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述物联网的组成 物联网:请下神龛

请简述物联网的组成 物联网:请下神龛,第1张

10月27日,从无锡机场到湖滨饭店的轿车频繁穿梭,湖滨饭店及周围的宾馆入住率暴增,全国各地都来赶一场物联网的大集。2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中科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0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在无锡盛大开幕,同时举行的还有博览会和技术及商业应用高峰论坛,为期三天。八位部长级官员、三位院士、四十多位司局长和五十多位跨国公司高层及大型央企高层出席此次会议,是近年来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力最深远的行业盛会。这不仅是一次对物联网产业的检阅,也是一次集体思考,为下一步发展理清思路。

用战略性眼光
务实布局

“物联网的‘泡泡糖’(PPT)时代已经过去,现在要演示的是真q实d。”张伟(某物联网公司CEO,化名)想起一年前跟用户交流时如是感叹,以前多数公司都是停留在方案构思和宣讲阶段,只能靠PPT(幻灯片)来展示物联网,而现在,用户不再满足于PPT了,要看实际案例。如果说,去年来到无锡,每次参观者接触到的示范项目都是“太湖鱼”,那么今年的无锡,则呈现出更多物联网的应用。
本届博览会就是一次大秀场。以传感器、RFID、网络设备、嵌入式终端制造等为代表的物联网制造业,以通信网络为代表的物联网基础设施服务业,和以软件集成、应用开发等为代表的物联网服务业等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参与了此次博览会。
无锡,整个城市都散发着浓郁的物联网氛围,从2009年8月以来,物联网概念的公司比肩接踵地成立,分布在无锡新区、滨湖区等地。新区设立了10亿元产业培育专项基金,主要用于重点支柱产业促进和新兴产业培育,尤其是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战略性产业,核心企业入驻园区,新区都给予3年贷贴息或一定比例的注册资本金配套;滨湖区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也在集聚各类资源,已累计引进物联网及相关企业200家以上,其中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5家。
无锡市市长毛小平介绍说,2009年8月7日温总理在视察无锡时提到建立感知中国中心,同年10月13日国务院批准同意建设无锡传感网实验区,无锡迅速开始创建物联网、传感网的示范区,技术研发事业培育、人才引进等配套技术相继出台。到今天,有156个物联网项目已经签约,即将开工建设。
去年11月1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协议,先期以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物联网发展中心为运作载体,总部设在无锡。发展中心第一任主任为叶甜春。据叶甜春介绍,发展中心采用了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吸纳社会资本,与工业界紧密合作,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中心目前设立了综合协调部、战略规划部、应用总体部和技术服务部四个部门。
叶甜春认为,物联网与现有传感网和信息化技术的差异是:更大规模的节点覆盖、更综合的系统集成和更智能的信息处理。“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更需要‘战略性眼光’,物联网的培育和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其中核心技术的培育和掌握是关键中的关键。”叶甜春发自肺腑地说,如果没有重点地一哄而上、遍地开花,可以推进信息化,但做不成物联网,或者成为又一个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打工产业”。
中国科学院在知识创新工程中,对传感网/物联网领域进行了战略性的前瞻布局,已开展了近10年工作。包括传感器与芯片、信息网络与传输技术、信息处理与存储、软件等,传感器与芯片方面包括声学、振动、压力、温度、湿度、生物、化学等传感器。

