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系统怎么样?

鸿蒙系统怎么样?,第1张

鸿蒙系统功能强大,华为鸿蒙系统不仅可以在智慧屏和手机上使用,同时也可以在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汽车等领域使用,也可以说是一个物联网系统。鸿蒙系统的特点也在华为EMUI10系统上得到了表现,比如多屏协同功能。

虽然基于多方面考虑,没有整体推出鸿蒙系统,但是华为的一碰传,多屏协同,平行视界,方舟编译器,和各种“图霸”都是构成鸿蒙的一部分了。华为在安卓开源社区贡献非常大,仅次于谷歌的事实是很多华黑是不愿意承认的。

鸿蒙系统的硬件情况:

HarmonyOS为智能硬件开发者提供模组、开发板和解决方案。同时,HUAWEI DevEco将为HarmonyOS设备带来一站式开发环境,支持家电、安防、运动健康等品类的组件定制、驱动开发和分布式能力集成。

在开发过程中,不论设备是有屏还是无屏,HUAWEI DevEco都可提供一站式开发、编译、调试和烧录,组件可以按需定制,减少资源占用,开发环境内置安全检查能力,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可视化调试。

由于手机 *** 作系统市场一直被谷歌安卓和苹果iOS垄断,所以国人很早就期待国内能有一款属于自己的系统,但是这么多年来,国内始终未能取得较大的进展。直到2021年6月2日这一天,华为正式发布了鸿蒙OS20,这才满足了国人的愿望,真正的国产系统终于来了!

那么鸿蒙OS到底是一款怎样的系统呢?能否做到取代安卓?其实华为研发鸿蒙OS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替换安卓,而是打造一个万物互联时代,争取更好的发展空间。在6月2日的发布会上,据华为方面表示,鸿蒙OS可适用于不同智能终端,无论设备大小,都只需一款系统。

这意味着鸿蒙本质上是一款物联网系统,除了能够应用在手机上之外,还可以打破各种硬件产品之间的障碍,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通过华为的演示不难看出,鸿蒙OS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用户完全可以借此获得更完美的智能体验,安卓和iOS并不具备这种优势。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鸿蒙OS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如果不能解决,那么想要赶超安卓和iOS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个问题指的就是生态建设,一款好的 *** 作系统不能只看体验和功能,更重要的地方在于生态是否完善,不然的话根本得不到市场的认可。

华为鸿蒙作为刚诞生的系统,在生态建设方面肯定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而安卓和iOS发展了这么多年,早已达到了成熟完善的程度。这便是它们最主要的差距,也是当前华为的重点任务,只要能进一步加强鸿蒙OS的生态建设,华为就会达到像苹果那样的高度。

那么在发布会过后,国内厂商对华为鸿蒙持有什么态度呢?虽然目前来看,除了魅族之外,没有任何一家国产手机公司发声支持华为,但是其它硬件厂商却坚定地站在了华为这边。因为此前华为曾定下目标,今年鸿蒙OS要适配3亿台智能设备,并为1000家硬件厂商提供技术支持。

除此之外,就在近日,华为鸿蒙再传好消息,正式接入纯国产龙芯架构,两大国产技术的强强联手,必将收获双赢的结果!据了解,在前几天举办的 科技 活动中,龙芯中科对华为鸿蒙OS进行的认证,未来鸿蒙系统将有机会与龙芯出现在同一款设备上。

对于龙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国内自主打造的电脑处理器,为的就是打破国外技术的封锁。而今年早些时候,龙芯团队研发出了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的芯片指令集,也就是龙芯架构,这意味着国产芯片的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自主化更进一步!

龙芯架构和鸿蒙OS的携手,对于华为和我们国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前者是国产芯片的出色代表,而后者是国内第一款手机 *** 作系统,二者的合作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有了龙芯的助力,接下来鸿蒙的生态将会变得更加强大,华为也会获得更充足的信心。

芯片和系统一直都是国内最为重视的两项核心技术,尤其是在美国态度转变之后,国内更是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好在国产公司足够争气,接连取得了一些显著的突破,这才稳住了局面,而龙芯架构和鸿蒙OS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国人最关注的两项成果。

不管怎样,龙芯架构和鸿蒙OS都已经正式登场了,尽管它们可能存在一些短板和缺陷,但是只要给予二者一定的时间,将来肯定会不断地完善,成长为国产技术的“顶梁柱”。相信华为和国内不会让人失望,要不了多久,国产技术就会全面崛起!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和转发。

鸿蒙是华为推出的手机 *** 作系统,之所以做这件事就是因为华为在世界通信领域具有扎实的技术功底,已经在某些领域抢了美国的风头,美国才倾全国之力去压制华为,并列出了针对华为的一系列措施,华为也确实感受到被卡了脖子。除此之外,随着物联网的呼声越来越大,各个电子产品好像需要一个系统来链接实现互联互通,华为就顺势开发了万物联网系统,取名也叫鸿蒙,也就是说,华为鸿蒙要做彻彻底底的平台产品,让所有的电子产品都接入到它的平台。结合特训营的所学,我从五个方面尝试回答问题:

    1技术是否支撑产品完善?

