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化 水务公司最缺哪些技术来

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化 水务公司最缺哪些技术来,第1张

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不断进步、NB模块成本不断下降、云技术与大数据的发展不断推进,当下水务领域出现了各种远程抄表的“新物种”,物联网与云计算正在迅速改造传统水务行业。

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携手天翼物联产业联盟于6月8日在中国西部信息中心举办了“水·网·云”天翼物联智慧水务研讨会。此间,新都水务的智慧水务崭新尝试浮出水面。

此外,为了快速打造智慧水务运营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拓展水务产业链的合作,全面助力智慧水务的建设,由水司、中国电信和无锡聚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订“互联网”+智慧水务云服务系统战略合作协议。

传统水务行业的头疼之处

虽然各种智慧抄表应用的硬件开始逐渐出现在家庭用户中,但其实当下的水务行业从业者并没有轻松很多,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当下水务系统的信息化程度普遍过低,一个水务公司往往有几十套系统,系统之间数据形成孤岛,连数据调用都十分困难更不用提“数据的二次利用”了。

无锡聚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峰涛与昆山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薛颖均表示,当下水务公司大多处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诸如管网监测等还依靠传统的模式。

薛颖说:“昆山自来水的信息化很大程度上是客户倒逼的成果,譬如微信、支付宝支付水费、譬如电子账单等功能。”

虎哥了解到,并不是水务公司不愿意做信息化更好为客户服务,而是出于以下多种原因,让水务公司难以进行信息化改造。

1

水务系统过于复杂

水务系统是个相当复杂的系统,从源头到端都可以包括在内,更不用提“智慧水务”了。建设部城市水资源中心所长、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秘书处副主任周长青先生表示:智慧水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系统内又可以分众多子系统。现在没有企业能够完全打造出“智慧水务”,只是针对某些细分领域在做,目前来看智慧水务没有龙头企业。

正是因为系统过于复杂,所以水务同样需要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来看,县级水务公司很难留住一个IT人员,所以在运维管理方面水务公司的信息化程度也就相对较低。

2

信息平台并未打通

虽然很多水务公司都在进行信息化的建设,但是由于各个系统之间信息化建设时间不同、厂商不同、标准不同等问题。所以数据很难实现跨系统之间的调用分析,更不用提跨公司统一管理或者监控了。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城市水务研究院侯煜堃博士介绍:“就拿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管网漏损’监测来说,水务公司要监测到漏损,需要调用的有GIS数据、区域流量数据、营收数据、客服系统数据、巡检系统数据。但这些数据根本没办法实现统一分析,所以当下对于漏损情况,只能采取原始的‘换管,换表’等成本高、效率低的补救措施。”

3

投入成本高昂

如果选择靠谱的方案提供商,为水务公司建立整体的信息化系统的话,成本会有多少呢?常峰涛认为,单就软件平台的投入就需要300到500万左右,这还不算其他的硬件等方面的投入。

这对于水务公司来说,改造成本还是过于高昂,更不用提用户不到5万的县级水务公司了。

4

后期运维困难

即便是水务公司建立起自己的信息化系统,后期的运营保障谁来负责?水务公司核心业在“治水”而不是IT运维,更不懂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

更多的水务公司,往往是5-7人管理着30多套系统,还要负责公司的新风系统、机房系统等维护,本身已经焦头烂额,进行数据的精细化运营更是不现实。

5

行业缺乏标准

由于每个企业的技术不同、标准不同,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行业标准”的缺失。

周长青认为:“水务行业缺乏一个统领性权威性的标准,协会标准只要是协会都可以制定,但权威性显然就不如建设部。但现在来看协会关于水务的标准都相对缺失,都是每个企业自己在用自己的标准,长期来看不太适合行业发展。”

6

信息安全性保障差

水务公司记录着本地每户居民的“居住位置、身份信息、消费数据”等敏感信息,而当下水务系统对于数据安全性的保障方面。

一家自来水公司的信息中心主任郭建飞说:“现在想想还是很可怕的,我们用户的用水等30多万数据在服务器中,公司员工只要有权限就能下载。如果信息安全保障的不到位,那么问题无疑很严峻。”

