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加入物联网平台呢

怎么加入物联网平台呢,第1张

物联网是一个行业的统称,比如说汽车、水稻、互联网等行业一样,不是某个组织也不是某个公司。
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现在有很多人以物联网的名义做传销,希望大家警惕

IT168 评测当我坐在键盘上敲下这行字的时候,魅族MX4 Pro的外观、定价、产品卖点,似乎都已经没什么悬念了。在发布未开之时,让产品如此全面的裸露在大众视野前,这对于魅族来说,应该还是第一次。当然了,对于今年的魅族来说,突破以往的“第一次”来的有些多。围绕在产品定价的是是非非也各位多。

所以对于如今的魅族,有话题、有猜测、有些事摆在明面、有些事虽然扼腕惊讶,但是永远也都没答案;鉴于如此热闹的境况,不把心里所思所想捣鼓出来实在难受,所以特此留这么一篇,前排占地,以待发布会后再看。至于腹诽揣度,荒诞之处,大家看过还请一笑忘了吧。

问题一:为什么是3199

其实一切思维点的根源,完全源于对于价格的波动敏感。从上周开始围绕MX4 Pro的价格传闻就没断过。数值从2499到2799元来回浮动,而这也是“老魅族”模式下,常用的定价策略。当然如果事情就这么发展下去,一切也就没了意义,所以最后的最后,按照目前魅族副总裁李楠的说法,MX4 Pro的价格会是3199元。


▲李楠对外给出的产品售价 最终或存在变数

3000元,向来是国产手机的一个高压线。拿这条标杆来衡量这个价位段,目前小米、一加、荣耀,一杆互联网手机从未曾碰触这一价价格,上半年情怀慢慢的锤子手机更是因标价3K价位而一度打脸。可以说互联网品牌,似乎注定和这一价格绝缘。而在线下方面,OPPO,VIVO华为等厂商也仅有一两款旗舰产品定位于这一区间。

所以最俗套的套话来了,究竟魅族MX4 Pro标价3K价位段,动因在哪,这点还要从“品牌+产品”两个方面说

2012年中期,魅族推出了MX系列首款机型“魅族MX”,当年年底,则推出了拥有魅族小圆点的MX2。在此以后魅族一年磨一款的速度打造出了MX3,抛开性能不谈,无论是该机窄边框的超大屏设计,还是手势 *** 作以及精简UI,放到今年年底,说是引领潮流,依旧不为过。配合这种一年一款的研发推广周期,魅族早已将“国产精品小众”品牌的印象,推而广之。


▲贵一点不止好一点 这是魅族的腔调

反观目前曝光的MX4 Pro,因“系统嵌入级别指纹识别技术”,一再推迟发布时间。应该说,科技感十足的技术还在,产品优先于市场的执拗还在。所以就算是互联网品牌,魅族一直也没忘了“做一款精品”,做出品牌溢价。


▲怎样把4000元价位手机卖得特别好 老罗的答案就很有意思

因此不难看出,此次魅族的定价,除了是产品物质相符的标价,还是魅族对于“自身品牌本身的一次拔高。而魅族为了这个目标,在很久前也提出过“贵一点,不止好一点”的口号。当然了,目前的市场证明,3000元的互联网品牌手机似乎前景一般,所以魅族可能会选择“把一款3199远的手机卖到2xxx,来换取市场份额”,而所谓3199元,则更有可能是魅族品牌概念的一个形象工程,主要是为了拔高品牌定位。

问题二:为什么会有1799

说了3199,就不得不提到1799。如果说MX4 Pro是围绕价格展开了“品牌溢价提升+市场销量”的策划,那么MX4无疑就是专注市场“一石两鸟”的策略。至于究竟此次魅族究竟赢了哪两点,我们慢慢说。


▲手机商场?其实更是资本运作

说到这,就不得不说点话外音,据悉小米科技最新一轮估值500亿美元,而作为对比联想集团收购摩托罗拉的价格是291亿美元。事实上证明,一个平台级别的公司,远比一家仅仅依靠生产手机没有用户粘性的“硬件厂商”获得的利润更多。