因为我不是技术人员,也不懂华为的技术到底有多牛,我只能从直觉上判断,华为之所以敢放这个大招,一定是通过这些年积累才敢迈出这一步的,应该说拿华为的技术实力可以支撑产品完善。

2产品目前的长板和短板是什么?

华为在通信领域具有优势,云计算业务也在努力布局。产品的长板就是积攒了民族凝聚力,它的鸿蒙系统一发布就得到三百多家知名家电企业的支持相应,当然不包括小米等竞争对手,小米和阿里、腾讯、谷歌也在万物互联上做了布局。它的短板是没有像苹果一样做技术预埋,没有存量市场支持自己的鸿蒙系统。

    3产品目前的发展特性,核心产品、实际产品、延伸产品是什么?

鸿蒙想要做平台级产品,不光要自己华为产品用的好,还需要别的合作产品也能用的好,并且别人还能有动力去用,这是它存在的核心价值,它的实际产品就是做所有电子产品的基建,为它们合作者提供软硬件技术支持,让消费者体验到流畅的智能化服务。延伸产品就是提供系统化的智能互联,未来形成按时间段订阅的服务。

    4产品是否符合服务的规模化和社群化未来两大趋势?

产品目前不符合规模化服务的能力,因为用户群体还很小众,那些既得利益者不会轻易放弃自己深耕多年的市场布局。社群化更是不能和小米相比。这两个趋势都是华为鸿蒙的短板。

    5你对这款产品有什么建议?

一方面就是给合作伙伴提供支持甚至补贴的形式尽快占领一部分市场,让自己有资本和其他竞争者抗衡,采用的政策,优待俘虏,农村包围城市,不和竞争对手正面冲突。二是培养消费者的习惯,不光照顾高端市场,还要做好下沉市场的布局,让收入不高的人也能用上华为手机,扩大地盘是关键。三是有可能的话,打通与既得利益者的边界,不光让移动和移动用户之间通话免费,还要让移动给联通、电信之间的通话也免费,彻底瓦解对手的圈子。四是迅速优化用户体验,让自己的能力配得上自己的欲望!

晚上八点,鸿蒙系统发布会将正式开始,而自2019年八月正式发布鸿蒙系统至今,这一次算是一次正式且彻底的亮相,本次发布的鸿蒙系统将可应用于智能手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华为不仅面临着美国的极限打压,其消费者业务和5G业务遭受巨大打击,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发展困境和舆论压力。就拿鸿蒙系统来说,撇开越来越恶劣的国外应用环境不提,即便在国内,鸿蒙同样饱受质疑。

在很多社区上有一个问题常常提及:如果鸿蒙系统正式推出,你是否愿意用鸿蒙系统?

在我看到的回答中,绝大多数人都愿意尝试“鸿蒙系统”。

但是我觉得很多人未必能够真正理解: 我们为什么 应该 支持鸿蒙系统,我们为什么 一定要 支持鸿蒙系统。

所以今天主要谈谈,支持鸿蒙系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用三个问题来表达)。

任何事情的发生和发展,其实都无法脱离自身的时代背景。从当下 *** 作系统的角度来说,它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中美 科技 竞赛。

这种竞赛已经超出了经济和 科技 自身的层面,而延伸到了政治层面,而且这个恶劣的先例是美国先开的头。 换句话说,美国将 科技 发展跟自己的政治意图深度绑定,用 科技 优势来换取政治优势。

所以我个人对我们国内一些“所谓的理性声音”,比如说“在商言商,鸿蒙搞爱国绑定行为很无耻”,比如说“小米OV们有充分选择 *** 作系统的自主权,并且人们不应该对此有所指责甚至批评”等等深恶痛绝,我认为说这些话的人要么蠢——没有意识到商业竞争已经不是纯粹的商业竞争;要么坏——美国为了保护自己的技术优势而全球制裁华为的时候,说华为“还是技术不行”,而当中国有一个技术优势还没有开始保护的时候,就开口要求我们自己“在商言商”。

