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主校区

关于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主校区,第1张

1学校官网整天进不去而且漏洞多查成绩都查不了
2有
3不便利 夏天可以坐船
但是冬天就得做车虽然54车可以直达学校门口不过那车兜了个大圈原本半小时的路程它要1个多点
4学校虽然要求学生寝室里保持整洁干净但是学校食堂饭菜经常吃到蟑螂,头发

5人口密度还算大一到正餐时候食堂基本没位置
6图书馆很大藏书也很多不过并非应有尽有有时候还需要到小区找
黑龙江科技学院始建于1947年,现地处北国冰城哈尔滨市的松花江畔。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厚德博学、强吾兴邦”的校训,铸就了"求真求实、创业创新"的校风,为全国各地培养各级各类人才4万余名。
黑龙江科技学院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具有矿业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中国1947年在鸡西建立的东北第一所煤矿工人干部学校。1998年以前,学校隶属于原国家煤炭工业部,主要面向煤炭行业办学。1998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隶属关系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经过几代科院人60年的创业创新,黑龙江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类综合性本科院校。学校地处具有俄罗斯风情的哈尔滨市,位于风光秀丽的松花江畔,学院依江而建,占地100余万平方米,设有14个教学系部,现设有一、二级学科研究生硕士点共18个,本专科专业60余个,学校具有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四个省级重点专业,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洁净煤技术研究中心,一个国家煤矿安全培训中心。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0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0余人,博士80余人,硕士300余人,其他高级职称2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如等30位专家为学院的特聘或兼职教授。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等国家。
近几年,学校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抢抓国家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有利时机,用两年半的时间,在一片废墟上崛起了一个“规划科学化、功能现代化、信息网络化、后勤社会化、园林生态化”的校园,圆了几代科院人建设新校区、冲击硕士点的两个梦,实现了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空间和办学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一校两地(哈、鸡)四校区的办学格局。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余人,固定资产14亿元。初步建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管相结合,经、文、法相协调的大学。学校现有专职教师12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0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如、钱鸣高等30余位专家为学校的特聘或兼职教授。 学校现设41个本科专业,以工为主,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等多个门类,现有矿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企业管理、区域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岩土工程、化学工艺、安全技术及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等1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省级重点专业;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企业管理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下设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外语系、数力系、国际教育学院、体育部、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嵩山校区、利民校区等教学机构。 教学科技楼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硬化德育,强化实践,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大工程背景下的以思想道德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为主要标志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创新。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外语、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标志性大赛中,多次获国家级、省级一、二等奖,居全省领先水平。2003年、200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位居黑龙江省高校第一名。
学校坚持科技强校,本着“以作为求地位、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思想,强化煤炭开采、加工、转化与利用等优势学科专业特色,建成采矿工程、矿物加工与利用工程两个省级重点学科,秀园建立了矿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成立了黑龙江省洁净煤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和评价中心、黑龙江安全工程技术学院、黑龙江省洁净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高新技术园区、黑龙江省煤矿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等。几年来,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项目(863计划)、国防科工委计划项目等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的高水平科研项目以及省重大攻关项目160余项,共有30余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学校每年为煤炭行业“对口单招、定向培养”400余名科技人才,还与国家和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省劳动厅等联合举办煤矿矿长、非煤矿山矿长培训班,先后有3000余名矿长受到安全知识培训并获得了上岗资格。学校出版了《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煤矿机械》和《煤炭技术》等刊物。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在与俄罗斯、加拿大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建成了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制造工程中心,并以此为依托与奥地利合作成立了中奥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在黑龙江省高校为首家。学校坚持经营学校,建立了中外合作、产学研、金政介多元合作的办学体制。
学校党委班子被黑龙江省委领导评价为“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肯干事的班子”,学校党委被黑龙江省委授予先进党委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党风廉正建设先进单位。全校教职员工求真求实、创业创新,形成了良好的内部办学环境。
目前,黑龙江科技学院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振兴老工业基地为契机,深化“确保生命线、构筑增长线、强化保障线”的“三条线”内部管理改革,以评促建,充实内涵,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续写科技学院新的灿烂、新的辉煌!