那么如果把这一论点套入到魅族科技,我们能看到什么呢对比目前传统来看,目前手机厂商不再是纯粹的硬件厂商,硬件只是一个载体,硬件、软件、互联网服务才是手机厂商在意的生态系统,其中智能手机是这个生态的入口。而很显然此前的魅族在“硬件水准、软件、互联网服务”这些部分,是唯一能和小米相抗衡的国内手机厂商,这也是魅族“精品小众品牌”的一个大前提。那么如何赶上500亿市值的小米,魅族此前“小众”的定位,就造成了市场份额的尴尬。


▲1799元 魅族打起了价格战

所以在这个双十一,我们看到了诸家性价比品牌一起被拖入了1799元的混战,而始作俑者,就是曾经“贵一点”的魅族。此次魅族MX4上市之初1799元的价格无疑比此前2000元性价比神机的概念,更为“吸引眼球”。再加上本就不弱的硬件表现,让这个促销季魅族的销售表现上翻了15倍。

不故意如果你以为,这就是整个1799元的全部,那其实就大错特错了。无论是出于有意也好,无疑也罢,在双十一以后,我们发觉了另外一件事:“无论是华为、还是小米,在双十一发售期间都把价格拉到了1799元水平”。虽然独立来看,这件事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如果把眼光放到12月MX4 Pro发布会后看,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没错,MX4此次1799元的价格把同期的性价比旗舰都拉入了新的价格泥潭,而按照往年的规律看米四和荣耀6几乎要到明年的3、4月份才会出现如今的价格。而另一方面,MX4 Pro发布后,将没有同价位的旗舰机作为对手。届时单机价格2xxx的猜测一旦成真,无疑就成了现代版的“田忌赛马”,2000元以上价位的网络神机,MX4 Por再无对手可言。

  问题三:魅族距离回归风口还有多久

魅族与小米,作为几乎同时兴起的中国本土互联网手机品牌,似乎永远都会被放置在对比的层面看。而在小米市值预估500亿的时候,魅族这个曾经“小米亦师亦友”的存在,何时能够重回雷军戏称的“风口”,就成了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

这一点,我们还要对比的看。今年小米4大谈工艺设计之道,虽然不见得会是最优秀的那一个,但是其实也已经宣布小米从“没设计,到做精品”这么一个态度上的转变。但如果诚实的讲,这种转变其实也反映了同时期市场的要求以及厂商的硬实力。更直白的说,小米有能力在兼顾多个产品线的同时打造一款精品。


▲经典的造型设计设计 不再是魅族的专利

同时,今年小米打出了另外一张“产能”牌,根据雷军的原话,小米4发布后两月内供货会达到100万台。而从9、10月份的市场表现,小米4今年确实在产能储备上丰富不少。而反观魅族方面,虽然MX4在发布后的一小段时间就取得了“千万级别”的手机预定量,但是迫于产能上问题,随后就暂停了预售,直至产品热度最高的“发布会后三个月”的第二个月,才消化掉了此前的订单。单就产能这一项,两者就存在差距。

另一方面,目前小米仅手机品类就拥有小米1S、红米Note、小米3、小米4,共计四款;除此外,在官网上更是拥有小米平板、小米路由、小米盒子、小米电视、小米手环、小米随身WIFI、小米移动电源等多种智能设别。围绕着MIUI以及小米账户,几乎说可以说打通了一个完整的平台。

在这一环节,虽然仅从Flyme OS的体验上谈,魅族并不弱于小米,甚至说在各种自主商店资源,未来移动端支付体验上,魅族的表现都要强于小米。但是很显然翻看魅族官网的产品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少于小米,无论是中高低端三条产品的完善上,还是在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平台上,魅族都差了许多。


