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门公共自行车使用永安行吗

沈家门公共自行车使用永安行吗,第1张

沈家门公共自行车使用永安行
永安行是2016年11月24日推出的一款可以租用永安公共自行车和永安共享单车的APP,在中国公共自行车领域有6年的运营经历,在全国100多个城市有自己的运营管理团队。
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Youon Technology Co,Ltd),公司以基于物联网和数据云技术的共享出行系统的研发、销售、建设和运营为主业,发力智慧交通与智慧生活两大产品板块。

单车大战是产品体验、市场份额、用户数据以及融资竞赛之争,而这些争斗又集中、及时反馈在媒体、自媒体的声势上,“橙黄大战”成为共享单车的主线,为何在产品质量、运营效率差距巨大的两家公司却被屡屡并列谈起?在纷繁的表象之中,这其中的“山山水水”耐人寻味。

ofo每轮的融资总额总要刻意比之前摩拜的融资更高一些,每次公开投放到市场上单车数量也理所应当的比摩拜更多一些,并且拉上了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机构调研出报告,显示其市场份额恰好比摩拜强一点,这种贴着摩拜打的策略无疑是成功的。

最近ofo提出做共享单车“安卓”,称摩拜单车是“苹果”,突出ofo低成本、以数量抢占市场,把摩拜捧成走精英路线,既突出了ofo比市场份额比摩拜多,形成“两分天下”的声势;实际上能称之为共享单车“安卓”的实际上是为ofo等提供开放供应链的代工工厂。套路玩得这么深, 处心积虑地贴着摩拜打,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一、在腾讯与阿里的场景之争中站队并渔利

没有AT(阿里、腾讯)入局的风口似乎不够火。AT比一般的风险投资机构更有钱,更有业务上战略考量,不急于“退出”,流量扶持力度也很大。当摩拜、ofo把共享单车演变为“马化腾”与“马云”两个后台老板的博弈时,事已经成了一半。

在金沙江创投A轮投资ofo之后计划把投资滴滴的资本力量悉数引入到ofo,可惜朱啸虎跟丢了腾讯、淡马锡、富士康等投资方。金沙江创投副总裁罗斌也说“90天终结论”是错估腾讯会投ofo。

腾讯在共享单车之中选择投资哪一方,往往是决定性的,比如此前腾讯投资的58、滴滴就在与赶集、快的的对抗中获胜。

马化腾在朋友圈怼朱啸虎清晰地表明其投资摩拜的逻辑不仅仅是看人情,而是看好智能单车在物联网(IOT)时代的前景。而此前的腾讯挺摩拜早有迹象,从微信官方把摩拜单车作为第一个小程序落地场景,微信钱包的流量位置比滴滴出行靠前。而滴滴出行已经完成了其普及微信支付的使命,摩拜单车对比腾讯的“连接”战略更为重要。

双方都把跑马圈地作为当务之急,ofo的地推人员在地铁、繁华区域用更多的小黄车把摩拜单车围住,倾向于在投资机构的写字楼下铺量,在早期ofo与摩拜对标的优势在于造成成本低、押金低,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这也让其在对标摩拜单车中收获VC重视。

在D+轮蚂蚁金服注资之后,ofo被认为是站在阿里巴巴的棋盘上,甚至为了突出阿里系背景,从微信公众号起家的ofo一直没有开发“小程序”的流量入口。ofo在市场铺量、媒体声量上贴着摩拜打的“红利”凸显,在7月初,ofo宣布完成7亿美金E轮融资,已成为2AT的最大赢家。

二、第二梯队项目或成为“橙黄大战”的输家

ofo贴着摩拜打,其实无法打败摩拜,毕竟摩拜单质量在长期高强度的公共自行车运营中损耗率更低,并且在支付订单环节没有漏洞,在腾讯及众多VC机构扶持摩拜前提下,以劣币驱逐良币是不可能的。

ofo是实际上资本市场制造“二选一”的局面,当ofo吸干共享单车赛道上的剩余资金之后,其他共享单车项目就面临无钱可融的窘境,只能等死,悟空单车、3Vbike等共享单车一家家倒下正是由于融资断裂而死的。

(金沙江创投副总裁罗斌透露ofo的竞争战术动机)

笔者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共享单车融资竞赛,创投机会在聚光灯外》分析投资摩拜、ofo性价比越来越低,往往需要付出极大资金占极少数股份,不如投给优拜、小蓝、hellobike等第二梯队划算。毕竟共享单车说到底是面向用户而非投资人,最终还是靠用户用脚投票,2VC只是阶段性的手段,机会永远属于那些踏实做产品、精细化运营的团队。第一梯队可能会掉队,第二梯队也有可能跻身一流。