我能原谅一些为了发泄生活中的负面情绪而在网络上“愤世嫉俗”的键盘侠们,但有这种“精神移民”倾向的言论,我一般很难容忍。

总之呢, 完全脱离开国家博弈去讨论现如今两国 科技 企业的商业行为 ,这种想法相当幼稚。

然而国内有一些 科技 企业确实存在这种想法,这也造成了舆论层面的撕裂感: 中国 科技 企业尤其是手机厂商,民众对于几个顶级品牌的支持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

但是我们反观美国,美国顶级 科技 企业基本上不存在这种撕裂现象。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 美国企业的商业利益跟国家利益是高度契合的 ,硅谷的 科技 发展会最终转化为美国的综合国力; 但是中国(部分)企业的商业利益却并不总是跟国家利益高度契合,很多中国企业虽然缴税,但那是对中国市场在尽义务,它们的存在或许对中国的经济有利,但它们对中国的 科技 发展毫无贡献,反而为美国的 科技 发展输出了资金和应用市场。

而华为之所以受到民众的高度支持,因为它本质上是一个跟国家利益高度契合的中国企业,它在5G领域的技术 探索 ,在半导体领域的研发工作,这些技术能力最终都可以跟国家的 科技 发展相契合,并最终转化为中国的综合国力。

一言以蔽之,鸿蒙系统是中国面对中美 科技 竞争下一轮比赛中的重要“筹码”,它的成功与否影响着中国在“5G时代”智能设备控制和大数据留存方面的“话语权”。

安卓的重要性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要搞鸿蒙?

其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话语权”。中国企业在安卓系统上没有话语权,华为之前是安卓阵营里话语权最大的中国企业,但依然被谷歌分分钟清理出去,所以别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这么厉害,但谷歌几乎想整谁就整谁——因为安卓的整个体系和框架是在谷歌的主导下建立的。

再直白一点,谷歌拥有安卓系统的“最终解释权”。

而且更重要的是,谷歌的“最终解释权”并没有完全用在商业竞争里,而是被美国政客们拿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所以 *** 作系统也就有了新的用途——国家博弈的手段。

中国想要实现和平崛起,就要用尽各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鸿蒙系统就是手段之一——我们可以不是一个长板,但我们不能让它成为短板。

于是我们要再造一个拥有话语权的系统,在这个体系中,中国企业将拥有“最终解释权”,如果鸿蒙系统能够推广开,那就意味着美国不能再随心所欲地干预正常的商业竞争。

从产品角度来讲,鸿蒙系统在产品逻辑上已经超越了现在的安卓,因为它是多终端的物联网系统,从本质来讲跟谷歌新推出的Fuchsia OS属于同一层级。 但从目前放出的信息来看,鸿蒙很显然是物联网系统的先行者。

此外,还有数据安全问题。 这个不需要多说,数据在信息时代就是核心资产,尤其是在物联网时代,网络将加速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数据安全也将直接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举个简单的例子,鸿蒙系统可以应用于智能 汽车 ,成为 汽车 的 *** 作系统之一,如果这个系统也完全掌握在美国公司手里,而美国政府也跟现在一样,用行政权力干涉 科技 公司的决策,命令谷歌将系统的控制权交给美国政府,那我们的智能 汽车 就很有可能被美国远程 *** 控,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鸿蒙这类物联网系统如果没有完全的控制权,对物联网联机的所有设备以及与这些这些设备相关的人事物来说,都将是一个巨大隐患。

其实如果美国不制裁华为,华为也不会脱离安卓,可以说华为是在美国的强行逼迫下离开了安卓系统。 为什么安卓这么“香”?因为它构建了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数码产品软件“生态”。

安卓作为智能手机 *** 作系统开始构建生态的时期,中美关系仍然处于“蜜月期”,同时中国 科技 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水平还相当低下,这就造成国内厂商高度参与安卓生态的建设。 十多年来,中国厂商受益于这种全球合作方式(实质是中美合作),做上游不用担心受到挑战,还能实现经济利益,搞下游的也不用大力投入研发,用轻资产模式做电子产品,也能大把赚钱。 这种合作方式的前提就是“美国拥有最终解释权,且其他国家不具备挑战资格”。

但是十几年后,中国国力发展让美国犯了“受迫害妄想症”,中国的经济增长让美国人认为将挑战他们的霸权。 于是它们决定使用手里的“最终解释权”来制止中国 科技 的发展。

所以从本质来讲,是美国率先破坏了这种“中美合作模式”,以行政命令强迫谷歌对华为进行制裁。

这里边就体现出一个区别对待: 为什么只针对华为?

