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扮演物联网应用重要关键的NFC技术,到智慧生活与串接共享经济服务

从扮演物联网应用重要关键的NFC技术,到智慧生活与串接共享经济服务,第1张

近年兴盛的共享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结合手机快速连结、启用,透过媒合大量使用需求,让整体服务使用成本降低,包含近期盛行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租赁设备,使用过程中透过手机快速完成身分认证,或是使用完毕后的支付动作,其实与恩智浦均有不少关连。例如恩智浦NFC技术即可让使用者快速透过手机存取共享单车资讯,并且立即完成车辆解锁,让使用者能快速取用车辆,即使共享单车服务并非借由NFC技术进行认证,依然可透过扫码认证方式取车。

共享充电设备所使用技术方案,除了透过NFC感应或条码扫描完成身分认证、支付等流程,在充电设备电路设计也采用许多恩智浦控制器设计,让整体电力输出、输入获得有效控制,同时也能避免充电过程发生过充等意外。

便捷的智慧生活应用到NFC与条码扫描

在目前许多物联网应用里,从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的NFC(近场感应技术)扮演重要角色,包含装置间快速认证启用、票证模拟(例如交通票证),或是行动支付应用都少不了此技术,随着行动支付话题持续活跃,越来越多智慧型手机均内建此项功能,也让更多人知晓NFC实际应用模式。

恩智浦针对各类物联网应用提供不同技术资源,例如发展许久的车载系统晶片,以及近年扩大发展的无线喇叭,或是结合数位助理服务的智慧喇叭,而包含各类手持数位装置、物联网设备的连结及安全也均有着墨。其中透过iMX7Dual处理器让智慧喇叭能整合阵列麦克风,协助语音输入分析更加精准,同时也能帮助数位助理与人互动,并且让串流播放声音变得更加流畅,而整合低功耗运作特性的QN9080蓝牙晶片,也能带来约40%节能的省电效果,维持随时可被唤醒、感测邻近资讯特性。

另外,结合指纹、NFC、密码等识别认证方式,将能使电子锁更加安全,而恩智浦半导体提供的eSE嵌入式安全晶片,以及iMX系列、Kiis系列处理器也让许多物联网应用变得更加便利,同时确保资讯交换过程安全无虞。

行动支付、数位认证第一道流程─NFC

NFC技术已推行许久,最早应用在如门禁卡、感应式票卡,以及各类xyk等智慧卡片,另外也能应用在海报、特定设备供人透过同样具备NFC功能的手机等装置「读取」资讯,进而可透过写入内容启动浏览器开启特定网页,或是下载特定App。在目前常见的xyk刷卡机也都具备NFC功能,借此让具有NFC功能的xyk,以及可模拟xyk功能的智慧型手机感应支付。

随着越来越多物联网装置普及,可作为个人身分验证、快速启用特定功能的NFC也就愈显重要,尤其是在需要金钱交易的 *** 作部分,更能让使用者直接透过xyk等智慧卡片,或是智慧型手机感应即可完成支付,无需麻烦地在物联网设备上输入个人资讯,毕竟此类物联网设备可能未配置任何输入介面,仅配合NFC等连接模式与智慧型手机装置互动,并且成为物联网应用模式基础。此外,透过利用恩智浦eSE嵌入式安全晶片不只可让手机作为随身交通票证使用,其提供的安全防护更可让手机变身电子钱包。

实现未来更便利的智慧移动与安全支付,恩智浦积极与众多手机厂商合作,例如在三星、HTC、SonyMobile、华为、小米等品牌机种提供NFC技术应用方案,并且在中国市场与华为等手机品牌与大众运输工具厂商合作,分别在中国地区超过60个主要城市合作虚拟交通票卡。

扫码认证并非只是简单拍张照

除了借由NFC技术进行近场感应交易、互动之外,目前更加普及的是借由相机扫描条码,借此让使用者能快速借由手机读取条码中的资讯,或是借由条码扫描完成支付,例如在中国地区普遍使用的微信支付便是以此方式进行交易,而台湾地区推行的LINEPay服务也透过同样方式付款。

不过,虽然看起来是借由手机相机完成条码资讯判读的简单动作,背后其实涉及包含光线、图像感测元件,与包含负责图像资讯转换运算的高速处理器等诸多项目,而恩智浦旗下iMX6ULL系列处理器则扮演关键角色,让装置能在条码影像完成「读取」之后,快速转译成手机装置可使用的数位讯号,借此进一步从电子钱包余额扣款,进而完成单笔交易。在未使用NFC技术的服务项目里,透过相机扫描条码将能达成辅助效果。

结合NFC感应到条码扫描认证,除了让使用者能直觉、简单地完成电子交易,另一方面也能以此完成身分认证,进而可延伸用于不同类型的物联网装置启用、互动,而身分认证方式可以精简到直接透过手机感应,或是透过身上穿戴手环类装置感应完成确认,以上种种都使得提供此类背后技术支援的恩智浦显得更加重要。恩智浦技术所串接的应用,不只满足智慧生活需求也支援共享经济趋势衍生的服务,让恩智浦不只在各类技术扮演桥梁连结的角色,更成为各类服务的重要推手。

