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通往未来之路,它将让5G源于通信、高于通信

预埋通往未来之路,它将让5G源于通信、高于通信,第1张

(魏德龄/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经常用于形容艺术,无论是文学、绘画还是,大致的含义是内容来源于具体的生活,但最终呈现出来的意义更具有典型性与普适性。

放眼5G的未来,也正呈现出一种“源于通信、高于通信”的趋势,若想理清该趋势,不妨先回归通信本身,从近期的一条有关数据呼叫的新闻说起。

源于通信,频段聚合大幅提升5G性能

4月13日,高通宣布利用搭载骁龙X6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和高通QTM545毫米波天线模组的终端,成功完成了基于5G 独立组网(SA)模式下Sub-6GHz FDD/TDD频段和毫米波频段的双连接5G数据呼叫。过程中分别实现了5G Sub-6GHz FDD频段和28GHz毫米波频段,以及5G Sub-6GHz TDD频段和39GHz毫米波频段的双连接数据呼叫。

这一新闻充分展示了骁龙X65在聚合高中低频谱支持全球关键频段组合方面的强大能力。而载波聚合恰恰是自4G+时代开始不断提升峰值速率的关键,通过将多个频段下的载波聚合在一起,进而大大提升传输带宽,最终让峰值速率得到明显提升。进入5G时代后,载波聚合的能力更是在持续演进,高通骁龙X55实现了4G和5G的动态频谱共享,骁龙X60实现了Sub-6GHz与毫米波频段的聚合,骁龙X65则在5G上行链路开始支持FDD-TDD的载波聚合。

也正是因为载波聚合对于更多频段的支持,加之骁龙X65在下行链路带宽上的提升,在毫米波频段可高达1GHz,Sub-6GHz频段达300MHz,并可最终通过毫米波和Sub-6GHz频段的双连接,实现最高10Gbps的峰值速率,这一数值相比早期LTE速率提升了100倍,也终于兑现了业界在规划5G网络最初时所畅想的愿景。

这也表明骁龙X65对于未来全球5G网络的部署实现了前瞻性支持。当下,全球不少地区的运营商正在进行毫米波频段的部署,41GHz频段也开始被选用,以便能带来更高的峰值速率。同时也正在将原有的4G网络上的FDD频段进行释放并部署5G。届时,骁龙X65将能在未来的5G网络中如鱼得水,在大大提升网络容量的同时实现更快传输速率。

预埋未来,开启万兆比特的5G时代

除了支持对各频段的载波聚合外,骁龙X65更是预埋了支撑5G未来发展的前沿技术要素,正式开启了一个万兆比特5G时代。

在终端侧,骁龙X65及射频系统将会帮助设备让高速率与功耗并行不悖。与之配合的高通QET7100宽带包络追踪器,能够支持功率放大器供电电源的幅度跟随功率放大器发射信号的幅度来动态调整,实现终端发射信号与放大器电源的按需供给,降低功耗延长设备续航;AI辅助信号增强技术也同样能够大幅提升手机用户在电池续航、连接性和上下行吞吐速率方面的体验。

随着5G Release 16标准在2020年7月的冻结,意味着未来升级后的5G网络将进入新阶段,作为重要的“大版本”迭代,5G将从R15阶段以eMBB为主的能力,正式增加URLLC、CIoT能力,完成5G能力三角的构建。同时对于自动驾驶、切片网络等领域充分运用5G都有更好的支持,进而能够在各种垂直行业中拓展。

骁龙X65正是首个支持3GPP Release 16标准的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通过骁龙X65的可升级架构,未来运营商在进行网络部署升级过程中,可通过OTA的方式,让搭载骁龙X65的设备分批次实现对Release 16标准特性的支持。这也意味着通过持续增加新特性,骁龙X65将在智能手机之外的多个应用领域扩展5G。

“这将创造全新机会,比如通过固定无线接入支持家庭千兆连接、工业物联网应用和5G企业专网,从而将5G带给全新行业。例如,更可靠的5G连接将有助于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从而提高这一领域的整体生产力。而这正是人们所讨论的“工业40”的基础。”高通技术公司高级副总裁兼4G/5G业务总经理马德嘉在此前骁龙X65的发布中表示,有趣的是,当时同期配套活动的名称恰恰名为“What’s Next in 5G”,这也预示着骁龙X65将在推动全新5G时代到来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带领我们加速通往未来之路。

高于通信,掀起数字化转型全新热潮

那么,5G的未来究竟将怎么走呢?

