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以及就业方向如何,高分悬赏。!

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以及就业方向如何,高分悬赏。!,第1张

目前,教育部审批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中有“物联网工程”、“传感网技术”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三个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专业。此三个专业从2011年才开始首次招生,首届毕业生于2015年毕业,但整体人数较少,所以,无法从往年的就业率来判断未来的就业情况,但可从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等方面了解该专业未来的就业形势。
作为国家倡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物联网备受各界重视,并成为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领域,使得物联网成为各家高校争相申请的一个新专业,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中科院院士、华东师大软件学院院长何积丰表示,未来的物联网技术要得到发展,需要在信息收集、改进、芯片推广、程序算法设计等方面有所突破,而做到这些的关键是如何培养人才。柏斯维也指出,从整体来看,物联网行业是非常需要人才。
其实,从人才市场的需求来看,无论是物联网专业还是云计算专业的人才都是炙手可热的,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很多单位和企业不但要求应聘者须是硕士以上学历,还要求有几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对此,企业纷纷表示,做核心的研发工作或核心的基础架构是需要一些经验积累的,本科应届生一般不具备这些经验。
因为物联网是个交叉学科,涉及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以及RFID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多项知识,但想在本科阶段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的难度很大,而且部分物联网研究院从事核心技术工作的职位都要求硕士学历,因此本科毕业生可从与物联网有关的知识着手,找准专业方向、夯实基础,同时增强实践与应用能力。
面对现在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情况下,物联网领域却急需相关专业的人才,同时物联网行业内前景大好,这也是成为高校热门专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工信部以及各级政府所颁布的规划来看,物联网在未来十年之内必然会迎来其发展的高峰期。而物联网技术人才也势必将会“迎娶”属于它的一个美好时代。

院校专业: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0905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以及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 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 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工 程科学知识;

3.系统掌握物联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理 解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联,具有感知、传输、处理一体化的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 并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 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物联网技术体系、标识与感知、物联网通信、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控制、物 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理论学时+实验或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物联网工程导论(18学时)、物联网通信技术(45 +18学时)、RFID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传感网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物联网软件设计 (27 +18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54学时)、物联网中间件设计(27 +18学时)、物联网应用系统 设计(54学时)、嵌入式系统与设计(45 +18学时)、传感器微 *** 作系统原理与设计(36+36学 时)、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45 +18学时)、物联网定位技术(45 +18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 (45 +18学时)、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36学时)、计算机网络(54学时)。

示例二:物联网工程概论(30学时)、物联网算法基础(60 +15学时)、物联网硬件基础(60+ 15学时)、传感网与微 *** 作系统(45 +15学时)、物联网安全与隐私(30学时)、无线单片机与协议 开发(60+15学时)、JAVA语言程序设计(30 +15学时)、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20 +10学时)、物 流管理信息系统(30+15学时)、RFID系统(30学时)、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开发(20 +10学时)、多 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60学时)、云计算(30学时)、物联网与智慧思维(30学时)、移动人机交互 技术(30学时)、社会计算(30学时)。

示例三:物联网工程导论(18学时)、物联网体系结构(40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36+10 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40+10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40 +12学时)、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 (40+10学时)、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50学时)、物联网通信技术(40 +14学时)、RFID与智能卡 技术(40+10学时)、物联网控制技术与应用(40+14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40 +14学时)、传感 器网络及应用(40 +14学时)、网络规划与设计(40 +14学时)、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40+10学 时)、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40+14学时)、软件集成与服务计算(40+1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传感器实验、传感网实验、物联网通信实验、物联网数据处理实验、物联网工 程规划与设计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嵌入式原理及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传感器微 *** 作系统原理与设计》、《应用密码学》、《光电子物理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建模》、《微处理器系统设计》、《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电商物联网、移动嵌入式、智能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采集与分析。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IT类企业:物联网工程、物联网系统设计架构、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物理网系统管理、网络应用系统管理、物联网设备技术支持、云计算。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物联网专业就业前景

目前,教育部审批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中有“物联网工程”、“传感网技术”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三个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专业。此三个专业从2011年才开始首次招生,目前为止还没有毕业生,所以,无法从往年的就业率来判断未来的就业情况,但可从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等方面了解该专业未来的就业形势。

