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馆登记系统是请公安局的人过来安装的,还是自己可以下载软件安装的?

宾馆登记系统是请公安局的人过来安装的,还是自己可以下载软件安装的?,第1张

宾馆登记系统是需要到公安部门申请,由专门公安部门上门安装的,如果不是公安部门安装公安部门是无法登记入住信息,也不属于正规系统。

当地宾馆不能安装公安网,装的是旅馆业管理系统VPDN。

安装VPDN需要手续如下:

个人客户:携带户主有效证件(若非本人办理,还需提供代办人有效证件)至电信营业厅办理。

单位客户:携带单位有效证件及经办人有效证件(即个人有效证件)至电信营业厅办理。

公网物联网卡利用公开的通用APN进行通信,通过运行商API管理,仅用于访问互联网。

特殊的网卡可以使用APN致力于物联网通信,管理物联网的交通卡通过运营商API管理和VPDN的物联网网络,上网和客户的内部网络,实现私有网络互 *** 作性的影响,可以解决跨运营商的IP。

扩展资料:

VPDN的应用范围:地点分散、分支机构遍布各地的用户,特别是流动人员较多的用户,如企业用户、远程教育用户等。

需要通过长途电信甚至国际电话联系的分散式用户。对线路安全和可用性有一定需求的用户。此外,通过VPDN技术,可以实现特定站点的关闭,可以为小型ISP和大型群体用户提供单、多端口批发业务。

VPDN网络结构由一个局(局指电信局)(或中心终端)和一个客户系统组成。VPDN客户端系统由企业端和远程端两部分组成。通常,企业端是企业内部的局域网,通过专线与UNINET连接。远程端是拨号客户端,拨号访问企业内部网。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VPDN

数字城市建设的牵引是外生的数字化技术,本质是内生的刀刃向内改革。目前,智慧城市建设依然是“强政策驱动”的领域,如今全国已有近300个城市完成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数字城市作为促进城市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重视。

未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化等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的进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的不再是数字城市,而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

数字城市建设是要以数字化为手段,引领撬动政务服务、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生态保护、政府运行等各个领域的整体性转变和全方位改革,根本上引领治理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大幅提升。

当下物联网,数据智能等技术已经开始深度应用到城市的各种场景中,将现实城市中的人、物、地、事、场等各种要素结构化和数字化,充分融合跨系统,跨业务,跨部门的各类数据,构筑起让城市耳聪目明的城市大脑基础设施。

尤其针对城市治理中的安全保障、应急处理、资源调度和研判分析等痛点和难点,可以通过城市大脑的运行做到从“事后统计”到“事前预测”,从“被动处置”到“主动处理”,把原有的靠人工为主的城市管理转型升级到靠智能驱动的城市运行。Hightopo数字孪生智慧城市,协助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的一体化化监控体系,通过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业务信息共享与整合,聚焦城市运行监测、分析决策、可视化指挥、应急管理等环节,对人口统计、民生服务、信访举报、产业经济、突发事件等一系列综合指标进行有效监控,并围绕网格化管理、综合执法、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重点领域,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水平和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打造智慧市政、智慧城管、智慧社区等智慧型城市。

对接公安系统、消防系统、医疗系统,全方面支持对城市公共安全各领域运行态势进行实时监测与可视分析。为雪亮工程、天网工程、公安数字运维、社区安全管理等行业提供可视化管理工具。

通过数据汇聚和分析,结合 GIS 地图的可视化展现形式,以生态化的服务为运营模式,利用“实时、全面、精准”的城市数据建立全程在线、全域覆盖、实时反馈的“城市运行态势地图”,从而快速有效的感知、预警、调度、处置全市网络安全风险,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提升管理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助力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

紧急事件处理趋势

可以随时调取对应突发事件的视频监控,并能实时显示在城市地图上。为城市应急管理的预防、准备、响应、恢复等阶段工作提供高效的数据支持,提升决策人员对事故、自然灾害的处置效率。

相对于传统管理上信息庞杂且无法融合交流,导致数据毫无规律可循的痛点,我们可以从根本上打破信息壁垒,为管理者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增强生态保护力度。

