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资本“杀疯”的千亿赛道,商用清洁机器人正值爆发前夜

一线资本“杀疯”的千亿赛道,商用清洁机器人正值爆发前夜,第1张

  2021年,机器人行业正在迎来爆发。

  资本端的动作最加直观和敏锐,机器人在一级、二级市场双双热度高涨。二级市场来看,2020年石头科技以“A股最高发行价”登陆科创板,并在10个月后成为科创板首只千元股,市值飙升至800亿。

  更加前沿的一级市场,也迎来“机器人投资大年”。

  在过去的硬科技主流投资当中,机器人细分赛道尚且不算资本舞台的“C位”,但在近两年,VC/PE的投资热情正在肉眼可见逐步走高。

  从构成来看,一线基金、互联网巨头CVC和大型产业资本已活跃入场,比如红杉、高瓴、启明、IDG、五源、源码、今日资本、软银愿景等海内外一线机构以及美团、腾讯、碧桂园创投等头部CVC,均在机器人赛道密集布局。

  根据天眼查数据,今年前10个月拿到融资的机器人项目近300个。国家也在鼓励支持,近日,工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门和单位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指出,2025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聚集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在诸多类型的机器人中,最受资本偏爱的当属服务机器人,数量占比最高且已诞生多笔大额融资,比如商用扫地机器人「高仙机器人」刚刚获得高达12亿元C轮融资,送餐机器人「普渡科技」获得5亿元C轮融资,酒店机器人「云迹科技」获得5亿元C轮融资等。

  服务机器人细分赛道的高速发展,背后是疫情直接催生的市场需求增长。赛迪顾问《洞见·2021-新兴产业投资机会》报告显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达到283.8亿元,同比增长37.4%,这一细分赛道的投融资规模更是激增344%。

  目前的服务机器人赛道,商业清洁机器人属于第一优先级。除了商业环境友好之外,规模大且需求坚实,下游客户分散度高,商业清洁机器人有潜力实现标品出货,尤其值得资本和企业优先布局。

  前有高仙机器人等企业的商业模式逐步跑通,商用清洁机器人的细分赛道,前景已经愈发明朗可期。

  

一线资本“杀疯”的千亿赛道,商用清洁机器人正值爆发前夜,第2张

  商用清洁机器人,已到“量产前夜”

  商用清洁服务市场空间充足,是一个千亿级赛道。

  相关数据显示,从整个清洁行业的市场容量来看,中国约有10万家保洁公司、1000-1500万保洁从业人员,按照清洁机器人替代10%-15%的人工初步计算,商用清洁蕴藏千亿级市场。

  国内的公共空间正在快速增长,包括政府行政、公共服务、商业消费等场景。疫情之后,也对清洁卫生提出了更大需求和更高质量的要求。

  但一直以来,行业存在着不小痛点。从业者人员的构成来看,一方面,行业从业门槛低,没有统一培训架构,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难以提升,从业者的社会地位偏低,工作认同感较差,同时老龄化问题严重、基础劳动力供需缺失;另一方面,行业安全风险高,从业人员人身安全和社会安全存在隐患,行业难以标准化、统一化发展。

  清洁行业的行业痛点日益加剧,人们对环境卫生安全标准化、数据化、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加之服务机器人相关技术、供应链和成本控制日益成熟,这一切都为商用清洁机器人提供了广大的需求市场与发展空间。

  商业清洁机器人,正在被预言“量产前夜”。

  一个产业高速发展,加之资本强大推动,往往意味着玩家数量的激增。业内人士预测,国内赛道的玩家将会迅速增长到二十到三十家左右水平。

  按照目前国内市场的情况,玩家大概分为四类:

  1. 传统型。清洁行业的传统玩家,传统设备的设计生产和供应链整合能力较好,但是需要借助智能方案公司或第三方进行智能化相关设计,改造升级的负担大、节奏慢,产品力难以达到极致水准。

  2. 技术型。清洁行业之外的科技公司,有较好的自主研发和智能化方案设计能力,但传统清洁行业能力、供应链整合能力相对较弱。

  3. 家用型。家用清洁赛道的跨界选手,拥有不错的技术和资源积累。但是家用和商用场景,看似关联和适配度很高,实际技术、需求和商业逻辑差异较大。

  4. 资本型。不属于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传统设备任何阵营第一梯队的选手,更擅长借助资本力量把业内资源落地变现,在培养和教育市场有一定积极作用。

  商用清洁机器人的“天选之子”

  创想未来资本(WaveFront Ventures)创始人李晨Ken,很早就洞察到了智能商用清洁机器人的投资趋势。

  三年前在欧洲加油站的自助洗车经历,让李晨注意到了一家全球商用清洁设备巨头,德国卡赫(Kärcher),并对商用清洁行业进行了深入行研。之后在一次世博会上,李晨注意到了卡赫的无人驾驶清洁车,并结识了汤恩科技创始人兼CEO崔彧玮(Danny Cui)。

  汤恩科技是一家商用清洁机器人研发及制造商,正是清洁巨头德国卡赫的技术合作方。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汤恩率先达到“价格商用级”的里程碑节点。2021年4月,卡赫决定与汤恩开展全球业务合作,这也是国内第一家被传统清洁设备巨头选中的技术公司,领先性毋庸置疑。