SaaS平台解决水务公司信息化改造

为了快速打造智慧水务运营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拓展水务产业链的合作,全面助力智慧水务的建设,由水司、中国电信和无锡聚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订“互联网”+智慧水务云服务系统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水网云”的一站式智慧水务应用服务平台。

借用中国电信天翼云物联平台(无线网、NB网络、光纤网络),未来的中小水务公司可以实现像SaaS平台一样,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信息化改造。

也就是说,原本水务公司需要花费百万进行信息化改造,未来可以实现按年缴费(譬如每年10万)即可享受智慧水务方面的服务。

具有这些特点:网络接入形式多样、托管模式成本低、广泛适应多厂商设备多协议、安全保障级别高、无需运营维护……通过一站式的水务云服务,水务公司可以实现以较低的成本享受远程抄表、手机设备巡检,DMA漏水监测,水质在线监测等众多功能。

同时水务公司将不用担心维护问题,四川电信将为水务公司提供维护服务,而水务公司可以专注于核心业务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在研讨会上,虎哥了解到这套水务云服务系统最初是聚为想和BAT互联网巨头中的一家共同打造的,结果谈了半年并没有实践,最后发现电信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因为他们的服务没办法做到覆盖到每个乡镇,但是电信可以,电信能把服务覆盖到每个水务公司。”无锡聚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峰涛说。当然除此之外,虎哥认为电信作为运营商,安全性的保障也是水务公司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电信搭建智慧水务基础设施

在这背后,则是四川电信在网络建设、物联网搭建、产业推进等多个方面进行努力的结果。

物联网方面,作为首批7个NB-IoT试验省份,自2016年12月以来,中国电信四川公司重耕800MLTE网络,累计投入上亿元打造物联专网。2016年12月10日,成都800M专网率先开始实施,各市州也陆续进行网络改造。

2017年5月,中国电信率先建成全球覆盖最广的新一代商用物联网NB-IoT网络,全国NB-IoT基站总量33万,开通率达97%,其中四川基站总量24万,开通率达100%。具备低功耗、海量连接、深度覆盖等多项优点的NB-IoT物联网应用正全面走向市场。

借助NB-IoT网络的优质覆盖,中国电信四川公司积极布局全省物联网,聚焦智慧城市公共设施服务和行业垂直领域,重点在智能气表、智能水表、智能井盖、土壤检测、智能安防、水质监测、智能停车等领域成功开展多场NB-IoT外场试验。在智能抄表领域,我们在成都市新都区、天府新区,已经开展智能燃气、智能水务试点,现在数千台NB水表、燃气表已投入使用。

产业推动方面,2017年9月中国电信四川公司联合华为、中兴、四川长虹、四川九洲等10余家副理事长单位,并依托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的专业技术支持,共同成立具有四川特色的四川天翼物联产业联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推动四川物联网产业发展,四川电信打算在资金方面增加支持力度。中国电信四川公司政企客户部总经理杨斌介绍,天翼物联产业联盟打算成立基金,为川内从事物联网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而目前针对四川的基金规模大致是10亿。

同时,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和九洲集团、五粮液等公司成立物联网联合实验室,将物联网业务发展与本土企业的产业链相结合,构建产、学、研一体的物联网生态圈。帮助物联网企业在推广产品前进行场景化的试用,从而完成试错过程。

