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互联网都在裁员,计算机毕业生又面临秋招,该怎么办?

现在互联网都在裁员,计算机毕业生又面临秋招,该怎么办?,第1张

所以作为计算机的毕业生不要焦虑,你可能是本科也可能是硕士研究生,距离35岁还有漫长的十多年时间备战,你拥有最宝贵的财富时间。更何况如果你利用所学技能,自己开发出了诸如量化系统和独到交易算法,副业都能让你衣食无忧,加油。基本上两条路,考研考公。硬找培训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和学校卷对应的公司。这个其实很难,今年以我了解到的一些老牌的龙头都在缩项目,这种情况下基本是校招也招不多少。不过倒也不用太担心,岗位还是有一些的,不过仅仅是一些。尤其是产研测,招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感慨其实目前状况尚可,现在互联网都在裁员,这还不是末日,起码大量的选调、研究所、国企、央企还在校招不是吗?你以为互联网大厂中那些31-34岁,无法晋升P7、17级等大龄程序员,现在都在忙啥?忙着回忆校招时候的悔不当初然后四处寻找研究所、国企、央企、银行、券商凤毛麟角的社招机会。截至目前抢过好几次校友的大红包,无一例外都是大厂大龄员工,成功上岸国泰君安、人行、招行xyk、上海电信研究院、浦发、交行、28、国电南瑞、移动物联网等单位正式员工编制的校友。

我之前提到过一个大善人理论,大善人理论指:指一些985、211的应届本硕博实力并不足以在严苛考验绩效与产出的体制外民营经济环境中拥有25岁-65岁的年龄段站稳脚跟(大于等于P7、17级等)的竞争力的前提下,毅然决然放弃一个人一生中唯一一次进入诸如选调、国网、烟草、中石化、中石油、四大行、国资投行券商等校园招聘的机会,把机会留给其他同校相对自己较弱一些的同学亦或者其他院校教育背景更弱的同学,那么我愿将这个群体称之为大善人。

如果真就是要跳槽,互联网人最适合看哪些机会呢?凭我的经验和判断说一些吧:电动车行业、SaaS/PaaS、软件行业的国产替代、机器人行业、AI大数据等。这里面重点说下电动车,电动车和燃油车相比,是革命性物种,核心就是电动车已经不光是一辆车了,它更是一个数字化中心+娱乐中心+新生活方式,这一切的基础都要依赖电动车搭载的软件系统,这里面会涌现无数岗位需求。既然有大善人的存在,那你就去试着捡漏呀,所有的国企央企研究所等单位秋招、春招宣讲会都去参与,所有包括选调国企央企在内的机会都去投,不要给自己哪怕一刻的放松,即使即将拿到offer也要关注自己的体检数据,确保万无一失上岸。

从现在开始苦练行测尤未晚,在秋招开始之前还能起码刷40天左右,迎战各路机试、笔试。如果上岸未能如愿,工作前后都要积极的考取各类受到体制内认可度较高的证书例如软考、各类网络或上云工程师认证、FRM、CFA、PMP,积参与国考省考,摸索国企央企社招的规律与实时咨询,积极投递简历。但是有一点不要松懈,就是英语,我说的不是你读研时候的技术文档与科研论文的写读能力,而是听说读写综合能力。退一万步说,计算机行业在国内真的出现了海外的机会基本上英语足够Cover了,虽然有能力辅修日语最好,但是考虑到你是23届毕业生,我上面说的还有很多证书需要考取,日语的话就等你工作五六年,30、31岁的时候再学也来得及。

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能在国内体制内或者岸上,可以不要选润这条路,这是一条兜底、保底的路。如果润这么香,周公子为什么不出去呢?就算是被二代嘲笑,做题家的你也要想办法往国控、中金这类单位挤,因为只有周公子这个级别才配嘲笑你,这已经很好了。在之前我回答中小学教育的话题,很多人在评论区"教育我",那个阶级是不参加高考的,直接出去了,但是怎么我看到的是那个阶级的家庭想尽一切办法给自己子女安排国内的教育资源,国内的教育背景更容易进入某些好单位呢?