  创始人崔彧玮是个顶尖的技术人才,胡润Under30s创业领袖,先进制造行业代表人物。

  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美国马里兰大学计算神经学博士,崔彧玮曾在硅谷顶级AI公司Numenta担任高级研究员,也是公司唯一华人员工,曾与掌上电脑PDA、智能手机发明人Jeff Hawkins合著多篇论文及专利,总共拥有十余项美国专利、三十余项中国发明专利,并在Neural ComputaTIon、 J Neurosci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

  李晨与崔彧玮经过数番关于商业清洁设备的深入探讨,二人一拍即合。

  近日,汤恩科技宣布,连续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由碧桂园创投领投、创想未来资本(WaveFront Ventures)联合投资。

  在创始人崔彧玮的眼中,汤恩属于技术型与传统型的remix版本。

  “汤恩有强大的技术基因,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有深厚积累,可以更好整合智能系统团队和传感器团队,做到算法、控制平台、传感器全部自研,“从地基到塔顶”贯穿式系统级别设计和优化,这也是目前行业稀缺的”,崔彧玮表示。

  “同时,汤恩也有专业的传统清洁行业基因,对整机的设计制造和供应链资源都有着强大的控制力,更是行业独一无二的存在”。

  在李晨看来,汤恩正是商用清洁机器人赛道的“天选之子”。

  “除了拥有核心技术和核心元件的自主研发生产能力,更关键的是,创始人对商用清洁有很深的认知”,李晨表示,“这个领域已经不是市场培育期,而是成长期,随着汤恩和卡赫这样的全球商用清洁龙头合作,包括汤恩智能科技研发生产的第三代AI智能清洁机器人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球首发。相信汤恩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

  

一线资本“杀疯”的千亿赛道,商用清洁机器人正值爆发前夜,第3张

  打造极致产品力,成本做到同行1/3

  作为全球清洁设备巨头的合作方,汤恩与卡赫的合作产品,第三代AI智能清洁机器人KIRA BD 50已于2021年11月在第四届进博会正式发布。该产品是根据中国市场需求,通过深度研发、持续优化和不断创新。通过从机器人大脑到机器人五官贯穿式自主研发设计,实现机器人对环境“无死角”的感知。「德国卡赫」在清洁领域近90年的深厚积累和严格的测试标准,也为这款产品提供了品质背书。与此同时,汤恩也在进行自研产品的开发。

  目前汤恩的产品线包括室内中型、大型、小型洗地机及扫地机,室外中型、大型扫地机。落地场景包括家用住宅、商业地产、银行医院、机场车站、产业园区、生产工厂、机关大楼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强大的技术型选手,汤恩在保证产品参数、效果上持平甚至优于对手的前提下,同时展现出产品成本的强大掌控力,基本可以做到友商三分之一左右的水平。

  关于产品成本的惊人掌控力,创始人崔彧玮分析汤恩主要得益于以下三点:

  首先,汤恩团队的技术积累,在纵深和宽度均处于业内领先水平,率先达到相对极致的产品状态。汤恩采用了激光和视觉融合的导航方案,而非高度依赖高性能激光雷达的激光方案,同时做到核心元器件100%自主设计研发,可以更好的统筹规划技术框架和实施细节。

  携手WaveFront创想未来资本,也有加强双方在IoT物联网技术设备和服务的进一步探索。

  其次,汤恩对清洁行业有深厚的积累和沉淀。汤恩与全球清洁巨头德国卡赫的合作,也让汤恩在技术的优势之上,对行业有更加扎实而深入的理解,汤恩可以保证产品在基础设计、工艺方案、材料选择等方面可以稳扎稳打,不走弯路。

  与此同时,创始人崔彧玮也十分清醒。“与卡赫的合作不会让汤恩恃宠而骄,行百里者半九十,汤恩会在强大技术的领先优势之下继续扩大战果,把产品推向极致”。

  再来,汤恩内部团队运转良好。目前不同团队紧密配合、跨界贯通,“萧何计”与“张良梯”相辅相成,内部合作没有无谓的损耗和浪费,实现了良好的工作效率和化学反应,做到了“1+1》2”,在天时地利的大环境下,内部达成“人和”。

  面对当下激烈的业内竞争,以及资本市场的空前追捧,崔彧玮很清楚“打铁还需自身硬”,打造优质产品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

  “好的产品会自己说话”, 崔彧玮艰辛这一点。

  “首先做好自己可以把握的部分,把产品力推向极致:作业效果优秀而非作秀,产品价格合理甚至惊喜;同时依靠行业内的沉淀与积累去理解清洁的底层逻辑和客户真正需求,合理规划产品线,提供实用可行的解决方案”。

  创想未来资本(WaveFront Ventures)创始人李晨Ken,也秉承相似理念,并坚定看好汤恩的发展前景。

  作为IoT物联网行业的资深专家,在李晨看来,任何和物联网相关的投资,过程中呈现出的高估值、泡沫,还是要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用动态的曲线去审视。

  “商用清洁的市场规模很大,但是接近1/3在地板清洁,智能化程度非常低,人员成本也非常高。无论产品设备还是服务解决方案,欧美商用清洁市场都比中国领先”。

  “随着AI技术的发展,汤恩的创始团队背景,加上我们对于商业清洁市场的认知,都值得创想未来资本快速果断下注”,李晨表示。

  关于WaveFront Ventures创想未来资本:一家专注于IoT物联网投资的VC,自2015年开始在全球物联网产业进行战略投资和创新孵化。我们是更懂IoT生态和创业者的VC,一直在寻找更多的IoT创新者,欢迎分享与讨论IoT。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24295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2
下一篇 2022-08-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