很多人说是因为华为的技术超过了美国。这一点上我其实没那么乐观,仅仅单论通信技术,华为也只敢说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那个巨人大概率是个美国人。

我认为是华为表现出的技术发展潜力颠覆了美国之前的预期——它以为中国 科技 企业已经在他们构建的“中美合作模式”中陷入沉睡,不再挣扎,更不会玩什么“反客为主”。但是华为用自己在5G方面的技术突破给了美国人一个惊喜。而当美国人将注意力投注在华为身上时,又发现了更多的惊喜。

惊喜多了,量变引发质变,就变成了惊吓。当华为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独立王国后, 华为的技术实力对美国的通信领域的领导地位造成了最大的威胁。

而小米OV们在美国技术面前却没有任何资格与底气去谈超越甚至是追赶,它们仍旧忠诚于美国一手打造的“中美合作模式”之中。 说白了,它们就是美国 科技 企业的下游企业,有一首打油诗说得好:“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喝我洗脚水”。

所以总的来说, 小米OV和他们在美国的上游企业谷歌、高通甚至韩国的三星等属于利益共同体。 在商业利益上,小米OV们必然要维护谷歌、高通们的利益;在国家利益上虽然小米OV跟华为天然属于同一阵营,但很显然, 小米OV们更注重商业利益——这其实是企业的本分,所以他们非但连口头支持华为的声音几乎都不敢喊,更会在华为被迫收缩手机市场时蚕食空出来的市场。

但没办法, 在商业环境中依法纳税就已经是很高的商业道德,而为了国家长期战略支持竞争对手这种行为,商业逻辑上讲不通。这也是小米OV们立足中国市场的底气之一。

所以从专业角度来讲,小米OV们离不开安卓也能理解,因为事关他们的生存,但是某些人以此认为人们不应该否定它们——这却未必。因为公道自在人心,小米OV们的市场行为很容易理解:尽管知道支持鸿蒙对国家物联网建设有好处,但在自己的利益与国家的战略利益之间,它们更倾向于前者。

这里想先纠正一个说法:人们乐于支持鸿蒙系统,主要因为它代表中国在这个领域的技术水平,以及它的必要性。但是我们支持鸿蒙系统,并不能跟“支持华为的鸿蒙系统”划等号。

鸿蒙怎样才能获得全民推广呢?它必然离不开华为之外其他手机厂商们的支持。那么这些友商们推广鸿蒙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只有两个字——利益。

前边说过,目前小米OV们的利益跟高通、谷歌绑定在了一起,但这个利益链条中仅存在商业利益。而小米OV们如果支持鸿蒙系统,那至少有益于国家利益。如果小米OV们也能够跟鸿蒙的利益深度绑定在一起, 那么在利益的天平上,小米OV们有可能改变立场。

现在主要存在两个比较大的问题: 第一,谷歌、高通可能已经结成同盟,小米OV们在芯片没有备选项的前提下只能跟谷歌、高通“同舟共济”;第二,小米OV们没有鸿蒙的话语权。

对于第一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妥协,小米OV们在手机市场的声量也不小,毕竟市场占有率在那里放着,他们可以用市场倒逼谷歌高通做一些妥协。

比较难办的是第二个问题。

从华为的角度来讲 ,由于投入较早,在鸿蒙的诞生阶段及生态发展阶段,鸿蒙系统几乎完全都是在华为的独立支撑下完成的,换句话说,小米OV们毫无贡献,换成谁也不会把鸿蒙的所有根底都交出去,甚至话语权。

而从小米OV们的角度来讲 ,华为既搞手机芯片,又卖手机,甚至曾经成为全球第一的手机厂商,这会儿又要搞一个听起来就很唬人的手机系统,基本上这个行业里最有价值的东西华为都要搞,而且从以往经验来看它还能把它们都搞成, 如果完全由华为掌握的鸿蒙真的大获成功,然后华为又恢复制造手机,那么小米OV们还有什么活路?

所以即便有鸿蒙的话语权它们也不想掺乎这事儿,更不要说华为压根没考虑过给。

而从国家的角度来讲 ,鸿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它有利于中国在5G时代摆脱美国智能 *** 作系统的“威胁”,且有助于物联网建设。

这个问题的解决我认为当事人受限于立场,恐怕都无力破局,最终可能还需要国家出面,或者说一个足够让双方信服的第三方来平衡这里边的利益。 但不管怎么样,鸿蒙想获得其他手机厂商的全力支持,它的所有权必然会脱离华为。

我认为最好的方法还是鸿蒙团队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类似于谷歌这样的专门运作软件的实体企业,它的股权构成应该包含国内的主流手机厂商、智能设备厂商、智能 汽车 厂商和软件开发商等。

但这一切还需要建立在“鸿蒙确实是一个很经得起想象的产品”这样的前提之上。

鸿蒙的推广必然要从消费者和手机厂商两方面来进行,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对一个企业来说,其商业利益和国家利益虽然绝大多数都不会相背离,但很多情况下也不会保持一致。 当一家企业发展到影响人数在千万人次以上时,这类企业所要考虑的就不能仅仅是自身的商业利益,也应当考虑国家战略发展需求,考虑国家的利益——因为它们的壮大实际上获得了国家发展的红利。

