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比较好的智慧校园管理平台方案?

有什么比较好的智慧校园管理平台方案?,第1张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倡导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 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因此根据教育部对学校智能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来回”智慧校园创新运用智能数据采集终端,采用多种身份识别技术,对出入学校内部场所的内外部人员进行身份验证,用多种识别方式管理门禁来保障学校内部人员安全,提高校园的管理效率。为学校构建完整统一、高效稳定、可扩展、易维护的跨平台智能校园解决方案。
需求分析:
1各地学校的开放度高,人员杂,流动大,因而增加了校园安防工作的难度。
2学校的实验室、学生活动中心、运动场、图书馆、宿舍、餐厅、教学楼等公共场合都存在安全隐患。
3中小学校虽然实行封闭式管理,但中小学生自控力相对较差,自我保护能力也较弱;特别是近期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的伤害学和的案件牵动了全国人心的心。
4这套中小学校的进出门禁管理方案,目的就是更好的保护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及维护安全稳定的教学环境。
方案优势:
1人脸识别出入拒绝冒名顶替:人脸识别唯一性,可以快速进出,不易拥堵,杜绝忘带卡、丢卡无法进出、代打卡进出宿舍情况。
2方便快捷的人员出入报表:宿舍管理系统报表种类完善,快速查询各类人员进出宿舍记录、晚归人员进出记录、未归人员进出记录、异常人员记录。
3实时比对加强安保措施:实时人脸比对,当有陌生人(访客除外)进出宿舍时系统自动拍照并报警提示管理员进行干预。
4互联网、大数据集中化管理:通过升级改造出入管理系统,与智慧校园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接,辅导员、各中心随时随地通过校园网、互联网精确查找宿舍人员每次进出记录。
5无人化值守管理:可以真正的实现无人值守,出现异常有告警提示,更有迹可寻,还可以节约人工成本。
6宿舍信息看板:值班中心信息看板不仅能实时显示学校重要通知,而且能显示晚归、未归、访客未出人员名单、自查自省,有效降低违规事件发生,提高学生自律性。

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的应用有许多,比如: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城市、智能环保、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校园等等。

物联网的简介

物联网指的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其中涉及到物联网的技术有射频识别技术、传感网、云计算等等。虽然物联网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技术标准的统一与协调、管理平台问题、成本问题、安全性问题等等。

物联网的应用如下:

1、智能仓库。物联网一个很好的应用。它能准确的提供仓库管理各个环节数据的真实性,对于生产企业,可以根据这个数据合理的把控库存量,调整生产量。物联网中利用SNHGES系统的库位管理功能,可以准确提供货物库存位置,这就大大提高了仓库管理的效率。

2、智能物流。运用条形码、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等先进的物联网通信技术,实现物流业运输、仓储、配送、装卸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

不仅货物运输更加的自动化,而且作出的全面分析还能及时的处理问题对物流过程作出调整,优化了管理。大大提高了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还节约了成本。

3、智能医疗。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和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的互动,实现医疗智能化。

物联网医疗设备中的传感器与移动设备可以对患者的生理状态进行捕捉,把生命指数记录到电子健康文件中,不仅自己可以查看,也方便了医生的查阅,实现远程的医疗看病。很好的解决当前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看病难的问题。

4、智能家庭。物联网的出现让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的便捷。不远的将来一台手机,就可以 *** 作家里大多数的电器,查看它们的运行状态。

