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有哪些?专业介绍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有哪些?专业介绍,第1张

如果你想要赚钱多,那么你应该选择一个有前景的专业。例如,金融专业、IT专业、医学专业等。这些专业的收入水平都非常高,而且前景也很好。如果你还没有选择专业,那么你可以考虑这些专业。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序号专业名称所属类别1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交通运输2数控技术装备制造3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交通运输4商务英语教育与体育5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新闻传播6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交通运输7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交通运输8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交通运输9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与信息10电子商务财经商贸1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与信息12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交通运输13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与信息14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电子与信息15电机与电器技术装备制造16电气自动化技术装备制造17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装备制造18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交通运输19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交通运输20铁路物流管理财经商贸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介绍专业特色: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是应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和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大发展需求而开设的,开办于2002年,是全国最早开办的高职城轨专业,是湖南省精品专业,已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面向城市地铁、城市轻轨装备制造与运用类企业,培养具备轨道装备制造、运营、维护、检修、技术服务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地铁、城轨电客车司机、乘务、检修等岗位的工作。主要开设《城轨车辆机械设备的检修》、《城轨车辆电器设备的检修》、《城轨车辆电气系统的检查》、《电客列车的 *** 纵》、《城轨车辆故障处理》等专业主干课程。
就业方向:近年的就业率在98%以上,90%以上的学生就业于城市地铁、城市轨道和铁路行业。与长沙地铁、深圳地铁、香港地铁、广州地铁、南京地铁、成都地铁、宁波地铁、南昌地铁、南宁地铁、沈阳地铁、兰州地铁、厦门地铁、常州地铁、厦门地铁、福州地铁等20多家地铁公司紧密合作,长期展开订单式培养。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集成电路技术介绍主干课程:主要开设《半导体制造工艺》、《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嵌入式技术应用》、《集成电路测试与维修》、《EDA技术应用》等课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为2019年教育部新设专业。主要面向国家战略扶持的集成电路产业相关企业芯片制造、测试、设备保障与维护等岗位,完成相关制造及工艺、生产工艺管理、质量检测等工作,能够担任设备保障工程师、集成电路工艺工程师等岗位,同时,也能够从事电子设备和智能电子产品设计、生产及检测等工作,就业单位主要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大中型企业、中车时代电气等高铁核心器件制造企业及集成电路应用相关企业。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介绍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专业主要面向铁道车辆制造企业、各大铁路局、城市轨道交通类企业,培养具备电气安全作业技能和意识,具备正确使用铁道车辆电气装配、调试、检修、维护的工具与仪器仪表,掌握铁道车辆电气装配、调试、检修的工艺,以及铁道车辆机械装置、制动系统、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检修和常见故障的判断和处理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铁道机车车辆、动车组车辆、城市轨道车辆的电气装配、调试、检修与维护、技术支持等岗位的工作。主要开设《铁道车辆构造与检修》、《铁道车辆电气组装与布线标准(TB)》、《牵引电器的检查与维护》、《铁道车辆电气装置的检修与维护》、《电力机车检修》等专业主干课程。
就业方向:该专业前身与铁道机车合并,已共同为我国轨道交通行业输送近8000名优秀毕业生,近年来本专业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93%以上学生对口就业铁道行业。主要就业单位有广州、南昌、北京全国各大铁路局,及中车集团下属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等制造企业。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介绍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原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铁道信号)专业)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湖南省省级精品专业,铁道信号专业方向主要培养面向铁路运输企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铁路信号设备生产企业以及铁路工程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铁通信号设备检修与维护、故障处理、设备安装与调试、施工组织管理等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毕业生可从事国铁车站(区间)信号工、机车信号工、驼峰信号工、城轨车辆段信号工、ATS信号工、车载信号工以及铁路通信信号设备的生产、安装与调试等岗位工作。近年来,与广铁集团、深圳地铁等成立了铁道信号订单班,校企全程合作培养铁道信号人才。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介绍为紧密对接互联网+的发展催生的大量的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学校于2012年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无线传感网络技术(WSN)、无线射频技术(RFID)、GSM-R轨道通信技术、LTE轨道通信技术、嵌入式技术、移动互联软件开发等核心课程。专业与北京京胜、中兴通讯等企业联合创建“物联网技术创新工作室”,由企业工程师指导进行真实项目开发,实现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提升和锻炼的平台。