▲着眼物联网 小米很显然走的更早

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魅族MX4 Pro发售在即,传闻中年底魅族还会有一款千元级别的设备,如此算来“千元机、MX3/MX4、MX4 Pro”四款产品的布局也逐渐清晰。同时今年魅族还加强了多个厂商的合作。Yun OS、inWatch、HiFi音质的资源、整合的系统级支付体验,这种合作开放的生态,也是另外一种区别于小米之外“整合平台”。

所以综上所述,魅族距离风口,其实本身差的并不远。甚至时间如果倒退一年,魅族以如今的姿态看称之为第一并不为过。但是今年不少互联网手机品牌飞速增长,有些品牌墙外开花,有些品牌国内关注度异常之高,魅族虽然能领先半筹,但却并不见得十拿九稳。

当然了,说来说去,一切的猜想终究要靠魅族MX4 Pro的成功来实现。所以魅族今年这盘棋能不能下的顺心如意,还是要看这场发布会的“戏核”,够不够漂亮。

近几年,全球手机品牌的出货量高度集中,而先前的混乱之战已经演变成一线品牌之间的拉锯战,全球手机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一线手机品牌之间的竞争。


对于国产手机品牌而言,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海外市场的快速扩张已成为共识。此外,各家公司还加强了研发,以增加其在高端市场的份额。


在上述背景下,再加上2020年新冠的爆发,国内手机市场需求受到很大影响,国内一线手机品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随后,海外市场的疫情也再次影响了海外需求,阻碍了国内手机品牌走向海外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国产手机品牌应该如何突围?


国内一线手机品牌制造商OPPO最近的举动值得思考:它采用四种主要策略来应对。



1、任命刘波为中国区总裁,任命 刘列 为全球营销部总裁:意在重获国内市场第一

尽管当前的海外疫情仍处于高峰,但就国内市场而言,它已经结束。随着行业恢复工作和生产,市场需求也在回升。此时,对于国产手机品牌来说,进一步稳定国内市场成为首要任务,OPPO此时首先调整了其人员布局。



据了解,OPPO于4月8日任命刘波副总裁为中国区总裁。此举旨在加强中国市场的精细运作,并进一步巩固其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


根据数据,刘波于2005年加入OPPO,并于2014年晋升为OPPO首席采购官。在他的带领下,采购团队成功建立并完善了OPPO的全球战略采购系统,并建立并运营了在线供应商协作平台SRM。系统。他于2018年担任新兴移动终端业务部门总裁,并于2020年被任命为中国总裁。



值得一提的是,刘波还将与另一位“老将”结成“铁拳组合”。OPPO任命刘列为全球营销总裁,同时兼任中国市场营销总监,全面负责OPPO的营销工作。据悉,刘列于2004年与陈明永共同创立了OPPO,并开始负责该品牌。可以说,刘列奠定了OPPO品牌的基础,“find me”小李子的广告,N1广告和“ Ulike 2猫力”广告的基础。



从OPPO的人员结构变化可以看出,刘波和刘列的“双刘合壁”的结合为OPPO稳定的国内市场和全球品牌营销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它还反映了OPPO在疫情情况期间因时因地灵活应变的远见卓识。


2、覆盖手机产品全系列,加强周边智能产品的布局


当前的OPPO已经形成了Find X系列,Reno系列,Ace系列,A系列等,其主要系列产品的定位不同,涵盖了整个高端,中端和低端市场。


例如,Find系列产品主要定位于高端旗舰市场,该市场通常配备有OPPO最新的“黑 科技 ”。 Ace系列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并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定制,以满足追求高性能的消费者的需求; Reno和A系列还涵盖了不同的价格范围和用户。可以看出,OPPO通过多种产品线形成了非常清晰的市场定价策略,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自2019年以来,OPPO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基础上大力部署了物联网生态系统,物联网市场已成为主要手机品牌的下一个战场。


从OPPO的角度来看,它现已发布TWS耳机和OPPO Watch智能手表,形成了“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耳机”的铁三角组合,使消费者可以体验更多的产品组合。据悉,到2020年底,OPPO还将推出智能电视,以进一步加强物联网生态布局。



