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 Talk 演讲的力量,书籍推荐

Ted Talk 演讲的力量,书籍推荐,第1张

TED TALK演讲的力量:如何让公众表达变成影响力
推荐指数:4星
适用人群:希望提升自己公众表达能力的人,意见领袖,领导,老师,希望提升沟通能力的人 ,员工,学生,所有人

阅读用时:2小时

日期:2019年8月11日
大家都有参加工作汇报的经验,也有看TED视频的经验,我想大多数人应该会更多的被TED演讲视频吸引,被启示,被打开,而在听同事的工作汇报却时常在玩手机或者走神。你有没有仔细想过这里面的原因?

是因为TED演讲更有趣?但是它为什么有趣?而且在整段演讲中你都没有走神?

这就要归属到TED演讲的本质。

跟写作一样,公共演讲即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又是有效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将有价值的能容可以输出给多方的一种方式。而TED之所以成功,创始人Chris Anderson,为所有的演讲者提出了几点要求:

1演讲控制在18分钟以内;

2聚焦于一个观点;

3给出听众关注的理由;

4用听众熟悉的概念表述你的观点;

5让你的观点值得分享。

Chris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人在听演讲时,注意力到20分钟的时候达到一个峰值,在这之后注意力会开始下降,所以要求不管再艰深的内容,也请演讲嘉宾控制在18分钟以内。精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其实时间越短的演讲,需要你准备的时间越长。

一次成功的TED演讲,听众一定是从你的演讲中获得宝贵的东西并带走的。这个东西不会有太多,让他们一次性带走一件东西就好,所以让你的演讲聚焦于一个观点。这个观点要值得分享,那它一定是有价值的,所以也需要它有深度,它需要是一手的经验,需要演讲者不断的挖掘,让自己成为分享这个内容的不二之人。要做到这些,需要提前问问自己:

1我的主线观点是什么?我能给到观众一个奇妙的旅程,让他们从头跟我跟到尾吗?

2我想传递什么?能带给他们他们?

3我的观众大概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他们的理解力是怎么样的?

4为什么我的观点很重要?我怎么去植入这个观点?
对于检验我的主题,下面这个问题清单很有帮助:

1这个主题我喜欢吗?

2它能激发兴趣吗?

3它有价值吗?

4我的演讲是一份礼物还是一个请求?

5演讲内容是新的还是陈旧的?

6我能在规定时间内用必要的例证在充分阐释这个主题吗?

7我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吗?

8我有资格探讨这个主题吗?

9概括我演讲的15个词是什么?

10这15个词能使那些有兴趣听我演讲的人信服吗?
以下几点是我们在演讲中要避免出现的:

1推销式演讲。如果你站上舞台,却开始推销自己的产品,自己的公司,自己的服务,希望别人给到你关注,那么这一定不会是一场好的演讲。好的演讲是给予,不是索取。

2避免漫谈。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否可以给到一场好的演讲,那千万不要不做提前准备,上台漫漫而谈,这是对观众的不尊重,也是对时间的不尊重。

3 不要做一个公司人,到了舞台上只会讲关于企业的大大小小条条框框,因为这类似于第一种推销,观众没有义务去倾听。

4 不要假设自己的演讲一定很有启迪性,而给出大量的空档让观众给予掌声的回报。一场富有启迪性的演讲一定是通过很多的努力,给观众提供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绝非一些奇闻逸事可以取代。
Chris还教给了我们几个有效的演讲技巧:

1与观众产生联系,建立信任感:一定要跟观众有眼神交流,可以一定程度上的展示脆弱,比如告知我其实很紧张,加入一点幽默活跃气氛,放下自我,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去传递信息和启迪。政治和宗教立场可能会快速与一些观众建立连接,但是也有可能立刻树立另一批观众的抵触。

2讲故事:我们需要一个主线清晰的故事,故事中可以放入一个容易跟观众产生共鸣的主人公,故事要有张力,在故事的叙述中给到一些细节,让观众进入到场景中,最后给到满意的结局并赋予意义。

3解释艰涩的概念时:可以通过暗语和例子来点燃观众的好奇心,一步一步的带入到主题中,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用新的词汇去解释另一个新的词汇,这样的演讲中,演讲者务必多跟非本专业的人反复咀嚼演讲稿,确保整片稿子有一个完整的层级结构,不让你的听众在听的过程中有太多知识断结。

4想要引入一个颠覆性的观点时,可以通过铺垫、推理和侦探的方式。(这个技巧可能是最难的,若想掌握,请阅读原文的案例自行琢磨,本人也需要多加琢磨)

5通过视觉呈现来辅助你要演讲的内容,比如画、设计、视频。需注意的是,避免过多的幻灯片占有观众的注意力,因为他们的注意力一定是分散在你的演讲内容和幻灯片上。如果希望他们更多注意你的演讲内容,不妨把幻灯片放回到背景图上,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回到你的内容中。