寒冷的冬天,我们可以提前打开家里的空调,回到家就暖暖的。物联网还能准确的定位家庭成员的位置,你再也不用担心孩子跑的找不见人,省心省力。

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名单 里面有设有物联网工程的大学
,物联网是新增的专业。
序号 学校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修业年限 学位授予门类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2 北京理工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3 北京理工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4 哈尔滨工业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080643S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6 哈尔滨工业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7 哈尔滨工程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8 哈尔滨工程大学 080643S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9 哈尔滨工程大学 080644S 水声工程 四年 工学
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1 南京理工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12 南京理工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13 西北工业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4 西北工业大学 080644S 水声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
15 大连海事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16 中国人民大学 020121S 能源经济 四年 经济学
17 北京科技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18 北京科技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9 北京化工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20 北京邮电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21 中国传媒大学 050307S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 四年 文学
22 华北电力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23 华北电力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24 华北电力大学 080645S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四年 工学
25 华北电力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2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27 南开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28 天津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29 天津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30 天津大学 080642S 微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31 大连理工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32 大连理工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注:专业代码加有“S”者为在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专业。
33 大连理工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34 大连理工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35 大连理工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36 大连理工大学 081303S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四年 工学
37 东北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38 东北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39 东北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40 东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41 吉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42 华东理工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43 华东理工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44 东华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45 东南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46 东南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47 中国矿业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48 河海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49 河海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50 江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51 中国药科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工学
52 中国药科大学 100812S 药物分析 四年 理学
53 中国药科大学 100813S 药物化学 四年 理学
54 浙江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55 浙江大学 081302S 海洋工程与技术 四年 工学
56 合肥工业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57 合肥工业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58 山东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59 山东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60 中国海洋大学 081303S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四年 工学
6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081009S 环保设备工程 四年 工学
62 武汉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63 武汉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理学
64 华中科技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65 华中科技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66 华中科技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67 华中科技大学 080643S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68 华中科技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工学
69 武汉理工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70 武汉理工大学 080716S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四年 工学
71 湖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72 湖南大学 080716S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四年 工学
73 中南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74 中南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75 中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76 重庆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77 重庆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78 西南交通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79 电子科技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80 电子科技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81 电子科技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82 四川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83 四川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84 四川大学 080642S 微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85 西安交通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86 西安交通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87 兰州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88 华侨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北京市
89 北京工业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90 北京学院 050432S 数字技术 四年 文学
主管部门:天津市
91 天津理工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92 天津中医药大学 100814S 中药制药 四年 理学
主管部门:河北省
93 河北工业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94 石家庄铁道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山西省
95 太原理工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96 山西医科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理学
主管部门:辽宁省
97 沈阳工业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98 沈阳建筑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99 沈阳建筑大学 080716S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吉林省
100 长春理工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01 长春理工大学 080643S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02 长春工业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黑龙江省
103 东北石油大学 080111S 海洋油气工程 四年 工学
104 东北石油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105 哈尔滨理工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上海市
106 上海理工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江苏省
107 苏州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108 苏州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09 苏州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10 南京工业大学 080643S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11 南京工业大学 080716S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四年 工学
112 南京邮电大学 080645S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四年 工学
113 江苏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114 江苏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理学
116 南京师范大学 081303S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四年 理学
主管部门:安徽省
117 安徽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福建省
118 福建师范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江西省
119 江西中医学院 100814S 中药制药 四年 理学
120 南昌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21 南昌大学 080716S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山东省
122 山东科技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23 山东理工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湖南省
124 湘潭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25 湘潭大学 081009S 环保设备工程 四年 工学
126 湖南师范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127 南华大学 081008S 核安全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广东省
128 广州中医药大学 100814S 中药制药 四年 理学
129 华南师范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四川省
130 西南石油大学 080111S 海洋油气工程 四年 工学
131 西南石油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32 成都理工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云南省
133 昆明理工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陕西省
134 西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35 西北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13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13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138 西安石油大学 080111S 海洋油气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甘肃省
139 兰州理工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40 新疆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物联网工程专业考研可以报考学校的学校有如下几所:

1、北京交通大学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市、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高校。

2、江南大学

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3、深圳大学

简称“深大”,位于中国经济特区广东省深圳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广东省主管、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发起单位,设有研究生院。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4、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位于河南郑州,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建高校,是国家“十三五”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高校,为一所具有鲜明航空特色,管理学、工学为主,经济学、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扩展资料:

物联网工程专业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以下是各专业介绍:

1、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是(专业硕士)工程下的二级学科专业。计算机技术领域重点研究得是如何扩展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发挥计算机系统在各学科、各类工程、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计算机领域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与其他领域紧密相关的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理论、技术和方法等等。

2、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广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接受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和研究能力的基本训练等。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4、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子通信工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利用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控制、仪器仪表、计算机设计与制造及与电子和通信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研究电子信息的检测、传输、交换、处理和显示的理论和技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物联网工程