你也许会想看以下内容: …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物联网是一个行业的统称,比如说汽车、水稻、互联网等行业一样,不是某个组织也不是某个公司。

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扩展资料: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工业、农业、环境、交通、物流、安保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有效的推动了这些方面的智能化发展,使得有限的资源更加合理的使用分配,从而提高了行业效率、效益。

在家居、医疗健康、教育、金融与服务业、旅游业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的应用,从服务范围、服务方式到服务的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进,大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涉及国防军事领域方面,虽然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

但物联网应用带来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大到卫星、导d、飞机、潜艇等装备系统,小到单兵作战装备,物联网技术的嵌入有效提升了军事智能化、信息化、精准化,极大提升了军事战斗力,是未来军事变革的关键。

智能交通

物联网技术在道路交通方面的应用比较成熟。随着社会车辆越来越普及,交通拥堵甚至瘫痪已成为城市的一大问题。对道路交通状况实时监控并将信息及时传递给驾驶人,让驾驶人及时作出出行调整,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

高速路口设置道路自动收费系统(简称ETC),免去进出口取卡、还卡的时间,提升车辆的通行效率;公交车上安装定位系统,能及时了解公交车行驶路线及到站时间,乘客可以根据搭乘路线确定出行,免去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社会车辆增多,除了会带来交通压力外,停车难也日益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不少城市推出了智慧路边停车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云计算平台,结合物联网技术与移动支付技术,共享车位资源,提高车位利用率和用户的方便程度。

该系统可以兼容手机模式和射频识别模式,通过手机端APP软件可以实现及时了解车位信息、车位位置,提前做好预定并实现交费等等 *** 作,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停车难、难停车”的问题 。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就是物联网在家庭中的基础应用,随着宽带业务的普及,智能家居产品涉及到方方面面。 家中无人,可利用手机等产品客户端远程 *** 作智能空调,调节室温,甚者还可以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

从而实现全自动的温控 *** 作,使用户在炎炎夏季回家就能享受到冰爽带来的惬意;通过客户端实现智能灯泡的开关、调控灯泡的亮度和颜色等等;

插座内置Wifi,可实现遥控插座定时通断电流,甚者可以监测设备用电情况,生成用电图表让你对用电情况一目了然,安排资源使用及开支预算;智能体重秤,监测运动效果。内置可以监测血压、脂肪量的先进传感器,内定程序根据身体状态提出健康建议;;

智能牙刷与客户端相连,供刷牙时间、刷牙位置提醒,可根据刷牙的数据生产图表,口腔的健康状况; 智能摄像头、窗户传感器、智能门铃、烟雾探测器、智能报警器等都是家庭不可少的安全监控设备,你及时出门在外,以在任意时间、地方查看家中任何一角的实时状况,任何安全隐患。

看似繁琐的种种家居生活因为物联网变得更加轻松、美好 。

公共安全

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情况频发,灾害的突发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加大,网可以实时监测环境的不安全性,情况提前预防、实时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威胁。

美国布法罗大学早在 2013 年就提出研究深海互联网项目,过特殊处理的感应装置置于深海处,时分析水下相关情况,洋污染的防治、海底资源的探测、甚至对海啸也可以提供更加可靠的预警。该项目在当地湖水中进行试验,得了成功,一步扩大使用范围提供了基础。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智能感知大气、土壤、森林、水资源等方面各指标数据,善人类生活环境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物联网_百度百科

车锁与物联网

扫码开锁即可解锁骑车,是共享单车的特点。说到智能锁,这里就必须要提到物联网了。共享单车的物联网原理主要是采用了“手机端—云端—单车端”的架构:

手机端:我们通过手机端的App可以查看附近的单车,充值、预约开锁等等;

云端:云端就是服务器端了,是整个共享单车系统的控制台,它可以与所有的单车进行数据通讯,收集信息指令,响应用户和管理员的 *** 作;

单车端:单车端是收集信息与执行命令的一端,比如卫星定位、开锁等等。而整个物联网最具象的体现就体现在了它的这个锁上了。

共享单车的智能锁内部集成了GPS系统和带有SIM卡!它能够将车辆所在位置和电子锁的状态传输给云端。

这里的SIM卡绝对有必要说一下,大多数人应该都不会意识到车锁里面还集成了SIM卡。而这个SIM卡其实我们常用的电话卡还有所不同。它属于物联网SIM卡,物联网卡是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SIM卡、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连接,可以实现人与物体和物体与物体间的沟通和对话。

最后,说到车锁的核心——CPU。以摩拜单车为例,摩拜单车通过嵌入式芯片搭建了一个稳定高效的“CPU”大脑处理器,运用GPS模块实现了定位,将SIM卡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连接来达到给用户显示单车实时位置以及进行连接等。