作为国家倡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物联网备受各界重视,并成为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领域,使得物联网成为各家高校争相申请的一个新专业,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未来的物联网技术要得到发展,需要在信息收集、改进、芯片推广、程序算法设计等方面有所突破,而做到这些的关键是如何培养人才。柏斯维也指出,从整体来看,物联网行业是非常需要人才。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其他信息:

物联网工程主要学习内容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导论、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电磁场、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网、传感器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无线通信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近距无线传输技术、二维条码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组网技术等。

院校专业: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专科(高职) 理工类 公办

官方网址: >

官方地址: 河南郑州市

官方电话: 0371-62275026

电子邮箱: zepczs@126com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由中央和地方共建、由电力行业举办、以电力职业教育为主体的普通高校,是中南地区重要的电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学校已有 87 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郑县工业职业学校(后更名为河南省立郑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始建于 1933 年,抗战时期在内乡县赤眉镇办学 8 年,经历了 16 次易名。 1953 年全国院系调整,以郑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基础、将中南五省六所高级工业学校的电机科并入,成立燃料工业部郑州电力学校。其后,历经河南电力学院、郑州电力学院、郑州电力学校等发展阶段, 1994 年,建立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占地 2943 万平方米,省发改委批准中长期规划在校生规模 1 万人,规划建筑面积近 30 万平方米,已建成建筑面积 1625 万平方米。现拥有校内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实训室 130 个,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50 个。拥有河南省电厂节能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电力智慧供应链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电力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市电力能效智能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市电力物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市电力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市电力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市发电锅炉节能减排重点实验室、郑州市智能物联输配电联合创新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16 亿元。图书馆藏书 4846 万册,智慧教室 10 个,拥有虚拟演播及微课制作中心、多功能艺术实践中心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 学校 2017 年完成与公司财务并表,收入支出纳入公司统一管控,财务管理以分公司模式运行。收入主要来源为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和培训收入等,支出全部用于教学科研及正常运行,公司对经费不足部分给予补助。 专业设置覆盖电力工程、动力工程、机械电气、信息通信、经贸管理五大专业领域的 35 个专业,并与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专业 3 个。专业布局以传统的电力、动力类专业为主,近年来,为更好的服务公司和行业发展,陆续增加了新能源装备技术、工业机器人、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风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等新兴专业。学校现有国家级骨干专业 2 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3 个、省级特色专业 7 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5 个,形成了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为龙头、特色专业为骨干、校级专业为基础的三级专业建设体系。 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共计 6503 人。 2019 年招生计划 2100 人,新生报到率 9748% ,理科、文科录取最低分数分别高出省专科控制分数线 119 分、 211 分。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 96% 以上,高出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水平 4% ,其中电力、能源领域为就业主渠道,平均占比接近六成。 2017 年以来进入国网公司毕业生共 509 人,其中进入河南省电力公司毕业生共 391 人。 2020 年学校为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扩招百万政策,计划招生 2500 人。 学校培训工作以 “面向企业、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为根本出发点,秉承走出去、引进来,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思路,年均各类社会培训服务人次超过在校生人数 2 倍,学校荣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学校长期承担省公司教育培训工作,包括人、财、物、审计等管理类和新员工入职培训等项目。同时,作为国网学堂河南省直分院运维单位,提供业务咨询和技术支持工作,支撑公司开展各类线上线下考试、培训等工作。 在八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逐渐形成了 “严谨笃学、敬业乐群”的校风、“立德修能、知行合一”的学风和 “明德循理,精业育人”的教风,确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以高效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优质完备的教育教学资源、严谨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和优美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深受广大学子和家长的好评。学校先后培养出了 60000 余名优秀人才,校友们的出色表现和卓越成就,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确立了学校的重要地位。 步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将以电力教育品牌名校为目标,致力于现代化电力职业教育发展建设,扬帆起航,勇往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力量。

其他信息:

郑科是郑州科技学院。

郑州科技学院创办于1988年,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是中国民办高校20强学校和教育部表彰的全国学生就业示范民办高校。学校前身是郑州中原职业大学,以自学ks辅导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1997年实施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先后经历了郑州科技专修学院、郑州科技职业学院等时期,于200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郑州科技学院。

补充材料:

郑州科技学院的专业主要有:

1、本科专业主要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软件方向)、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动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

2、专科专业主要有: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通信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国际商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4116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1
下一篇 2023-07-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