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等2016年值得关注技术有哪些

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等2016年值得关注技术有哪些,第1张

1、人工智能
2011年,苹果Siri语音助手让人工智能真正开始进入大众的生活。而2015年则是可模拟人类思维和交互方式的计算机算法的转折年。2016年,随着科技公司开始通过人工智能服务连通智能家居、办公室和移动设备,苹果Siri、Google
Now、亚马逊Alexa、微软Cortana等产品将会继续稳步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不久之后,我们将能够通过语音指令设定咖啡机,以及从手机获得婚恋建议。最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如IBM沃森)也将尝试帮助各国领袖解决难解的问题。
2、先进材料
今年这一领域值得关注的包括可回收利用的热塑性塑料,这种超坚韧的塑料可能将开始出现在高端手机上,有望帮助重塑手机的外观和触感。显示屏领域也将有更多的进展,尤其是覆盖在显示屏上的玻璃。康宁在准备推出超坚固而又柔韧的新一代Gorilla
Glass玻璃,数家日本公司也在研发与之竞争的产品。石墨烯这种神秘材料可能也将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因为研究人员终于知道如何大幅降低它的生产成本了。2016年会诞生第一个基于石墨烯的CPU吗?
3、智能物体
今年,相比物联网和智能家居,人们将更多地讨论“智能物体”——带有数据收集和联网功能的日常用品。这些物体将会连接WiFi和蓝牙——通过中枢器直接连接智能手机——看起来跟普通物体无异。智能技术将会开始出现于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如垫布、桌布、咖啡杯、门把手、办公椅等等。它们将可以告诉你诸如它们被使用的时间、使用时长的数据。你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以及追踪其他人的活动。这类智能物体将专注于帮助量化你的生活。
4、机器人
2016年,机器人领域将迎来一些令人欣喜的进展。诸如Jibo的家用机器人终于要到来,Pepper等较先进的人形机器人也将开始出现于全球各地的企业办公室和展示厅。与此同时,玩具、STEM、远程监控、家用电器等领域的机器人将会继续热卖。遗憾的是,像C3PO、BB-8这样的机器人的推出仍遥遥无期。
5、虚拟现实
2016年,虚拟现实将迎来最大的考验。不少消费者在假日购物季入手了他们的第一部虚拟现实设备。虽然虚拟现实内容富有吸引力,但目前数量有限。今年,Oculus
Rift将会正式推出。通过该类产品,你将不仅仅能够体验丰富的虚拟现实内容,还能够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虚拟世界中的人物将不仅仅感知到你的存在,还能够对你的“实体存在”作出响应。这类高级设备未来一年仍将非常昂贵。
6、生物识别安全技术
2015年,iOS和Android移动设备的指纹识别技术变得真正好用了,不过Myris和基于手势的安全技术却让人失望。要数最出色的生物识别安全技术,当属应用于Windows
10系统的面部识别软件和硬件。Windows
Hello技术的运行需要依靠英特尔的Real3Dcamera摄像头,它可以说完美无缺。预计今年将会有更多电脑支持Windows
Hello,各家科技公司也将纷纷从基于密码的系统转向类Windows Hello的系统以及其它的生物识别安全系统。
7、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系统虽然有了一定的普及,但还远未接近无处不在的程度。而2016年将会是芯片系统支付之年。新发行的yhk都内置芯片,全球各地的零售商在纷纷转向芯片系统。相比旧系统,该系统的区别在于:你不再需要刷卡,而是将卡片插入销售点卡槽支付。这种基于xyk的支付方式更为便利,因而Apple
Pay、Android Pay、Samsung Pay等移动支付系统的普及可能将会放缓。
8、无人机
无人机注册制度今年可能将会使得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增长减速,不过总体而言,未来一年无人机领域还是会不断取得进展。未来将会诞生能够承载人的无人机以及更多室内使用的玩具无人机。无人机送货服务应该要到2016年年底才能启动,不过近期用于商业拍摄的无人机接连发生事故,可能会使得亚马逊和沃尔玛的计划无法如期展开。
9、滑板车
2015年,滑板车的发展并不如意。这些两轮的个人移动设备销量很好,但相关的着火和受伤事故却频频发生。不过,还是有许多人喜欢使用。到今年购物季,我们将会看到新一代的Swagway及其它的滑板车产品:带有经检验认证的电池、“美国制造”标识以及可选配的把手。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比其他任何材料都具备更好的导热、导电特性。更令人称奇的是,石墨烯目前是世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同时也是世界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厚度只有一层碳原子的石墨烯被称为“神奇材料”。