其实很大程度上ofo早前投放市场的单车就属于质劣的产品,而这些很快将会被社会和市场淘汰。事实上,ofo如今就已经在开始进行自我淘汰,放弃原有的单车投放策略,开始选择跟随摩拜,但这一切都等于从零开始,资本市场原本不会留给ofo足够的时间。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ofo这招“声东击西”的确高明,看似对标摩拜,实际效果是阻断第二梯队单车项目的“救命粮草”,使其徘徊在生存线,让第二梯队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赢得宝贵的时间。

三、ofo与阿里的合作是权宜之计,小黄车的经营战略却说不清楚

与马化腾仅扶持摩拜单车一家不同,马云更想赋能除摩拜之外的所有共享单车,而不会All in小黄车一家。

阿里系在去年11月就尝试用芝麻信用“免押金”与杭州本土创业项目骑呗单车合作;今年3月份“永安行”A轮融资中领投方是蚂蚁金服(阿里巴巴);5月初ofo、永安行、小蓝、优拜单车、由你单车等共享单车入驻支付宝“扫一扫”,新用户以芝麻信用免押金或者减押金,笔者打开支付宝的频次明显增加。

6月20日,ofo突然宣布押金从99元上升至199元,支付宝中ofo的流量入口中“芝麻免押金”字样随时消失,如果老用户退押金之后也必须缴纳最新押金199元。业内认为,ofo为支撑其高损耗的运维成本,放弃低成本押金获客是必然之举;这也让以芝麻信用免押金来落地更多生活场景的战略受阻。

(目前支付宝连接单车之中只有小黄车无法使用芝麻信用)

ofo的显性经营目标是如何在传播声量、车辆数量上压制摩拜,而除此之外缺乏明确的经营战略。去年ofo一直强调“连接单车,但不生产单车”,创始人戴威也心心念念要连接存量单车做“以1换N”,但ofo车辆基本属于增量投入。

(来源ofo官网)

小黄车的一至三代是机械锁装置,既缺乏准确的硬件定位数据,也没有精准的成交数据,去年戴威还称机械锁打开是999%,而智能锁打开率是90%,所以ofo使用机械锁。ofo对物联网的漠视、智能化装备的滞后以及短途大数据缺失,显然与阿里巴巴集团致力于成为“DT时代”基础设施的战略目标、“五新战略”之中的“大数据”并不相称。

在马化腾看衰ofo是“哑终端”和小灵通之后,ofo在次日宣布其推出了全球首款物联网智能锁,但这些锁何时才能对投放在市场上的单车进行更换,ofo却并没有给出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ofo公关实力确实厉害。

结语

如今ofo终获阿里巴巴融资,使得市面上第二梯队及尾部项目生存局面堪忧,也让其在用户心中留下ofo是市场领头羊的刻板印象。

但没有哪家公司能靠打击竞争对手长期存活的,就像“开车不能一直盯着后视镜”,真正的较量最终还是要靠用户,而ofo前期依靠公关驱动型及野蛮式铺量,并不能真正显著改善用户体验。

而对ofo来说,最大危机莫过于市场第二梯队项目获得阿里加注融资,或者能在精细化运营上取得突破,这将一举打破只有两家独大的市场格局。

作者:李星,靠谱的阿星,科技专栏作者

前30分钟免费骑,后续每30分钟收费05元,一天的封顶金额为20。
永安行自行车在收费方面提供了有押金和免押两种模式。免押针对的是芝麻信用在600分以上的消费人群,费用标准是前30分钟免费骑,后续每30分钟收费05元,一天的封顶金额为20。押金体系面向的就是芝麻信用分不够的人群,永安自行车的押金不算高,数目为99元。缴纳完后才能正式使用车辆,使用规则与之前免押一样,同样需要交纳超出时间的行驶费。
永安行共享单车是一款公共自行车app,创建的时间为2016年,总部位于江苏常州。该项目开展了规范型共享单车、共享助力自行车等共享出行业务,为大众消费者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共享项目选择,覆盖了不同用户在不同环境下对于不同出行距离和速度的需求。而支撑着永安行共享单车运营的,是品牌总部拥有的先进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平台,以及从各行各业中聘请而来的专业、技术,运营人员。伴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有车一族的数量在明显增长着,但与此同时,道路拥挤以及排放问题也成为了大众关注、忧心的点。永安行共享单车作为一个多方面的绿色交通服务,营造出了适合全民参与的低碳交易平台,顺应了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的理念,帮助社会成员们养成了低碳生活的习惯。从永安行共享单车项目的创建,到之后发展的这几年内,企业先后承接了多个省份、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项目。到2018年年底的时候,永安行共享单车已经在全国近300个地区内成功开展起了共享自行车项目,会员注册量达到了5000万人以上。