借力运营商

物联网与互联网经常被相提并论,虽然两者的本质、内涵及应用模式都有差别,但发展路线却是可以作一定借鉴的。启明创投董事总经理邝子平认为,互联网发展初期,要感谢运营商,因为他们在互联网还没有明确形态时,就大力投入组建了骨干网,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和完善,促进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如今,物联网来了,运营商又开始摩拳擦掌。
中国电信所关注的领域包括节能减排、民生工程、防灾减灾等。中国电信副总工程师靳东滨透露,中国电信已经在着手建立物联网的企业标准。“因为国家物联网标准组有一些标准并没有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电信建立了企业标准。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出台了七个关于M2M的标准,包括终端、平台设备和服务协议等。”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认为,TD-SCDMA的独特优势为物联网的规模发展提供了网络平台,TD的优势是:国家自主知识产权标准保障了通信的安全可靠;频谱效率更高、客户为每比特数据传输支付费用低;根据网络需求,可自行配置上下行资源,特别适合监控等非对称性数据传输业务。杨志强指出,物联网与TD结合有利于我国两大基础创新技术发挥协调作用。“TD与物联网都属于产业链形态的集群性创新模式,由于这种集群性和链条性,使得这两大基础创新在芯片、终端、测试、系统及应用等各个环节具有高度的重合和协同性,将会充分发挥基础协调作用。”杨志强介绍说。
据悉,中国移动M2M业务已经超过了500万终端,2009年,M2M业务收入超过7个亿,2010年,M2M终端用户超过500万,年增长率66%。M2M产业从分布上来看,电力行业占终端总数的35%多,主要应用为电力远程抄表、电力输配变设备监控;交通行业占终端总数的30%,主要应用为车辆定位管理。
中国移动在无锡物联网研究院建设完善了研发试验环境,拥有总面积达1050平米的基础实验室和支持2G和3G的应用开发测试系统;并建立了中国移动物联网体系架构。其目标是把每一个人、每一辆车、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城市接入物联网。
事实上,物联网产业应该借力于运营商及大企业的投入,给物联网一个初始推动,逐步渗透入行业。

从集中走向分布

运营商所擅长的基础设施是一个方面,物联网最后落地,必然是在行业应用中。物联网应用的一个最普遍特点是从集中走向分布,突出表现在智能安防和制造业等领域。
本土著名安防企业博康集团总裁李璞认为,物联网可实现分布式的智能,分布于全系统内的智能化使人与物、物与物得以通信对话,从而自动获取物的动态特征、关联特征,实现所有物征动态信息互通共享。物联网为智能安防带来了一套完整可参照的“技术体系框架”,改变了现在安防领域局部智能、局部互通的限制。经过海量数据存储、处理及多传输通信技术,实现事前的分析预警、事发的实时报警和事后的侦查取证。
西门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徐亚丁也认为物联网技术为自动化领域带来了更好的分布式解决方案。“制造业面临的大趋势是个性化定制需求、全球化的采购和生产。发达国家的现状是机器密集型,发展中国家的现状是劳动力密集型,两者都向大机器分布式模块化制造转变。”徐亚丁介绍说,采用物联网技术可以使生产自动化从集中走向分布,能够自动调整工序、灵活增减工序。物联网架构使模块可重用性得以提高,可进行重新配置组合以适应生产需要,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调整就业人口,使受良好教育的劳动力从事高附加值的模块设计维护。“分布式模块化生产系统的关键技术就是物联网,物联网技术使每个模块智能化,能够承担灵活多样的生产任务;使模块内部集成,实现机电/人机一体化。”可见,要深化物联网的应用,必须吃透其技术特性和优势,才能找准应用切入点。

资本市场冷静观望

在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的投融资高峰论坛上,来自德同资本、红杉资本、启明创投、美国风投协会等风险投资领域的专家,围绕“风险资本如何孵化伟大企业”这一焦点话题畅所欲言。面对火热的物联网概念,资本市场的态度显得很冷静。
邝子平认为,物联网重点在B2B的市场,物联网早期的发展,更多仍然还是给集团客户解决其所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而不是给最终用户提供一个娱乐或者个性化的平台。“不同于互联网,互联网更多关注B2C市场,物联网的商业模式跟互联网将非常不一样,进入的门槛不一样,它的销售周期也会不一样。”邝子平分析说,B2B业务在中国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非常大,例如为行业用户或政府部门服务的物联网企业,要有能力协调好各方的关系。旷子平认为第一批成功的物联网企业很可能是做系统集成的,即整合各方的物联网资源,提供综合物联网解决方案,而并非纯技术型企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在谈到物联网时也提醒产业界,物联网刚刚起步,对其期望值不要太高,实际上产业界对物联网领域,从技术和体制上都还没完全做好准备。
何积丰建议,物联网产业在上项目的时候要考虑“先民生后重大基础设施”,在“十二五”规划中一个重要的元素是关注民生,他建议在无锡先做一些跟民生相关的项目,如教育、医疗试点等。
除了要撬动资本市场外,国家在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早期的示范及推动、行业标准及法则法规的确定,特别是在营造良性竞争环境、降低产品成本方面,从国家层面的协调与布局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今年8月,中国传感网国际创新园在太湖国际科技园内建成启用,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等多个研发中心成为首批入驻单位。
“2010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掠影
2010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以“感知科技、感知未来”为主题,围绕信息的感知、传输、处理、应用四大核心领域,集中展示物联网产业链各个关键环节的国内外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工艺和新的解决方案,突出展示物联网在工业、农业、电力、交通、物流、环保、水利、安保、家居、教育、医疗、园区等12个领域应用所带来的高品质生活、高效率管理和高科技网络。博览会展示总面积15000平方米,参展及出席单位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IBM、微软、华为、航天信息、清华同方、大唐电信、CETC、东软集团、国网信通、美新半导体、长电科技、华润微电子等众多业内知名企业,共200多家来自世界各地的物联网产业链企业参加了展览。参展企业涵盖了产业链上游的芯片和传感器制造商,中游的应用设备提供商、软件与系统集成商、软件与应用开发商,以及下游的海量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服务提供商。