毕业生主要面向轨道交通、工业控制、智能电网、现代物流、现代家居等领域,从事物联网开发、物联网集成、物联网应用技术支持、物联网应用系统运维、物联网产品营销以及物联网工程的施工、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2012级专业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首届毕业生已全部对口就业。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介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湖南省卓越校重点建设专业,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师资培训基地。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大铁路局的运输站段从事信号员、车站值班员、制动员、调车长、车站调度员、客运值班员、列车值班员、货运值班员等职业岗位人员。也可从事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行车、客运、基层运营管理岗位。主要开设铁路客运组织、列车乘务工作、接发列车工作、列车调度指挥、车站调车工作、铁路普通货物运输、旅客运输计划实训、列车运行调度实训等理实一体化课程。该专业在校内已建成轨道交通运营仿真综合型实训基地,包括CTC调度指挥实训室、接发列车实训室、轨道交通车站运营实训室、轨道交通行车综合实训室,设备总值近400万元;校外建立了长沙车站、长沙南站、长沙客运段、株洲车站、株洲北站等校外实训基地,年接待实习人数可达到700人次以上。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取中级铁路客运员、中级铁路助理值班员等行业职业资格证书。
在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蓬勃发展之际,该专业毕业生的用人需求逐年递增,具有可观的就业前景。
对中专/技校/职校报考还有疑问,您可以点击2023年电大中专招生咨询(原广播电视大学):>1、医药专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品质量、品种、数量和医疗技术、医疗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从行业整体发展的趋势来看,以高科技开发为依托的医药行业属于朝阳产业,将始终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
2、同声传译专业
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和奥运会带来的会务商机的涌现,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传译员。
3、水利专业
水利专业毕业生就业目前不大理想,各专业冷热不均。但水利事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好,随着三峡工程等一批大的水利工程上马,水利及其相关的一些专业需求量明显增加。由于水利与电力、环保等部门的联系比较紧密,因此也有很多人到系统外就业。
4、能源、交通专业
在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能源、交通行业占了很大比例,各大煤矿、油田、气田需要大量人才,这是吸纳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渠道。
5、建筑专业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中高级人才十分缺乏,亟需补充。近年来建筑类、土建类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一直名列前几位,尤其是建筑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受欢迎。
6、外语专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会与年俱增,今后几年这类人才也会保持较高的需求量。非师范类外语专业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一些小语种的就业状况不太理想。
7、电子信息类专业
计算机、微电子、通信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巨大,毕业生供不应求,10年内将持续走俏。特别是在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移动通信、电子消费品生产方面,以及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网络通信、网络保密研究、可视电话、图像传输、军事通信等领域,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从总体上看,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十分看好,但是该专业对人才需求层次较高,专科生的就业压力较大。
8、农林类专业
农林类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不高。在农林类各专业中,社会需求量大小不一。目前需求较多的有农业经济、畜牧、兽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木材加工、家具设计与制造、森林道路与桥梁、园林、林产化工等专业;需求量较小的有农学、桑学、茶学、植物等。
9、汽车维修专业
国内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技术素质普遍偏低,总体的技术水平不能适应汽车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我国目前技术工人队伍结构中,技师以上、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比例仅为4:8:31:57,而发达国家的比例为11:23:49:17,显然,我国中高级技术人才短缺情况十分严重。其中尤其以汽修、数控等热门专业为代表,被称为高级蓝领的高级技工已经成为稀缺资源,高级蓝领出现断层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从这一系列数据看来,学习好汽修,掌握一门过硬的本领,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10、外贸专业
这些年,外贸专业已远不如前几年热门。但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中国入世以后,随着专业结构的调整,招生规模的控制,外贸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状况是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消除的。

