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NB-IoT 实现端云互通实验

基于 NB-IoT 实现端云互通实验,第1张

本实验通过 PC 串口调试终端输入 AT 指令控制 NB 模组入网注册与数据上报,掌握 AT 指令与 NB 入网流程,同时基于 LiteOS *** 作系统实现通过 AT 指令控制 NB 模组入网及数据上报。步骤 1 通过 PC 串口调试终端控制 NB 模组入网注册与数据上报

根据实验二步骤一的介绍,将 SIM 卡插入 NB-IoT 通信模组卡槽中;并将 NB-IoT 模组与开发板主板上的通信扩展板对接引脚对接;同时将 AT 指令输入源的切换开关切换至 AT-PC;最后将开发板通过 USB 线接到 PC 机上;打开 LiteOS Studio,导入实验二的工程文件,在 LiteOS Studio 主界面下的控制台界面,选择“串口终端”,在串口终端界面下选择相应端口(相应端口可通过 PC 机的“计算机”->“管理”->“设备管理器”->“端口”中可以查看),设置波特率为 9600,校验位None,数据位 8,停止位 1,流控 None,点击配置栏最左边图标“切换到非 shell”,并打开终端;

在发送区界面输入“AT+NRB”,点击“发送”,重启 NB 模组(注:发送 AT 指令后,需发送新行模组才能正确接收指令,即输入完 AT 指令后需回车另一起行再点击发送);

在接收区可查看模组返回的信息;

在发送区界面输入“AT+CGSN=1”,点击“发送”,获取 NB 模组的 IMEI 号,该 IMEI 信息同时也可在 NB 模组标刻的信息上查到;

根据 NB 模组的 IMEI 号,在平台上注册设备。在 OceanConnect 平台“产品”下的“设备管理”界面,点击“新增真实设备”;

选择实验三中开发的 Profile 文件;
自定义设备名称,并根据获取的 IMEI 号输入设备标识,选择设备注册方式“不加密”,点击“确定”;
OceanConnect 平台“设备管理”界面可查看到注册的设备(此时还处于离线状态);
根据平台提供的对接信息,在 LiteOS Studio 串口终端发送区界面输入

“AT+NCDP=49485232,5683”,设置 NB 模组对接的平台 ip 及端口信息(模组返回OK,即设置成功)
在发送区界面输入“AT+NRB”,重新重启 NB 模组,确保对接平台 ip 设置生效;
在发送区界面输入“AT+CFUN”,查询协议栈功能是否开启(返回值为 CFUN:1 表示开启返回值为 CFUN:0 表示关闭。如返回 0 则需要输入”AT+CFUN=1”开启);
在发送区界面输入“AT+CGATT”,查询 NB-IoT 模组网络附着状态(如果返回值为CGATT:0,表示网络未附着;返回值为 CGATT:1,表示网络附着。如返回 0 则需要输入“AT+CGATT=1”进行网络附着);
在发送区界面输入“AT+NMGS=3,000123”,发送模拟数据给 IoT 平台(返回 OK 即为发送成功);
在 OceanConnect 平台“产品”下的“设备管理”界面,可以查看到之前注册的设备处于在线状态;

选择该设备,点击“历史数据”,可查看到设备的历史数据信息。

电信物联网卡使用遇到问题的处理方法:
1检查物联网设备终端是否与所用物联网卡相对应。一般3G终端需要采用3G卡,4G终端需要采用4G卡,如果不对应的话需要跟换相应制式的卡。
2检查物联网终端有没有网络信号。物联网终端大多未做入网检测,有一定的不规范性,测试验证需要使用手机作为辅助工具。可以在手机上测试一下,看是否能够鉴权上线。如果在手机上能够鉴权成功上线,而终端不可以,说明卡没有问题,有可能是卡机不兼容,建议更换其它卡商卡测试验证。
3物联网卡远程定位问题能力有限,主要是网元侧来判断物联卡是否正常,若确定卡有问题,需要前往现场进行分析。
4电信物联网与用号卡分为实体卡和电子卡两类,电子卡无实体,不存在坏卡的情况,若IT与网络侧排查均无问题,需要联系模块厂家解决。

规则引擎是华为云物联网平台提供的一种能力,用户对接入平台的设备设定相应的规则,在条件满足所设定的规则后,平台会触发相应的动作来满足用户需求。
则引擎是华为云物联网平台提供的一种能力,用户对接入平台的设备设定相应的规则,在条件满足所设定的规则后,平台会触发相应的动作来满足用户需求。规则引擎包含数据转发和设备联动两种类型。
数据转发规则:物联网平台支持将设备上报的数据(和设备信息)转发至其他云服务,包括数据接入服务DIS、对象存储服务OBS、企业集成平台ROMA等,并支持对转发的数据进行过滤。设备联动规则:设备联动规则是指当设备行为(即设备上报的数据中的某个值)或者系统时间满足了规则设定的条件时,就会触发规则设定的动作,如触发告警、发送消息和下发命令给设备。面对规则引擎的这么多能力,我们该如何使用它们?接下来就让本文教你8招,带你玩转规则引擎。

一、数据链路的传输
1/ 各台测量设备将检测信号转换成数字信息,组装成结构化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达显示终端。
2/采集系统的规则引擎模块对传感器获知的原始数据进行过滤、富化、转换,数字、波动图、柱状图等实时输出, 后台存储到数据库和本地服务器中以备复查。
3/ 服务器将数据通过互联网可以备份到云端,并展示给控制中心和其他终端用户。
二、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方案
1、在车间生产线采样各种产品参数、专业设备要确定各种监测常量、测宽/测厚/测径/测长/测高/以及截面轮廓等数据,想要获取一些特殊数值,可能还需要定制特种设备。
2、对设备进行选取,传感器监测数据又与之前提到的配置产品这些数据流转方案不同,还需要考虑的是软件终端上面的具体开发。
3、对服务端进行业务开发,确定实现所需功能,确定接收设备数据和下发控制指令。
4、服务端程序,与传感器建立连接,与反馈终端关联,进行整体联调运行,这点就和各个设备端的上报数据有关,也是关键的一步,一定要专业的工作人员安装调试。
关于传感器数据采集方案大约的概述就是如上面说的这样,更加具体的设备选取和解决方案,还是需要大家自己去了解沟通,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3319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 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