为什么华为好像做什么都是对的,做什么都事半功倍,而反观小米OV却做什么都容易招来骂声?最根本原因也在这里,华为的企业发展跟国家利益高度契合,而崛起中的中国国人民族意识觉醒,必然更加拥护国家利益,华为这是得了“民心”。

我们可以反观一下美国硅谷的企业,实际上美国硅谷的 科技 公司跟美国国家利益是高度契合的,甚至美国硅谷成为美国霸权的核心组成部分。

我们中国企业也应该拥有这类自觉,将自己的商业利益跟国家利益形成契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国家强才能保障企业不被欺负,企业不被欺负才能坚定不移搞创新发展,坚定不移搞创新发展才能持续保证国家强 ” 这样的良性循环。

最后,还是希望小米OV们多在研发上做一些真正具有战略眼光的创新,跟华为一样,共同为国家的 科技 发展壮大贡献出自己的能量。

我相信,当小米被美国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制裁的时候,要比之前被美国法院宣布取消制裁时更像一个真正的中国 科技 公司。也要伟大的多。

鸿蒙系统功能强大。

华为鸿蒙系统不仅可以在智慧屏和手机上使用,同时也可以在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汽车等领域使用,也可以说是一个物联网系统。鸿蒙系统的特点也在华为EMUI10系统上得到了表现,比如多屏协同功能。

虽然基于多方面考虑,没有整体推出鸿蒙系统,但是华为的一碰传,多屏协同,平行视界,方舟编译器,和各种“图霸”都是构成鸿蒙的一部分了。华为在安卓开源社区贡献非常大,仅次于谷歌的事实是很多华黑是不愿意承认的。

鸿蒙系统的硬件情况:

HarmonyOS为智能硬件开发者提供模组、开发板和解决方案。同时,HUAWEI DevEco将为HarmonyOS设备带来一站式开发环境,支持家电、安防、运动健康等品类的组件定制、驱动开发和分布式能力集成。

在开发过程中,不论设备是有屏还是无屏,HUAWEI DevEco都可提供一站式开发、编译、调试和烧录,组件可以按需定制,减少资源占用,开发环境内置安全检查能力,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可视化调试。

鸿蒙现在这一版是不是鸿蒙套壳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下一版还会不会继续背上这个嫌疑。

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总裁王成录自己都已经说了,鸿蒙使用了安卓的ASO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即Android 开放源代码项目)的代码,所以这个套不套壳的说法,在不同的人眼里就是不同的东西了。 在苛刻的人眼中,既然用了安卓的代码,那当然就和安卓有脱不开的关系了。

所以,就看下一版的鸿蒙是不是仍旧是使用了ASOP代码吧。 王成录已经立了旗子,说第三阶段的鸿蒙将剔除大部分安卓代码。 我就很想知道,如果剔除了大部分安卓的代码,鸿蒙还可以像现在这样“丝般顺滑”地运行安卓应用软件吗?至少目前鸿蒙运行安卓应用软件非常平稳的原因肯定与使用了安卓ASOP代码是关系密切。如果剔除了这部分代码,鸿蒙对安卓应用软件的支持还能这么好吗?

这实际上是个双刃剑。完美支持了安卓应用软件,就会使那些软件开发商失去开发鸿蒙专用软件的动力。但如果总是这样靠在安卓这棵大树底下好乘凉,那么鸿蒙就永远也没机会真的长成一棵树了,最多变成一棵缠绕在安卓大树上的藤。

鸿蒙终究要甩开安卓自己上,但过早地甩开安卓会营养不良,但太晚甩开安卓就会长不大。现在到了甩开安卓的时候了吗?

推送的只是一部分人,我们的华为用不上鸿蒙!

我mate20升级了鸿蒙系统,我觉得很流畅,三年前的手机也用得顺顺的,与安卓不一样肯定不是套壳,但它只是开放性,能兼容安卓而已,它的安全性能更好,方便更好用。转用鸿蒙系统感觉更省电,桌面清新使用方便。

这个答案毋庸置疑。从鸿蒙系统的细节上看,比安卓更细腻,从使用速度上比安卓更快捷,占用内存比安卓更小,还有更多的一些小变化只有用了才能知道!