石墨烯的强度是钢铁的200倍,它如此轻薄,以至于1盎司的石墨烯可以覆盖28个足球场。我国科学家曾合成石墨烯气凝胶,密度只有空气的1/6;一立方英寸(约1639立方厘米)的石墨烯气凝胶放在一片草叶上,草叶不会变形。

石墨烯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同时具备透明、导电和柔性三大属性的材料,这三种属性很少能在同一个材料上出现。石墨烯可以变革电子行业,催生灵活多变的设备、超动力的量子计算机、电子服装及可与身体细胞交流的计算机。

由于石墨烯可以让电子产品的屏幕更清晰且具备柔性特质,这些产品将比以往采用硅材料的设备更薄、更快、更便宜。另外,续航时间长的电池也可具备防水性能。

电子行业的很多产品都能利用石墨烯而变得更好、更小、更便宜。石墨烯可浸入液体不被氧化,这一点与其他导电材料完全不同。石墨烯研究正在向让电子产品与生物系统融合的方向转变。换句话说,石墨烯产品可以植入你的身体中,读取神经系统信息或同细胞对话。

石墨烯技术电池被称为“里程碑式的黑 科技 ”,号称能够延长电动车续航里程、电池寿命,同时缩短充电时间。但石墨烯电池要想在短期内彻底取代锂电池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将电极材料中添加了石墨烯材料就定义为石墨烯电池存在误导,目前,石墨烯电池仍有多方面技术难以突破,因此还是一种处于实验室的产物,距离其真正量产仍然遥遥无期。

石墨烯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 同时,石墨烯聚合材料电池的重量仅为传统电池50%,成本将比锂电池低77%。从性能来看,石墨烯锂电池充电一次,耗时也不超过10分钟。

目前,石墨烯在电池上的应用,主要是和硅结合在电池负极里面代替原来的石墨,这样可以提升电池的整体容量和充电速度,但性能提升效果有限,网上传言颠覆式提升并不太现实。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提及,石墨烯表面特性受化学状态影响巨大,批次稳定性、循环寿命等问题也比较难以满足锂电池生产的细致要求。

石墨烯聚合材料电池的使用寿命较长,是传统氢化电池的四倍,锂电池的两倍。且因石墨烯的特性,此电池的重量仅为传统电池的一半,使得装载该电池的 汽车 更加轻量化,进而提高 汽车 效率。

目前,三星下一代旗舰机型GalaxyS9将使用石墨烯材质电池来取代现有的锂电池。这类电池在相同体积下的电池存储能力大约是锂电池的45%,但却可以在12分钟内完成充满电,而且可以在高达60摄氏度的环境中保持高度稳定性。这也就使得这一材料电池不仅十分适用于智能手机,还非常适用于电动 汽车 。

三星研究所已经找到了将石墨烯与二氧化硅大规模结合起来的方法,完成融合的材料被称为“石墨烯球”,有着类似爆米花的结构。这种技术既提高了电池的稳定性,又提高了电导率,大大提高了阴极的可循环性和快速充电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们的能量密度接近800Wh/L,大约与特斯拉所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等一样。

我国对石墨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较早就给予了关注。根据统计,我国石墨储量占全球的70%以上,石墨烯研发应用水平也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步。与此同时,国家还资助了大量有关石墨烯的基础研究项目。

因为石墨烯是目前为止导热系数最高的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所以它也被大量运用在全新的采暖行业。

和常规发热膜一样,石墨烯需要通电才能发热,当在石墨烯发热膜两端电极通电的情况下,电热膜中的碳分子在电阻中产生声子、离子和电子,由产生的碳分子团之间相互摩擦、碰撞(也称布朗运动)而产生热能,热能又通过控制远红外线以平面方式均匀地辐射出来。

石墨烯通电后,有效电热能总转换率达99%以上,同时加上特殊的超导性,保证发热性能的稳定。但是与常规金属丝发热膜不同的地方在于,发热稳定安全,而且散发出来的红外线被称为“生命光线”。

