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海尔教父张瑞敏思维-把握互联网企业向物联网转型优势和劣势

借鉴海尔教父张瑞敏思维-把握互联网企业向物联网转型优势和劣势,第1张

在过去年十几年互联网取得的高速发展毋庸置疑,随着时代的车轮不断前进,在5G的春风里,物联网生态逐步崛起,单纯的互联网企业,尤其技术服务型互联网企业已然走到了 历史 的尽头,同传统的制造企业一样,面临大浪滔沙终将被淹没的窘境。

2019年10月19日,在首届跨国公司青岛峰会上,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表示,应对物联网时代带来的挑战,企业应实现三个转型。

第一个转型是导向的转型。企业应该从追求规模的扩大转向创建物联网时代的生态。物联网生态的本质就是人联网,就是创造人们在物联网时代的生活质量和最佳体验。

第二个是品牌的转型。企业应该从工业时代的产品品牌转向物联网时代的生态品牌。企业与用户共同创造场景生态,比如智慧厨房、智慧卧室、智慧客厅等等。在以5G为基础的物联网场景下 探索 应用场景生态,逐步提高物联网时代的竞争力。

第三是商业模式的转型。企业应该从工业时代的商业模式(即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转化为物联网时代的商业生态系统模式。

张瑞敏的表述是基于传统企业的物理层面来理解物联网生态的,而全面的物联网,自然不是只有物还有网,如果说形形色色的传感器和5G通讯技术为物联提供了坚实的物理基础,近些年来丰富的互联网商业应用生态和多元的互联网开发技术则为物联网的未来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也为互联网企业向物联网转型提供了更多可能。

然而现在许多互联网企业却面临着向物联网转型的艰难,一方面是对过去十几年在互联网领域取得的辉煌恋恋不舍,总期待着互联网还能梅开二度;另一方面却是面对物联网的物理层面有点不知所措,一时不知从哪开始。

我们九米 科技 的开发工程师们习惯了在互联网空间里驰骋,也曾经一度想回避物联网的存在,不愿意去介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然而基于智慧互联的现实,我们却接到了越来越多的业务需要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与设备端连接,同时我们也发现许多传统的物联网企业对线下物理设备通讯管理信手拈来,可是对于云端管理构建和应用场景的想象表现出了束手无策。

而这恰恰就是一种机会,一种现场与云端双向互通所倒逼的机会。

作为互联网企业,我们要清楚认识到自已的不足,我们的目光不要对物理端有太多的锁定,但对物理端上云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互联网技术开发优势。我们的不足是要尽快熟悉物联网领域的MODEBUS协议、CDT协议和485通讯方式,然后结合我们对云上软件开发的经验,积极地开拓更多云端应用场景下的功能,更好地为线下物联网基础企业服务,这将是互联网企业向物联网转型的必经之路。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企业所有的成功只不过是踏准了时代的节拍而已。今天我们的挑战在于踏准物联网时代的节拍。否则,不管你是多大的企业都会被时代所抛弃。”海尔董事长张瑞敏说的颇有些道理,审时度势,把握时代机会,互联网企业一定能够走出自已的春天。

液晶电视屏幕坏了,不能维修,只能换整个屏幕。但是屏幕的价格约是整机的60至70%左右。加上人工费、维修费、上门费就不划算了。通常是直接买新电视机,价格差不多,功能会更齐全,质量更好。
海尔秉承“以人单合一模式创物联网时代新增长引擎”的企业愿景,海尔将携手全球一流生态合作方,建设衣食住行康养医教等物联网生态圈,为全球用户定制个性化的智慧生活。
2020年6月30日,全球最大的传播集团WPP与品牌资产研究专家凯度集团(Kantar)联合发布了2020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海尔以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蝉联百强。全球排名较去年提升21位,品牌价值显著提升,生态品牌持续引领,同时海尔还获得BrandZ授予的全球第一个“物联网生态品牌”奖。该奖项旨在表彰海尔在全球品牌进化方面的标杆引领 。

作为家中24小时运转的电器,您熟悉冰箱的储鲜过程吗?是否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每种食材都能妥善保鲜呢?