3、升级渠道: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众所周知,OPPO在3G和4G时代已深耕线下渠道,也是当前离线渠道中拥有最多商店的手机制造商。从线下渠道布局战略的角度出发,采用“三四线包围一二线城市”的战略,在立足三四线城市后,又逐步加强一二线城市的布局。


在满足了消费者对购买便利性的需求之后,OPPO升级了渠道以深化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和运营。一方面,OPPO积极优化老旧、偏远、偏小的门店,并升级门店;另一方面,它以北上广深为试验场地,目前,oppo已在全球批准了600家购物中心,还会增加到1000个,以便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这也将大大增强oppo的品牌形象。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逐渐饱和,线下商店不仅在争夺数量,而且还依赖质量和服务。在此基础上,OPPO还从消费者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功能和布局,积极促进了服务转型,促进了销售和服务集成策略,并继续建立了数字化能力。一方面,它可以快速了解用户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建立有效的响应功能和机制。



4、继续加强研发,推出更多“黑 科技 ”


对于手机制造商来说,技术的硬实力无疑是基础,而这一方面已经体现在国内手机品牌上。作为一家高 科技 公司,OPPO还不断投资于研发。例如,从最初的智能手机音乐到过去两年的快速充电,摄影和5G技术,OPPO的技术研发对所有人都是显而易见的。


早在2019年OPPO未来技术大会上,OPPO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明永曾表示:“OPPO将在未来三年内投入500亿研发预算,并将继续专注于5G / 6G,人工智能,AR和大数据等待尖端技术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它也在布局芯片功能。”


不断的研发也为OPPO带来了更多的专利。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信息,2019年,OPPO成为中国授权发明专利数量排名第三的国内(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企业,共有2,614件。


在5G领域中,截至2020年3月,OPPO 5G通信标准专利继续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部署,已完成3,000多项全球专利申请,并已获得1,000多种5G标准专利根据数据公司的最新统计,OPPO的5G SEP专利家族在世界排名第11位。



据报道,OPPO在3GPP中提交了3,000多种标准手稿,排名第一。此外,OPPO在AI领域拥有1900多项全球专利申请,主要在计算机视觉,语音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领域。


毫无疑问,在技术研发方面,OPPO已被市场认可,如升降式摄像头,快速充电,手机摄影等一系列技术引领市场。可以预见,在5G时代,OPPO将更加重视研发。


以上可以看出,面对未来竞争将越来越激烈的手机市场,OPPO依靠多种策略来抢占市场,以用户为中心,以技术为中心,加强产品研发 ,并进行各种布局,同时优化和升级线下渠道,为消费者提供更准确,更高质量的服务。通过一系列的市场策略和技术布局,相信OPPO可以迅速在国内市场获得更多份额。


欢迎加入《天成时Ke》


时隔一个月,苹果动作不断,诸多动作甚至令行业颇为诧异。本文将从2019的行业趋势5G入手,结合苹果的最新动态,分析苹果在2019年之初所展现的战略方向。2018年因为定价策略问题在中国市场遭遇困境的苹果,正在寻找突破口 临近春节,苹果在中国市场大搞优惠策略,且优惠政策覆盖官网、AppleStore和第三方电商平台,力度之大堪称空前。在运营商特制的版本中,iPhone XR最低报价4999,iPhone XS Max最低报价7999,较原价下跌上千元。

降价这一主题还萦绕在了尚未发布的iPhone 2019系列机型上。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苹果正考虑取消所有2019款iPhone上的3DTouch功能,从而削减成本。根据The Information提供的数据,尽管历代iPhone的利润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考虑到售价的上涨幅度,其绝对收入在持续提升。由此一个必然趋势是,为了保持一定的利润范围,苹果如果要降低新iPhone售价,如何削减成本是苹果要考虑的第一要素。指零售价与成本之差,和零售价之比根据过往的市场表现以及iPhone隔代大升级的规律,2019年苹果应当会在ID设计上有所改变,加上削减成本带来的售价降低,以及A13芯片和iOS13出场自带光环,苹果想要挽回用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但是,今时不同往日。2019年的安卓阵营相较于苹果,最大的技术和舆论优势,是5G。2019年,搭载5G芯片的安卓旗舰将悉数亮相,但受限于与高通的官司及英特尔在基带芯片技术上的落后,苹果将5GiPhone的时间表推迟到了2020年。这将会让苹果在2019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劣势——尽管5G技术对于手机行业本身的影响,远不如从3G升4G影响大。