显然,骁龙X65已经给出了答案,高通技术公司业务拓展高级总监南明凯博士就表示:“骁龙X6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的推出将5G应用场景从传统的消费领域扩展至更多细分领域,使5G更好地赋能垂直行业,帮助推动整个 社会 的数字化转型。”

从应用范围来看,骁龙X65除了支持智能手机和移动热点等传统应用外,还可以支持固定无线接入、笔记本、平板电脑,并可以赋能工业互联网、企业专网等垂直领域。例如,高通当时还配合发布了第2代高通5G固定无线接入平台,同样搭载了高通骁龙X65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并采用高通QTM547 增程毫米波天线模组。

目前,更多领域已经对骁龙X65展现出了极大热情。OEM厂商正在加快采用X65的CPE设备的上市。移远通信、广和通均已推出了多款内置骁龙X6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的5G通信模组,通过对于Release 16的支持,为骁龙X65与物联网设备间构建起桥梁,让超可靠、低时延的5G网络可实现在工业互联网、移动计算、智慧医疗、专网等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近期,高通公司总裁兼候任首席执行官安蒙在接受国外媒体时也谈到,5G不再是通信行业所独有的,它不仅仅是只提供给运营商和手机,还将成为云经济的基本要素,将可以把一切接入云端,5G将变得与 汽车 行业、网络部门、物联网息息相关,并为零售、工业和能源提供动力。

无疑,来源于通信行业的5G,仍在通过载波聚合、双连接等技术来不断提高峰值速率,不断逼近香农极限。同时,5G的意义也越来越高于通信行业本身,因为它将支撑众多行业实现新一轮的升级,如同当下水、电一般无处不在。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骁龙X6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无疑标志着一个重要的拐点时刻,它让5G源于通信,又开始高于通信,从此迈向新阶段。

您好,用户如果需要流量多的套餐,可以办理中国电信的畅享5G套餐使用

中国电信的5G套餐总共分为7档,129元/169元/199元/239元/299元/399元/599元,具体如下:


129元:30GB全国流量+500分钟全国通话


169元:40GB全国流量+800分钟全国通话


199元:60GB全国流量+1000分钟全国通话


239元:80GB全国流量+1000分钟全国通话


299元:100GB全国流量+1500分钟全国通话


399元:150GB全国流量+2000分钟全国通话


599元:300GB全国流量+3000分钟全国通话

目前,信息系统已经在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得到应用,但由于工程建设现场的特殊性,信息系统只能提供数据报送等辅助性功能,不能实现建设现场信息的实时在线监控。随着我国特高压电网的大规模建设,2014~2017年我国将建设9条特高压输电通道以防治雾霾,特高压线路工程建设数量将达到20余回。在特高压电网大规模建设时期,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已不能满足建设管理的需要。在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信息系统集成化程度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建设过程的重要环节中信息的集成和功能的集成,需要将信息系统化集成来实现管理的功能。
1物联网概念及关键技术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简称IOT)是将卫星定位系统、感应系统、互联网等信息传感工具作为载体,按照一定的网络协议,把所有物品与互联网互通,使之能够利用信息通信与交换,实现智能化的信息控制、识别、定位、监控和分析管理的功能。物联网使得互联网与无线、有线网络之间互通,利用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功能将大量的信息快速准确地传输。但是由于数据信息量的庞大,需要利用较大量的物联网数据才能保证数据的实施准确传递。据分析,若没人附件的无线网设备有1000~5000个,则需要的物联网会达到500兆~1000兆的物体量。通过个人电子标签定位将具体信息传递到互联网,可以准确地实现个人的跟踪定位,并且物联网中的传感器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可以设定周期率实现数据的采集和更新。
11RFID技术
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编码识别通信技术。利用无线电信号实现对特定目标的识别,不需要通过识别系统和特定对象间构建光学或机械接触。无线电讯号利用具有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将标志在物品标签上的数据传输出来,通过信号的自动辨识并进行跟踪。辨识器可以根据电磁量实现目标的能量的供给,即不需要电池提供能量。目标的标示也具有电量供给,利用无线电频率发出的无线电波主动获取。物品的标签具有响应信息,在较远距离内(约数米)都能够进行辨识。但是,射频标签可以不处于监视范围内就可以实现目标物体的跟踪[4-7]。
124G网络技术
4G是第四代通讯技术的简称,G是generation(一代)的简称。4G网络可以实现每秒400Mb的下载速度,要比上网拨号速度快近2000倍,其上传速度也可以达到每秒20Mb,已经满足用户对于无线上网速度的要求。目前我国4G网络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和商用,主要是TDD和FDD技术组网[8]。
13GPS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英语:GlobalPositioningSystem,简称GPS),又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建立的一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是卫星通信技术在导航领域的应用典范,它极大地提高了地球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GPS导航系统是以全球24颗定位人造卫星为基础,向全球各地全天候地提供三维位置、三维速度等信息的一种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它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地面控制部分,由主控站、地面天线、监测站及通讯辅助系统组成。二是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三是用户装置部分,由GPS接收机和卫星天线组成[9-11]。
2特高压线路工程信息系统设计
21管理信息系统架构
系统根据B/S(Browser/Server)的结构系统,利用Web浏览器或者通过手机APP广域网来实现共享信息资源。采用服务器和终端间的网络联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信息处理。其管理信息系统构架由信息收集层、数据层和数据服务层三部分组成。第1层是信息收集层,利用射频识别等技术实现对智能电网各环节的电气设备、人员等相关信息的采集和捕获功能。本系统是通过RFID、GPS技术将工地现场采集的数据信息,通过4G网络实时传输到上位机管理数据库。第2层是数据层,将第1层的信息收集层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智能化加工处理,实现工地设备的有效管理、现场工作资质认证和实时监控、工勤记录和人员到岗签到等功能。
作为事故责任追究的RFID信息标签,更是将读取的信息通过4G网络模块传送到服务器上,管理者利用不同工具通过客户端将服务器上需要的数据进行分析辨识,实现对线路工程的现场智能化管理。第3层是 *** 作层,通过浏览器、手机终端供用户群(包括业主、设计单位、总承包方等),用户可以通过>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关系
在很多时候云计算与物联网这两个名词是同时出现的,大家在直觉上认为这两个技术是有关系的,但总是没有很清楚的认识。有的地方一提到物联网就想到传感器的制造和物联信息系统。其实云计算和物联网两者之间本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物联网只是今后云计算平台的一个普通应用,物联网和云计算之间是应用与平台的关系。物联网的发展依赖于云计算系统的完善,从而为海量物联信息的处理和整合提供可能的平台条件,云计算的集中数据处理和管理能力将有效的解决海量物联信息存储和处理问题。没有云计算平台支持的物联网其实价值并不大,因为小范围传感器信息的处理和数据整合是早就有了的技术,如工控领域的大量系统都是这样的模式,没有被广泛整合的传感器系统是不能被准确的称为是物联网的。所以云计算技术对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统一数据管理的物联网系统将丧失其真正的优势,物物相联的范围是十分广阔的,可能是高速运动的列车、汽车甚至是飞机,当然也可能是家中静止的电视、空调、茶杯,任何小范围的物物相联都不能被称为真正的物联网。
同时对于云计算平台来说物联网并不是特殊的应用,对于云平台来说物联网只是其所支持的所有应用中的一种而已,云计算平台对待物联网系统与对待其它应用是完全一样的,并没有任何区别,因为云计算并不关心应用是什么。
所以对于物联网技术来说它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云计算平台的成熟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有些地方仓促上马物联网项目不考虑其核心问题的解决将会使物联网技术陷入困境。当然对于一些行业性的、区域性的物联网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还是值得去做一些尝试的,这样既能满足现在的需要也能为今后的全面数据整合提供有益的经验。