院校专业: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高职) 理工类 公办

官方网址: >

官方地址: 湖南长沙市

官方电话: 0731-84074167,0731-84074198

电子邮箱: 293430113@qqcom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湖南省唯一的电力类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隶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教育业务由湖南省教育厅管理,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技术技能培训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模式。 学院始建于1956年,原名为湖南省电力技工学校,长沙电力学校,2005年升格为高职院校。学院座落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校园占地面积400余亩,建筑面积1267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62亿元。办学65年来,共为电力行业及社会输送了5万多名各类技术技能和管理人才。 学院坚持“立足电网、服务公司、奉献社会”的办学定位,以培育“电力工匠”为己任,按照“依法治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文化立校、品牌亮校”的思路,突出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借助行业办学优势,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转型现代职业教育。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10人,“双师型”教师115人。近年来,学院依托企业办学优势,持续开展校企人才“双挂”工作,组织优秀年轻教师、企业班组长进行双向交流,师资队伍能力素质显著增强,20余名教师荣获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奖项,1支团队代表湖南省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一等奖。同时,学院常年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专家、高校知名教授、教育专家为兼职教师。 学院专业特色突出。 先后开设电力类、动力类、经管类和计算机类等30多个专业。目前,学院核心专业包括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输配电工程技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发电运行技术、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以此为基础构建的能源电力专业群为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其中,输配电工程技术、供用电技术分别排名全国第一、第三(金平果中国科教评价网)。 学院设施设备齐全。 建有与生产现场同步、覆盖电能生产到消费全部环节的汽轮机检修、火(水)电仿真、输电运检、输电带电作业、变电检修、配电线路(室外、室内)、电力电缆、配电带电作业、装表接电、“互联网+”营业厅、电力安全等实训场地90余个,拥有智慧教室及多媒体教室80余间,设有国网公司输电带电作业基地,中电联电力电缆附件安装基地、中电联调度评价基地。同时,拥有标准化田径运动场、体育馆,风雨篮球场,现代化学生餐厅、学生公寓、学生活动中心,校园环境优雅,是青年学子理想的求学深造场所。 学院人才培养一流。 积极采用“三入三对接”模式(规程规范标准入课标、入教材、入课堂,教学情景对接生产现场、项目对接生产岗位、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和“师带徒”模式(为每名学生安排企业导师),构建起学院与用人单位“双主体”、专业标准与岗位标准“双面向”、课堂教学与一线实习“双场所”、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双认证”的“四个双元”培养模式。近年来我院学子在国家级、省级各项竞赛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专业技能。学生代表队先后荣获“挑战杯”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全国高职院校智能供配电系统安装与调试竞赛团体一等奖、中国电力教育协会供用电专委会电能计量装置安装与调试竞赛一等奖第一名、全国电力行业大型火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技能竞赛一等奖第一名、第13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湖南省黄炎培创新大赛三等奖。同时,学院设有经国家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承担了所有电力行业特有工种和部分社会通用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学院就业前景广阔。 设有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全院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全过程进行就业指导,多方位拓宽就业渠道,建立了广泛的毕业生就业网络。近几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第一方阵(保持95%以上),学院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对口就业率达80%以上),毕业生大多推荐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国华能集团、深圳能源集团、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湘潭钢铁集团、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各省(市)电力建设公司、华润湖南电力有限公司、长沙轨道运营公司(长沙地铁)、湖南永清环保集团公司等大型国有骨干企业,以及各类新能源技术和新兴行业企业,就业单位遍布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2021年,104人考入国网公司序列,392人考入湖南省各市州湘能农电服务公司,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9%。 2018年以来,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定向培养供电服务职工,面向全省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定向招录,帮助930余名贫困家庭学子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到属地乡镇供电所工作,将直接带动贫困家庭脱贫出列,也为偏远贫困地区培养出一支“会干活,留得住”的供电服务队伍。“教育+就业”扶贫工作获得省委乌兰副书记批示肯定,被评为中国电力教育协会2020年产教融合“十佳”案例,湖南日报、中国电力报、新华网、人民网、湖南卫视、湖南经视等主流媒体都进行了专题报道,获得社会各界认可。 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全国优秀教育机构、团中央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以及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优秀高校、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平安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院坚持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铸品牌”的内涵发展之路,在新的征程上,正朝着高水平职业院校的目标奋勇前行!