现状:我国已形成基本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部分领域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网络通信相关技术和产业支持能力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传感器、RFID等感知端制造产业、高端软件和集成服务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大。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软件与集成服务等产业虽已有较大规模,但真正与物联网相关的设备和服务尚在起步。
我国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敏感元件与传感器产业,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我国形成了RFID低频和高频的完整产业链以及以京、沪、粤为主的空间布局,2009年市场规模达到85亿元并成为全球第3大市场。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连续多年实现20%以上的增长,2009年产值超过5000亿元,企业数量为5000多个,小型企业数量占比达到90%。
在物联网网络通信服务业领域,我国物联网M2M网络服务保持高速增长势头,目前M2M 终端数已超过1000万,年均增长率超过80%,应用领域覆盖公共安全、城市管理、能源环保、交通运输、公共事业、农业服务、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快速发展,预计“十二五”期间将突破亿级。三大电信企业在资源配置方面积极筹备,加紧建设M2M管理平台并推出终端通信协议标准,以推进M2M业务发展。国内通信模块厂商发展较为成熟,正依托现有优势向物联网领域扩展。国内M2M终端传感器及芯片厂商规模相对较小,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我国在物联网相关通信服务领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应在M2M通信网络技术、认知无线电和环境感知技术、传感器与通信集成终端、RFID与通信集成终端、物联网网关等方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业领域,虽然不是所有云计算产业都可纳入物联网产业范畴,但云计算是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也将大大推动云计算服务发展。国内云计算商业服务尚在起步,SaaS已形成一定规模,而真正具有云计算意义的IaaS和PaaS商业服务还未开展。目前,我国在云计算服务的基础设施(IDC 中心)建设、云计算软硬件产业支持和超大规模云计算服务的核心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云安全方面,我国企业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随着物联网应用的规模推进、互联网快速发展和国家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云计算服务将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十二五”期间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在物联网相关信息处理与数据服务业领域,信息处理与数据分析的关键技术主要是数据库与商业智能。我国数据库产业非常薄弱,知名企业只有三四家,只占国内市场10%左右的份额。商业智能(BI)领域我国虽然技术相对落后,但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国内现有BI厂商有近500家,但高端市场仍由国际厂商垄断。整体而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产品、BI产品和掌握关键技术的软件企业少,产业链不完整,缺乏产品线完整、软硬结合、竞争力强的国际企业。
在物联网应用服务业领域,整体上我国物联网应用服务业尚未成形,已有物联网应用大多是各行业或企业的内部化服务,未形成社会化、商业化的服务业,外部化的物联网应用服务业还需一个较长时期的市场培育,并需突破成本、安全、行业壁垒等一系列制约。
综上所述,我国尚未形成真正意义的物联网产业形态和爆发点,物联网有形成巨大市场的潜力,但潜在空间转化为现实市场还需要较长时间培育,关键点是通过技术和应用创新形成新兴业态和新增市场。我们预计,“十二五”期末我国物联网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多亿元规模,而真正可能形成万亿元级规模的时间节点预计在“十三五”后期。
大势所趋: 一方面认为物联网技术目前并不能降低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多位接受采访的人士认为物联网的发展是阻挡不住的。
物联网的出现不管你欢不欢迎,赞不赞成,这个趋势是阻挡不住的,就像当年的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再比如近几年云计算的发展。”逄诗铭对记者说。
逄诗铭认为,目前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据他个人估计已达两三千亿,很快会上升为万亿规模,再过几年就会到五六万亿。
中国RFID产业联盟秘书长欧阳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物联网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目前日常生活中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物联网技术,比如说门禁、高速公路上的ETC系统、公交智能卡马上要推出的智能电表等,都是物联网技术的运用。而在物流行业中,仓储配送、集装箱监控、运输调配等多个环节都已经运用到了物联网技术。
“一个新技术的应用是逐步推进的,不应该纠缠于物联网技术到底是什么,更不能因为现在应用程度不高就否定这个新技术。”欧阳宇说。
逄诗铭认为,物联网技术现阶段虽然并不能降低实际运费,但是提高了整个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的效率,从长远来看,必然会大面积应用到物流行业中。
“换一个角度来看物流成本。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传统物流中丢失了两个集装箱,给货主赔的钱这算不算成本?但是我们给集装箱装上电子封条,采用视频识别与监控技术进行全程的监控,这个货品就不可能丢失,即使丢失了也容易追索回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说。
近日,铁道部部长盛光祖与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合作协议》。
多名专家认为,铁道部和交通部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将有效改进目前我国线性物流运输模式,促进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的联网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而在多渠道联运这个信息平台的建设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中国中铁(601390SH)、中国铁建(601186SH)、中国交建(601800SH)、中国中车(601766SH)、中国通号(688009SH)、思维列控(603508)、京沪高铁(601816)等

