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物联网应用技术?

什么是物联网应用技术?,第1张

物联网应用技术是物联网在大学专科(高职)层次的唯一专业,属于计算机系,升本专业为物联网工程。
物联网应用技术是掌握射频、嵌入式、传感器、无线传输、信息处理、物联网域名等物联网技术,掌握物联网系统的传感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关键设计等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从事 WSN、RFID 系统、局域网、安防监控系统等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
物联网是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物联网域名,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泛在网、物联网和传感网是依次包容的关系。传感器网络专注于物与物之间的末端联系,它专注于物理世界信息的感知和采集,专注于网络的分发和汇聚效率;专注于低速高效,低功低耗。
物联网是面向物与物和人与物的网络,它包含多种感知单元(传感器、RFID 等等),同时支持一种或几种网络通信方式,为现实世界提供服务和应用。泛在网涵盖并高于物联网,讲求多网络和多技术融合,探索通信和服务的无缝连接,探索人与人之间新的通信和服务方式。

1分合闸功能——5种控制方式,满足更多场景需求
a)手柄控制:支持本地手柄控制
i不改变传统使用习惯,传承机械设计经典
ii维修模式:隐患未除,远程无效;
b)按钮控制:一键电动按钮控制开合更方便
i老弱妇孺不再害怕,电机按钮,一键通断电源
ii简单
c)远程控制:支持PC与移动端APP远程控制
i远程监测、管理、控制,让管理者与使用者可预见,可实现,可方便;
ii统一物管平台、移动手机APP,让管理数据化,可视化,实时化,
d)定时控制:支持指定断路器,某日某时某分,是否重复执行某一种状态
i开,是一种需要,关,也是一种需要,在某个时间点,重复一种状态更是一种需要
ii错过用电高峰、电价高峰,节约用电成本
e)传感器联动控制:支持节点传感器对接到系统,联动断路器动作
i眼耳鼻舌身意,传感联通智慧
2数据计量
提拇慧电数据管理平台是基于智能云断路器数据采集功能实现的
a)电费计算:具备电费统计功能,可自行设定电价;并且支持区间电价统计功能;
i远程抄表,设定电价,分时计算,报表显示,精准到日、周、月、年
ii商铺、宿舍、工厂、场馆…电费分析,精确到每一条具体线路,合理用电
b)漏电检测:每月某日某时,自检断路器状态;漏电以及漏电异常提醒;
i99%的人都忽略的“生命安全监测”,智能云断路器漏电自检,保障安全
c)电压统计:实时显示断路器的电压变化
i安全用电,实时显示电压,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d)电流统计:实时显示断路器的电流变化
i了解电流变化,更精准判断设备功率
e)温度显示:
i独有温度保护功能,实时监测断路器温度状态
ii温度达到70,客户端报警,温度达到85,电源自动断开
f)漏电显示
i漏电电流24mA,自动断电
ii实时显示漏电电流,辅助电力异常排查
g)功率显示: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素
3报警检测:预而有防,12种用电异常监测报警
温度短路漏电过压欠压过载维修最小功率最大功率漏电异常开关异常
a)温度:断路器内部温度70度预警,APP提醒,85度报警,硬件分闸
b)短路:超过额定电流35~6倍,05内秒跳闸,6倍以上01秒跳闸
c)漏电:通过专业漏电检测线圈实时检测零火线电流,漏电流25ma时,004秒跳闸。
d)过压:电压超过250V进行预警,超过270V,5秒后报警跳闸。电压恢复正常后25秒后自动合闸;
f)最大功率:可设定最大电流,限定最大功率,一旦功率过大便会报警;
g)欠压:电压低于195V进行预警,低于175V,5秒后报警跳闸。电压恢复正常后25秒后自动合闸;
h)过载:超过设定的额定电流报警,持续超过12倍额定电流3700秒后跳闸,找过额定电流12-35倍,5秒跳闸
i)维修:手动关闸断路器进入维修模式,按钮失效,断路器将无法远程(手机APP或平台)分合闸,手动合闸后恢复正常;
k)漏电异常:漏电配件损坏,将报警漏电异常
l)开关异常:合闸后输出端没有输出,将报开关异常
4电流限定:限定最大用电电流,保障电流稳定,保护用电设备;
限制单个断路器下面的用电设备能使用的最大电流,该路下的功率可在1-32A的范围内限定单路的功率。这样可以保证该断路器下的用电设备的电流稳定,防止出现电器设备电流异常,保障电器设备的寿命与安全。
5功率限定:保护用电线路,避免电气火灾;
可通过客户端轻松实现某路断路器下的用电设备的功率限定,功率可在1-7040W的范围内限定单路的功率。防止公寓、寝室等场所使用大功率电器,避免了线路的用电风险,保证了线路的寿命。
6漏电自检:支持漏电自检,可设定每月某日某时,自检断路器状态;漏电以及漏电异常提醒;以此避免人为遗忘;
7定时功能:支持指定断路器,某日某时某分,是否重复执行某一种状态
8维修模式:手动关闸断路器进入维修模式,按钮失效,断路器将无法远程(手机APP或平台)分合闸,手动合闸后恢复正常;
手动断开该路断路器时,客户端无法通过软件命令形式重新闭合断路器,APP提示断路器处在检修模式,因为手动断开断路器的时候通常是有工作人员维修设备或检修线路,这种情况下,不明情况的人通过客户端远程上电是很危险的,很可能造成工作人员触电甚至火灾。维修结束后,工作人员手动再闭合断路器,断路器会取消维修模式,断路器此时便可以正常控制。
9浪涌保护功能:4000V浪涌保护功能
浪涌是指瞬间(微秒级别)电流或电压过大的情况。造成浪涌(瞬变脉冲)的原因包括闪电、接地不良、感性负载切换、市电故障排除以及静电放电(ESD),其结果可能会造成数据丢失(或损坏)甚至设备的损毁。而其中以闪电破坏性最强。
传统断路器一般不具备防浪涌功能,需另配浪涌保护器,提拇智能断路器自带浪涌保护功能,可承载脉冲4000v电压冲击。
10分享功能:分享的不只是权限,更是管理的便利
i从一套完整的电力系统,到一条具体线路,乃至一个具体应用场景,均可实现从几小时到几日,几月乃至永久的权限分享;
ii网关分享、断路器分享、场景分享
11数据报表导出功能:
为管理者提供一份完整的电力使用报表,精准到每一条,每一日具体线路的用电参数以及周期监测数据,为电力规划提供有利判断依据。
i精准查阅某一条具体线路设备的功率、电流、电压、温度、漏电情况
ii精准分析,支持日、周、月、年的用电量查询,方便了解整体耗电情况。
iii提供整体电量和电费统计数据以及个别大功率电器用电量,以便调控,节约用电
12日志查询:
i管理者掌控 *** 作流程,明确责任
ii为系统故障排查提供依据
提拇智能云断路器是通过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技术实现智慧用电、安全用电以及能源管理的智能电力管理产品。