城市数字化将改变更多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对于企业而言,数字化改造将实现研发、设计、制造、运营等环节的智能化,让定制生产成为可能、虚拟运维变得普遍,数据资源将成为最有价值的资源。对于城市经济系统而言,市场运行状态将通过数据平台实时、全景呈现,产业链协作将更加高效,供给与需求将更好匹配。

对于个人而言,繁重的体力劳动将加速由机器所“代劳”,更多脑力型、线上型、创造型的工作岗位将被创造出来。随着工作性质的变化,会有更多人过上d性上下班、居家云办公的生活,城市的功能规划与空间格局也会随之突破传统模式,推动城市交通更便捷、运行更低碳、环境更宜居。

“凡有人烟处,皆有通信塔”,正是中国通信塔的真实写照。目前,中国的通信铁塔站址规模已经超过210万。通信铁塔企业通过与铁路、电网、市政、公安、交通、房地产等 社会 各方广泛合作,形成了千万级的 社会 杆塔资源站址储备。

210多万通信塔汇聚在祖国大地


海量站址资源,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通信铁塔正逐步做“大”共享文章,由服务通信行业的单向共享,扩大到跨行业、跨领域的双向、多向共享,搭建一个可以服务更多行业需求的铁塔生态网络,对存量站址资源二次盘活,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 效益。


那么,目前究竟有哪些跨行业的应用呢?我为你汇总了十大应用场景,涉及到公安、消防、交通、地震、气象、环保等多个行业。以下为我为你一一盘点:



01 应用场景 高低位结合的视频监控


利用铁塔点多面广位置高的特点,采用高位瞭望摄像机进行高空监控,并辅助低位补点视频监控,兼用 5G网络快速部署,形成立体监控网络,为客户提供视频图像、AI智能、传输、电力接入一体化视频服务。


具体对应在的服务包括有:安防监控、森林防火监控、高速路监控、防洪抗台监控、非法采砂监控、水库安全监控等。这些应用已经相当成熟,目前全国的应用也很广泛。


案例1:水利视频监控


截至目前,在山东、甘肃、江西、湖南等28个省市,中国铁塔属地分公司与水利部门进行了深度对接。双方围绕水文监测、水库监控、河道监控、防洪救灾、水利工程监控、水源保护、水质监测等多方面,合作落地400余个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 社会 效益。


案例2:森林防火


国务委员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总指挥王永在出席全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话会议时表示:各单位部门要抓好源头管控,强化网络化管理和群防群控。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力量的准备,及时科学处置突发火情。


显然,在森林草原防火攻坚战中,防火于未“燃”最为重要。相关部门需要把“被动打”变为“主动防”,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理念新技术来“武装”自己,促进林草防火从“人防”向数字化、信息化的“技防”转变。


针对森林草原防火的技术需求,可依托铁塔挂高、电源配套和传输资源的优势,建立高点视频监控系统,为林草防火安上一双双“千里眼”,再配合智能图像识别、GIS、热成像等高新技术,这些“千里眼”们可自动捕捉高温区域,实时监控林区草原动态并对火点进行确认。


案例3:高位视频监控,助力防汛抢险


在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正面袭击浙江省期间,浙江铁塔快速调配人员,对“烟花”台风路径预测途经的舟山、宁波、绍兴、嘉兴、湖州、台州、杭州等地市做了重点排摸,将防汛抗台重点关注的“江河湖库”“海岸沿线”“城市低洼”等1000多路关键场景高位监控,集中接入省防指中心,供现场省委省政府领导随时调用查看。



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召集各有关厅局负责人,在防汛抗台工作会议实时连线相关市县指挥中心,并现场调取了铁塔高位视频资源,通过高清视频画面对现场险情进行判断,对相关市县防台工作进行重要部署。


浙江铁塔中高点位资源凭借“站得高”“看得远”,有效支撑了浙江防汛指挥调度。


案例4:铁塔助力智慧交通


江苏铁塔开放站址资源、赋能交通,实现人流监测与分流。2019江苏铁塔公司与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对服务区高空瞭望视频监控,为高速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02 应用场景 环境监测