共享单车所采用的是比较常见的物联网应用架构:云-用户-终端。像上文提到共享叉车的可能实现,也是基于将设备与数据接入AbleCloud所提供的物联网云端的实现。虽然物联网的架构并不只有这一种,但我们目前用到的绝大多数服务用的都是这种。

那共享单车跟电信运营商又是什么联系呢

NB-IoT技术

共享单车得到市场认可的主要原因是其便捷的使用方式,核心环节包括找车、开锁、还车和计费,而这4个核心环节都依赖一张高质量的无线网络将单车与云端服务器“连接”起来。“连接”背后的关键挑战在于网络覆盖和电子锁功耗。

目前,蜂窝网络覆盖不足会导致用户锁车后车辆状态无法反馈到云端,迟迟无法计费和释放该车辆,给用户使用共享单车带来诸多困扰。同时,使用传统通信技术的电子锁有较高的功耗,使单车不得不内置微型发电装置,通过用户的骑行为车锁充电,这样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用户的骑行体验,增加故障发生概率。

值得关注的是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这是运营商今年力推的一项技术,力图通过广泛的物联网设备将运营商管道能力触达到更多场景。基于NB-IoT技术的共享单车应用开发也是该领域的一个突破。

简单的说,共享单车作为典型的低功耗广域市场应用,NB-IoT的技术特点很符合此类场景。

强链接:在同一基站的情况下,NB-IoT可以比现有无线技术提供50-100倍的接入数。一个扇区能够支持10万个连接,可满足大量设备联网需求。

覆盖广:NB-IoT 网络比现有传统网络信号覆盖强度提升了 20dB,相当于可以多穿 1~2 堵墙。

低功耗:对于一些不能经常更换电池的各类传感监测设备,长达几年的电池使用寿命是最本质的需求。NB-IoT设备功耗可以做到非常小,设备续航时间可以从过去的几个月大幅提升到几年。

低成本:低速率、低功耗、低带宽给NB-IoT芯片以及模块带来低成本优势。

以ofo与中国电信、华为的合作为例。

一是能提升用户体验。使用NB-IoT 模块的共享单车不需要安装人力供电装置,用户体验更加轻便,电池使用寿命可达3 年。

二是能加强管理。相较于其它移动网络,NB-IoT覆盖范围更广,这不仅使地下车库、地下室、地下管道等偏僻位置的单车可收到信号,提高了解锁率,也能保证车辆永远在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定位、丢车和乱停乱放等问题。

靠技术创新异军突起的共享单车,利用NB-IoT破解管理难题,使各方共赢成为可能。对于共享单车而言,可同时满足用户体验、制造成本、运维便利性三方面的要求。

在商业模式同质化的当下,通过技术和服务体验的升级,也将提升差异化竞争的能力。对于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商而言,借助于共享单车这一热门应用,NB-IoT技术有了更直观的感知,规模商用的步伐也将加快推进。

运营商加紧布局NB-IoT

2016年6月16日,在韩国釜山召开的3GPP RAN全会第72次会议顺利结束。NB-IoT作为3GPP R13一项重要课题,其对应的3GPP协议相关内容获得了RAN全会批准,正式宣告这项受无线产业广泛支持的NB-IoT标准核心协议历经2年多的研究终于经全部完成。

从2015年9月启动工作立项到2016年6月冻结标准,进度之快反反映出需求的迫切。全球运营商有了基于标准化的物联网专有协议,标准化工作的成功完成也标志着NB-IoT即将进入规模商用阶段。

2017年伊始,三大运营商就开始紧锣密鼓布局NB-IoT网络。

1月,中国电信正式发布“中国电信NB-IoT企业标准(V10)”,启动了7省12市外场试验,预计今年3月末完成网络侧测试,6月末全网覆,启动基于LTE 800MHz网络的NB-IoT试商用。于鹰潭投入资金5000多万开通297个NB-IoT基站,本月还望建成121个NB-IoT基站。

中国移动1月在江西鹰潭建成全国第一张地级市全域覆盖NB-IoT网络,并且同步实现了NB-IoT业务终端与物联网业务平台的双向数据传输 ,实现了业务实用功能。2月,以点亮应用NB-IoT技术的路灯为起点,江苏移动首个NB-IoT 商用网络在南京发布。

中国联通已将物联网列为三大创新战略之一,2016年11月,在广东开通了首个标准化NB-IoT商用网络。今年,计划在超过5个城市启动基于900MHz、1800MHz的NB-IoT外场规模组网试验及业务示范,以及6个以上业务应用示范,并在重点城市推进NB-IoT商用部署。

预计,2017年下半年NB-IoT模块成熟后,应用场景的推进将大大加快。而共享单车这类新的物联网终端爆发,也会反过来对网络和后端产生了推动,端和管逐步相互促进。

发掘科技一家专业的物联网硬件方案公司:发掘科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4390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6
下一篇 2023-08-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