“寒号鸟”的寓言可能很多人都听过,故事中的寒号鸟是个懒汉,夏天不筑巢,等到寒风起,也每天都是晚上打哆嗦表示第二天要筑巢,但是等到白天又得过且过熬过一天,最后只能活活冻死。而在共享单车行业火爆的上半年,有很多企业只是一味新增单车,没有想如何将服务做得更为细致,将管理做的更完善。所以当各地管理办法出台之后,这些企业也就只能在短暂哀鸣一声,再消无声息地消失。近期大家看到关于共享单车的消息可不少,不过显然并不都是什么好消息。比如昨日就有不少媒体报道小鸣单车裁员99%,CEO已经离职,而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也已经失联。再加上最近频频爆出负面消息的酷骑单车,已经宣布停运的小鹿单车、悟空单车,以及被永安行收购的哈罗单车,大家心里多少感觉到了,今年共享单车的冬天可是比去年要寒冷得多。

温暖的季节已经一去不返

去年的冬天,共享单车正是深受资本宠爱的新星,大家都争先恐后往里面砸钱,生怕给钱给的慢了人家不收。也正因为如此,各地各色的共享单车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据网友的不完全统计,最多的时候共享单车企业至少有23家,由于不同的单车企业纷纷选用不用的颜色以做区分,网上曾经流传一个段子,说共享单车缺的不是资金,而是颜色,而共享单车之间的竞争也被网友戏称为“彩虹大战”。作为今年最热的风口之一,共享单车不仅在国内市场蓬勃发展,还走出了国门走向世界,目前摩拜单车已经在全球12个国家200座城市运营着超过700万辆单车,拥有超过2亿注册用户,每天提供超过3000万次骑行。而ofo小黄车也是在9个国家同步运营,目前在全球已经连接超过800万辆共享单车,日订单超过2500万。也难怪网友们纷纷将共享单车列为“新四大发明”之一。

冷风过境,共享单车规范管理

但各色各样的共享单车并没有像最开始那样给用户带来惊艳的感觉,虽然现在满大街都是随时可用的共享单车,但是这些单车也慢慢变成了城市管理的负担。不断溢出的单车数量变得难以管理:地铁站公交站口排成长龙的单车严重干扰了行人的出行;在人行车道以及机动车道上横冲直撞的骑车人也给市民和汽车驾驶员带来了安全隐患;而那些损坏之后的共享单车更是渐渐形成了壮观的“共享单车坟场”。为了更好地监督共享单车的相关管理,今年5月7日,中国自行车协会在上海召开共享单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宣布成立中国自行车协会共享单车专业委员会。专委会还参与到了制定《共享单车团体标准》和试点,并推动相关强制性标准制订。随后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在8月正式推出《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更为详细且明确地规范了共享单车在投放和运营方面的机制。在《指导意见》正式推出之后,广州市交委第一个宣布暂停城市内共享单车的新增投放,随后各地也相继出台管理详细规章,除除此之外,各地还规划共享单车停放点、建立城市非机动车道、给共享单车编码标记,以及对不合规使用或运营共享单车的企业及用户予以处罚等多项意见也纷纷出台。管理办法的完善,最直接的影响是让一些本就是在浑水摸鱼的企业混不下去了。

凛冬将至,谁能安然度过?

这样一来,那些原本打着把共享单车往马路上一丢就在家躺着赚钱的人可就难受了,这就造成不少实力较弱的共享单车企业在管理收紧之后纷纷出现问题。10月22日,北京小鹿单车宣布主动回收已投放的电动自行车,并在23日零时起北京暂停运营;网传酷骑单车押金退款难,公司员工更是走的七七八八;哈罗单车更是被永安行收购二者抱团取暖再加上这次小鸣单车老板“失联”,难道共享单车只能是昙花一现吗?其实不然,共享单车企业并非全是“寒号鸟”,类似摩拜、ofo这样的行业领头羊,一方面背后有着强大的财力支撑,另一方面在背后也有较为强大的平台技术支撑,以及相对完善的车辆运维制度。

目前摩拜单车配备全球多模定位系统(包括GPS、北斗、格洛纳斯)的智能锁,除了让摩拜单车可以随时了解每一辆单车的位置和状况,也能帮助其人工智能平台“魔方”获得更为详细的交通出行大数据,进而配合城市规划,不断调整城市最适合的单车数量并确保有序运营。

而ofo也在最近宣布加入芝麻信用免押计划,让用户可以免押金体验小黄车带来的便利的城市交通出行。而这两家共享单车也是目前我们最为熟悉,市场占有率最高,用户数量最多的企业,他们的诸多战略布局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因而我们也不难发现,只要是筑好了巢,不管管理如何变化,企业方能安然度过这个冬天。

本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提前完成千亿销量,小米何以华丽转身

iOS越狱渐亡是正版生态的胜利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4511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9
下一篇 2023-08-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