黄山9月20日消息(记者徐秋韵)2020年是黄山申遗成功30周年,同样也是5G大发展之年,创新与深化5G建设与应用,也受到旅游爱好者的共同关注。作为安徽地区的主导通信运营商和5G建设主力军,安徽移动主动发挥在5G网络建设、产业融合创新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努力打造一张高品质的5G精品网络的同时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近日,记者前往黄山,见证新时代下“数字黄山”给景区游览、酒店服务和公共服务方面带来的巨大革新。
5G精品网络,打造美丽黄山“数字名片”
“‘新基建’战略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在持续优化现有光纤宽带和4G网络的基础上,要重点做好5G网络建设,坚持统筹协调、共建共享!全力推动5G等通信设施及5G+旅游、工业物联网在黄山市的运用和建设!”安徽移动黄山分公司负责人将5G建设称为“头号工程”,“全公司上下一心,加快部署、全面推进,打造出一张优质、高效、具备黄山特点的5G精品网络”。
截至目前,黄山市已建成近400座移动5G基站,完成对主城区及各县城城区行政办公热点、商业热点和旅游热点区域的有效覆盖,实现黄山风景区核心景区5G全覆盖。同时,加强宣传引导,今年以来共组织全市99家单位近千人次开展5G新基建参观体验活动,提升全社会对5G的认知水平。
在推进5G建设的同时,安徽移动持续发力“数字黄山”建设,根据政府统一部署,开展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落实“皖企登云”行动计划,推动更多企业与云资源加强对接,目前共为全市276家单位提供“上云”服务,提高中小微企业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部署全市“平安乡村”建设,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安徽移动黄山分公司全力打造“平安乡村”智慧云视频监控系统,作为全市 “雪亮工程”的有效补充,进一步推动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并充分运用物联网、5G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全市重点单位、要害部位、村镇治理的技防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平安黄山”建设。目前,“平安乡村”视频监控已覆盖全市100余个行政村、3000余个点位。
5G精准规划,争创全国景区5G示范区
安徽移动积极落实上级单位的部署要求,将5G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加速推动新基建。充分考虑景区5G发展需求,确保精准规划,针对景区主干道路以及迎客松、光明顶、云谷寺、丹霞峰等观景点、摄影点量身定制5G网络覆盖方案,克服景区景观要求、山高路陡、设备徒步运输上山等困难,全力开通24个景区基站,打造5G精品网络,成为唯一一家黄山风景区核心景区5G全覆盖的运营商。
安徽移动黄山风景区分公司副总经理胡健在采访中表示,黄山风景区5G网络的建设,标志着黄山旅游产业正式朝向智慧旅游方向迈进,在通过高清直播、VR等进一步丰富景区旅游体验的同时,也能够通过更加智能、及时的旅游监测及预警系统,扩大监控数据覆盖范围,提升安防能力,为应急指挥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
据了解,2020年,安徽移动率先将黄山风景区作为5G建设主要区域,积极创建中国移动“双十双百”5G示范区,旨在为5G智慧旅游落地带来众多可能性。5G网络高带宽、低延迟特性可对黄山景区进行远程全景直播,架设在光明顶上的5G+4K高清摄像头,700米外远距离可拍摄飞来石等地实时高清画面,现场体验测试速率达到1Gbps+,让五湖四海的游客同步欣赏黄山的壮美景象,方便、快捷地使用“千兆5G”业务,享受5G极致体验。
同时,黄山屯溪国际机场也是黄山移动2020年建设规划的5G核心样板区之一,重点打造的中国移动5G示范机场,已于5月21日开通5G网络,实现了航站楼大厅、安检通道、国际及国内航班候机厅等区域5G全覆盖,成为安徽省首个5G全覆盖的示范机场,将会给旅客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和丰富的5G应用场景。

随着社会迅速发展,人类逐渐进入大数据的时代,而物联网与云计算作为近年来的热点,受到了业内不少人士的关注。据业界人士分析,大数据的前景与物联网以及云计算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那么,真像业界人士所说的那样它们之间存在着不一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大数据与物联网、云计算之间的关系吧。
大数据概念
巨量资料(big data),或称大数据、海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通过数据的整合共享,交叉复用,形成的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
大数据市场格局
具体意义上来讲,早在20世纪90年代“数据仓库之父”的Bill Inmon便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之所以在最近走红,主要归结于互联网、移动设备、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快速崛起,全球数据量大大提升。可以说,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热点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大数据产生的原因。
我们通过分析,形象的知道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传统互联网的关系。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再加上传统互联网,每天都在产生海量数据,而大数据又通过云计算的形式,将这些数据筛选处理分析,提前出有用的信息,这就是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与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近几年,云计算的概念受到了学术界、商界,甚至政府的热捧,一时间云计算无处不在,这真让同时代其他的IT技术相形见绌,无地自容。
本质上,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关系是静与动的关系;云计算强调的是计算,这是动的概念;而数据则是计算的对象,是静的概念。如果结合实际的应用,前者强调的是计算能力,或者看重的存储能力;但是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两个概念就如此泾渭分明。大数据需要处理大数据的能力(数据获取、清洁、转换、统计等能力),其实就是强大的计算能力;另一方面,云计算的动也是相对而言,比如基础设施即服务中的存储设备提供的主要是数据存储能力,所以可谓是动中有静。
如果数据是财富,那么大数据就是宝藏,而云计算就是挖掘和利用宝藏的利器!没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数据宝藏终究是镜中花;没有大数据的积淀,云计算也只能是杀鸡用的宰牛刀。
大数据与物联网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大数据与物联网之间的关系是相铺相成的。物联网产生大数据。美国人前几年医院一年产生500个数据,IMT1。4TB数据等各种的数据通过传感器产生,也有在网上直接产生的,我们现在处于大数据时代,物联网一分钟可以产生非常多的东西,苹果下载2万余次,一分钟会上传10万条新微博,全世界物联网上虚拟网络上,产生了大量的数据。
物联网产生的大数据与一般的大数据有不同的特点。物联网的数据是异构的、多样性的、非结构和有噪声的,更大的不同是它的高增长率。物联网的数据有明显的颗粒性,其数据通常带有时间、位置、环境和行为等信息。物联网数据可以说也是社交数据,但不是人与人的交往信息,而是物与物,物与人的社会合作信息。
除此之外,大数据助力物联网,不仅仅是收集传感性的数据,实物跟虚拟物要结合起来。今天北京交通堵塞,但是并不知道堵塞原因,如果政府发布消息和市民微博发布消息结合起来就知道发生什么事,物联网要过滤,过滤要有一定模式。