物联网疫苗冷链运输车。要使民众用上放心安全的疫苗,疫苗冷链运输环节至关重要。近期,宁波凯福莱特种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了历时三年研发的我国首款物联网疫苗冷链运输车。在疫苗运输前能预先了解冷藏车状态,对运输的整个过程实时监控、记录,避免车辆内冷冻机组、箱体密封问题引起的故障。该特种车实现了疫苗运输工具的智能化、感知化、网络化,使传统的冷藏车变成了具有物联网功能的专业网络信息终端。

平安城市。联通结合WCDMA网络和视频终端采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提供公共场所以及重要场所的视频监控、移动执法等多种综合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前端数据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采集并传输到市、区监督指挥调度中心,实时监控并对紧急事件做出快速响应和应对,防范和处理危害城市公共安全的行为。

食品溯源。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拍摄食品包装标签上的二维码,就可查询到相关食品的原材料和生产程序等,这种产品可溯源功能大大方便了消费者,为消费者放心消费提供了保障。

感知健康。无锡矽丰展示的基于物联网和云服务技术的感知健康体验中心及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用以达到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目的。

瑞孚特感知停车。车辆电子标签技术为保安、停车及进出管理提供独立、不间断的系统设备,可以实现对商业区及社区的方便管理,确保只有经过许可的车辆进入。系统还可以提供车辆定期出入及停车费用管理数据。掌握车辆动态情况,分析车辆运行规律,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实现车辆调度派遣无纸化、进出场区识别自动化。

物联网比特实验室。无锡爱睿芯电子有限公司把目光放在了物联网教育市场。实验室主要面向青少年开展物联网方面的宣传、培训和体验等活动。通过数字化的实验、积木化的游戏、个性化的作业和整合化的展示等方式,使学生在互动式、体验式的快乐氛围中,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方向,更快地接受最新的科技知识,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热闹非凡GMIC2016大会上,小米在全新的米家品牌展台上展示了小米电饭煲、小米yeelight床头灯、小米随身灯/电风扇,蓝牙耳机、水质检测笔,甚至骑行自行车等一批新潮奇趣的小米生态链产品。在展会期间,笔者对小米联合创始人、小米副总裁和生态链负责人刘德进行了专访,就启用米家品牌的原因,新形势下小米生态链变化,未来规划、以及其对于小米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干货颇多,一起来看一下。

建立全新米家品牌,跟小米品牌区分

小米生态链在今年3月底已更名为米家,对于这种变化,刘德表示这是因为小米生态链体系发展壮大,产品越来越多,需要对产品品类进行合理的解释。比如小米出了手机、手环、路由器,这都手机周边产品,大家都能够理解,但是现在又出了电饭煲之类产品,一些人会有疑惑。通过推出米家品牌,就可以跟小米产品很好的区分开来。总体来说,米家品牌会比小米品牌更为宽泛,它是将围绕着米粉群体、年轻人居家生活、整个周边去延伸。

今年小米会大力发展小米之家线下店,预计将达到60家。刘德表示,小米之家线下店扩展对小米生活类产品非常有意义,因为像小米电视或小米电饭煲这类产品,会更适应在线下让消费者感知、体验后进行购买。