本文核心数据:里程规模、动车组产量、竞争格局

行业概况

1、定义

中国国家铁路局颁布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文件中将高铁定义为新建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含)至350公里(含),运行动车组列车的标准轨距的客运专线铁路。中国国家发改委将中国高铁定义为时速250公里及以上标准的新线或既有线铁路,并颁布了相应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文件,将部分时速200公里的轨道线路纳入中国高速铁路网范畴。

在中国高速铁路网概念中,官方文件采用的是广义高铁而不是狭义高铁,只要设计速度达到200km/h以上的铁路就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将它们统筹规划,共同纳入高速铁路网这一栏进行研讨。高铁的主要特点如下。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条长

高铁产业链较长且复杂,整个产业链纵向贯穿基建、产业化制造业、营运服务业,涉及机械、电气、电子、信息技术、材料等多个领域。高铁概念相关产业按价值链主要分为三大周期:即前期铁路基建、中期列车制造及相关设备和后期营运服务相关。

前期主要包括工程承包、工程机械、及桥涵、轨道、隧道等建设中需要用到的各种配套建材。代表企业有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中期主要包括车辆购置、零件配件、专用系统设备等。领先企业包括中国中车、中国通号、铁科院等。整个产业链后市场包括营运、物流公司等服务业相关企业,包括京沪高铁等。

行业发展历程:中国高铁行业正向成为全球引领者行进

我国高铁发展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略微滞后,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0年底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开始了我国高铁建设的初步探索阶段。2004-2015年我国高铁建设依次经历了“引进来”阶段、自主创新阶段、“走出去”阶段,逐步成为全球高铁大大国。2015年至今处于全球引领阶段,我国部分高铁技术已处于国际一流水平。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完善“八纵八横”高铁网布局

2015-2020年我国颁布多项政策促进我国高铁行业发展,从2021年新颁布的政策来看,我国高铁建设规划中提出:对于高铁建设项目应当做好审核,合理制定建设标准、满足财务平衡的要求,避免过度或重复建设。具体政策如下:

据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以及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内容,我国高铁线网已实现原来的四纵四横,正在完善八纵八横铁路网,并规划到2030年,整个高铁路网要达到45万公里。具体规划内容如下。

产业发展现状

1、高铁动车组产量递减,保有量持续增长

从供给端来看,2016-2021年,中国动车组产量波动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动车组产量为1021辆,较2020年有较大的下降,降幅达到503%。2022年1-6月全国动车组累计产量为297辆,比上年同期减少了588辆,产量累计同比下降664%;月均产量为495辆。

另国家铁路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2021年,中国动车组保有量持续增长,从2016年的2586标准组增长至2021年的4012标准组,2021年较2020年增长48%。

2、高铁营运里程规模庞大,占铁路比重逐年上升

从市场情况来看,2008年,全国高铁营运里程仅6715公里,而从2009年开始,高铁运营里程开始显著提升。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铁总里程已达到4万公里,占全国铁路营运历程的267%。

我国高铁营运+在建里程均处于全球前列。依据Statista数据,截至2021年6月,全球高铁在建里程以中国为首,且远超其他国家。

3、2022年至少7条高铁开工建设

依据RT轨道交通数据,2022年将有不少于11条,设计时速超过250公里的高铁建设完成并通车运营。至少有7条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铁要开工建设。具体如下: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高铁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和山东省。其次为广东、河南等省市。整体集中在东部地区,多为交通枢纽地带。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26日。

从高铁行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北京高铁行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中国中铁(601390SH)、中国铁建(601186SH)、中国交建(601800SH)、中国中车(601766SH)、中国通号(688009SH)等龙头企业均位于北京。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高铁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山东有山东路桥(000498SZ)等上市企业,江苏有宝胜股份(600973SH)等上市企业,浙江有天铁股份(300587SZ)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2022年上半年,我国铁路工程中标总额约有3346亿元(主要以工程施工、监理、勘察设计以及机电等为主)。项目的建设方主要集中在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建筑、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以及中国中冶这7家建筑央企,其中中国中铁的中标金额占比接近50%。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十四五”建设继续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高铁时代到来

在“十四五”建设的大背景下,国铁集团提出基于智能高铁云平台为核心的“2035智能高铁”,主要包括智能制造、智能装备及智能运维三大方面,未来我国高铁行业将朝着这三大方面而努力,早日建成智能高铁。

与此同时,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在全国提倡建设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高铁将基于数字化技术,研制运行水平更高、安全性和舒适性更好的高速列车。具体表现在研制不设分相、远程控制的牵引供电系统;研制与全国地震监测台网适时接入的地震监控预警系统;研究基于大数据的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智能监测与安全预警技术等,以实现中国高铁技术更先进、更可靠、更安全、更经济、更绿色,持续确立在世界高铁的领先地位。