其他信息:

长沙电力学院是一所本科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办学始于1958年,原名湖南电力学校,1986年改为中央电力学校。1998年更名为长沙电力学院。那长沙电力学院是几本?一起来看看! 一、长沙电力学院是几本? 首先,这一点希望大家清楚,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长沙电力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毕业证上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是几本只是民间的说法(某大学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认为该大学是一本大学,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认为该大学是二本大学)。 根据公开信息可知:长沙电力学院在全国基本上是第一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长沙电力学院是一本大学(注:自2021年开始,湖南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批)。 二、长沙电力学院重点专业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培养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在电力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产、建筑、交通、电子信息等部门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开发、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1从事电力行业、相关科研院所或生产企业与生产管理部门的技术或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2从事电力生产与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工作; 3从事电力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 4从事电力生产与销售、经营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大学物理、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系统分析与仿真、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信号处理、数字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控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就业前景: 1毕业后可以到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从事电力生产与销售、电力技术开发、电气化铁路电气工程技术工作。 2毕业后可以到电力生产相关部门及科研单位从事电力工业及相关技术服务工作。 3毕业生可在电力生产部门及相关部门从事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工作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监视装置使用管理工作。 (二)电力工程 主要课程: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系统分析与设计、现代高压设备控制技术与装置、发电过程控制技术、电机电子电气设备工程、电工电子技术与电力电子器件基础等。 主要实习:工厂实习,综合实习。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室实习,毕业考核和毕业设计(论文)考试。 就业前景:本专业学生除完成相应专业课程的学习外,可从事电力系统及电力装备制造企业中高压电气、低压电气的工程设计与施工相关岗位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单位主要为国内电网企业、各类大型发电设备制造公司和其它大、中型企业机关相关部门及各级政府其他部门。也可到各大中型城市的变电站现场设计与施工公司、水电厂厂网建设公司以及各级电力公司从事电站工程设计及设备制造工作;也可以到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其他教育科研工作。 (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招生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电力系统自动化为核心研究方向。 主要课程有:电工技术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直流电理论、电力系统控制、电气设备设计与制造等。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电力系统控制、电气设备制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控制等工作。 主要就业方向: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面向电力系统及其设备、电力系统自动化、城市电力系统、工业与民用领域相关单位或企业从事电气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运行管理等工作;或在各级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教学、科研工作和其他方面的工作。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适应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需求、能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运行、维护、管理、教育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力系统及其设备、工业与民用领域相关单位或企业从事电气系统及设备工作是本专业培养目标。该专业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院是在原长沙电力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础上组建的新学院。学院依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而建,是一个集理论研究、教学实践、信息处理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教学研究型专业。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管理、信息技术、应用开发与设计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学院目前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会计系、金融与证券管理系、网络信息工程专业系和自动化专业部7个教学系,共开设36个本科专业和3个专科专业(方向)。学院还开设了2个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2个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高校”、1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1个“全国高校信息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高校。学院拥有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省级高校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有1个省“重点学科”、3个省级“特色专业”及2个湖南省“重点建设专业”创建点、1个湖南省信息工程学科研究中心及5个湖南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 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是学校在国家“十二五”期间承担教育部重点建设项目单位,是湖南省唯一一所以电力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主要开展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截至2017年4月共有6个专业分别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或地区大学合作开展了交流合作项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加拿大、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知名大学。学院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及合作关系,开展了留学生培养、本科阶段合作、联合硕士项目、中美本科项目等教育活动。2014年开始与韩国庆州大学联合招收韩国留学生,2014年开始招收日本留学生。学院积极与国际上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校、院、校三级间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与国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先后派遣十余名教师到国外高校讲学、实习。并与多所国外院校建立了友好协议关系。 三、长沙电力学院学校规模及师资 学校占地面积298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纸本藏书360万册;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0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6500余人,独立学院学生69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319人,副高职称667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1名,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十2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长江学者坚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等。 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管理、信息技术、应用开发与设计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长沙电力学院是一所非常优秀的学校,想要报考的同学们,希望“长沙电力学院是几本”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3222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4
下一篇 2023-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