放缓下的小米生态链 孵化、助推到站台

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小米生态链团队看过了600多个团队,共投了55家公司,目前已有20家公司发布了产品,其中年收入超过1亿的七家,超过10亿元的有两家,小米生态链的发展之快是有目共睹的。对此,刘德表示,小米生态链能够有这么快的发展,是因为站在了IOT物联网巨大的风口下。小米通过生态链的方式,去抓住IOT方面的机会。

据介绍,小米生态链体系去年收入有220%的增长,今年保守估计也会有100%的增长,达到100亿元规模。刘德还透露去年4月和11月分别开过两次减速会,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小米生态链体系的扩大,除了继续探索新兴领域外,小米生态链也需要将一半的精力放在已投的公司,这可能更为重要。“小米生态链投资正经历从孵化、助推到站台的过程”,对新加入生态链的公司的要求无形也更高了。

米家展台

更加关注AR和VR领域,无人机一定会做

对于小米生态链未来的规划,刘德坦言表示,会对AR和VR领域加大关注力度,这也包括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和家用机器人两方面,不过后者会慢一点出来。目前小米生态链已组织了一个团队来做这个方面探索。他同时还提到,也会对个人短途交通加大关注力度。据称,这跟去年推出的小米平衡车不同,后者是更像是一个酷玩产品。对于个人短途交通,他表示就是大家上班时用的私人交通这部分,预期大家会很快看到这方面产品出来。刘德还明确表示,小米生态链不会做汽车。“因为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规划”。至于近期传闻迅猛的小米无人机,刘德明确表示,这个一定会做,会做到一定的高度,而且会觉得确保安全,该产品会在理想的时间段推出。

为小米未来进行探索

在谈到小米生态链对于小米的价值和作用的时候,刘德表示,除了提升小米关注度,吸引新的用户群,以及是小米流水的一个有利补充外,他还跟小米平台启到互为放大器的作用。 他说,早期小米是每家生态链公司的放大器,一个生态链对的产品会在小米生态链上放大,如果未来有100家,200家这样的生态链公司,也会成为小米的放大器。

他还特别提到,小米生态链也帮助小米做了未来的探索,这是更为重要的。一家公司总会去想未来会怎么样,然而在过去的5年,或者10年里,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对未来有准确想象。小米生态链投资的模式,可以让小米对未来进行广泛的布局和探索,最终可以通过一些成功的点来勾画出未来的画像。