此外,在当前双碳战略下,绿色节能环保是高速列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这是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中国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2030年高铁运营里程数有望突破45万公里

从我国新投产里程角度来看,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30年高速铁路运营总里达45万公里左右,因此预计2021-2030年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新投产高铁里程数达5100公里左右。根据《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到2035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要达70万公里左右,因此预计2031-2035年我国高铁营运里程新投产高铁里程数将达到25万公里左右。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高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我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前几天,市里刚刚发布了事业单位召开公考,我一筛选自己的专业,不出所料非常多的岗位可以报考。如下图(只是冰山一角)。

所以,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本科阶段,计算机相关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5个专业。如下图,打钩的是我个人推荐的。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这个专业是计算机相关专业中最正规的,也是历年来计算机相关专业中填报人数最多的。据了解,这个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硬件和系统的知识。

就业前景非常广泛和实用:比如大中小公司的运维,日常办公电脑的正常维护,电脑组装、系统按照、配件维修等,都是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还有就是体制内的招聘,任何的部门都有这个需求,看我上面发的那个表格就知道。而且我发现国考、省考等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可以报考的岗位真的非常多,所以上岸机会真的非常大。

但是我是这个专业的,我必须说一下。我大学里面其实并没有学习任何的计算机硬件知识,全部都是系统和软件(编程、编码)方面的知识,也与我当初报志愿的想法相去甚远。所以,就业方向还得结合学校的教学和培养方向,不能一概而定,或者人云亦云。

2、软件工程专业

就业前景:这个专业听起来比较抽象,但是如果说程序员、网站制作、网页开发、app的研发等,还有我们俗称的“码农”,那么大家就熟悉了。这些工作都是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去做的,而且工作内容涵盖了开发产品的前端和后台,所以他们的就业前景也非常可观和给力。

去年网络非常火爆的一个游戏相信大家也有印象——羊了个羊,据说就是几个学习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开发的。我大学阶段的很多课程都是和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一起上课的,比如Java语言、C、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MATLAB等,所以我的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专业是分工不分家。

3、网络工程专业

就业前景:不管是目前的5G大数据,还是未来很有可能出现的6G、7G、8G等数据技术,都是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人才去开发和架设的。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互联网届找到合适的专业工作,比如说三大运营商、各级计算机网络系统教育、网络系统开发、网络维护等工作都可以轻松胜任。

我认识的一个同行,也是我的师兄,因为我们是校友。他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进入了我们市的政务服务中心做网络工程师,薪资的年薪的,还有很多的福利待遇,人才引进嘛,这个可不是一般人能被录用的。而且,他干这一行,没有职业危机或者所谓的青春饭,都是靠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积累,所以越老越吃香,越干越有技术。选择这个专业把技术学扎实,不担心没有前途。

4、物联网工程专业

就业前景:万物相连让所有的物品都变得智能化,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无人送货,包括像一些智能的蔬菜大棚,这些其实都是有物联网的影子,也是未来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都离不开物联网这个专业的支持。

大家发现没有,有些蔬菜一年四季都有,有些水果一年四季都有,我们都很惊讶,什么技术能够摆脱自然界的束缚呢?那就是物联网工程专业技术了。刷小视频经常看到一些蔬菜大棚、无土栽培等,非常的神奇和有趣,其实它们都是安全的,我们不要大惊小怪,所以可以放心吃。比个别大城市外面小摊贩用自家排泄物浇灌的农作物还健康、安全。

5、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就业前景:动画、动漫、**大片的特效、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的一些逼真画面,都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毕业的人才通过设计、制作及应用来实现的。现在的影视媒体每部剧每部影片动不动就几千万、几个亿、几十个亿,都脱离不了这个幕后的数字媒体技术。

当初包括我很多人的志愿都想学这个,因为我们都喜欢动漫,尤其是看电视的时候,我们喜欢和志愿去开发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物和动作。不过据了解,这个专业的要求也不是适合所有的人,一般需要比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相对适合数学、物理、设计方面能力优秀的人去学习。

以上是我给大家分享的5个就业前景比较好的计算机相关专业,不管是体制内招考,还是体制外找工作,都非常不错,容易找到,待遇也不低。大家还有什么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介绍,欢迎底下留言一起分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4131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1
下一篇 2023-07-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