近日网上的一段冰箱冷冻室内的视频给了我们窥探的窗口:普通风冷冰箱内的蜡烛火苗被风吹得左右摇摆,海尔冰箱内的蜡烛却安静燃烧。

不同的表现,实则对应着不同的储鲜场景。针对风冷冰箱易风干食材的弊端,海尔智家旗下的海尔冰箱通过底置平行流制冷 科技 给出了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海尔冰箱的场景布局还从储鲜延伸到了饮食的全流程,拓展的场景范围也为其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从2021年第34周的统计数据来看,海尔冰箱同比份额增长21%,达到了419%,在稳居行业第一的同时还实现了最高的份额增幅。

弥补风冷保鲜短板, 健康 储鲜场景再升级

在当今消费市场,风冷无霜冰箱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然而,正如视频所示,普通风冷冰箱中的火焰随风摇摆,正是因为风冷冰箱依靠不断流动的风才能把冷传递到每个角落,因为风的存在,冰箱内冷冻的食材容易变干发柴、流失养分。

但海尔全空间保鲜冰箱冷冻室内却为何能不见风的踪影?这正是海尔冰箱基于全空间保鲜 科技 创新的底置平行流技术:将制冷系统从背部调整至底部之后,原先“吹风口在上,回风口在下,冷风吹向食材”的格局变为“出风口在后,回风口在前,冷风绕开食材平行循环”,从而让冰箱中的食材“冻而不干”,保存一个月的冻肉也能媲美鲜肉的口感。

从直冷到风冷再到全空间保鲜,海尔开辟了冰箱的全新进化路径。不过,这并不是行业创新的终点,如何在“场景”中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成为了物联网时代下的新一道关卡。

打通饮食全链条,成套场景打破孤岛现象

人们买冰箱是为了食物保鲜,而食物保鲜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入口的愉悦,这其中,采购、储鲜、烹饪多重环节都有可能会破坏愉悦的体验。

显而易见,吃得 健康 、吃得美味,甚至是吃得舒心,已经不是一台冰箱所能把控的。因此,海尔再次打破常规——让冰箱不仅只承担“上游”的储鲜,还要继续打通从冰箱到餐桌的整个“ 美食 链”。

通过链接上千家资源方,以海尔冰箱为核心枢纽的“ 美食 链”已经形成,且已遍布全国各地的三翼鸟001体验中心。整体来看,海尔冰箱围绕饮食全流程进行了“吃买存做洗改及母婴”7大场景的布局,直接为用户提供成套产品和对应服务系统相互联动的解决方案。除了超四成用户买冰箱时会选择海尔,用户在购买成套厨房时也将海尔智家的场景品牌——三翼鸟作为了首选目标之一。以三翼鸟北京体验中心001为例,6月份就售出了31套成套厨房,销售额达到3498万元。

从“ 美食 链”中的各环节而看,成套、智慧的逻辑也同样成立。通过链接大厨、 美食 企业等资源方搭建智慧 美食 生态平台,“在家吃大师菜”成了海尔冰箱用户的新体验。比如,想吃北京烤鸭时,消费者只需通过“冰箱大屏下单-取出鸭胚放入蒸烤箱-冰箱智慧烤箱烹饪”这三步,就能把美味摆上餐桌。如今,像这样的“3步式大餐”已上新至60多道。

如果说,全空间保鲜 科技 是海尔为冰箱产业带来的 科技 赋能,那么,成套饮食场景则是为冰箱产业开辟的从产品到服务的转型赛道。以往,冰箱卖到了消费者家中就算大功告成;而如今,冰箱进入用户家中的那一刻却只是服务的开始。

可以
先按暂停,再关掉电源。然后再打开电源,就可以重新设定洗衣了
海尔创立于1984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在持续创业创新过程中,海尔集团始终坚持“人的价值第一”的发展主线。海尔集团创始人、名誉主席张瑞敏提出“人单合一”模式。
海尔始终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踏准时代节拍,从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引领物联网时代的生态型企业,连续3年作为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蝉联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海尔拥有上市公司3家,在全球设立10+N开放式创新体系、29个工业园、122个制造中心、108个营销中心和24万+销售网络,拥有海尔、卡萨帝、Leader、GE Appliances、Fisher&Paykel、AQUA、Candy等七大高端品牌和全球首个场景品牌“三翼鸟”,构建了全球引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COSMOPlat、孵化了日日顺供应链、盈康一生、海尔生物医疗、海纳云、海创汇等众多子品牌。

新商业模式”顾名思义是一种全新的模式。而电商平台的实质是交易平台,只是单纯的为用户提供无数的商品,让用户在商品中自行选择,并不关心用户到底需要什么。这种都是后电商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在海尔人单合一模式的引领下,海尔开创了一种符合物联网时代特征的组织新物种——自驱动、自增强、自优化的生态链群小微群,创建开放的、各方互赢的物联网生态。

海尔的生态链小微群能够自适应“一切皆有可能”的变化,即动态的用户体验需求,不断自增强一实现边际收益递增。“链群”为海尔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取代的优势:第一,为企业指明用户的需求方向;第二,为企业创造终身用户;第三,契合了物联网时代体验经济、共享经济、社群经济三大特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4159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1
下一篇 2023-07-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