找工作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尤其是应届生。,送题主8个字吧:降低预期、全力出击。别想着一定要去BATTMD,能拿到什么offer就是什么offer,18-25岁年龄段的失业率已经达到198%了,这个时候就别挑三拣四了,先开启职场生涯最重要。全力出击就不说了,常规的招聘网站,学校组织的企业校园招聘,师兄师姐们的人脉,亲戚朋友们的关系,统统用起来,别迟疑,子d全部打光,不要想着要脸要皮,脸皮在今年这个环境一文不值。接下来给所有互联网职场人多说几句,如果现在的公司还能干下去就尽量坚持住,往年那种今天离职明天入职,甚至拿了几个Offer挑来挑去的情况真的不复存在了。我有好几个总监级别的朋友找工作都找几个月了。

曾经互联网时代们要小心了,互联网高速增长期很多人一年恨不得跳两次,但因为公司急用人,他们依然能拿到不错的Offer。新时代下的打工人。,稳定性极为重要,建议大家最多2-3年跳一次。每一份工作一定要积累足够的职场资本,最好是在一家公司的成长触及天花板再考虑跳槽。互联网行业其实并不是突然不行的,我就感受到传统的消费互联网必将没落,判断因素很简单:手机出货量到达赖峰了,马上就要由盛转衰了,软件业态毕竟是建立在硬件基础之上的。

在2021年腾讯年度大会上,马化腾曾情绪低落地表达了“互联网寒冬来了”、“减少招聘规模”,“做好过冬准备”。
2022年刚过去三个月,已经有多家互联网公司曝出裁员消息。其中不乏微博、滴滴、字节、百度等头部企业。近日,“阿里裁员、腾讯裁员”更是冲上热搜。
一系列的事件仿佛更加印证了“互联网寒冬”的事实。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互联网公司不得不去肥增瘦、降本增效;一边裁员,一边严格控制招聘。求职难将是许多人要面临的问题。
一、职场空窗期,该怎么度过?
1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
无论你是主动离职还是被动离职,在空窗期一定要对自己的过往进行一个梳理,从自身分析,找准自己想要做的和自己可以做的,对自己的职业进行一个规划。理性分析之后再去慎重选择行业、公司、岗位,而不是盲目地投递简历。
2规律作息,加强充电
在没有工作的这段时间,也应该保持规律作息,充分利用好时间,高效学习,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不论在什么时候,企业还是有优秀人才的需求。当求职者同时去应聘一个岗位时,企业一定会选择更加优秀的那一个。如果你比别人的能力更强,你就有更大的优势,也有更大的几率拿到offer!
虽然很多传言暂未被证实,但是这股传言也已经让很多人开始唱衰。
二、互联网寒冬真的要来了么?
其实srds裁员对于大厂来说已经不算新鲜事了,一些部门被裁员的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部分团队的定位与需求有脱节。
部门没有实际创造很大价值
产出有限,岗位职能定位不清。
但没想到大厂竟是这样“双标”,一边裁员,一边又计划广招小鲜肉
根据智联招聘最新的发布《2022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第三期)》,今年春招需求量最大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专业服务、咨询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相关行业;房地产、建筑工程行业。
再回头看看现在的春招市场,你会发现上面的数据太真实了!!!
不少大厂今年纷纷开启大规模校招
小米开放1000+岗位;
字节跳动放出6000+岗位;
美团狂甩10000+offer;

