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缺芯少屏时代将过去 国内面板情结高涨

彩电缺芯少屏时代将过去 国内面板情结高涨,第1张

彩电缺芯少屏时代将过去 国内面板情结高涨

三星、LG和夏普等日韩企业主导的第一波液晶面板投资热潮方兴未艾,内地企业迅速迎头赶上。


本月16日,TCL宣布与深圳国资委下属公司合资的第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高达245亿元。双方将各出资50亿元组建项目公司——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为此,TCL集团拟非公开发行15亿股,募资50亿元投向8.5代线。


随着年内纷纷上马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线,困扰国内彩电厂家多年的“缺芯少屏”时代正成为过去。不过,除TCL外,创维、康佳等多家国产彩电也被传出将进攻液晶面板领域,这种持续高涨的投资面板情结,引发业界对“面板产能恐过剩”的疑虑。


国内“面板情结”高涨


“面板产能过剩,一切好说;经济环境一转好,面板紧张,拿不到货,面板厂家坐地涨价。”过去多年的面板被动论让国内彩电企业吃尽苦头。


据了解,自2009年初大陆电子信息业振兴规划吹起号角后,大陆面板投资计划如雨后春笋般释出。


公开资料显示,京东方8代线今年8月底已经在北京动工,LG Display在广州投建8.5代线的项目已经正式签订官方协议,深圳市政府与TCL合作的8.5代线项目也于前几天正式启动。而计划中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线还有昆山的龙飞光电8.5代线、CEC(中国电子)与夏普拟合资投建的8代线、广东某市准备上马的8.5代线、合肥引进彩虹集团筹划的8代线,还有三星拟在苏州投建的7.5代线。


如此算来,两年后国内至少可能会出现8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对此,行业权威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副总裁谢勤益预计,2013年中国内地的液晶电视规模为4500万台,如果按照全部是32寸计算,3条8代线就可以满足这一需求;而如果按照32寸、42寸、55寸各占出货量的1/3计算的话,也只需要6条8代线。


工信部将出面引导产能过剩


对于TCL上马8.5代线可能引起产能过剩的担忧,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表示,“我们的8.5代线最大意义在于它不是引进项目,而是自主建设,并且是迄今国内最高世代线”。他说,TCL今年液晶电视的销售会超过800万台,明后年会达到1500万台以上。这个项目的年产能力是1400万台,因此没有产能过剩之忧。


事实上,不仅TCL,多家国产彩电企业酝酿进攻液晶面板领域,目前,创维正考虑入股广州LGD8.5代线,市场消息亦传,康佳有意参与昆山龙飞光电8.5代线项目。对此,工信部信息司司长肖华日前对外表示,“国内高世代液晶面板线应形成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否则未来可能出现产能过剩问题”,他透露,目前工信部正在制定新的政策,对液晶面板行业进行引导。


兴业证券研究员时红认为,南京6代线、广州8.5代线及深圳8.5代线几乎都是海外巨头转移生产线的产物,而不是扩张新建的面板线,从某方面来说,它可以避免各巨头产能竞赛所导致的产能过剩。但他也表示,液晶面板行业自身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性,国内企业一定要注意投资风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24260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2
下一篇 2022-08-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