随着5G迈出第一步,未来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将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领域得到更好的应用,从而推动智能家居走向全智能时代。其中,AI IoT是未来消费物联网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全智能的发展路径。因此,搭建AI物联网平台成为主流IT厂商在消费物联网领域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今年的AWE展会上,边肖发现基于场景的智能家居演示已经成为很多主流IT厂商的保留部分,是AI物联网平台支持的多设备场景互联的集中展示。在这个过程中,IT领域新兴消费电子和互联网厂商的“入侵”成为AWE近年来越来越关注的趋势。华为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今年,他们以HiLink作为智能家居的基础连接平台,展示了场景物联网技术和产品阵列。在AWE2019举办HiLink生态大会的华为宣布,其物联网生态战略全面升级为全场景智能战略,而HiLink则扮演着平台基础连接的角色,覆盖云、端、边、芯,提供万物互联的全连接架构标准,能够端到端赋能整个生态,解决不同品牌智能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相当于为不同平台不同厂商的设备引入正常通信。边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方向,因为它切入了智能家居市场的一个重要痛点——碎片化。不同的厂商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各司其职,标准、接口、产品布局都不一样,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困惑。由此看来,智能家居时代把统一平台做大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智能手机时代。华为HiLink做的很对,但远远不代表HiLink可以成为智能家居市场的收割者。我们不妨再深入思考一下。Hi-link是土壤,是主流模式。虽然华为的HI-link战略是在2015年12月发布的,但是在HI-link平台真正搭建起来之前,花了大约两年的时间进行探索。目前,在不成熟的智能家居领域,构建一个生态架构或模型是边肖首先想到的问题。这里不得不提另一个角色,就是小米生态链。小米物联网时代的布局比华为早很多。2013年,雷军确定了物联网的发展方向,并形成了初步的方法体系。刘德带领团队在市场上筛选优质的智能硬件初创企业,以投资不控股的形式进入和输出小米的产品理论和方法论,形成一批具有鲜明小米印记的智能家居企业矩阵,以期形成小米设想的“竹林效应”。在此基础上,小米孵化了“米家”这个品牌。从这一点来看,华为的HiLink智能家居战略起步较晚,真正见效更晚。但是,这个“晚”也是相对的。智能家居市场普及成熟之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留给华为布局的时间其实是相当充足的。战略上,华为采取与小米生态链不同的政策。小米生态链的核心是“孵化”,华为HiLink的核心是“连接”和平台。平台的架构包括六大要素:HiLink SDK软件包、生态伙伴拥有的产品、HiLink智能路由器、家庭云平台、智能家居App、HiLink联盟认证。基于此,提供了设备与设备、设备与手机、设备与云、设备与网络之间的标准协议,解决智能终端之间的互联和交互。其实IT之家总结一下,市面上各厂商的智能家居策略可以分为三种。第一,像华为,主平台和开放连接为广大智能家居设备提供了生态土壤,这主要是互联网公司在做;还有一家传统家电巨头,其产品生产线基本可以覆盖全屋智能家居设备需求。在此基础上,辅以软件系统和平台。这类企业通常是家电制造和IT技术双重积累的巨头,如三星、LG等。至于小米的生态链模式,边肖觉得本质上是第二种变体,软件和硬件都有。只是出于对企业规模、经验、效率等各种因素的考虑,才想出了生态链这种创新模式,可以算作第三种。对于消费电子和互联网厂商来说,华为采用的模式其实是比较主流的模式。抛开具体的规则不谈,这个思路其实和苹果的HomeKit很像,而三星的SmartThings平台也在尝试融入体验赛,不仅要把单个产品做好,还要把每个产品和不同产品之间的深度协同体验做好。从这个角度来说,华为HiLink的开放生态和小米这样的封闭生态各有利弊。至于华为HiLink,起步较晚,未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边肖对它的开放模式,以及背后的技术和R&D技能本身和它的头部合作伙伴,更乐观。其实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主要是开放带来的两面性。至于未来,谁会赢还是个未知数。

人们经常提到的产业链,通常是以各个企业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 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形态,用于描述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是一种纵向的价值传递路径。

企业在梳理产业链时,也通常站在自身的角度,是以企业为中心的“捆绑”,而产业生态链是在产业链的基础上,加以客户为中心的“连接”。

那企业该怎样根据自身实际,从战略上去把握产业生态链呢

( 1)企业在战略的制定过程中,需要梳理出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理清上下左右的合作伴关系,以在产业更新迭代中跟进步伐、占得先机,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集动力电池研发、设计,开发、认证和测试于一体的企业。众所周知,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核“芯”部件,在众多动力电池企业还在研究二代磷酸铁锂电池时,宁德时代紧抓新能源汽车之势和国家扶持政策之力,发力于三元锂电池的研发。

企业的成功仅靠趋势的把握和技术上的优势显然是不够的。宁德时代还擅长站在整个产业链的高度,积极布局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联姻。如与上游供应商格林美公司合作,构建了“电池回收一材料再造一电池包再造一-汽车再装配”的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

在下游整车厂商的合作上,与华晨宝马进行订单与权绑定的深度合作:与北汽集团合资建立普莱德,锁定北汽新能源、北汽福田两大整车厂的订单;与上汽集团合资新设时代上汽与上汽时代,时代上汽负责电芯生产,上汽时代负责Pack生产;与广州汽车集团合资设立了广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广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等。

宁德时代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在全球动力电池企业中排名前三位,仅次于松下电器和比亚迪。在2017年成为超越比亚迪、松下电器的电池供应商,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7%,排名第一。宁德时代用不到7年的时间实现了从0到1300亿元的成长奇迹。

(2)企业在制定战略时,要从产业链的各方角度来思考自身战略的可行性,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有可能导致战略计划的失败。

曾经优于亚马逊Kindle的索尼电子阅读器、未能普及的辉瑞吸入式胰岛素、米其林公司的PAX系统防爆胎等,都有过因为忽视产业链相关环节而败走麦城的经历。

这里以米其林公司著名的PAX系统的失败为例,以体会产业链上任何一环节对战略成败的决定性作用。

米其林公司曾推出一款具有全新理念的轮胎PAX轮胎,这款轮胎在被戳破完全漏气的情况下能继续正常运转200公里,而且还能极大地提升胎面寿命和燃油效率,对汽车制造商来说,安装PAX轮胎可以大大地增强其汽车的竞争力。