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智慧城市
北京、深圳
获奖理由:北京和深圳,一个是中国的首都,历史文化悠长久远,数字经济高度发达;一个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模范之城,短短三十多年就从一个小渔村蜕变为全球科技、金融、贸易中心。一个是千年名城,固然底蕴丰富、基础雄厚,却免不了因首都功能承担着党中央、国务院引领全国发展的时代使命需统筹全局、负重前行;一个是白手起家却因改革先锋的重任在肩必须时刻保持艰苦创业、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与只能成功不许失败的坚定决心一往无前!北京和深圳的数字经济、智慧产业近年来始终处于全国乃至全球领先地位,分别孕育出了包括百度、京东、联想、华为、腾讯等一大批世界超一流的高科技企业,是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心向往之的必选之城!两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殊途同归、成果斐然,可以说创造了人类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两大奇迹!北京和深圳今日之荣光以无可争议的数据和事实充分说明在完全不同的物质基础条件下,在形态迥异的历史发展时期,只要始终坚持中国的领导,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改造、建设和发展超大型城市的进程中能够发挥出超乎想象的巨大力量,无论条件如何基础怎样短短三十多年中国就能创造出人类历史以来最伟大的智慧城市建设成就!这必将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典范,综上评估组一致推荐北京和深圳当选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创新力智慧城市
杭州、重庆
获奖理由:杭州是浙江省省会,拥有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称。杭州还是我国市值最高在全球排名前三的阿里巴巴集团总部所在地,杭州可以说正是在阿里巴巴引领和带动下,各类无人零售店,无人超市,无人餐厅,无现金看病,银联闪付过闸等新业态新生活新消费无处不在,也标注了杭州就是一座在全球都遥遥领先、名符其实的“移动支付之城”。杭州2017年1月成立数据资源管理局并专门设立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近期又发布城市数据大脑规划,预计2022年基本完成,一系列大胆举措标志着杭州这一座文化旅游名城正以其超前创新意识和勇于变革精神,为数字杭州智慧城市的全面建设和发展赋予全新的动能。重庆素有山城之名,地理环境和客观条件并不优越,但近年来重庆市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却在持续发力。截止2017年底,重庆市工业机器人企业突破120家,工业机器人产值达798亿元,同比增长33%。预计到2020年,重庆将形成完善的机器人研发、检测、制造体系,成为国内重要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全市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机器人产业将成为重庆新的支柱产业。伴随着城市大数据联合创新中心、全国首批5G试验网陆续在重庆落地运行,重庆将成为西南地区我国数字经济和智慧产业重要的创新基地。2018年8月23日-25日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即将在重庆隆重召开,这一标志性的盛会将向全世界充分展示重庆智能创新的发展全貌。综上,评估组一致推荐杭州和重庆当选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创新力智慧城市!
第二系列 2018-2019年度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智慧城市
2018-2019年度中国最具发展潜力智慧城市
2018-2019年度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智慧城市
成都、武汉
获奖点评:
成都是天府之国的中心蓉城,今天也成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引领示范之城;成都先后成为全国八大通信枢纽之一和国家“八纵八横”光纤骨干网节点,并成为国家首批“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今年,全市城域网升级改造全面完成,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全市的千兆网络,成为名副其实的首个千兆省会城市,提前三年完成“宽带中国”2020年战略目标。随着微信支付智慧医疗解决方案的落地,成都人可通过微信实现医院挂号预约,医保支付等便捷体验,在挂号、支付等环节无需排队等待。数据显示,微信支付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每天为成都人节省等待时间共计18000小时,智慧医疗已经深入成都人的生活。
武汉不仅坐拥两江三镇,经济发达,而且还拥有高等院校82所,高校数量全国第二,因此武汉是华中地区的名符其实的新经济新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武汉在建设智慧城市上也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全球16个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均出自武汉,其中4个标准被16个联合国机构共同组建的“合作共建可持续智慧城市全球举措”(U4SSC)所采用,成为迪拜、新加坡等40多个试点城市评估标准。武汉智慧城市建设在近几年也取得了突飞猛进,该市充分挖掘大数据潜力,打造智慧城管、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教育、智慧小区等71个应用系统其中2017年5月正式上线的武汉交管智慧监管平台,利用交通“大数据”为缓解交通拥堵、处理突发事件提供了有效手段。总体来说,成都和武汉智慧城市系统工程建设正在让这两座城市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价值!评估组推荐成都和武汉当选2018-2019年度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智慧城市!
2018-2019年度中国最具发展潜力智慧城市
福州、西安、贵阳、长沙
