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区块链上记录实物资产的实际情况

如何在区块链上记录实物资产的实际情况,第1张

让我来向你们描绘一个美梦吧。在乌托邦式的未来,所有资产都会在区块链上由代币来表示。每个人都会利用自己的资产来发行自己的代币。由于这些代币背后是有资产支持的,而且它们的所有权都是以透明的方式记录在一个不可更改的去中心化区块链上的,每一个人会接受其他人的代币作为货币。这个世界将不再需要可信的中央机构来发行货币。在一个充斥着代币和区块链的新世界,由私有资产背书的货币将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将拥有自己的银行。

目前,由资产背书的代币主要用于提高商品的流动性。假设你拥有一个价值连城的商品,但是它很难运输。例如,长达12英尺的钢梁。你在Craigslist网站上刊登了一则广告“钢梁待售,上门自提”。接着你开始等待,时间一点点过去。

这个问题在于,这笔交易需要满足“很多需求上的巧合”。你知道,这些钢梁占地方,因为你的车库已经被它们占满了。钢梁也没有什么投资市场。因此,可能只有需要立即使用钢梁的人才会来买,更重要的是,也只有他们才有能力运输这些钢梁。假设你很幸运,一个本地建筑商的工程需要一些钢梁。但是,如果买家离你很远的话,他们可能不会找这个麻烦。毕竟,你很可能不是这个国家唯一能低价出售钢梁的人。

但是,假设你决定将这批钢梁货币化,而非将它们出售。钢梁非常适合货币化,因为它们不会腐朽,也不会被老鼠啃食,不会受到火灾和洪水的影响,而且它们是“可替代的”,也就是说,每一根钢梁都是一模一样的。因此,你可以创建一种锚定钢梁的稳定币:一个代币就代表一根钢梁。为了出售这个代币,你设计了一个精美的网站,写白皮书,还发布了很多新闻稿,称钢梁币(GirderCoin)是引领未来的货币,早期采用者都将成为亿万富翁。不要错失良机,快来购买吧!自古以来,人们都是利用这种方式来实现资产货币化的。相比于有价值的物品本身,它们的代表物更易于交易,有时还会被用作货币。货币化还有利于易坏物品的贮存。例如,如果要将老式沙丁鱼罐头妥善保存数年的话,需要控制气候条件以及谨慎的管理。

但是,交易某个物品的代表物而非这个物品本身会带来欺诈的风险。如果钢梁币价格暴涨——确实有很多这类代币出现过暴涨——至少是在很短暂的一段时间里,你不需要交付实物就能大赚一笔。当然了,钢梁币卖出之后,你的钢梁就属于其他人了,它们的所有权会永久且透明地记录在区块链上。但是,有句谚语说得好,“现实占有,九胜一败。”因此,如果当地的一个建筑商跑到你家对你说:“你好,我需要一些钢梁。”你肯定会卖给他,不是吗?你卖了一些钢梁给他,赚了一笔现金。钢梁币依然存在——实际上还是一切如常——但它不再是 1:1 锚定钢梁了。现在,这个代币系统就成了“部分准备金制”。当然了,几个世纪以来,银行一直是这么做的。

但是,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如果钢梁币持有者想要取走这批钢梁,你就拿不出来了。幸运的是,正如上文所述,钢梁具有可替代性:代币持有者对钢梁的债权没有针对性。而且你很聪明地在钢梁币的条款中加了一条,即,凡是想要取走钢梁的人必须提前 3 天通知。因此,如果真的有人要取走钢梁的话,你就有三天的时间可以补货。除非你很幸运地在 Craigslist 上找到了出售钢梁的广告,否则你就得从钢铁供应商那里以全价购买钢梁。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就是跑路,尽管这么做有悖诚信原则。

在区块链上记录实物资产的所有权变更并不能杜绝欺诈行为。如果你买了一个由实物资产背书的代币,但是这个实物资产并不在你的手上,你怎么知道它是真实存在的?区块链会告诉你这个实物资产的所有者是谁,但是它不会告诉你这个实物资产在哪里。区块链上的记录和实际的情况可能天差地别。