大气污染的监管和治理一直是环保部门的使命和职责,但大气污染源头精准定位难、监管时效性不足成为治理工作的瓶颈。


利用铁塔位置高、点分布广、点位多的特点,将环保激光雷达部署在铁塔上,可以24小时对周围展开大气监测,实时监测灰霾、查找污染源及记录沙尘等天气过程,并对重污染天气形成的具体原因进行追踪和分析。



利用铁塔部署气象环境监测系统,具有部署周期短、运营成本低、监控高效实时、污染源头定位准确等特点。



03 应用场景 气象监测


利用铁塔具有的电、网、塔、房等优势,铁塔公司与气象局进行合作,可以实现气象监测系统快速部署和应用,并可以降低气象监测的运营成本。



7月14日,云南省普洱市气象局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普洱市分公司座谈,就深化业务合作达成共识。


双方就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服务、气象预警信息服务、气象观测设备维护保障、基础资源设施共享等进行交流探讨。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在铁塔、基站等网络基础设施的防雷装置定期检测、雷电灾害风险管控,气象站仪器设备维护维修,乡村防雷工程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



04 应用场景 地震监测


通信铁塔在全国超过210万个的庞大体量,能为地震监测预警设备提供良好的挂载环境,为完善国家的地震监测预警提供助力。


3月18日,中国地震局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在地震监测预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重点场景地震安全服务能力等方面开展合作,进一步提升我国地震灾害防治能力。




05 应用场景 智能云广播


通过铁塔安装应急广播系统,可随时随地进行播出任务,如实时喊话、音频文件等。在疫情防控、清明期间的森林防火、突发事件通知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06 应用场景 专网通信


利用铁塔的丰富的站址资源,对有通信专网建设需求的行业客户提供快速部署网络的服务,为行业客户提供网络规划、网络建设、电力保障、日常维护等服务。如应急系统、物联网等。



2020年,江苏电力利用了江苏铁塔2600多个通信杆塔进行专网建设,节约投资约41亿元,节约土地资源约104亩。



07 应用场景 城市亮化工程


通过将通信铁塔进行亮化改造,让通信铁塔成为美丽的景观塔。


在浙江灵溪,一座座错落分布在灵溪各个地方的铁塔,铁塔周身灯光绚烂,塔体上亮化字体醒目,“浙江美丽南大门 首善之城灵溪”、“浙南明珠 锦绣灵溪”、“实施乡村振兴 建设美好家园”等亮化字体与周边环境交相辉映成一幅优美的画卷,为过往行人带来了新的视觉享受,也让他们深切的感受到家乡发展变化所带来的幸福感。



当然,这样的景观塔在国内还有很多,比如中央广播电视塔、山东省诸城电视塔等,都成为了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央广播电视塔


山东诸城电视塔



08 应用场景 高空广告


利用铁塔站址资源,在高速道路、市政道路两侧以及城市乡镇显著位置设置高空广告,为政府、行业客户提供政策宣传、城市宣传、产品宣传等服务。




09 应用场景 无人机巡检续航


无人机在森林防火巡检、河道检查、电力线路巡检、传输线路巡检等飞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充电续航。


利用铁塔丰富的站址资源,可以搭建无人机起飞/降落平台,保障无人机的远程遥控起飞/降落及自行充电功能。



这一应用,大大提高了无人机的利用效率,也提升了巡检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



10 应用场景 部署北斗定位站点,提升定位精度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我国北斗卫星应用的新时代开启。



而在北斗天网之外,地面上的地基增强系统对卫星信号受到地形、建筑物遮挡和反射时的额外信息进行了补充。而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地面增强站,主要依托中国铁塔遍布全国的铁塔站址高效部署。



基于点多面广的站址资源,中国铁塔与千寻位置、华大北斗、六分 科技 等企业合作,助力客户构建高精度地面增强网络,提供精确到毫米级的定位服务,这项服务逐步应用到智能导航、精确测量测绘、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等领域。据了解,目前中国铁塔为这些客户复用的站址数量接近5000个,并提供专业高效、响应迅速的运行维护服务。



展 望


通信铁塔正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各行各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除了本文介绍的十大应用场景,通信铁塔还有更多的应用。210多万的通信铁塔站址资源不仅仅是某些企业的资产,它更是国家和人民的财富。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有待 社会 各界的共同努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4495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8
下一篇 2023-08-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