6开场白:开场就要吸引到观众的注意力!可以通过精彩的陈述和有趣的问题带入主题中。如果是以回答问题的方式,那一定要留有悬念,把最重要的启示留到最后。

7结尾:千万不要草草了事或者说一大堆感谢词。结尾需要有分量,你可以来一个镜头回放,跟开场结合,或者号召行动、作出个人承诺、输出价值和景愿、重新审视、适宜的激励。这里是强调你希望观众从你的演讲中带走的东西,也是加深他们印象的时刻,不要忽略。
这并不是火箭科学,我相信跟mei的高效阅读一样,通过掌握技巧,不断的练习,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给到有价值的演讲。同时,我们都不需要去成为另外一个优秀的演讲者,我们只需要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格,就非常棒了!
“传播有价值的思想是一个个体所能做到的最有价值的事情,因为在互联网时代,思想的种子一旦被播种,就能生根发芽,影响无数人,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Chris Anderson

“一定要迫使自己大胆、勇敢的走出来,走出你非常熟悉的或者别人已经讲过的安全地带,给这个世界提供一些值得引发上千场对话的问题和启示”-TED speaker

Simon Sinek 是TED讲师里视频观看量最高的TOP3。他擅长讲解领导力,《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的视频在TED官网上的点击量超过了3200万。(文末分享该视频)
虽然Simon现在是很棒的讲师,也是畅销书作者,但他以前其实非常害羞,不喜欢在公众面前说话,每次都是躲在角落里。

而这种大反转不仅仅是运气、或者天时地利人和,而是勇敢面对与消除恐惧、不断尝试与犯错、反复上台练习无数次的结果。

Simon大方分享了7个关于如何做出一场有自信、有魅力、有意义的演讲的技巧:
1不要马上开始演讲

很多人一上台就马上开始演讲了,这样显得很紧张,会给观众暗示你有一丝不安全感和恐惧感。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相反的。

静静地走到演讲台上,然后深呼吸一口,站定,等上几秒钟再开始说话。

这也许听起来会有点浪费时间,感觉在台上特别尴尬;但这会告诉观众,你非常自信,你在掌控着这个演讲台。
2做一个给予者,而不是索取者

经常有一些演讲者的目的是为了兜售产品或理念,好让人们关注他们的社交媒体账号、购买他们的书或甚至喜欢他们。

这些都是“索取者”,而观众能一眼看穿他们的目的。当演讲者的目的是索取时,就会让观众远离他们。

人们都是高度社交性的动物,即使在讲台上隔着一定的距离,人们也能判断出你是一个给予者还是一个索取者。

而更让人们信赖的则是给予者,也就是能带给他们价值、教会他们新知识、激励他们心灵的人。
3与观众一一眼神交流

眼神在观众席一扫而过、来回摇摆是很糟糕的, 看起来你好像看了每一个人,但其实根本没有与观众建立连接。

要感觉你在与观众交流,你不是“对”他们演讲,而是“与”他们说话。

这个技巧不仅能与观众一个一个建立更深的联系,而且整个观众席都能感受到交流的氛围。
4语速要异常慢

当人紧张的时候,不仅心跳加快,而且语速也会加快。不过幸好观众比我们想象得更有耐心、更加包容。

虽然他们希望你能流利快速地在台上演讲,但你说得越着急,就会越让观众失望。 如果你停下来静静地待上一小会,做一个长长的深呼吸,他们会等着你的,这让人很意外。

Simon说,当你站在演讲台上演说时,如果语速慢到每个字之间都有几秒间隔,那么观众会…注…意…聆…听…你…的…每…一…个…字。这很不可思议,但很管用。
5忽视不支持你的观众

忽略那些皱眉、双手抱臂或摇头说不的观众。

相反,你的注意力应该只集中在支持者身上。他们是那些很明显的参与者、享受你的演说、点头表示赞成的人。

比起说服不支持者,找到积极与你互动的观众,会更加让你自信和放松。
6化紧张为兴奋

Simon是在看奥运会的时候学习到的这一个技巧。

几年前他注意到记者在采访奥运会运动员时,赛前赛后都会问一个同样的问题:“你紧张吗?”而所有的运动员都给出了同样的回答:“不紧张,我很兴奋。”

他们都是把身体的紧张反应——手心出汗、心跳加快和神经紧张——重新解读为兴奋、激动的表现。

当演讲者站在台上时,也可以做同样的事情。可以大声对自己说:“我不紧张,我很兴奋!”

这样做,真的会奇迹般地帮你改变演讲时的心态。
7演讲完毕记得说谢谢

观众的掌声是给你的礼物,当你接受了这份礼物,就理所应当要表现出对它有多么感谢。

这就是Simon每次演讲结束时,都以既简单又有力的两个字“谢谢”作为结语的原因。

Simon说,观众把自己的时间献给了你,并且还赠予你掌声。这是一份礼物,你需要好好感谢。

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须躬行。大家再一起学习下Simon的真人示范吧,带着学习演讲技巧的心态,回顾一次他的演讲视频:
(本文编译自Entrepreneur,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英文原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4945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 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