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感知层特点及常见安全威胁

物联网感知层特点及常见安全威胁,第1张

物联网感知层是物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的重要区别之一,感知层的存在使得 物联网的安全 问题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总体来说,物联网感知层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物联网感知对象种类多样,监测数据需求较大,感知节点常被部署在空中、水下、地下等人员接触较少的环境中,应用场景复杂多变。 因此,一般需要部署大量的感知层节点才能满足全方位、立体化的感知需求;

感知层在同一感知节点上大多部署不同类型的感知终端,如稻田监测系统,一般需要部署用以感知空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以及稻田水质等信息的感知终端。 这些终端的功能、接口以及控制方式不尽相同,导致感知层终端种类多样、结构各异;

从硬件上看,由于部署环境恶劣,感知层节点常面临自然或人为的损坏;从软件上看,受限于性能和成本,感知节点不具备较强的计算、存储能力,因此无法配置对计算能力要求较高的安全机制,最终造节点安全性能不高问题的出现。

从攻击方式上看,感知层的安全威胁可以分为物理攻击、身份攻击和资源攻击。

感知节点应用场景复杂多样,易于受到自然损害或人为破坏,导致节点无法正常工作。

因缺乏监管,终端设备被盗窃、破解,导致用户敏感信息泄露,影响系统安全。

攻击者非法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并冒充该用户进入系统,越权访问合法资源或享受服务。

攻击者替换原有的感知层节点设备,系统无法识别替换后的节点身份,导致信息感知异常。

攻击者恶意占用信道,导致信道被堵塞,不能正常传送数据。

攻击者通过不停向节点发送无效请求,占用节点的计算、存储资源,影响节点正常工作。

攻击者截获各种信息后重新发送给系统,诱导感知节点做出错误的决策。

 物联网的最基本功能特征是提供“无处不在的连接和在线服务”(Ubiquitous Connectivity),具备十大基本功能。
1在线监测:这是物联网最基本的功能,物联网业务一般以集中监测为主、控制为辅。
2定位追溯:一般基于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GPS(或其他卫星定位,如北斗)和无线通信技术,或只依赖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定位,如基于移动基站的定位、RTLS等。
3报警联动:主要提供事件报警和提示,有时还会提供基于工作流或规则引擎(Rule“sEngine)的联动功能。
4指挥调度:基于时间排程和事件响应规则的指挥、调度和派遣功能。
5预案管理:基于预先设定的规章或法规对事物产生的事件进行处置。
6安全隐私:由于物联网所有权属性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物联网系统必须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机制。
7远程维保:这是物联网技术能够提供或提升的服务,主要适用于企业产品售后联网服务。
8在线升级:这是保证物联网系统本身能够正常运行的手段,也是企业产品售后自动服务的手段之一。
9领导桌面:主要指Dashboard或BI个性化门户,经过多层过滤提炼的实时资讯,可供主管负责人实现对全局的“一目了然”。
10统计决策:指的是基于对联网信息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和统计报表功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3185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4
下一篇 2023-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