至此,米其林公司将PAX轮胎视为战略性产品,从原来对单个部件的制造导向转变为系统整合导向,经过5年的努力,终于成功转型,也克服了重重障碍,与奔驰、奥迪、宝马等公司签下合作合同,并说服了另一家大型汽车轮胎制造商——固特异也制造PAX轮胎,应该是万事俱备了。

可出乎意料的是,“东风” 却迟迟没有吹来,这时期PAX轮胎的销量始终萎靡,经反复查找,原因竟然出在轮胎维修上。当PAX轮胎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时,几乎所有的修理站都不愿意提供维修,因为原本的轮胎修理器都用不上,需要购买整套全新设备,维修商认为花费太大,并不划算。

正是对轮胎维修这一环节的忽视,米其林的PAX轮胎在长达12年的挣扎后,停止了向民用市场的供应,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损失。

(3)企业可根据发展战略需要,在理清产业生态链的基础上,进行产业链整合。产业链的整合可划分为横向整合、纵向整合以及混合整合三种类型。

①横向整合是通过对产业链上相同类型企业的约束来提高企业的集中度,扩大市场势力。

②纵向整合是产业链上的企业通过对上下游企业施加纵向约束,使之接受一体化或一体化的合约, 通过产量或价格控制实现纵向的产业利润最大化。

③混合整合则是横向和纵向的结合。许多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都会进行产业整合。

如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模式将种植与采购、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分销及物流、品牌推广等环节都纳入了运营体系中;大锦农业“良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已形成集种植、养殖、食品深加工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 芬欧汇川公司的全产业链模式将森林经营、木材加工、纸张生产等业务进行统筹经营。

也有互联网电商企业在创立之初便定位于产业平台,如找钢网实现了钢厂、流通与客户的一体化连接,起点中文网建立了集创作、培养、销售为一体的电子在线出版机制。

(4)整合不仅来自产业生态链,也来自跨界。

随着新经济、新技术、新模式的出现,各行业在积极寻求跨界整合,借助自身优势,与其他资源进行搭配融合,通过跨行业、跨产业的合作,构建一个具有竞争壁垒的生态圈。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小米等公司便是生态圈建设的典范。

小米公司在2010年强势崛起后,在2013年6月,提出了“生态链”模式,致力于形成以小米品牌为中心的物联网生态体系圈。在生态圈的布局中,小米自己掌控核心智能产品,如手机、电视、路由器、平板、音箱等,周边产品则交给生态链中的其他企业来拓展,形成从中心点不断向外扩散的同心圆结构。

小米为生态圈内的企业提供包括品牌、供应链、销售渠道、投融资、产品企划、品质管控等全方位的支持,生态圈内的公司借助小米的孵化和赋能,快速占领细分市场。

在小米的生态链模式中,可以看到企业之间打开了产业边界,利用股权和交易的纽带、资源的共享和战略的协同等机制,将圈内的企业拧在了一起,通过“竹林效应”的成长逻辑,以“精确制导、精准打击”的作战逻辑,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20世纪90年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 21 世纪初,以国美、苏宁的崛起为开端,演绎了产业之间的精彩纷争;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物联网的推进,产业的竞争已上升到产业生态链的竞争。

所以,不管企业是构建自己的生态圈,或是在主导产业生态链,抑或只是“圈里”“链上”的某一个具体企业,对于产业生态链的清晰梳理、良好把控都极具战略意义。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

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的应用:

1、智能交通。物联网技术在道路交通方面的应用比较成熟。随着社会车辆越来越普及,交通拥堵甚至瘫痪已成为城市的一大问题。对道路交通状况实时监控并将信息及时传递给驾驶人,让驾驶人及时作出出行调整,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

2、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就是物联网在家庭中的基础应用,随着宽带业务的普及,智能家居产品涉及到方方面面。 家中无人,可利用手机等产品客户端远程 *** 作智能空调,调节室温。

3、公共安全。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情况频发,灾害的突发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加大,网可以实时监测环境的不安全性,情况提前预防、实时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威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5149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3
下一篇 2023-08-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