资产背书型代币的发行方为了增强代币持有者的信心,通常会承诺定期进行审计。作为钢梁币的发行者,你可能会承诺每 6 个月会核实你的钢梁库存。沙丁鱼币的持有者也会做出同样的承诺。但是这里面依然存在信任问题,不是吗?由谁来担任审核者?为什么所有人都要相信他们的审核?更何况,他们有可能会收取贿赂来作伪证。如果向钢梁币持有者永久开放车库,供他们随时核实库存,这种方法或能缓解信任问题,不过前提是他们要知道钢梁的总量,而非仅仅是他们个人的持有量——当然了,如果车库里钢梁已经堆到屋顶那么高了,清点数量就会有点困难。因此,你得叫上一位会计朋友,来证实你的钢梁数量是对的,并在网站上放一张证书来向钢梁币持有者证明你是诚实的。严格来说,这就是代币发行者要做的。

你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向代币持有者证明,你的钢梁储备量是充足的。你可以安装一个钢梁摄像头(GirderCam)—— 24 小时监视你的钢梁仓库——并将监控画面公布在网络上。毕竟,有人就通过摄像头来观察小猫咪。或者,你也可以在每根钢梁上安装一个 GPS 追踪器,这样就可以追踪钢梁的动向了。对钢梁实行微型芯片跟踪听起来有点太科幻了,但是在物联网时代,一切皆有可能……只要负担得起成本的话。不过,即便是在物联网时代,对罐头里的沙丁鱼和瓶子里的酒实行微型芯片跟踪似乎也过于复杂了。类似的风险依然存在:托管方偷吃完沙丁鱼,偷喝完酒,然后逃之夭夭,留下一车库被微型芯片跟踪的空罐子和空酒瓶。

要让代币持有者相信你不会欺骗他们的成本很高。对于一个小型钢梁零售商来说,这种成本太过高昂。毕竟,这本来应该是一种简单的赚钱方法。

如果你很诚实,你为了避免这些成本所采用的退出策略是找一个买主。规模经济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大型商业机构相比普通卖家更能承担这些成本。如果可以的话,大型商业机构会想要垄断市场,逼退市场上的小作坊。因此,如果有一家大型商业机构要将你的钢梁币全部买走,然后放入它的钢梁基金(GirderFund),你就会如释重负地接受这笔交易。钢梁基金会向钢梁币持有者开出一个无法拒绝的报价,将这些钢梁转移到自己的仓库里,你终于能在时隔多年之后第一次将车开进车库了——当然了,在此之前要先拆除所有监控设备。毕竟,你不会想在自己享受假期的时候,让全世界都盯着你车库里的车。

将所有资产代币化,让所有人都能发行自己的代币,并让其他人将这些代币当作货币使用——这样一个美梦因信任问题而破碎了。根据定义,实物资产并非去中心化的。在你将自己的钢梁库存货币化之间,这些库存都属于你。但是,一旦实现货币化,你就成了这批钢梁的托管者。你需要强大的基础设施和完美的信誉来获得其他人的信任,从而接受你的代币,甚至将它当做一种投资。如果你不想帮其他人看管资产,那就又回到了上文所说的“上门自提”。矛盾的是,一旦将实物资产去中心化,那么发行资产背书型代币就全无意义了。

在代币和实物资产之间建立可靠的联系需要承担高昂的成本,势必会给市场带来兼并、寡头甚至垄断的趋势。当然了,人们可以使用去中心化的数字资产来给他们的代币背书。但是,相比于将车库里的某个东西货币化,为了发行自己的数字资产而投资数字资产还是很遥远的未来。为什么人们还要这么做?

如果每个人都将持有去中心化数字资产当作稀松平常的事,那么我们梦中的乌托邦——每个人都利用自己的资产来发行代币,并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自由交易这些代币——就会成为现实。但是,在这一切发生之前,资产代币化似乎还是业内人士的重任,“拥有自己的银行”依旧只是个美梦。
责任编辑;z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24245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2
下一篇 2022-08-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