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活水来智慧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中山活水来智慧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第1张

中山活水来智慧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是2017-10-09在广东省中山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步云路1号之四。

中山活水来智慧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2000MA4X6R9T5Y,企业法人蓝小荔,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中山活水来智慧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物联网技术推广服务;物联网信息服务;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网上销售:饮水设备、家用电器、电子产品、茶具;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山活水来智慧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智慧农业物联网,简答来说就是将智能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农业种植中。从而提高农业种植效率,节省农业种植的人力!比如自动灌溉、自动施肥都是利用的物联网的技术,具体的原理如下:
自动灌溉:通过在土壤中安放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的水分信息,当土壤中的水分低于标准值,系统就能自动打开灌溉设备,为农田灌溉,当土壤水分达到了标准值,系统自动关闭灌溉设备。
对于施肥也是同样的原理,通过土壤氮磷钾传感器,来实时监测土壤养分信息,通过土壤养分信息,控制施肥。
借助智能设备和互联网的技术,不但可以节约人力成本,同时还能节省化肥和灌溉水,更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兴起于欧美地区,世界各国都将发展智慧城市定为未来几年的目标。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在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参与下,智慧城市建设也取得阶段性进展,在我国目前已有超过500个城市开展了相关建设。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成熟,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将逐步向数据共享、万物互联、生态共赢迈进。

虽然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究竟什么才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该如何下手,在智慧城市的众多细分领域中又最应该关注什么?

本篇将为大家分享报告《2019年中国智慧城市研究报告》,阐述了智慧城市的概念架构、发展背景和整体现状,重点分析了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社区三大领域的落地应用情况,还研究了国内部分城市智慧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什么是智慧城市?

“城市”这一概念自原始 社会 末期兴起,经过几千多年的发展与演变,始终围绕人、环境、信息等核心要素展开,逐步完善城市基础 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智慧城市作为现代化城市运行和治理的一种新模式与新理念,建立在完备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海量 的数据资源、多领域业务流程整合等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的基础上,是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的必然阶段。

“智慧城市”的参与者主要是政府和企业两大主体,但由于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目前尚无统一和明确的权威性定义。智慧城市是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基于信息通信技术(ICT),全面感知、分析、整合和处理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各类信息,实现各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以及时对城市运营管理中的各类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决策支持,优化城市资源调度,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智慧城市的网络通讯技术(ICT)架构自下而上包含五层,依次为: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计算存储层、数据与服务融合层、智慧应用层,除基础架构外,还包含建设管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运维管理体系。

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和整体现状?

城市发展至今已基本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开始由外部建设向内部治理转变。一方面,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凸显;另一方面,伴随人民经济水平的提升,更加宜居、便捷、安全的城市生活成为人们的新追求;同时,在日益成熟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动下,智慧城市成功驶入城市建设轨道,并在政府的引领和企业的支持下取得快速发展。

自住建部2012年底启动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项目以来,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16年底该数量已接近600个,其中住建部公布的前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数量合计达到290个。2017年是我国提出“新型智慧城市”的第二年,全国已有7368%的地级以上城市启动了新型智慧城市指标数据的填报。

我国的智慧城市试点已基本覆盖全国各个省、市和自治区。已入选我国智慧城市试点的城市和地区大部分分布在黄渤海沿岸和长三角城市群。山东智慧城市试点数目最多,为30个,其次为江苏28个,湖南位列第三,为22个。智慧城市试点东西部仍有较大差异,除澳门、香港、台湾外,智慧城市试点数目最少的地区为西藏,仅有2个。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 健康 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务实推进。智慧城市的发展要以“人”为核心,围绕其构建智慧城市生态。围绕以用户为核心的我国智慧城市生态参与者主要包括管理者、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服务运营商、第三方机构。

智慧城市的三大应用领域

在政策支持及基础设施完备的基础上,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例如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商业、智慧 旅游 、智慧环保、智慧能源等。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社是目前智慧城市发展中需求最高、落地最快、技术与服务相对成熟的三大领域。

1、 智慧安防

自2015年起,安防行业逐渐引入AI技术,“智慧安防”一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智慧安防突破传统安防的界限,进一步与IT、电信、建筑、环保、物业等多领域进行融合,围绕安全主题扩大产业内涵,呈现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大安防”产业格局。

2、 智慧交通

交通是一个城市的核心动脉,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交通作为一种新的服务体系,是在交通领域充分运用物联网、空间感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交通领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支撑,使交通系统在区域、城市甚至更大的空间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