获奖点评:福州、西安、贵阳、长沙在2016年国家启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以来焕发出了全新的活力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福州是新型智慧城市的福州样本,今天也成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引领示范之城;西安千年古都,成为丝路经济带上首个移动支付智慧城市;贵阳是中国大数据之城,依托大数据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典范;长沙作为少有的文化影视娱乐的全国聚集中心,智慧城市建设也为长沙的下一步腾飞插上了翅膀。无论是福州2018年4月21—25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聚集了全国绝大部分数字经济领军企业,还是西安2017年8月20日首届世界西商大会唱响的“‘一带一路’:新西安 新经济 新活力”城市发展主题;无论是贵阳2018年5月26日至29日举办的“数化万物 智在融合”数博会,几乎涵盖了全球主流互联网企业云集贵阳,还是长沙2018年4月2日至3日盛大召开的“智能互联、于斯为盛”互联网岳麓峰会,彻底点燃了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将“第二总部”落户长沙这一座革命创新之城的春的萌动激情。如果说改革开放40年造就了北上广深等世界级超一流城市,那数字经济新时代将是推动包括福州、西安、贵阳、长沙等四大内地数字名城强势崛起的下一波新浪潮,评估组推荐以上四大城市为2018-2019年度中国最具发展潜力智慧城市!
第三系列 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旅游特色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魅力宜居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旅游特色智慧城市
苏州、丽江、南京、三亚、洛阳、秦皇岛
获奖点评:以上入选的“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旅游特色智慧城市”,在本年度评估中积极搭建智慧旅游平台,从苏州打造“智慧+生态”的旅游模式,手机一扫,电子支付,无需排队;到丽江成为中国首个全部出租车线上化城市;从南京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化浪潮,推动智慧旅游发展;到三亚以大数据为指示平台的虚拟旅游互动以及推动旅游业多元化产业体系;从洛阳依托丰富的千年古都旅游文化资源,不断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到秦皇岛‘一网三平台一中心’的建设。以上城市充分体现了智慧旅游创新发展的新特色,因此经专家组推荐为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旅游特色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魅力宜居智慧城市
广州、青岛、昆明、大连
获奖点评:广州作为广东省省会,有着千年商都的称号,它以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胸襟,实施开放型发展战略。广州拥有着国际交通枢纽的交通区位,处于全国前列的互联网经济以及发展迅速的金融产业,依托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科技的创新打造自己的供应链,实现资源、生产、服务以及消费的连接,创下连续27年中国经济第三城的“交椅”。青岛是山东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被誉为“东方瑞士”、“世界啤酒之城”、“世界帆船之都”;同时青岛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也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在科技创新方面,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大地上,都有着“青岛元素”和“青岛制造”的光辉,2018年6月9日-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隆重召开。昆明是我国云南省的省会城市,以其北亚热带舒适的气候和地理位置著称,四季如春,有着“春城”的美誉,也是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旅游、商贸中心城市。昆明的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政务等等智慧城市系统的不断融合,使其成为昆明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港口,有“东北之窗”“ 北方明珠 ”“浪漫之都”之称 ,大连的智慧健康养老和在线教育为主的智慧校园等一系列的智能化服务平台,为满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养老、旅游等方面的切实需求提供了宜居生活的好环境好设施。综合上述内容,推荐广州、青岛、昆明、大连为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魅力宜居智慧城市。
第四系列 2017-2018年度转型升级优秀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信息惠民优秀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转型升级优秀智慧城市
郑州、邯郸、太原、兰州、沈阳、运城、乌海、大庆
鹰潭、东莞、梧州、咸阳、敦煌、新余、阜阳
获奖点评:为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调整,积极响应和落实中央针对经济新常态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上述城市都在原有经济和产业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强劲有力的改革措施,依托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推动各自智慧城市的建设。他们分别通过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公安、智慧旅游等智慧产业项目的建设,推动了自身智慧城市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评估组推荐上述城市一同当选为2017-2018年度转型升级优秀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信息惠民优秀智慧城市
宁波、无锡、南宁、宜昌、齐齐哈尔、辽源、石家庄、哈尔滨
南平、湘潭、威海、莆田、宝鸡、绵阳、保山、黄山、济源
获奖点评: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群众办事的“一号”“一窗”“一网”以及最多跑一次实事工程,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的便捷服务流程,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水平。上述城市结合自身的发展基础,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深入探索政务服务创新举措,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动了部门间政务服务相互衔接,协同联动,打破信息孤岛等问题。同时上述城市还通过一系列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新举措新政策,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以信息化手段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获得感、参与感探索出新的思路和方法,评估组推荐上述城市一同当选2017-2018年度信息惠民优秀智慧城市。