谁涚是套壳?叫他做个给我看。

有三个问题。一是,鸿蒙可以实现物联网,如果鸿蒙是安卓套壳,那么谷歌为什么自己还要重新搞个物联网系统,自己从安卓出发(安卓已经成为最大的移动互联网系统平台)岂不是更省事省心而且更方便快捷,难道谷歌舍近求远,谷歌 科技 部门都是傻子。第二,华为说了,鸿蒙兼容以前的所有安卓应用APP,如果外层没有安卓的东西,请问各位大侠如何做到兼容安卓呢!第三,安卓开源中大概有三分之一是华为的贡献,而且,安卓本来就是开源,大家谁都可以开发谁都可以用,为什么华为不能为了兼容以前的安卓APP而使用呢?所以,一句话,鸿蒙核心是自己的,为了解决生态问题去兼容以前的安卓所以也使用了部分安卓代码。仅此而已。[吃瓜群众][吃瓜群众][吃瓜群众][吃瓜群众][吃瓜群众][吃瓜群众]

我的荣耀20pro最近更新到了鸿蒙系统,使用起来跟之前的安卓系统并无二样,使用起来差不多一样是不是就说明鸿蒙系统与安卓系统是同一个壳出来的呢?非也!原因有三:

一是若鸿蒙系统是套用安卓系统壳的话,最先第一个不放过华为的肯定是美国安卓,美国人不是傻子,是不是套壳他们当然一清二楚,现在美国人都没有说鸿蒙系统是套用安卓系统的壳,那就充分证明鸿蒙系统是一个新系统,让安卓公司都羡慕的系统。

二是鸿蒙系统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新系统,具有前瞻性,更符合现在互联网发展理念,现在安卓公司都想方设法弄一个跟鸿蒙系统类似的新系统,这也足于说明鸿蒙系统的成功。

三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说鸿蒙系统就是套安卓系统的壳,这些人并不是不知道鸿蒙系统有别于安卓系统,是一个新系统,但为什么需要带节奏说鸿蒙就是安卓系统呢?主要是想蒙蔽不知情的人,从而需要鸿蒙系统发展的进程。有些人的确会被被带偏,因为鸿蒙长得与安卓很像,就像两个孪生兄弟一样,难分难解,还有就是鸿蒙系统兼容安卓的APP,更加认定鸿蒙就是套安卓的壳。没有哪个法律规定鸿蒙不能兼容安卓的APP,鸿蒙系统之所以兼容安卓APP,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系统生态,不然之前的诺基亚的塞班系统就是前车之鉴。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肯定希望中国越来越强,中国企业越来越强,特别是类似于华为这样的企业越多越好,你说呢?

其实没啥,做为一个从MATE7一直用到MATE XS的华为老用户来说,鸿不鸿蒙个人认为没差,再讲透些,鸿蒙到目前为止没有怨声载道的一点只是因为他接入了AOSP而已,大树底下好乘凉,不用吹得太猛,也不用黑得太绝,静静的用着就好。

套壳不套壳,不是某人说了就算。自然有权威部门认定。普通人只要觉得使用方便,就行。

畅享九什么时候推送

文:李婷 石丹

ID:BMR2004



6月2日晚,“#HarmonyOS 2今日发布#”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三,数据显示阅读量达73639万次,评论达11万条。


图源:微博



图源:华为官方


此次发布会宣布,连同智能手机,华为官方计划到明年上半年将会实现近“百款”新旧设备启动升级。此前,据华为公司预计,到2021年底,搭载鸿蒙 *** 作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3亿台,其中华为设备将超过2亿台,面向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各类终端设备数量将超过1亿台。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称,让所有连接在一起的设备像一台设备一样,HarmonyOS将让多种设备融合形成一个“超级终端”。



那么,HarmonyOS 2(鸿蒙)到底是怎么样的国产 *** 作系统?它对华为的意义何在?智能手机作为实现万物互联的重要载体,是外界体验HarmonyOS的重要窗口和流量入口。但HarmonyOS能否“叫板”移动端巨头苹果iOS和安卓系统?



01

HarmonyOS 2问世,“没有人是一个孤岛”



鸿蒙的发布,意味着华为HarmonyOS将覆盖更多智能终端设备,并能以手机为原点,链接可穿戴电子产品、 汽车 、智能家电等设备,最终达成HarmonyOS *** 作下的多设备互联。正如王成录所说:“让所有连接在一起的设备像一台设备一样,成为一个‘超级终端’。”


图源:华为官方



王成录直言,“鸿蒙 *** 作系统是一个全栈解耦的架构,一套代码可以在手机上使用,也可以在手表上以及很多小设备上使用。”华为方面也表示,HarmonyOS是新一代智能终端 *** 作系统,为不同设备的智能化、互联与协同提供统一的语言。HarmonyOS更便捷、更流畅、更安全,通过分布式技术让一套系统满足大大小小多种设备需求,实现d性部署;将N个设备组合成1个“超级终端”,硬件互助,资源共享,根据个人需求自由调用。