3、 智慧社区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和新形态,其以社区居民为服务核心,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集成应用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全面满足居民的生活和发展需求。

智慧社区涵盖社区内部和社区周边的各项服务,社区内主要包括智慧家庭、智慧物业、智慧照明、智慧安防、智慧停车等基础设施服务,社区周边主要包含智慧养老、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零售、智慧金融、智慧家政、智慧能源等民生服务。

智慧城市发展的挑战和趋势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以政府引领并投入大量资金,企业积极参与以提供技术和解决方案支撑为主。看似已成功驶入快车道的智慧城市建设,正面临着如何提升经济效益、保障信息安全、实现跨区跨级的信息共享的三大挑战。

展望未来,注重以人为本的“智慧 社会 ”将成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未来愿景。同时,随着企业所提供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政府推动和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并制定相关数据开放的法律体系,实现数据的跨部门共享。各领域的数据孤立将被打破,并逐渐走向融合。

除此之外,智慧城市建设并非只是运营一个小项目,其覆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项目规模大、资金投入高等特点都促使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多方参与才能完成,因此,政府组织、产业联盟、学研机构、技术/产品/运营服务商等大批优质的智慧城市参与方互相合作,共同构建立体化的“系统集成/运营/服务+开放式物联网平台+大数据云平台+政企合作平台” 产业生态圈。

物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整体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工业、农业、环境、交通、物流、安保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有效推动了智能化发展,使得有限的资源更加合理的使用分配,从而提高了行业效率、效益。在家居、医疗健康、教育、金融与服务业、旅游业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的应用,从服务范围、服务方式到服务的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中科院。山东省内做物联网产品和物联网解决方案最专业的是山东微分电子。山东微分电子由资深海外留学人员、中科院知名教授和曾在华为、大唐、三星等知名企业工作10年以上具有深厚技术沉淀、丰富产品开发经验、丰富市场开拓经验的团队组建。业务涉及到物联网教学、物联网行业应用、物联网安全、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等方面。

托普云农研发的标准化、个性化物联网解决方案在吉林梨树县、杭州萧山农科所、金华寿仙谷、南充高坪农牧局、湖北金秋农业、宁夏利通区、四川岳池、赣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广州徐闻县等地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为当地实现节水农业、智慧农业提供着重要的技术支撑!
例如耕地质量保护大数据平台,通过搭建“1个中心,1个平台、N个应用”的平台建设模式。建一个耕地质量保护大数据中心,汇聚土、水、肥三大耕地质量数据,为耕地质量保护监测、管理、服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利用大数据分析,达到精准管理,科学决策,形成指挥耕地新业态,通过大数据平台服务公共,服务管理,转变耕地保护方式。
托普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托普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由系统云平台、墒情数据采集终端、视频监控、施肥机、过滤系统、阀门控制器、电磁阀、田间管路等组成。系统可根据监测的土壤水分、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设置周期性水肥计划实施轮灌。施肥机会按照用户设定的配方、灌溉过程参数自动控制灌溉量、吸肥量、肥液浓度、酸碱度等水肥过程的重要参数,实现对灌溉、施肥的定时、定量控制,充分提高水肥利用率,实现节水、节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品质的目的。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大田、旱田、温室、果园等种植灌溉作业。

目前,国外对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主要集中在美、欧、日、韩等少数国家,其最初的研发方向主要是条形码、RFID等技术在商业零售、物流领域应用,而随着RFID、传感器技术、近程通信以及计算技术等的发展,近年来其研发、应用开始拓展到环境监测、生物医疗、智能基础设施等领域。如:总部位于比利时的欧洲合作研发机构校际微电子中心利用GPS、RFID技术已经开发出远程环境监测、先进工业监测等系统,近来该机构还利用在微电子及生物医药电子领域的领先技术,积极研发具有可遥控、体积小、成本低等功能的微电子人体传感器,自动驾驶系统等技术;思科已经开发出“智能互联建筑”解决方案,为位于硅谷的美国网域存储技术有限公司节约了15%的能耗;IBM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并已经开发出涵盖智能电力、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慧银行、智能城市等多项物联网应用方案;美国政府目前正在推动与墨西哥边境的“虚拟边境”建设,该项目依靠传感器网络技术,据报导仅其设备采购额就高达数百亿美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3960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8
下一篇 2023-07-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