场的巨大潜力,为我国的机器人自动化产业迎来了极佳的发展时机。近日联合国发布报告显示,未来,在发展中国家中,2/3的劳动力将被机器人取代。不可否认,在制造业中,机器人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它们依然有造价昂贵、编程困难的问题。对于大部分业务来说,机器人还排不上用场。

  据显示,2014年全球机器人销量增长27%至22.5万台,中国市场销量增长54%至5.6万台,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13年以来,中国每年采购的工业机器人数量都高于其他国家,2016年底或超越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国。

  目前工业机器人在汽车行业应用最为广泛,国内汽车行业机器人市场约400多亿元,汽车以外的制造业需求约200亿。实际上不仅仅是传统纯工业部门的工业机器人将会全面铺开,而且服务领域的服务行业机器人也在跃跃欲试。

  在2015年,全球范围内的工业机器人销售量仅为250000左右,相比之下,去年服务器和PC的销售总量分别大约为1000万台和3亿台。很明显,机器人产业还处于起步,它需要在成本和易用性上有很大的提升才能真正的走向主流市场。

  目前来看,机器人的成本曲线正在下降。估计工业机器人的成本在未来十年内会下降一半,跌至大约10万美元一台。随着未来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成本问题影响不大,不过,提升易用性这一点可比降低成本更难。工业机器人没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它们只能依靠新程序来学习新任务,这种缺陷就限制了工业机器人在可预测的和明确的任务中的应用。

  在持续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机器人行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与移动互联网之间创新融合步伐的不断加快,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正呈现出新的态势。可以确定的是,机器人将是未来发展趋势,但目前想要大量普及起来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24378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3
下一篇 2022-08-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