鸡西大学是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并备案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已有45年历史。面向全国招生,毕业生面向国内外就业。现任校长张金学(教授、博士)是全国知名的高等教育专家,是教育部聘请的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学校现包括南校区(校本部)、北校区,均在市中心,是省级花园式学校,省级文明单位,是全国办学特色突出的普通高等学校。购买黑龙江科技学院鸡西校区后,学校占地面积3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现正按本科院校的标准建设新校区,2003级新生全部进入新校区学习和生活。
学校教学设施齐备。教学楼4座、实践教学楼4座、与互联网相联的宽带校园网、有线电视网、自动化图书馆、学术报告厅、标准运动场、体育馆、健身中心、体 *** 房、灯光球场(网球、排球、篮球场等)、大学生活动中心、琴房、画室等,均能满足教学需要。生均学习座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教学设备先进。设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多个计算机网络中心、计算机实验室、软硬件实验室、微格教室、电子课件制作室、计算机多媒体联网教室、多功能联网教室、多媒体语音室,计算机台数与在校生比,超过本科学校。各专业均实现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校内网上教学。
师资力量雄厚。包括教授、副教授在内的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55%,超过国家规定的本科学校标准,越来越多的中青年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聘请40多名两院院士、知名专家等为学校兼职教授;聘请多名英语、日语、俄语外教常年在校工作。
办学规模强大。现有在校生6050人,其中,普通专科生5187人,五年制高师高职生253人,电大开放教育本科生215人,专科生303人,成人专科生32人,联合办学本科生60人。专业科类多。学校现有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理工系、应用外语系、文法系、经济系、艺术体育系、综合教育系、继续教育部等8个系部,附设星洲外国语学院。设有计算机及应用、城市规划与建筑艺术、商务(旅游)英语、涉外经济法与商务谈判、金融保险与证券投资、音乐教育与表演、汉语言文学教育等47个专科、本科专业,有国家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是全省同类大学专业设置最多、重点专业最多的学校。
办学功能齐全。有普招、三校生、成人招生、电大开放教育、五年制高职教育、联合办学、继续教育7种办学形式,基本上涵盖了高校的办学功能。
创多个全国、全省第一。在全国,首家研制出并推广“天然石墨耐氧化电极”;首创修辞学分支学科“辞采学”;是享誉全国的北大荒版画发源地。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建立了自己的“毕业生就业全国信息网”,在哈尔滨设立属于我校的“全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在鸡西设立“省东部地区大中专学生就业服务中心”,既为大中专学生服务,也为社会其他求职人员服务,在全国高校中,这是独一无二的创举;率先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替代传统的《专业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在全省同类大学中,率先建立“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率先实行计划指导学分制,率先取消补考,实行重修重考,试读生、旁听生滚动学习淘汰制;在校专科生在国家一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大学生俄语演讲比赛并获奖的省属高校。
生活设施齐全。学生公寓、餐厅、清真餐厅、浴池、自动化洗衣干衣房、平价超市、虚拟电话网等,为学生生活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条件。
发展态势良好。鸡西大学可望在2005年建成万人大学,力争升为高职本科院校,办学条件充足、优良,现代化程度高,教学水平能满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各项改革形成了巨大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发展时机,走上了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一所崭新的鸡西大学正在迅速崛起。鸡西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地方,欢迎您的到来。

有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重庆移通学院等。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学校坐落于重庆双福新区,占地8965亩。全日制在校生12291人。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是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2005年,其前身是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2020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学校有永川和巴南(在建)两个校区,分别位于永川著名风景区茶山竹海之麓和巴南区高职城,现有在校生27000余人。

重庆移通学院成立于2000年,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面向全国招生。学校有合川、綦江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100亩。合川校区位于重庆主城新区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合川区大学城,占地2100余亩,校园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交通便捷。

以下是物联网专业发展前景的相关介绍:

目前,教育部审批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中有“物联网工程”、“传感网技术”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三个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专业。

此三个专业从2011年才开始首次招生,首届毕业生于2015年毕业,但整体人数较少,所以,无法从往年的就业率来判断未来的就业情况,但可从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等方面了解该专业未来的就业形势。

作为国家倡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物联网备受各界重视,并成为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领域,使得物联网成为各家高校争相申请的一个新专业,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物联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4356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5
下一篇 2023-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