如果提起物联网和云计算,熟悉安防行业的朋友们可能都不会太过陌生。没错,就是这两项新生技术的问世,给我们安防行业带来了许多全新的理念。而在不少人的眼中,物联网和云计算在潜意识中也是有不少联系的,但是如果要细细说出他们之前到底哪里是相通的,可能又很少会有人理清。那么,面对着两个“纠结”的事物,他们之间到底有没有什么联系呢?下面就让笔者带着您细细分来。
何为物联网?
其实对于物联网,我们恐怕接触的比较多了--RFID、传感技术等都不会落下物联网的影子。那么从技术上来讲,物联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呢?从目前比较公认的理解来看,物联网是指在现实世界中,那些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识别能力或者具有其他智能化特点的传感设备。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传感器,RFID以外,像二维码,小范围的无线传输技术,或者一些移动通信的模块等等,都可以算在其中的范围内。总的来说,物联网技术基本就是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的传输和管理的技术,从而让人们可以打破空间距离的限制,更好的实现隔空交流或者是设备的控制。
严格来说,物联网应该被划为工程学的分类中。它强调的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物与物之间建立的一种连接关系。如果从作用的角度来分析的话。物联网技术带给事物的是一种技术上的革新,而它的载体还是原有的事物。并非一些人理解的取代,如果真要是取代的话,那么物联网赋予物品先进的意义恐怕也会随之消失。
啥是云计算?
而对于云计算来说,它的定义可就没有物联网那么明确了。相比于物联网,云计算最大的特点就是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上进行工作的。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过去在图中往往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狭义云计算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广义云计算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
简单来说,云计算是以应用为目的,通过互联网将大量必须的软硬件按照一定的形式连接起来,并且随着需求的变化而灵活调整的一种低消耗、高效率的虚拟资源服务的集合形式。
而对于云计算来说,它更应该属于一种社会学的技术范围。相比于物联网的对原有技术进行升级的特点,云计算则更有“创造”的意味。它借助不同物体间的相关性,把不同的事物进行有效的联系,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功能来。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关系
上面提到过,由于很多时候云计算和物联网经常在同一个场景中出现,所以很多人认为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实从技术的角度来说,物联网和云计算还着实没有什么太多的联系。而如果从工作架构的角度分析的话,物联网则可以认为是承载云计算技术的一个平台。
借助云计算技术的支持,物联网则可以更好的提升数据的存储以及处理能力。从而使自身的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而如果失去云计算的支持,物联网的工作性能无疑会大打折扣,而在和其他传统的技术相比,它的意义也会大大的降低。所以说物联网对云计算有着很强的依赖性。
但是对于云计算技术来说,物联网只是其众多的应用载体之一。尽管物联网对云计算有着很强的依赖,但作为诸多载体的一种,云计算对于物联网可真没有啥“特殊的感情”。甚至就像柜台与货物的关系一样,货物在哪个台子上都会使这个柜台受到更多的关注,而如果柜台失去了货物,那么,无论是作用还是关注度都会随之而降低。所以,云计算对于物联网只是普通的“合作关系”,并没有什么太特殊的联系,如果用恋爱关系来形容的话,物联网对云计算更似单相思!
不过,从目前的发展前景来看,物联网和云计算之间的联系将会向着越来越紧密的方向发展。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被赋予了更强工作能力的物联网,在我国的使用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而所涉及的领域也随之越来越广泛。在去年的时候,我国的RFID技术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三的应用市场,而当前被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二维码识别技术,其实也是物联网RFID技术中的一种。所以说,云计算承载物联网在我国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信有这么一个细致形象描述,大家对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关系也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了吧。希望它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为您对相关技术的应用,做出更加充分的参考与借鉴。

首先物联网的特性决定了其必须采用自组网的模式,也就是mesh或者ad hoc、zigbee,其中zigbee传输速率低,耗电低、传输距离短(100米左右,大功率可达500-1000米)主要用于终端传感器数据传输,mesh和ad hoc主要用于大数据传输,区别在于mesh偏向临时固定,adhoc偏向移动
mesh和ad hoc 根据无线调制方式来看,国内目前主要用的是wifi mesh(例如strix的mesh设备)和cofdm mesh(例如winet无线智能宽带网络),前者利用的是wifi技术速率可达几百兆,频率主要用24G和58G,使用全向天线距离大概3-5公里。cofdm调制的mesh速率大概几十兆,特点是传输速率比较稳定、延迟小,适合传输视频以及实时性较高的数据,使用全向天线距离大概5-10km
除了以上无线通信技术以外,还有gps定位、rfid射频识别等无线通信技术

姓名:安鑫 学号:17050110007 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引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3349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 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