而且和往年比起来,明显今年的大厂为了抢人都急了小米比去年提前了14天;VIVO于比去年提前了12天
更离谱的是阿里巴巴,前面在裁员,反手直接开启了2023届的校园招聘。再看看阿里给出的薪酬:
虽然2021年的互联网身处风暴眼,但未来十年的互联网行业,随着政策监管框架正不断清晰、可预期性不断增强,将是真正走向冷静、克制和正规的十年。互联网产业作为现代社会的弄潮者,成为了不少职场人心仪的工作领域。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提升自身的能力,实现个人价值的增值。天来建议想转行IT互联网行业的小伙伴们结合自己的爱好及特长,选择这几个发展前景好的互联网岗位。
三、哪些岗位发展前景更大
在互联网行业里,我们大致分为4大板块:技术类、设计类、产品类、运营类。而这其中,入行相对较为容易,并且薪资待遇非常优厚的岗位有以下几类:
A
JAVA开发
主要工作是做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修改bug等等,包括业务需求的沟通,功能模块详细设计,业务功能实现于单元测试,系统维护等
java岗位可以说是IT行业里人群规模最大的群体了,而且也算是IT行业里历史比较久远的岗位了,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不管是现阶段的需求还是以后的大数据、物联网等风口,只要学会Java,你在抓住当前的同时,未来也会非常广阔。
B
Web前端
简单的说就是给需要做网站的人做网站,比如pc端,移动端,手机端等,然后就是这些网站除了布局美观还要有动态效果,数据接口,数据交互功能。
HTML5是互联网前端的主流开发语言,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前端开发技术能够取代,因此无论是PC端还是APP端的应用,前端都离不开HTML5。
C
UI设计
UI主要做对软件的人机交互、 *** 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简单来讲就是你眼睛看到的所有的网站、APP的界面,都是UI设计做出来效果图,然后交由开发人员以代码的形式复现出来,从而实现各项功能点击交互。
UI的发展前景是很赞的。UI其实最好的发展方向就是UE,也就是交互,就是所谓的用户体验优化师。
D
软件测试

我认为之所以把这些看起来很勤快的员工给裁掉,主要是因为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公司付出的成本,所以才会把这些员工给裁掉这些工作岗位。对于公司而言并不是很重要因此才会把这些人给淘汰出局。

自己在职场当中碰到过无数这样的裁员案例,很多人也因此对公司非常抱怨,甚至有一些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惜和公司对簿公堂,虽然公司给予了赔偿,但是自己的工作岗位也没有了,还需要面临重新找工作的难题。

也有很多人认为自己每天的工作都非常的繁忙,而且在公司里干的时间也比较长了,为什么公司一到裁员的时候就会裁掉自己。那么这种事情的答案无非就是两个字“利益”。

比方说自己进入一家公司里面干的是一个保洁的工作,另外一个人进入到公司里面干的是销售的工作,那么当公司要裁员的时候,肯定会先把保洁的给裁掉,然后留住销售人员。

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但是却能生动表现公司在背后的利益考虑,因为保洁只是一个打扫卫生的工作岗位,换做谁都一样,而且保洁在无形当中并不能给公司添加多少财富,只是一个日常的工序而已,对公司的重要性并没有销售那么重要。

反观销售来看,不仅能持续为公司创造价值,最重要的是一个好的销售人员,能够给公司在无形当中省下非常多的成本,我们只要经营过公司的人都知道,招聘一个新员工是普通员工的6倍,也就是说招聘一个新人比培养老人要多花6倍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因此当公司面临经营困难,需要裁员的时候,肯定会把一些不重要的工作岗位给裁掉,这也就是为什么看起来很勤奋的员工被裁掉的原因。

另外自己想要不被裁掉,最主要的核心一点就是让自己变成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变成公司重要的核心人员,不仅意味着自己的能力会增加,而且自己的薪资待遇也会增加,有一些人在进入到管理层之后,整个人的工作境界就会发生很不一样,这是因为工作的人群发生了改变,因此自己的工作思想也会发生变化。

自己从当初的一名职场小白边缘人物,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成长为公司的运营经理,自己也是用了很长的时间,同样走了很多弯路才明白的这一点。当自己进入一家公司企业时,就要努力的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无论是什么样的内部环境打击对于自己而言总是有惊无险的,毕竟自己是公司重要的一部分是能给公司持续不断创造价值的一个岗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4470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8
下一篇 2023-08-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