一、5G手机的技术迷思

5G技术的普及,将会是手机行业可依赖的下一个换机潮,这一观点几乎得到了全行业的认可。而苹果不能在2019年发布5G版iPhone,将造成苹果在技术上的落后,也几乎成为了共识。但是,国外知名的科技专栏作者RobertXCringely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作者认为,目前5G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从全球各国家和地区的5G技术规划来看,2019年5G网络和手机应当只是小规模的预商用,最快到2020年才可能全面普及,而彼时5G版iPhone刚好赶上这一波技术趋势,整体来看苹果只是稍晚于竞争对手,劣势并不算大。但这还不是关键,作者提出的最重要的且与主流想法完全相反的观点是,5G技术根本就和手机行业无关。过去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通信技术从2G到3G再到目前广为使用的4GLTE网络,数据实时下载速度从数k每秒提升至了数兆每秒,据《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测试,国内三大运营商的日常网速平均值,基本能维持在268M每秒左右。这一数字足够满足你在手机上的所有需求,除了流量消耗不大的图文之外,最高规格的手机端高清视频、大型网络游戏均可以获得足够流畅的体验。那么,根据5G技术所号称的,能够将网速提升20倍,对于手机本身的体验又能提升多少?是4K乃至8K的画质,还是超高的比如144K的刷新率?一个难以否认的物理现实是,这些纯粹数字上的提升,早已超越了人类肉眼的分辨范畴,在手机上能够获得的效果更不明显。因此,作者的观点是,5G技术未来的趋势,无关手机,而是改变基础设施,干掉所有和信号传输有关的线缆,包括固定电话、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络,未来人们会活在一个完全没有线缆的网络世界里,传统有线电视将会像Netflix之类的网站一样,转型成为纯粹的内容提供商。这也是为何,5G世代会被称作物联网即“万物互联”,手机作为目前的入口级设备固然重要,但真正被颠覆的,是手机之外的包括汽车、家居在内的生活环境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即使我们能够像科幻**一样,获得一个随心所欲的网络世界,5G技术的超高网速所能够提供的内容展现方式,也早已超越了手机本身所能承载的范畴,AR、VR为基础的设施,才更有可能成为核心。

综上,5G对手机行业的影响,可能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大。

但是,市场不能够忽略的,是5G在营销上的影响力,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发展最激进、苹果最为依赖的中国市场。

二、5G手机的营销价值

苹果今天发布财报,大中华区营收为1316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665%,库克最看重的中国市场,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复盘2011年至今中国市场各手机品牌的销量变化,可以看出一个规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走过了一个“参数为上-名人营销-技术营销”的历程:2011年--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发展初期,参数是各大手机厂商最重要的营销工具,小米成为这一期间最大赢家;2016年--2017年,受OV大获成功的影响,线下铺渠道线上找明星代言,成为了新的营销趋势,华为小米纷纷跟进;而到了2018年,靠技术创新做营销又成为了流行,OV两家凭借技术营销一改线上舆论风向,而华为也靠“堆料”的方式,用Mate系列稳坐国内第一位置。2019年,这一趋势正在加强,而5G显然是各家必争的技术优势之一。同时,进入2019年,vivo、小米和魅族纷纷曝光自家难以量产的概念机,无非就是为了在技术营销上占一个先发优势。这一做法固然有争议,但却是在面临竞争压力下的无奈之举。在这一点上,苹果处于绝对劣势。苹果技术更迭幅度相对较小,与激进的安卓厂商相比差距明显;而5G这一大技术提升,在各大厂商的影响轰炸下,极易成为用户购买产品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苹果缺失5G,对于其营销上来说,必然会成为“刘海屏”之外,又一大营销劣势。同时,苹果还要面对,全球手机销量在逐年下滑既定事实,大环境和外部竞争之下,苹果在2019年的硬件销售上挑战不小。因此,近期苹果逐渐在软件和内容上放出了前所未见的最大动作。内容,将成为其能够讲述的最好故事。

