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32关闭没用外设

esp32关闭没用外设,第1张

硬件准备
ESP32开发板一套
1、一分钟上云体验
打开“支付宝”扫描下图二维码
在案例详情中,点击“立即体验”
是不是感觉挺神奇的,手摸一摸就能在手机上显示摸了哪几个引脚。
只需要以下几步
2、物联网平台开发
整个过程包含以下4个步骤:
1、开通公共实例
2、创建产品(设备模型)
3、定义产品功能(物模型)
4、创建设备及获取三元组
21、开通公共实例
对于第一次使用物联网平台的读者,需要开通实例以使用物联网平台的功能。这里可以使用免费的公共实例进行开发。在物联网平台中,左上角选择“华东2-上海”,点击“公共实例”,即可开通。开通后点击“公共实例”,即可进入控制台进行产品创建。
22、创建产品(设备模型)
进入公共实例控制台,点击“创建产品”按钮,即可进入新建产品页面。
进入新建产品页面,设定“产品名称”,这里我们命名为“nodemcu32S”,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命名。在“所属品类”中,选择“自定义品类”。
产品的节点类型选择“直连设备”,数据格式选择“ICA标准数据格式”,检验类型和认证方式选择默认设定即可。开发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在“产品描述”页面添加针对此产品的描述。
对于ESP32等搭载Wi-Fi的设备而言,联网方式选择“Wi-Fi”。
点击“确认”按钮,即可完成产品创建。
点击“前往定义物模型”
23、定义产品功能(物模型)
开发者可以使用准备好的物模型文件来进行快速导入。点击左上角“快速导入”,选择物模型文件并上传,就能够生成案例对应的物模型。
生成后的效果如下:
定义好物模型后,需要发布物模型上线,并发布产品,以使变更生效。
产品及其物模型创建完成后就可以创建这个产品的设备了。
24、创建设备及获取三元组
点击左侧栏中“设备”,在筛选框中选择需要添加的产品,点击“添加设备”,这里我们命名为“test_device”,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命名。
开发者也可以选择“批量添加”,一次性添加多个设备,并声称随机的DeviceName。
生成的设备如下:
点击前往“产看”按钮,就可以看到此设备的详细信息了。
点击左上角的“查看”按钮,就能看到设备的三元组信息了。
三元组是物联网设备与云端关联的唯一标识符,在设备端连到云端的时候会使用三元组信息和云端进行鉴权,鉴权通过之后云端会认为设备已激活并上线。
3、设备端开发
在进行下一步之前请确保ESP32开发环境已经搭建完毕。详情请参考“ESP32快速开始”的说明。
31、创建解决方案
如下图所示,打开VSCode之后再新建一个基于helloword的python工程,设定好工程名称(“test_demo”)及工作区路径之后,硬件类型选择ESP32,点击立即创建,创建一个Python轻应用的解决方案。
将脚本压缩包解压后,复制该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覆盖"test_demo"工程目录下,mainpy文件:
Python脚本的详细说明请参考脚本内嵌的文字注释。
修改路由器名称及密码
修改工程里mainpy中wifiSsid和WifiPassword的值为读者实际要链接的路由器名称及密码(请注意名称和密码都需要放在""符号中间)。
# Wi-Fi SSID和Password设置
wifiSsid = "请填写您的路由器名称"
wifiPassword = "请填写您的路由器密码"
修改完成后get_wifi_status函数中的wlanconnect(wifiSsid,wifipassword)语句就会连接读者自己设定的路由器。
修改设备端三元组
# 物联网平台相关的key和serect定义
ProductKey = 'ProductKey'
DeviceName = 'DeviceName'
DeviceSecret = 'DeviceSecret'
点击“部署运行”,等待程序运行。
32、物联网平台端设备信息查看
再次前往物联网平台的设备信息页面,若设备运行正确,此时应该可以看到设备名右侧的状态由“未激活”变为“在线”。选中“实时刷新”,可以看到数据实时从设备上报到物联网平台,设备上云成功。

物联网wifi模块,USBwifi模块开发板
行车记录仪、运动DV、投影仪可用到我司的WIFI模块产品有以下:
联发科(MTK)系列:
USB网卡:
TML1505C-MT7601系列;
瑞昱(Realtek)系列:
USB接口:
TML1510EU-RTL8188EUS系列; TML1511A-RTL8188ETV系列;
TML1515A-RTL8188FTV系列;
SDIO接口:
TML1516A-RTL8189ETV系列;TML1517A-RTL8189FTV系列;
TML1512A-RTL8189ES系列;
WIFI+BT蓝牙:
TML1509A-RTL8723BS系列;TML1509BU-RTL8723BU系列。