物联网其实是互联网的一个延伸,互联网的终端是计算机(PC、服务器),我们运行的所有程序,都是计算机和网络中的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除了计算机外,没有涉及任何其他的终端(硬件)。

物联网的本质还是互联网,只不过终端不再是计算机(PC、服务器),而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及其配套的传感器。这是计算机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人类服务的计算机呈现出各种形态,如穿戴设备、环境监控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等。只要有硬件或产品连上网,发生数据交互,就叫物联网。

物联网就业机会非常多,因为物联网技术应用非常广泛,例如:

1、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通讯技术,将与家具生活的各种子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统筹管理,让家具生活更舒适,方便,有效,与安全。
2、智能交通
3、智能医疗
4、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网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集传感、通信、计算、决策与控制为一体的综合数物复合系统,通过获取电网各层节点资源和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分层次的控制管理和电力调配,实现能量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效利用率,提高安全可靠性,节能减排,提高用户供电质量,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5、智能物流

扩展资料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活点定义: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用,但物联网中所有的元素(所有的设备、资源及通信等)都是个性化和私有化。

智能电网的支撑技术

智能电网的主要支撑技术有实现收集、存储、分析、处理、显示海量信息数据的可靠信息技术,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通信技术,具备资源优化配置、科学决策、电网运行高效管理、电网异常及事故快速响应的智能调度技术,电能量消费与预测技术,中压或低压配电网上的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规划控制技术,包括电能质量、功率因数、相位、故障事件、变压器和线路负荷等数据在内的参考量测技术及相关传感器技术等。

物联网相关技术在智慧电网中的作用

在当前的电网中,传感器的应用很广泛,但主要是机电类传感器,其获取的方法往往是物理方法,传递的信号往往是模拟量,这就决定了它往往是通过电缆进行传输。智能传感器不但涉及传感技术,还与微机械、微电子、数字信号处理、网络通信直接相关。

它获取信息的方式往往是将所需获取的信息直接转变为光信号或者电信号,输出为数字量。智能传感器还具有一定的信息存储和分析能力,可以对信息进行初级加工再向上一级传递,避免了上级设备对于信息的处理量过大,也节省了网络流量。

物联网技术中,信号一般使用光缆进行传输,对于设备内部的状态量等不便于直接连线传输的信号,还可以采用无线传输,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在主站,由于传输来的数据为数字量,就避免了繁杂的数据转换和处理工作,这些优势应当发挥。但是,电网对于信息的可靠性要求很高,特别在信息传输方面。

如果是在民用或者商用行业,信息传递的可靠性要求较低,物联网当前的可靠性水平便可以胜任。但对于电网来说,错误信息传递的结果是很严重的,可能导致电网中自动装置的错误动作,切断正常运行的大量负荷,或者电能计量出现重大失误等。在可靠性无法保证的情况下,物联网技术的重要优势——信息传递将难以发挥作用,这也就相应导致了在网络层之上的应用层无法应用于智能电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4772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 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