三、苹果开放内容

2019第一季度财报公布后,库克在承认iPhone销量下滑、定价策略失败及汇率影响的既定事实下,着重强调了苹果在其他业务的成就,尤其是服务收入,达到109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比去年增长了19%。显然,除了靠调整策略提升iPhone销量之外,如何突破硬件和内容生态之间的“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从而让软件生态突破硬件销售困境的藩篱,会是苹果下一个增长点的重要关键。库克给出的方向是,开放内容生态。去年11月,亚马逊宣布AppleMusic将正式登陆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两大带有竞争性质的巨头合作,引起了全行业的震动;本月,三星宣布苹果的iTunes内容将会登陆三星的电视产品,同时苹果宣布扩展AirPlay2对于高端电视的支持范围。这意味着,苹果建立起的内容生态,将大面积地突破自家平台的使用范围,登陆到更多其他硬件产品之上,以提升苹果作为内容分发商的影响力。从iTunes诞生以来,苹果在内容分发上的策略,便是通过不断增长的硬件销量,为持有苹果硬件的用户提供内容。早年Mac电脑市占率并不高,但是苹果将iTunes开放给Windows平台,进而在所有购买iPod的用户间销售数字音乐,最终彻底改变了音乐行业的同时,并成为了最强大的音乐内容分发商,iPod也成为苹果历史上Mac之后、iPhone之前的“BigThing”。之后,iPhone诞生,AppleStore延续了同样的分发策略,AppStore凭借优质的软件促进iOS设备销量,庞大的用户群体反向为AppStore提供营收,2018年其收入约为45亿美元。但是,随着音乐及视频流媒体的普及,苹果的内容分发策略逐渐失效,付费下载音乐和视频的消费方式成为过去,带有租赁意味的订阅制成为主流。据美国唱片协会统计,美国音乐产业中流媒体占行业总收入的75%,数字音乐仅剩12%,与实体唱片的10%相差不大——曾经颠覆了唱片业的数字下载,正在被流媒体所颠覆。

于此同时,视频领域也被Netflix、Hulu等流媒体平台所颠覆,iTunes当年以单位内容销量为平台影响力的参考坐标系,已经完全被订阅用户数所取代。目前,美国最大的视频流媒体Netflix去年第三季度用户数突破13亿且在高速增长中,最大的音乐流媒体Spotify去年年中披露的数据,活跃用户达到17亿,付费用户超7500万;在中国,腾讯音乐活跃用户达7亿,付费用户17亿。流媒体彻底改变了行业的游戏规则,也让苹果的内容分发策略难以为继。根据库克在媒体采访中披露的数字,苹果总计拥有14亿台活跃设备,有超过60%的用户只拥有一台苹果设备。如此一来,苹果内容无法覆盖到的用户范围内,流媒体供应商不仅具备了更大的抢占用户空间,同时还可以反噬iOS用户——假设意味用户同时使用iPhone、Echo和三星电视,那么在选择音乐平台时,全平台通用的Spotify必然比AppleMusic更据优势。也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苹果才会在2019年初,选择开放内容给竞争对手,为的就是通过降低硬件使用门槛,而提升内容本身的分发力量。但是,这一策略并非没有风险。苹果的软件生态,是其硬件销售过程中的重要优势之一,一旦内容可以跨平台使用,则有可能会降低用户购买更多苹果硬件产品的动力,尤其是苹果硬件定价一向高于同类型产品的状况下。这两者之间是否会产生影响和矛盾,是日后苹果进一步开放内容之后,需要观察的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3350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 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