自从一年半前购买了天猫精灵,就一直在用,最近在想,能否把自己家的灯改造改造就接入了呢,到时候来一句:“天猫精灵,帮我打开卧室的灯”。然后灯就亮了。
然后就开始查资料,接下来不废话,教大家如何实现接入天猫精灵。
1,准备硬件:ESP8266板子一块,天猫精灵一台,安装天猫精灵客户端软件的手机一台。
2,给ESP8266烧录nodeMCU固件,这里我提供一份我在云平台构建好的固件。
(文件见文末原贴)
这个固件是目前的最新版,我今天刚构建生成的,基于nodeMCU30版本,所以你之前学习过nodeMCU的话,可能部分函数已经变了。需要重新学习。
烧录工具(文件见文末原贴),通过该烧录工具烧录入我提供的固件。如果不会烧录可网上查找资料,或者查看我以前写的测评文章。
链接:
在搞定固件后,就需要编写Lua脚本和上传Lua脚本文件了,这里还需要用到一个上传工具,是基于JAVA的,所以你要有一个JRE环境,请先安装JRE。
(文件见文末原贴)
请记住你创建的设备ID和APIKEY,这是用于标识你的设备的,你的设备与云平台的服务器交换命令就是靠的这两组密码。
然后你可以编辑或者修改该设备的信息。
请注意,这里一定要选择对,不然对接后将会乱套。
你想作为灯,这里就要先选择灯,作为插板就选插板。
做好了这一切就该对接天猫精灵了,打开天猫精灵软件,点击右下角:我家->添加设备,然后搜索“贝壳物联”,然后会提示你绑定贝壳物联到天猫,你只需要在这里按照提示输入你的贝壳物联的账号和密码就行了。绑定成功。
接下来编辑代码。
我分为两部分实现,第一部分连接家里的WIFI,第二部分与贝壳物联网云平台通信,请记住我的代码是按照nodeMCU30版本修改的,跟贝壳物联提供的参考代码还是有点不同的。后面我会继续优化代码,并提供如何自己搭建私有云平台。

物联网 *** 作系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IOT(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与互联网的不同在于,互联网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而物联网则进一步扩展,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物联网大致可分为终端应用层、网络层(进一步分为网络接入层和核心层)、设备管理层、后台应用层等四个层次。其中最能体现物联网特征的,就是物联网的终端应用层。终端应用层由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协议转换网关、通信网关、智能终端、刷卡机(POS机)、智能卡等终端设备组成。这些终端大部分都是具备计算能力的微型计算机。物联网 *** 作系统,就是运行在这些终端上,对终端进行控制和管理,并提供统一编程接口的 *** 作系统软件。
与传统的个人计算机或个人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上的 *** 作系统不同,物联网 *** 作系统有其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物联网应用而存在的,运行物联网 *** 作系统的终端设备,能够与物联网的其它层次结合的更加紧密,数据共享更加顺畅,能够大大提升物联网的生产效率。
系统作用
除具备传统 *** 作系统的设备资源管理功能外,物联网 *** 作系统还具备下列功能:
屏蔽物联网碎片化的特征,提供统一的编程接口:所谓碎片化,指的是硬件设备配置多种多样,不同的应用领域差异很大。从小到只有几K内存的低端单片机,到有数百M内存的高端智能设备。传统的 *** 作系统无法适应这种“广谱”的硬件环境,而如果采用多个 *** 作系统(比如低端配置,采用嵌入式 *** 作系统,高端配置设备,采用Linux等通用 *** 作系统),则由于架构的差异,无法提供统一的编程接口和编程环境。正是这种“碎片化”的特征,牵制了物联网的发展和壮大。物联网 *** 作系统则充分考虑这些碎片化的硬件需求,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使得 *** 作系统本身具备很强的伸缩性,很容易的应用到这些硬件上。同时,通过统一的抽象和建模,对不同的底层硬件和功能部件进行抽象,抽象出一个一个的“通用模型”,对上层提供统一的编程接口,屏蔽物理硬件的差异。这样达到的一种效果就是, 同一个APP,可以运行在多种不同的硬件平台上,只要这些硬件平台运行物联网 *** 作系统即可。这与智能手机的效果是一样的,同一款APP,比如微信,既可以运行在一个厂商的低端智能手机上,又可以运行在硬件配置完全不同的另一个厂商的高端手机上,只要这些手机都安装了Android *** 作系统。显然,这样一种独立于硬件的能力,是支撑物联网良好生态环境形成的基础。
物联网生态环境培育:拉通物联网产业的上下游,培育物联网硬件开发、物联网系统软件开发、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物联网业务运营、网络运营、物联网数据挖掘等分离的商业生态环境,为物联网的大发展建立基础。类似于智能终端 *** 作系统(iOS、Andriod等)对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环境培育作用;
降低物联网应用开发的成本和时间:物联网 *** 作系统是一个公共的业务开发平台,具备丰富完备的物联网基础功能组件和应用开发环境,可大大降低物联网应用的开发时间和开发成本;提升数据共享能力:统一的物联网 *** 作系统具备一致的数据存储和数据访问方式,为不同行业之间的数据共享提供了可能。物联网 *** 作系统可打破行业壁垒,增强不同行业之间的数据共享能力,甚至可以提供“行业服务之上”的服务,比如数据挖掘等;
为物联网统一管理奠定基础:采用统一的远程控制和远程管理接口,即使行业应用不同,也可采用相同的管理软件对物联网进行统一管理,大大提升物联网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甚至可以做到整个物联网的统一管理和维护。
体系架构
一般来说,物联网 *** 作系统由内核、通信支持(WiFi/蓝牙、2/3/4G等通信支持、NFC、RS232/PLC支持等)、外围组件(文件系统、GUI、Java虚拟机、XML文件解析器等)、集成开发环境等组成,基于此,可衍生出一系列面向行业的特定应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3549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0
下一篇 2023-07-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