综上所述,石墨烯材料非常适合应用于新型采暖行业,让采暖过程更加舒适,便捷。

未来几年行业比较有前景:
一、云计算
企业向云端迁移是大势所趋。可以看到:
1)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场增长依然齐头并进,不是零和博弈;
2)IaaS层面:拥有多元化的商业应用生态圈越来越重要,如亚马逊、谷歌、微软等;
3)SaaS层面: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OA、CRM、市场营销、B2B 大宗商品采购等领域,如SalesForce、Sap、Oracle等;
4)PaaS层面:没有出现独立巨头,未来更可能由IaaS巨头向上或SaaS巨头向下延伸。
国内云计算市场还处在萌芽期,市场蛋糕正变得越来越诱人。我们预测:
1)虽然阿里、腾讯、华为等IT巨头等纷纷进入,但中国企业级市场的复杂性使得IaaS层面依然存在机会;
2)SaaS层面:除重点关注以上几个细分领域,还应重点分析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国内客户的实际市场需求。
二、大数据
大数据行业的融资总额2013-2015年分别为8亿美金、154亿美金及20亿美金;2013-2015年融资事件分别为10起、42起及超过50起。“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行业,如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大数据+零售”、以丁香园为代表的“大数据+医疗”、以搜房网为代表的“大数据+房地产”等等。该领域我们的投资策略为:
1)对于资源型大数据公司:数据资源足够庞大完整,数据价值足够有想象空间,数据挖掘整合能力足够强;
2)对于技术型大数据公司:技术门槛够高,并足以让公司快速形成规模效应、网络效应,从而快速占领足够市场份额;
3)对于应用型大数据公司:应用市场足够大,公司成长性好且可实现性强。
三、虚拟现实
我们认为虚拟现实行业已经处在爆发前夜,从一个简单的逻辑来看,人们已经无法满足于2D画面和3D影像的服务。虚拟现实其实是借助计算机系统及传感器技术生成一个全景环境,让用户在这个崭新的环境下调动起所有的感官去产生人机互动,给用户带来完美的沉浸感,同时用户可以在该环境里发挥无穷的想象力去进行创造。
目前全球虚拟现实行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仍处于早期起步阶段,供应链及各类配套设施还在摸索。然而虚拟现实的发展前景引人想象,具备广泛的应用空间,如游戏、影视、教育、体育、星际探索、医疗等等。当前各大咨询机构均看好虚拟现实在未来5年将实现超高速增长,爆发近在咫尺。我们认为:
1)短期内,能够布局虚拟现实产业链的厂商,从硬件设备、内容生产到平台分发,均具备投资价值;
2)从长远来看,虚拟现实的内容将是行业灵魂存在,投资成熟内容产业厂商将充满机会。
四、人工智能
根据Tractica预测,2024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1亿美元。初步的技术积累和数据积累已经在过去有了比较显著的规模效应,因而人工智能重塑各行各业的大潮即将来袭,并引发新一轮IT设备投资。
未来3-5年智能化大潮将带来万亿级市场。在人工智能领域内,2016年我们主要关注的方向包括:
1)计算机视觉识别(以人脸识别为典型);
2)计算机自适应(以各类机器人为例);
3)各项细分底层技术领域(比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
五、3D技术
经过过去几年3D打印的投资热,3D打印技术步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应用市场仍有待突破。专家预测2016年,中国3D打印机市场规模预测将扩大到100亿元;与此同时,Wohlers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市场规模可达70亿美金。如果应用市场能够打开,到2020年该市场有可能突破一千亿元甚至达到二千亿元,仅以医疗行业为例,预计到2015年仅该市场规模可达19亿美元。
接下来新一轮的3D技术的投资热点,包括:
1)3D打印专用材料及其工艺技术;
2)3D建模和个性化定制设计软件;
3)围绕3D打印技术出现的行业模式创新企业(即3D打印与教育、医疗和工业40等行业的结合)。
六、无人技术
无人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美国蒂尔集团预测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会从2015年的6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亿美元,发展态势迅猛。无人驾驶汽车至今仍未揭面纱,但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该领域将会有2000亿美元到19万亿美元产值,届时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产值空间至少也在万亿规模,潜力无限。
该领域我们已经布局工业级无人机第一品牌易瓦特,亦会长期持续关注如下标的:
1)随着政策逐渐放开,百度、谷歌、宝马、奥迪等巨头加紧布局无人驾驶汽车,我们重点侧重汽车电子相关硬件、车联网相关软件、整车等各个领域领导企业;
2)无人机领域,我们将重点挖掘部件制造与总体设计细分领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提供商中非常有潜力的优质企业。
七、机器人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工成本急剧上升以及整体经济结构面临转型,机器人未来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已经被各大机构认可。我们认为未来无论短期或是长期,机器人行业的投资机遇巨大,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均有十分可观的市场规模:
1)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化能力,向更细分的领域和结构进行创新延伸;
2)协作机器人可以与人协同工作并且广泛应用在生活中各种领域,属于“跨界”的产物;
3)服务机器人则没有上限,具有远超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潜力,我们认为助老和医用的服务型机器人将领先发展。
八、新能源
中国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同事减少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大力度的财政补贴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走向成熟,蕴含丰富投资机会:
1)锂电池在中国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下游动力和储能电池需求巨大;
2)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15年实现井喷式发展,产销量均超过3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0%,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3)超级电容在快速充放电、高循环寿命、高功率密度方面相比较锂电池有明显优势,能够广泛用于城市公交、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石油钻探、港口机械等领域。
九、新材料
新材料是新经济的基石,我国在军工、高铁、核电、航天航空等尖端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均离不开基础材料领域的突破。随着基础化学、基础材料、纳米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实力的不断积累,新材料领域的创新点将不断涌现,新材料将成为数万亿产值的市场:
1)石墨烯的柔性、力学、光学、电学和微观量子特性与目前现有材料相比整体有明显优势,未来应用行业横跨电子、生物医疗、军工、精密制造业、化工等;
2)碳纤维是应用相对成熟的新兴材料,相对于传统材料品质好,重量轻,未来需要在降低成本、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方面继续努力;
3)新型膜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废气治理、锂电池等多个领域;
4)生物基材料,用于齿科、骨科等,可取代、修复人体组织器官功能。
十、医疗服务
2016年医疗服务行业的驱动因素来自于药品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以及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分级诊疗和医生多点执业的推动下,公立医院借助民营资本盘活存量资产创造增量价。医疗服务业务为新技术提供了商业化的出口,而新技术给医疗服务业务提供了高附加值的项目。我们投资逻辑是:
1)符合医院利益诉求、以医为本的商业模式,比如康复医疗、检验领域,以及高端医学影像领域;
2)具有一定门槛的连锁专科医院如妇儿、辅助生殖、眼科、骨科、医疗美容等;
3)连锁第三方服务如健康管理、第三方诊断等;
4)一线城市的具有核心技术和专家资源的高端医院。
十一、生命技术与生命科学
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生物制剂与生命科学技术正在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剂方面,越来越多的单抗药物对肿瘤、糖尿病等疑难杂症产生突破性疗效,“重磅炸d”级新药频出。2014年全球销量前十大药物中,有7个为生物制剂,其中阿达木单抗位居全球销量首位,年销售额达110亿美元;生命科学方面,全球范围内,基因测序市场从2007年的7941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35%,预计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细胞免疫疗法等新兴技术也日渐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认为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无疑是大健康领域极为重要的投资方向,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先进的基因测序及数据分析公司;
2)技术驱动型生物制剂公司;
3)与基因测序解读、个体化给药相结合的精准医疗公司;
4)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新型生物治疗方式,如CAR-T细胞免疫疗法等。
十二、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市场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1年至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173亿元增长至2556亿元,增长了近15倍,复合增速达到23%。但从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与药品市场规模的对比来看,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致为全球药品市场规模的40%,而我国这一比例低于15%,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等一批政策的出台,为国产创新医疗器械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相结合的高端医疗器械;
2)国产创新型医疗器械;
3)智能家用医疗器械;
4)现有成熟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产品。
十三、互联网医疗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引发各个行业的巨大变革,也为医疗行业带来巨大机遇。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领域技术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新技术与新商业模式快速渗透到医疗各个细分领域,从预防、诊断、治疗、购药都将全面开启一个智能化时代。同时,中国医疗行业特有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质量低、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都有赖于凭借互联网技术加以改善。
同时也应看到,互联网医疗在国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传统医疗的改革必然是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对该领域的投资应保持乐观但谨慎的态度。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医药类电商平台;
2)医疗大数据分析公司;