这也意味着鸿蒙在做一件事,即简化复杂系统的处理步骤及消费者体验。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如今消费者无论走到哪里,智能终端都随处可见,但由于系统的碎片化,导致连接复杂、 *** 控繁琐、体验割裂,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如何让消费者能够处理这些庞大的系统,能够简单地应用和管理它们?显然,余承东认为,HarmonyOS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华为今天带来了全新的HarmonyOS 2系统,可以搭载在手表和平板上,更重要的是可以与其他IoT 设备链接。”余承东表示,今天已然步入一个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时代,“没有人是一个孤岛”。


图源:华为官方



02

HarmonyOS 2之于华为,并不仅仅是手机




万联证券5月31日发布研报称,“随着鸿蒙系统在手机、平板等应用端的规模性应用,有助于完善国产 *** 作系统及软件应用的产业链生态,促进国产软件的长期发展,同时搭载鸿蒙系统的产品也是中国自主可控创新发展的重要落地。”


互联网分析师葛甲也表示,行业对华为鸿蒙的期待主要是国产自主 *** 作系统的问世,“通过掌控底层代码,不受制于人,也没有禁用问题。”


禁用与“芯片潮”相关联。2020年9月15日后,华为芯片全面断供,业务受到冲击,2020年成为华为近十年来增长率最低的一年。毫无疑问,美国对华为芯片供应链打击的影响仍在持续。发布会上,余承东也表示,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P50系列上市时间待定。但华为会尽快解决,将P50带给大家。


据第三方统计机构IDC数据显示,2020年Q4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为3230万台,市场份额为84%,同比大幅下降424%,在全球出货量排名跌至第五,也是出货量前五强中唯一一家出现销量同比下滑的品牌。因而,华为HarmonyOS 2则被业内普遍认为是华为业务的新晋增长点。但另一方面,HarmonyOS的问世,虽是华为对美国制裁的应对之举,但换个角度来看,何尝不是时机成熟的顺势而为?


孙燕飚认为,华为鸿蒙的诞生核心在于中美贸易摩擦,先有美国对华为的芯片制裁和Google断供的GMS服务,后有近期安卓升级的首批适配名单无华为身影。另一方面,如今所有的应用生态皆基于智能手机平台,各种IoT设备接连出现,但生态发展缓慢,显现出设备协同能力不足,整体效率难提高。正如HarmonyOS 2发布会上余承东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智能家电设备的繁琐步骤把消费者挡在门外,智能家居的APP安装率不到10%,安装后的使用率则不到5%。


显然,华为鸿蒙在各IoT设备联网、共存、兼容以及相互间的数据实时转换做到了行业领先。




03

谁在鸿蒙的“朋友圈”?



自华为鸿蒙落地以来,可以发现在智能家居领域华为加盟合作的“朋友圈”正在迅速扩大。


2019年,HarmonyOS 10发布就已搭载在华为的多款产品,包括其智慧屏产品;2020年,华为发布搭载HarmonyOS 2的手表Watch GT2 Pro;2021年上海(国际)车展,华为首款搭载HarmonyOS的 汽车 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亮相;2021年4月,美的集团宣布其近200款全品类家居将搭载HarmonyOS系统;2021年5月,魅族发布会公布,其旗下Lipro智能家居产品将接入鸿蒙系统。此外,美的、九阳、老板电器、苏泊尔、海雀 科技 等头部IoT厂商也都表示已搭载了HarmonyOS系统。


图源:华为官方


国泰君安报告指出,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家电厂商都已经完成了与华为鸿蒙的谈判或正在谈判过程中,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家电制造能力,“中国制造+华为鸿蒙”的模式也将成为未来鸿蒙参与IoT时代核心 *** 作系统竞争的有力助手。


华为方面表示,目前已有300+应用和服务伙伴、1000+硬件伙伴、50万+开发者共同参与到鸿蒙生态建设当中。华为预计,2021年将有40多个主流品牌成为鸿蒙体验的新入口。


华为HarmonyOS的生态建设虽然在智能家居方面进行顺利,但却在手机市场上遇到了阻力。


在此次HarmonyOS 2的发布会上,余承东提及,鸿蒙 *** 作系统超越了过去安卓系统时代,并解决了安卓系统越用越老、卡顿及老化等问题,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体验。此外,华为方面公布了HarmonyOS的“百机焕新”计划,将陆续向华为手机、平板、智慧屏等智能终端设备推送升级HarmonyOS 2系统,计划到明年上半年实现近“百款”设备升级HarmonyOS 2。