物联网平台的定义:

物联网平台是一个中间层,一方面位于物联网设备层和物联网网关(和数据)层之间,另一方面是应用。因此,物联网平台也被称为应用支撑平台/智能管理平台。

物联网平台的基本功能和优势:

物联网平台支持物联网设备和端点管理、连接和网络管理、数据管理、处理和分析、应用开发、安全、访问控制、监控、事件处理和接口/集成。

物联网平台有自己的根,需要管理、监控、存储、翻译、保护和分析物联网数据;启用应用程序;物联网设备管理;因为物联网缺乏标准和互 *** 作性、连接性和集成性;安全性、固件更新以及用户和访问管理;可视化并与应用程序、用户和开发人员联系。

物联网平台可以更快、更便宜、更好地构建物联网解决方案,实现物联网项目。它们的基本功能包括连接和网络管理、设备管理、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应用支持、集成和存储。

随着更多物联网设备/资产、数据、相关技术、网络/连接解决方案的出现,以及基础设施和高效、可互 *** 作和安全连接的发展,物联网平台已经成为专业的物联网部署。

物联网平台已经成为物联网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几种类型和供应商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和市场策略。此外,物联网平台的现实和市场非常复杂,因为物联网项目、应用和解决方案具有不同的架构、连接和管理设备的方式、管理和分析数据的可能性、构建应用的能力和利用的选项。对于任何特定环境下的任何给定物联网用例,物联网都是有意义的:例如:消费应用、企业物联网应用和工业物联网或工业40。

