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首要设计目标是什么

物联网的首要设计目标是什么,第1张

原来的聚羧酸减水剂生产自动化控制不能充分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新设备接入非常困难;
2) 同类不同厂家设备不方便更换;
3) 匀速滴加过程中不能达到理想的控制速度,传统PID算法波动较大,常需要人工手动干预;
4) 温度控制需要人工参与控制,无法完成全自动;
工业物联网是工业40的支撑框架。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它的发展离不开应用,面向工业自动化的工业互联网技术是物联网的关键组成部分[1]。工业物联网通过将具有感知能力的智能终端、无处不在的移动计算模式、泛在的移动网络通信方式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制造效率,把握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从而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工业的新阶段[2]。
工业物联网框架中,整个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服务器,能够进行大数据的计算。在数据量足够的时候能够利用网络智能来帮助企业进行决策、配方优化和自动的设备维护等。
整个控制系统具有分布式智能能力。整个系统中,可以把数据都送到中控部分来完成;也可以将一些需要及时处理的,如温度控制等,直接由现场控制来完成。电话O1O56O14679 系统通常分为中央控制单元和分布的现场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由工业控制计算机充当,现场控制单元则由高可靠、抗干扰的工业级微控制器和与当前控制需求相配套的附加电路模块组成。依托微控制器的实时处理能力可以完成对现场生产进行实时调节控制,并且通过总线实现现场控制单元与中央控制单元进行数据交互,使生产过程表现出整体性、协调性,从而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成效率。
系统通过总线把各个独立的控制模块组织成在一起。控制模块的独立性,使得系统中各个分布的控制模块检修、升级、数量扩充都很方便,也为在生产规模扩大时控制系统扩充预留了接口。

摘要:针对当前基于物联网的物流逐步走向大数据时代,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流管理系统。以物联网作为基础硬件支撑,通过RFID标签对物流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利用C#语言对系统进行开发,并结合GPS导航系统对物流车辆进行实时跟踪与监控,完成物流运输中的人与货物、货物与车、货物与货物之间的交流,实现物流的智能化管理。
关键词:物联网;RFID标签;物流管理;智能物流;导航系统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物流行业开始朝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通过现代物联网技术,对传统物流中很难知晓的运输条件、运输状态等进行监测,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如生鲜食品运输中,借助物联网技术可对运输物流车中的温度、湿度、位置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与传输,让用户在接收食品的时候可第一时间了解生鲜食品运输状态,达到放心食用的目的[1]。通过这种智能化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因此,本文结合物联网技术,设计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流管理系统,目的就是通过加强物流管理全程监控,不断提升物流管理企业的服务水平。
1 系统设计目的与原则
本文设计的基于物联网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以物流企业作为主体,为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作为一个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在设计中除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外,还必须适当考虑系统的实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等[2],即功能设计满足用户需求、软硬件搭配合宜、可根据客户需求适时拓展功能。因此根据上述原则,基于物联网的物流管理系统功能设计要充分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并可实现对整个物流装卸、配送、仓储等过程的管理,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和安全的物流服务;适应未来功能需求变化,可支持对系统 进行二次开发,并预留相关的功能接口,满足未来系统性能需求。对系统的开发必须要考虑维护的成本,同时方便对数据进行备份、恢复等,提高数据的可维护性。
2 基于物联网的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该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实现物流企业对物流配送的实时管理,同时为消费者提供货物实时查询信息

目前,题根据目前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设计一套适用的信息系统。
首先,可以利用5G技术实现高速、高容量的数据传输。5G技术比之前的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速率和容量,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快、更稳定的网络服务。同时,5G技术还具有低延迟、高容错能力,可以满足实时数据传输的需求。
其次,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物联网技术使得物理世界中的各种物品都能够连接到互联网,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实时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处理,并能够将这些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存储,为用户提供更加精确、及时的信息服务。
此外,还可以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实现精准定位。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项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精准的定位服务。通过北斗导航系统,信息系统可以准确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并能够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
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信息服务。例如,信息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提供周边餐饮、购物、娱乐等信息,帮助用户更快速地找到所需的信息。
总之,通过利用目前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设计一套适用的信息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快、更稳定、更个性化、更精准的信息服务。

物联网工程师需要学习一下几个方面:

1、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导论:全面了解物联网之RFID、M2M、传感网、两化融合等技术与应用。

2、C语言程序设计:物联网涉及底层编程,C语言为必修课,同时需要了解OSGi,OPC,Silverlight等技术标准。

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物联网的底层单片机及其相关应用技术,包括控制、多媒体等。

4、Java程序设计:物联网应用层,服务器端集成技术,开放Java培训技术也是必修课,同时需要了解Eclipse,SWT,Flash,HTML5等技术使用。

5、物联网工程概论:全面了解物联网基本知识、技术体系以及相关理论,对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如EPC和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M2M技术等。同时应对与物联网密切相关的云计算、智能技术、安全技术也进行论述。

6、无线传感网络概论:学习各种无线RF通讯技术与标准,Zigbee,蓝牙,WiFi,GPRS,CDMA,3G,4G,5G等等。

7、TCP/IP网络与协议:TCP/IP以及OSI网络分层协议标准是所有有线和无线网络协议的基础,Socket编程技术也是基础技能。

8、嵌入式系统技术:嵌入式系统是物联网感知层和通讯层重要技术。

9、传感器技术概论:物联网专业学生需要对传感器技术与发展,尤其是在应用中如何选用有所了解,但不一定需要了解传感器的设计与生产,对相关的材料科学,生物技术等有深入了解。

10、RFID技术概论:RFID作为物联网主要技术之一,需要了解。

11、工业信息化及现场总线技术:工业信息化也是物联网主要应用领域,需要了解。

物联网软件、标准、与中间件技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应用,软件是灵魂,中间件是产业化的基石,需要学习和了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3849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6
下一篇 2023-07-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