图源:华为官方


显然,对标安卓并直言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感的背后,是华为方面希望更多的厂商加入HarmonyOS 2以完成华为鸿蒙 *** 作系统的生态建设。


毕竟,数字经济的底盘就是 *** 作系统,而 *** 作系统开发只是第一步,真正决定这个系统是否能活下去,是否具备持续性,生态才是关键。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曾对媒体表示,16%的市场份额是 *** 作系统的一条生死线,这是 *** 作系统能否形成稳定的生态闭环的体现。纵观 历史 ,Windows Phone、诺基亚、三星、黑莓均尝试过布局手机的 *** 作系统,实际上都经历了失败。据StatCounter数据显示,目前来看,移动端仍旧是苹果和安卓占据绝对优势。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移动端 *** 作系统份额的722%是谷歌Android,苹果iOS则占比2699%,合计9919%,其他 *** 作系统的市场份额占比不足1%。





“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顾虑是,目前手机厂商的收入不完全来自硬件销售,更多地是来自生态收入。如果手机企业使用华为的 *** 作系统,则企业在其中的所有广告收入、应用下载量、生态体系都会被华为知道,如果企业是年销量超过5000万台,单就广告收入,用户数据就会被对方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顾虑。”葛甲认为,华为鸿蒙 *** 作系统的推广,是需要时间来建立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开发者之间的信任,不过其中的技术、资金、运营理念也非常重要。


04

能否“叫板”iOS、Android两巨头?


众所周知,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是微软、苹果和谷歌三家在统领 *** 作系统,但在手机移动端却是苹果和谷歌的天下。对于新晋者华为鸿蒙的出现,不少网友表示,国产手机 *** 作系统终于出现了,将形成与iOS、Android三足鼎立之势。


同时,据余承东表示,已售出超过10亿台的华为全场景智慧连接设备中(含在网手机超7亿台),约90%的存量和在售手机都可升级鸿蒙 *** 作系统。那么,面对如此销量,HarmonyOS 2能否“叫板”iOS、Android移动端的两大巨头?


对此,项立刚认为,一方面,目前鸿蒙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不足以“叫板”两大巨头,但是华为有“叫板”的基础。“华为鸿蒙立足物联网理念,这个思维是领先的,而华为作为世界头部的手机硬件厂商,其销量非常多,这些销售出去的手机如果全部搭载鸿蒙 *** 作系统,那么这个基础是有的。另一方面,从资金、技术和品牌号召力来说,华为也同样具备了这么一个基础。”但项立刚也表示,华为的最大机会还是做新的市场。


国泰君安发布报告指出,“我们复盘 *** 作系统发展史,可以发现一旦某一赛道 *** 作系统的市场格局确定之后,后来者几乎没有翻盘的可能性。Android在手机端非常强势,但他还是无法参与到PC市场的竞争中,因为后来者需要挑战的是先行者整个行业生态,现在全球范围内Android的开发者数量达到2000万,iOS开发者数量达到2400万,后来者想要‘革’这几千万人的‘命’,难度可想而知。”


“大家都希望通过鸿蒙系统来解决手机的问题,但我认为它最终解决的恰恰不是手机的问题。”葛甲认为,如果说鸿蒙要和苹果、安卓抢夺用户,那么在移动生态里面是看不到鸿蒙的希望的。他分析道,“现在用户习惯已经固定了,鸿蒙并没有先发优势。当一个市场态势已经形成了之后,下大力气挖掘存量是没有用的,只有开发市场争取增量才是明路。”鸿蒙的实际着力点就是物联网,手机只是一个副产品。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物联网的节点,这是需要一个系统去统筹。同时,物联网发展极快,物联网每年的增长节点都是过去 历史 的总和,而这个物联网统筹就是鸿蒙的 *** 作系统。


对于鸿蒙在物联网领域的未来发展,葛甲认为,鸿蒙如果成长起来或将成为物联网行业中 游戏 规则的制定者。“物联网技术谷歌有、苹果有,但是它们缺乏相关的物联网消费市场。我认为,中国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一定会是世界第一。因为物联网的应用技术更多是应用在工业上。而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中国是唯一一个占有全部工业门类分类的国家,其工业产值也是比美日德加起来的总和更多。做得好与不好另说,但中国是最好的一个物联网消费市场。相比较之下,美国和欧洲是没有这么多市场的。”


“华为设备间联网做得很好,让多设备共存、兼容以及相互间的数据实时转换,这是物联网的基础。但同样,华为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软件人才不占主导地位,它需要建立软件文化;二是标准构建问题;三是前景好但无成功的商业案例。”不过葛甲也表示,机遇总比挑战多,如果华为HarmonyOS一旦进军物联网,那必定是一番新天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3981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8
下一篇 2023-07-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