“智慧旅游”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它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它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以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智慧旅游,就是利用移动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相关信息,并及时安排和调整旅游计划。简单地说,就是游客与网络实时互动,让游程安排进入触摸时代。
智慧旅游是以云计算为基础,以移动终端应用为核心的,以感知互动等高效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旅游信息化发展新模式,核心是以游客为本的高效旅游信息化服务。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将体现在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的三个层面。
智慧旅游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把一些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然后为广大游客量身定做,提供适需对路的旅游产品。如澳门2012年接待内地游客1000多万,它的信息平台能够体现各省的具体人数及排名。但在国内许多旅游城市每年接待的游客数量远高于澳门旅客人数,可他们分别都来自哪里,各有多少人,不清楚;连客源地构成情况、游客指向及发展趋势不明朗。由此很难开发出具有针对性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历史发展
福建馆
福建馆
江苏省镇江市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创造性提出“智慧旅游”概念,开展“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开辟“感知镇江、智慧旅游”新时空。智慧旅游的核心技术之一“感动芯”技术在镇江市研发成功,并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得到应用。中国标准化委员会批准“无线传感自组网技术规范标准”由镇江市拟定,使得镇江市此类技术的研发、生产、应用和标准制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为智慧旅游项目建设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撑。 在2010年第六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上,福建省旅游局率先提出建设“智能旅游”概念,并在网上建立“海峡智能旅游参建单位管理系统”。福建启动了“智能旅游”的先导工程——“三个一”工程建设,即一网(海峡旅游网上超市),一卡(海峡旅游卡,包括银行联名卡、休闲储值卡、手机二维码的“飞信卡”,以及衍生的目的地专项卡等),一线(海峡旅游呼叫中心,包括公益服务热线和商务资讯增值预定服务热线)。海峡旅游yhk2010年已面向福建省内外游客发行;海峡旅游呼叫中心新平台2011年1月1日也已经正式开通试运行。
2011年4月13日下午,南京“智慧旅游”建设启动仪式上,南京市旅游园林局介绍:面对越来越大的体量和越来越多的旅游产品,越来越高的需求水准和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把旅游产业做强,使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要依靠现代科技的力量,采用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联合服务模式,用网络把涉及旅游的各个要素联系起来,从而为游客提供智慧化的旅游服务;为管理部门提供智能化的管理手段;为旅游企业提供更高效的营销平台和广阔的客源市场。南京此次启动“智慧旅游”建设,将重点突出为来宁游客提供更便捷、智能化的旅游体验;为政府管理提供更高效、智能化的信息平台;促进旅游资源活化为旅游产品、放大资源效益这三大核心目标,采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运作模式,联合社会各方优势资源共同推进“智慧旅游”建设,这正是顺应了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
2011年9月27日,苏州“智慧旅游”新闻发布会正式召开,苏州市旅游局正式面向游客打造以智能导游为核心功能的“智慧旅游”服务,通过与国内智能导游领域领先的苏州海客科技公司进行充分合作,将其“玩伴手机智能导游”引入到“智慧旅游”中,大幅提升来苏游客的服务品质,让更多游客感受到“贴身服务”的旅游新体验,为提升苏州整体旅游服务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1年黄山旅游局开始建立智慧旅游综合调度中心,主要由“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和“旅游电子商务平台”(途马网)构成,具有“管理、服务、展示、经营”四大功能,预计建设工期为9个月。
2011年11月,洛阳旅游体验网、洛阳旅游资讯版、洛阳旅游政务版以及英、日、法、俄、韩、德等6个语种的外文版旅游网站已经建成。2011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市旅游局还与洛阳移动公司联合推出电子门票,开通新浪洛阳市旅游局官方微博等,形成立体交叉的互联网、物联网旅游服务体系,在吸引游客方面作用明显,初步打造出“智慧旅游”的基础设施,今后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智慧旅游”服务内容。
2012年初,南京旅游局全力推进“智慧旅游”项目建设,项目分为六个部分,项目建成后,凡是使用智能手机的游客,来南京后会收到一条欢迎短信。游客根据短信上的网址,可下载“游客助手”平台,该平台分为资讯、线路、景区、导航、休闲、餐饮、购物、交通、酒店等九大板块,集合了最新的旅游信息、景区介绍和活动信息、自驾游线路、商家促销活动、实时路况、火车票等信息。安装后,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实现——在线查询、预订等服务。南京玄武区旅游局与海客科技公司合作,全力建设本区内著名旅游景点的手机端的智慧旅游。
游客在镇江智慧旅游展示中心体验
游客在镇江智慧旅游展示中心体验
2015年4月4日,黄山市强化“智慧旅游”营销方案。
解点经纬度实地勘测,真正做到移步换景,人到声起,让您深入了解景点的人文历史、传说故事。
更实现了google离线地图,你可以用wifi先下载好景点数据,然后只需要打开GPS,不需要任何数据流量就可以自助语音导游了,零流量更省电。还有经典餐饮、娱乐、购物场所推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3417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8
下一篇 2023-07-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