3)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在线平台;
4)智能及可穿戴式医疗设备。
十四、健康养老
健康养老产业受需求迫切和政策鼓励双向驱动,将迎来十分确定的发展机会。未来我国政府和个人将面对很大的养老压力,截止2014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亿,占总人口比重101%,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26亿。同时,养老作为"健康中国"的一部分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性高度。我们将沿着国家提出的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挖掘投资机会:
1)涉足养老核心产业---康复医疗,并已具备可行性和连锁化潜力发展模式的企业;
2)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模式的企业。
十五、体育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各路巨头开始瞄准海外优质体育标的资产(尤其是赛事转播权和体育运营公司),渐渐向成熟体育盈利模式靠拢– 门票、媒体转播权、赞助和体育衍生品,如乐视购得香港英超和MLB三个赛季转播独家权益;万达购得盈方体育传媒和世界铁人三项公司(WTC)成为万达体育;阿里体育获得 NFL 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转播权等等。因此,拥有优质赛事资源和广大受众的体育行业标的将会持续收到资本的追捧。
信中利作为中国最早最广布局体育行业的投资机构,会继续关注如下领域:
1)体育各个细分领域拥有优质体育赛事IP的运营公司;
2)冲击传统体育的电竞行业,包括内容方和直播平台;
3)体育运动相关的智能硬件+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导流到健康医疗领域的创业公司;
4)聚焦大众健身的互联网健身上下游公司。
十六、娱乐
中国的2015年是投资圈和BAT们在文化娱乐领域进击的一年。消费升级使得国人的消费习惯逐渐向文化娱乐进行倾斜,消费人群和消费金额也越来越低龄化和增长化。2015年也是独立IP火热的一年,花千骨、琅琊榜、盗墓笔记等一大波影视剧热播,夏洛特烦恼、捉妖记、“囧”系列、鬼吹灯等不断刷新国内票房记录。此外,伴随游戏、动漫衍生而来的二次元文化兴起,生产数字化、碎片化、娱乐化内容的自媒体大爆发,都将聚集大量新一代年轻用户,引发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我们将关注以下细分领域:
1)拥有优质IP内容(生产或购买)和强大IP运营能力的公司;
2)有海量用户及盈利能力的自媒体和新媒体;
3)文化娱乐行业的大数据分析公司;
4)二次元内容聚合社区;
5)泛娱乐直播平台等。
十七、教育
国内的民办教育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元,而在线教育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吸引了无数资本和创业者竞折腰。经过过去一两年的洗礼,教育O2O(Online to Offline)举步维艰,不仅没有革了传统教育的命,还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不知所措。而传统线下教育培训机构除了拥有稳定的线下资源和师资以外,也在互联网+ 的攻势下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了很多改革。此外,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也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创业机会。教育行业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仍是一座金矿,但随着我们会重点关注如下领域:
1)顺应高考改革而生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优质线下培训机构;
2)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与职业经验分享平台;
3)(性价比高的)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课堂体验的虚拟现实技术公司(硬件+软件+内容);
4)专注在儿童教育领域的优质IP内容生产者。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以sp2杂化连接的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新材料。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1、制造下一代超级计算机。石墨烯是目前已知导电性能最好的材料,这种特性尤其适合于高频电路,石墨烯将是硅的替代品,可用来生产未来的超级计算机,使电脑运行速度更快、能耗降低。
2、制造“太空电梯”的缆线。科学家幻想将来太空卫星要用缆线与地面联接起来,那时卫星就成了有线的风筝,科学家现在终于找到了可以制造这种太空缆线的特殊材料,这就是石墨烯。
3、可作为液晶显示材料。石墨烯是一种“透明”的导体,可以用来替代现在的液晶显示材料,用于生产下一代电脑、电视、手机的显示屏。
4、制造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石墨烯透明导电膜对于包括中远红外线在内的所有红外线的高透明性,是转换效率非常高的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最理想材料。
5、制造光子传感器。去年10月,IBM的一个研究小组首次展示了他们研制的石墨烯光电探测器。
6、制造医用消毒品和食品包装。中国科研人员发现细菌的细胞在石墨烯上无法生长,而人类细胞却不会受损。利用石墨烯的这一特性可以制作绷带,食品包装,也可生产抗菌服装、床上用品等。
7、创制“新型超强材料”。石墨烯与塑料复合,可以凭借韧性,兼具超薄、超柔和超轻特性,是下一代新型塑料。
8、石墨烯适合制作透明触摸屏、透光板。
9、制造晶体管集成电路。石墨烯可取代硅成为下一代超高频率晶体管的基础材料,而广泛应用于高性能集成电路和新型纳米电子器件中。
10、制造出纸片般薄的超轻型飞机材料、制造出超坚韧的防d衣,具有军事用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3875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6
下一篇 2023-07-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